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2007年由弗朗西斯·劳伦斯执导,威尔·史密斯主演了一部末世科幻电影《我是传奇》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电影改编自李察·麦森的同名小说。

一种被改造过的病毒经空气传播席卷全球,被感染的人类的面临三种结局:死亡被感染活下来,产生抗体活下来。

绝对大数人类遭遇了第一种结局,剩下一部分被感染活下来的人则会变异成一种害怕紫外线的人形怪物。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威尔·史密斯饰演的罗伯特·奈维尔作为整个纽约城唯一产生抗体活下来的幸存者,每日焦虑的用无线电向世界广播自己的存在,但无人回应。

似乎,他成了地球上仅存的人类。

末世悲景

《我是传奇》作为一部不折不扣的A级制作,有高达1.5亿美元的预算投入,还请来彼时好莱坞红得发热的史皇。

但导演弗朗西斯·劳伦斯却赋予了电影前半段文艺片的调性。

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

开篇大量纽约城荒芜空旷的镜头,伴随几声动物窸窣的响动。

巨大的建筑就这样了无生气的怼在你的眼前,压抑感扑面而来。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然后在一个上帝视角镜头中,福特GT的发动机轰鸣打破了静谧。

主角罗伯特·奈维尔登场。

在人类城市的废墟遗址上,他和狮子一样,成了猎人。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穿过第五大道前疯长的草丛去追踪猎物,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崩塌和原始的回归。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电影前半段几乎依仗着威尔·史密斯的独角戏,城市的每条街道都是他孤独的延伸。

一人一狗一空城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除了在纽约城曾经最繁华的街道打猎。

还可以站在SR-71高空侦察机上打高尔夫。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把残败的布鲁克林大桥当做背景。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整个纽约都是你的补给。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在朗西斯·劳伦斯舒缓的镜头语言中史皇几乎变成一个末世居家男人

但这依旧是一部末世背景下的科幻动作片,最能调动人肾上腺素的依旧是躲在黑暗处的“怪兽”,那些被感染活下来并变异的“人类”。

病毒

回到灾难的源头。

毁灭人类的病毒源于人类科学家将普通麻疹病毒进行了基因改造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用艾玛·汤普森饰演的发明者克利本教授的话讲就是:将人体比作一条高速路,那么原来的病毒就像是一辆超速行驶的汽车,但由一个匪徒驾驶,充满危险,而现在,他们把这个匪徒换成了警察。

于是这种转基因病毒产生出了一个最大的功效,治愈癌症。

以毒攻毒成为了现实。

但,病毒也是生物

任何生物都会找到自己进化的出口,这是“造物主”赋予它们的天能

即便是人类改造的转基因病毒。

也许克利本教授没有想过,那个在人体内驾驶着超速行驶汽车的警察,有一天也玩起了“无间道”。

最后,进化过的病毒失控了。

人类文明被摧毁。

这一切是否看着眼熟?

没错,天网。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在詹姆斯·卡梅隆的《终结者》中,人工智能“天网”被赋予统领国防的重任,但它的觉醒和异变却摧毁了世界。

我们在某些领域的探索,就像幼儿在玩弄手枪,充满了意外的危险。

无论《我是传奇》还是《终结者》,科幻电影反应了人们对科技的某种焦虑

而科技本就是一把双刃剑,电影不但放大了它“恶”的一面,还赋予了科技造物主的功能。

《终结者》的人工智能用机器人取代了人类。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我是传奇》的转基因病毒用新物种取代了人类。

两个结局和黑暗处的“怪物”

但其实那些“怪物”原本也是人类。

一些被感染而没有死去的人类变成了它们。

在病毒改造下新陈代谢变得更快,动作更敏捷、力量更强大。

除了和吸血鬼一样害怕紫外线,这些人形生物在身体上全面超越了人类。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这里必须要引出电影的两版结局。

不同的结局代表着对这些黑暗处“怪物”的不同态度。

它们还是他们?

起初电影公映的结局是男主角罗伯特·奈维尔用手榴弹和“怪物”同归于尽。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这个设定将全片引入了传统怪兽电影框架的结局,对抗

末世和病毒只是怪物起源的解释和背景。

这样的结局,保守但稳妥,不会侵犯观众对于此类电影的心理预期。

对一部A级制作电影而言,四平八稳的赚钱才最重要。

那再让我们看看原著小说的结局

罗伯特·奈维尔被异化后的“新人类”抓住后,他惊觉,自己才是真正的异类,那些“怪物”已经形成聚居社会,反而他行走于白天成为了这个新生社会的传说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这也是小说《我是传奇》名字的真正涵义。

新物种成为了这个星球新的智慧统治者,而罗伯特·奈维尔才是那个怪物

它们变成了他们

所以,在后来电影的第二版结局中,罗伯特·奈维尔接受了对方的智慧和社会存在的现实,双方完成了和解,人和“怪物”之间最后免于厮杀。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其实此前电影中“怪物”的社会属性和智慧都得到了充分的铺陈。

比如违反动物趋利避害的本能将自己暴露在紫外线伤害之下,其实是对爱人被掳走的愤怒和示威。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还有设计陷阱来抓捕罗伯特·奈维尔。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以及最后协同作战突破防线进入实验室,并用图案来表达自己此行目的。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从原著的精神内核上,第二版结局无疑更符合新生这一主旨,也更能呼应电影前面的剧情铺垫。

从导演的创作意图看,第二版也更加契合电影前半段略显文艺的气氛。

可能结局相对传统A级大片的叙事结构过于平淡和小众,所以被制片方替换掉了,直到后来的DVD版才重见天日。

但也因为第二版结局,也使得电影豆瓣评分从一开始的7.6分慢慢上升到了8.1分

只因换了一个结局,这部科幻电影从平庸走向了伟大

使得本片有了一丝《猩球崛起》的格局和对人类命运的感慨和反思。

我们企图充当造物主,却被真正的造物主摆了一道,新物种的崛起取代了人类。

电影也从平庸走向了立意上的深邃和更伟大

如何安全的利用科技造福人类,如何控制科技产生的副作用,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

而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新文明崛起对我们的取代,同样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假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