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這幾個症狀要警惕,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兒童骨質疏鬆症

出現這幾個症狀要警惕,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兒童骨質疏鬆症

我相信大多數人談起骨質疏鬆的時候,會下意識地認為這是一種只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一種疾病。


出現這幾個症狀要警惕,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兒童骨質疏鬆症

其實,兒童骨質疏鬆症,近些年來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重視。這代表著疾病譜在發生變化:兒童骨質疏鬆不再是一種罕見的現象,發生率在增加!

這在物質高度豐富的時代,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也許,正是營養物質的過剩和運動的缺乏,為兒童骨質疏鬆症埋下了隱患。


出現這幾個症狀要警惕,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兒童骨質疏鬆症

大家最關心的可能首先是症狀,換句話說:

兒童骨質疏鬆症,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很典型,有兩點:

一是反覆出現的低創傷性骨折;

二是明顯的(中、重度)後背痛。

什麼叫“反覆出現的低創傷性骨折”?


出現這幾個症狀要警惕,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兒童骨質疏鬆症

《歐洲臨床骨密度測量兒童立場聲明》對此闡述得比較詳細,方便大家理解:

【假如在10歲之前有2處以上的長骨骨折,或者在任何年齡有3處以上的骨折,或者到19歲以前有超過一次的腰椎骨折,缺乏明確外傷或局部疾病的證據,而獨立於骨密度。】

意思就是,排除大的暴力傷譬如車禍,排除惡性骨病譬如腫瘤、結核等意外,未成年人多次、多處出現骨折,甚至不需要查骨密度,就可以直接考慮兒童骨質疏鬆症的可能。


出現這幾個症狀要警惕,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兒童骨質疏鬆症

所以,未成年人不止一次發生骨折,絕不僅僅是淘氣那麼簡單——切不可掉以輕心。

此外,所謂“明顯的(中重度)後背痛”,則是兒童脊柱椎體存在壓縮性微骨折的重要提示。


出現這幾個症狀要警惕,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兒童骨質疏鬆症

為什麼?為什麼兒童會出現骨質疏鬆的問題呢?

1.遺傳

骨骼的發育高度依賴於維生素D,這是一種協助人體吸收鈣的物質。

所以維生素D受體基因就是人類骨骼代謝的主要調節基因。而且,這個位於12號染色體,由44000個鹼基和9個外顯子組成的基因,具有明顯的遺傳多態性。

也就是說,人生來就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生來成骨能力就強,有的人生來就弱一些。這種沒辦法選擇和改變的事,我們就不多討論了。


出現這幾個症狀要警惕,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兒童骨質疏鬆症

2.營養

影響兒童骨密度最直接的因子就是體內鈣和維生素D的水平。

無奈的是,這也是一個不公平的事情:有的孩子是普通玩家,有的孩子是人民幣玩家。

因為,母親孕期鈣和維生素D的水平對於一個人一生的骨健康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甚至,不僅僅是鈣和維生素D。母親孕期體內β-胡蘿蔔素的水平,也與子女出生後骨骼的發育水平有著密切的關係。

看到此文的媽媽會不會壓力山大啊!


出現這幾個症狀要警惕,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兒童骨質疏鬆症

拋開母親的原因,已然是先天不足,後天則更需努力。在不同的發育階段,針對性地進行鈣質和維生素D的監測和補充,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3.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疾病和藥物也是導致兒童骨質疏鬆的原因。譬如,馬凡綜合徵,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骨瘤。再如,需要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癲癇藥物、個別抗病毒藥物的兒童......

這些問題少見,而且實在是說來話長,本文就不詳述了。

4.空氣質量——這是另外一個比較讓人鬱悶的問題。

空氣中的PM 2.5(大氣細顆粒物)暴露可以明顯地降低各個年齡段人群的骨密度,導致骨質疏鬆——雖然還沒有大的數據統計結果,但是能想象到的是,這將是我們國家幾代人共同的問題。


出現這幾個症狀要警惕,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兒童骨質疏鬆症

5.最後一點是最想強調的一點,也是最值得引起大家重視和積極干預的一點:未成年人的行為習慣。

在拋開遺傳因素,母親孕期營養狀況,兒童特殊疾病和藥物服用史,大氣汙染...這些我們很難去改變的因素,最重要的、最有干預價值的就是一個孩子的行為習慣。

運動干預對骨骼發育的影響在青春期之前是最為顯著的。

成年人骨質總量的40%是在青春期前後2年內獲得的。青春發育前的青少年通過體力活動可以獲得1%~6%的額外骨量增長.而青春發育後最多隻能獲得0.3%~2%的骨量增長。

這就是告訴大家,兒童青少年期,特別是青春期發育前進行運動,是促進骨骼生長最佳的“黃金窗口期”。


出現這幾個症狀要警惕,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兒童骨質疏鬆症

那麼,針對兒童骨骼發育,什麼樣的運動最佳呢?

Saunders教授2016年發表了一篇很有價值的文章,他的研究證實:對於5~17歲的兒童和青年,“高活動+高睡眠+低久坐”行為組合是最健康的行為方式。

所謂高活動,指的是大沖擊量或以力量為主的抗阻練習。譬如,“跳躍運動”。

跳躍運動是目前證實尤其能給予骨骼特別的刺激,促進兒童骨骼發育的作用最為明顯的一種運動方式。


出現這幾個症狀要警惕,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兒童骨質疏鬆症

那麼,具體的運動量怎麼掌握呢?

在這裡給大家一個參考: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的推薦——兒童或者青少年每天運動10~20 min×2次或者更多組.每週運動3天以上。

這是保障青少年骨質健康最基本、最起碼的運動量。

最後一句呼籲:孩子們,放下手機,放下平板,像一個真正的孩子一樣,跑起來、跳起來吧!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

1.胡詠新.兒童骨質疏鬆的診療進展[J].中國骨質疏鬆雜誌.

2.閆繼宏.影響兒童骨密度因素的研究進展[J].川北醫學院學報.

3.Saunders TJ.Combinations of physical activity,sedentary behaviour and sleep:relationships with health indicators in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youth[J].Appl Physiol NutrMetab.

4.吳雋旎.運動訓練對兒童青少年骨代謝影響研究進展[J].中國運動醫學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