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假富養”的孩子,將來會有這三大性格缺陷,父母也會自食惡果

文|西紅柿媽媽

俗話說,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再富也不能富孩子。這是千古年來,中國老百姓根據親身經歷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可隨著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很多家長正好反了個兒。

“假富養”的孩子,自私又不獨立

敏敏的家境很一般,可父母虛榮心很強,處處死要面子,傾盡所有給孩子的衣著和用品都要買大品牌的,他們認為把孩子照著有錢人家的養法,孩子今後眼光更高,就能過上有錢人的日子。

果然如他們所願,敏敏花錢上一點不含糊。剛剛參加工作,拿著不到1000元的實習工資,就給自己買了兩雙涼鞋,花光了整月工資。後來敏敏結婚生孩子了,因為花錢大手大腳,公婆看不慣,雙方關係很是緊張,她只能求父母幫忙帶孩子。

被“假富養”的孩子,將來會有這三大性格缺陷,父母也會自食惡果

每天早晨爸爸給敏敏一家買去早餐,媽媽承擔了他們一家的生活開支,敏敏卻一點都不知道感恩,媽媽說:“這孩子從小對金錢沒概念,”可嬸嬸卻說:“沒概念,她怎麼沒說把錢給你們花啊。她只顧自己,你們這是把孩子慣壞了,她的收入完全支撐不了她的開支。”

其實,嬸嬸說的是實話,敏敏的父母家境一般,父母傾盡全力給了敏敏很好的物質生活,讓敏敏過上了“假富養”的生活。

沒錢就別硬“富養”孩子,否則娃長大後不僅沒出息,還會拖累父母。

第一道:當自己的能力撐不起自己的開支時,變得自私自利

敏敏從小花錢大手大腳,自己走上社會後,收入不高,但是仍然改不了亂花錢的習慣,公婆看不慣這種習慣,自己跟公婆關係緊張。只得請來自己的父母幫忙,可父母出力又出錢,苦不堪言。為什麼會這樣?

被“假富養”的孩子,將來會有這三大性格缺陷,父母也會自食惡果

因為被“假富養”的孩子,當自己的能力撐不起自己的開支時,他們仍然無可救藥地選擇滿足自己的慾望,變得自私自利,完全不考慮旁人的感受。

第二道:打腫臉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筆者的有個鄰居也是“假富養”長大的孩子,平常什麼都用名牌,讓同事們以為他很有錢,這天他和同事們外出辦事,路過自己家附近時,他指著一個新建的豪宅說是自己的家。同事們提出去他家坐坐,他立刻撒謊說沒帶鑰匙,就請同事們在旁邊的一家高檔餐廳吃飯。可吃完後,看著高價的賬單,心疼花去了自己一個星期的工資,偷偷地刷了信用卡。“假富養”的孩子,總給人很有錢的感覺,人都是要面子的,他們生怕自己的真實情況被人看穿。為了要面子,常常打腫臉充胖子,完全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被“假富養”的孩子,將來會有這三大性格缺陷,父母也會自食惡果

第三道:由奢入儉難,不會合理計劃理財

偉大領袖毛主席說過“由奢入儉難”,孩子天生是白紙,“富養”慣了,他們的消費觀也漸漸定型,這讓他們再也過不慣簡樸的日子。從而導致有些孩子成年後,明顯入不敷出,寧願借債也要維持奢華的生活,這就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每個月工資一到手就急忙還款各種信貸機構,還完之後所剩無幾,惡性循環的原因。

這樣的孩子,終身都學不會合理利用資源,學不會有計劃的理財,這就是“吃不窮,穿不窮,不會計劃一生窮”的道理。

孩子來到我們身邊本是一張白紙,為人父母要履行自己的職責。一定要認真給孩子的著上生命的色彩,不要讓自己錯誤的教育方法,悔了孩子一生的前途:

被“假富養”的孩子,將來會有這三大性格缺陷,父母也會自食惡果

1. 給孩子真實的生活。父母應該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真實的經濟能力,不要給孩子自己家庭很富有的錯覺,即使家庭很富有,也需要教孩子合理用度,讓孩子從小腳踏實地地生活著。

2. 合理利用資源。父母從小要教孩子合理利用資源,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自己最應該獲得的事物上去,真正做到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孩子的心靈富足才是一生幸福的根本。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太過優越安逸的生活,只會養出安逸懶惰的孩子,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不會這麼做。

今日話題:讀者朋友們,你們身邊還有哪些“假富養”的故事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被“假富養”的孩子,將來會有這三大性格缺陷,父母也會自食惡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