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历史:你知道八公山这几处景区的历史故事吗?快跟老廖来了解

自打15年服役入伍,17年退伍去外地读书,我便很久没有再去看一看那里;一晃5年过去,虽八公山还在这里、我也还在这世上行走,但却总有股“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味道。

踏三月春风,带一只背包,或是添一部《淮南子》,而后哼段只有自个才能听懂的小调,于是便不带尘、不带土地奔向山丘、去往密林、直至八公故地。


家乡历史:你知道八公山这几处景区的历史故事吗?快跟老廖来了解

八公山石林


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

在形容八公山石林时,不少游客常用“壮观”加以赞叹,想以此体现自然的鬼斧神工,可在我眼中,这处石林却是“精致”和“独特”的。唐代诗人崔颢一句“青壁石林杪”,便将石林的种种特性摊开在世人面前,青壁是时光雕琢的痕迹,而一个“杪”字地运用更是在不经意间赋予了石林生命。独自一人走上这条幽静的石林小道,细数当中的“石笋”、“利剑”,在惬意中与“坐禅的老僧”以及“论道的八公”擦肩而过,最后再痴痴地站在“立地成佛”前,深品当中的底蕴与内涵;此时此刻,好似周围一切都是那么的静、那么的慢,深吸一口气在胸腔内含住,再缓缓吐出,慢慢感受这历经千年的缕缕“石味”。

我想,也正是领略了“八公石林”的美和奇,乾隆帝才会在不经意路过此处时下马驻足、意味深长地推敲、并在绿树青石间挥毫泼墨。


家乡历史:你知道八公山这几处景区的历史故事吗?快跟老廖来了解

乾隆途径此处留下“玉笋”两字


玉树已消龙虎气,青山长绕凤凰台

关于白塔寺的记忆,还数十年前的一次春游最为深刻和青涩;那时我正值舞勺之年,不懂这座寺庙意义为何,只知今天不用上课,玩个痛快便罢。直到后来长大些,对历史古迹颇感兴趣,才在弱冠时又重新遇见。

慢步踏过八十八级的青石台阶,再将高僧仁德的最后手迹尽收眼底,院内一幅幅罗汉壁画彰显文化与传承的魅力,而寺庙内被春风拂过沙沙作响的枝叶,一同与我见证了流逝的时光。

遥想北宋初年,一位得到高僧不辞辛劳来到八公山,只为亲眼见证此处有关地藏王的传说和遗址,也就只是这一眼、使八公山上多了一处香火鼎盛的庙宇,也就只是这一眼、使八公山上多了一处与洛阳相望的白塔。


家乡历史:你知道八公山这几处景区的历史故事吗?快跟老廖来了解

白塔寺


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淮南子

寻着若隐若现的钟声,庄严的淮南王宫便在不自觉间映入眼帘,白棕相交的墙面、房梁,伴着白汉玉砌成的台阶,再衬上风光无限好的绿树蓝天,俨然将自然与宫殿合二为一。走进殿内,画廊壁画上所描绘的每一支故事都令人神往,再现了千年前刘安与八公们坐而论道的场景,同时这一幅幅、一幕幕也都记载了《淮南子》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到后来独具一格、影响千古。

出了淮南王宫后门,便是充满神话色彩的登高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正是出于此;我站在台上遥望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紧紧环绕着八角台,将八公山的好风光一览无余,如若当年的大文人苏轼来过此处,可能世上也就不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

家乡历史:你知道八公山这几处景区的历史故事吗?快跟老廖来了解

淮南王宫


水清石出直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就本地人而言,若是询问路人“青琅馆”的去路,老表们则会大呼“怪哉!”,可要打听“孙家花园”,他们定会大同小异地做出“牧童遥指杏花村”之举。

如果没有仕途的失意,那位清代进士也不会告离朝廷来到此处隐居,也正是如此,从此在清廷的官场上便少了一位乌纱、而八公山上却多了一处宝地。在这数百亩的土地上,那年清朝失意进士所种下的树木,已在不知不觉间经历百年沧桑;行走在这密林之中,感受被树木包裹的密密层层,再悉心聆听鸟儿的鸣叫在林中回荡,刹那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因此缩小。

家乡历史:你知道八公山这几处景区的历史故事吗?快跟老廖来了解

孙家花园


除此之外,风景区内的地质博物馆和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更是让人流连忘返;这两处景点分别为我呈现了地球演变过程的规律,以及世界生命的起源。特别是在博物馆内,陈列的各种生物化石、古老岩层琳琅满目,让我从进馆开始到离去时都在不断感叹大自然的奇妙与神秘......


家乡历史:你知道八公山这几处景区的历史故事吗?快跟老廖来了解

八公山地质公园博物馆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从早上8:00到下午16:00,我终于还是将八公山重游了一遍,相比五年前而言,背包依旧还是那只背包,《淮南子》也依旧还是那部《淮南子》,不同的是我已不再是那般青涩,肩上的背包也慢慢化为责任,书中的知识也渐渐成为指引我前进的导航;毕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只不过这本书是故土,只不过这本书需要我用一生来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