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假富養”的娃,將來性格上容易出現這兩大缺陷,很難出人頭地

文|啞鈴媽媽

“窮養兒,富養女。”這種教育理念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已經開始悄無聲息的發生改變“確保物質的富足,才能讓塑造孩子更豐富的精神世界”成為了新時代的育兒主流觀念。過去人們認為男孩應該窮養女孩應該富養,但是到了現在大家覺得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以富養的方式為最佳。

被“假富養”的娃,將來性格上容易出現這兩大缺陷,很難出人頭地

而這種教育觀念的出現,又引發了網友的熱議,被網友稱之為是“假富養”,說的是家長只一味重視孩子的物質世界,一味的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卻遺忘了孩子的精神世界。自以為是富養,實際上不過是在圈養懶惰生物。

自此之後,“假富養”開始成為了社會關注的問題之一,眾人高呼助理孩子的養育方式,希望能更多的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避免“假富養”毀壞孩子世界觀,影響孩子的最終發展。

為什麼網友對於這種教育方式如此反感呢?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對這種教育方式以後到底會教導出怎樣的孩子十分擔心。

被“假富養”長大的孩子,性格上很容易出現以下兩大缺陷:

一、不懂得感恩

1.想要的來的太容易

在部分家庭雖然經濟條件很一般,又或者是不太好,但是凡是孩子想要的東西,父母都會竭盡所有的去滿足。自己一張口想要的東西馬上就能夠得到滿足,在這一過程當中,將會導致有很多的孩子變得不懂感恩,只會一味的索取。

被“假富養”的娃,將來性格上容易出現這兩大缺陷,很難出人頭地

2.不知父母不易

“別人有的,我家孩子都要有!”“我苦點沒有關係,孩子過得好就行。”

這種經典語錄經常可以從父母口中聽到,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進行給予這種無私且偉大的愛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尊重的。但是如果說在超出了自己範圍之內,還要拼了老命去滿足孩子的需求,不僅僅不會讓自家孩子懂得感恩,還會讓他們覺得父母的錢來得非常的容易。不懂感恩的孩子,人際交系肯定不會太好,事業會受到阻礙,所以很難出人頭地,還會拖累父母。

二、以後待人處事很物質

1.以錢來衡量一切

富養的父母想要給孩子營造出來的感覺就是我們家庭條件很不錯,你想要的我基本上都能夠滿足。所以說面對孩子想要的東西,父母都會選擇大方的答應,答應孩子買一件玩具,再到一個電玩一臺電子設備,再到名貴的手機衣服等等,讓孩子的精神逐漸被物質化,開始以錢來衡量身邊的一切。

被“假富養”的娃,將來性格上容易出現這兩大缺陷,很難出人頭地

2.精神世界極度貧瘠

“有德者也許不富裕,內心卻坦蕩,無德者也許家財萬貫,精神卻貧瘠。”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父母重點應該要注重的是孩子的精神世界的富養。

如果說只是假富養的話,將會導致有很多的孩子,精神世界的極度貧瘠,孩子追求的是如何達到自己的最終目的,如何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而並非是實現自己的心中所願。這種目光短淺的孩子,長大很難出人頭地。

怎麼正確地富養孩子呢?

一、培養知足的孩子

從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教育觀念,在自己能力允許的範圍之內可以滿足孩子的正當需求。但是如若能力不允許,那這樣的需求不需要費力去滿足。要讓孩子從小就懂得知足。

二、從小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人生閱歷豐富了之後,你會發現真正有錢的人其實都是十分低調的,像我國財富精英榜上的馬雲,不僅僅是個人有錢,也為國家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是他出行的時候卻總是一雙北京老布鞋,對所謂的消費也沒有多大的要求。

被“假富養”的娃,將來性格上容易出現這兩大缺陷,很難出人頭地

馬雲曾經是一名人民教師,對於他個人而言,更加追求的是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孩子的精神世界也應該要變得更為豐富,當你豐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之後,他們看到了與自己不一樣的人生,會慢慢悟得人生的真諦,也會把金錢看得更開。

三、小虛榮心可以滿足,大的虛榮心要拒絕

每個人其實都會有虛榮心。隨著孩子的年齡逐漸增大,他們會開始有一些自己想要的小物件,這些物件可以增強孩子的幸福感,也可以滿足他們小小的虛榮心,父母可以適度的滿足,但是不能夠過度。比如說有一些才上初中的孩子就穿著上千甚至是上萬的鞋子,這就容易形成他們的攀比風氣,導致孩子的虛榮心越來越嚴重。

保證孩子基本物質需求,這是必要的。但如若過多的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這就有可能引發新的教育危機,被“假富養”長大的孩子不僅不會過上父母所謂的開掛人生,還可能會存在有性格上的缺陷,很難出人頭地。

被“假富養”的娃,將來性格上容易出現這兩大缺陷,很難出人頭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