鄧艾偷渡陰平真的只用兩千殘兵,擊敗諸葛瞻以逸待勞的七萬雄兵?

鄧艾統帥的部隊都是精兵強將,而且數量也很大,總兵力在30000左右,他首先派他的兒子鄧忠帶著5000勇士當開路先鋒,這5000人的任務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打通大部隊前進的通道。

鄧艾偷渡陰平真的只用兩千殘兵,擊敗諸葛瞻以逸待勞的七萬雄兵?


鄧艾本人又統率3萬大軍緊隨其後,偷渡陰平小道,向成都進發。在行軍過程中,鄧艾每前進大約100裡,就選出3000人屯紮住,這是給自己留的後路,一旦前面遭遇敵軍在無法應付的情況下,可以退回來。

走了700多里,屯紮了7個大營,每個大營3000人,也就是屯紮了21000人,他還剩大約9000人,這9000人應該都是他手下軍隊精銳中的精銳,他不可能把老弱病殘放到身邊,每次屯紮的人肯定都是體力比較差,戰鬥力比較弱的人。

那些身強力壯,精悍勇猛的他肯定要帶在身邊,所以,這9000人就應該是他手下部隊中的精銳。在這個時候,他碰上了他的兒子鄧忠,鄧忠本身統帥了5000勇士,加上他統帥的9000勇士,加起來應該是14000人左右。

但是,《三國演義》當中寫到這裡的時候說,鄧艾手下的軍隊只剩下2000多人了,這是不符合實際的,這一萬多人都是精兵猛將,而且經歷了這麼艱苦的長途行軍,馬上就要獲得勝利了,他們都像準備出擊的獅子或者老虎一樣,已經看到了獵物,所以志氣和求戰慾望都是非常高的。

鄧艾偷渡陰平真的只用兩千殘兵,擊敗諸葛瞻以逸待勞的七萬雄兵?


再看蜀漢政權。在諸葛亮當丞相時期,其在陰平佈置了一個大營屯紮著1000人,這是一隻守備部隊,目的就是防止敵人,從陰平小路偷襲成都。

鄧艾在行軍途中也見到了這座大營,而且還看見了一個石碣和石碣上的文字,“二火初興,有人越此。二士爭衡,不久自死”,鄧艾看過以後非常吃驚還對著石碣下拜。

但是這個大寨只已經變成了一個空寨了,在此駐紮的1000人的部隊已經被撤走了,這說明蜀漢政權營務廢弛,國防建設已經形同虛設了,沒有人真正地去抓國防建設了,像這樣的戰略要地的守備部隊都被撤了,說明蜀漢政權的國防建設十分落後,十分鬆懈。

在這樣的狀況下,蜀漢政權軍隊的日常訓練,肯定也是相當的鬆懈,紀律作風等各方面肯定也都不如鄧艾統帥的這一萬多人的軍隊。再說雙方交戰,對鄧艾的軍隊而言前進就是勝利後退就是死亡。

蜀漢政權已經搖搖欲墜,軍務廢弛,兵無戰心,將無鬥志,所以雙方稍一接觸,蜀漢政權的軍隊就潰退。諸葛瞻帶領他的軍隊迎戰鄧艾的時候,被鄧艾使了一個誘敵深入的計策給包圍起來了。

鄧艾偷渡陰平真的只用兩千殘兵,擊敗諸葛瞻以逸待勞的七萬雄兵?


其實在此之前,蜀漢政權國防建設上的鬆懈和落後已經表現出來了。江油的守將馬邈對守護江油,禦敵於國門之外都沒有信心,而且最後他還投降,給鄧艾獻上了一本西川的地圖,這成了鄧艾進攻蜀漢政權的利器。

所以最後諸葛瞻戰死,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其實諸葛瞻統帥的部隊不應該說是以逸待勞之師,他們都是兵驕將惰,缺乏訓練,缺乏血性,缺乏戰鬥精神的和平兵,組織指揮又不到位,最後落下了個兵敗將亡的悲慘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