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不是错觉,接下来的“苦日子”怎么过?

消费降级不是错觉,接下来的“苦日子”怎么过?

最近都在说的“消费降级”你感受到了吗?从去年人们热议的中产话题到今年的“隐形贫困人口”,再从健身房的年卡变成了月卡,还有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敢生孩子,都表明了一件事:大家没钱消费了。近期在房租暴涨、股市低迷、劝生二胎和中美贸易战的综合影响下,“消费降级”的情绪越来越浓。

今天指旺君就和大家讲讲,消费到底怎么降级了?我们该怎样才能保护好钱包,过好“苦日子”?

先来说消费降级是怎么回事?有人说,消费降级有多严重,看拼多多有多火就知道了,当然这只是调侃。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9%;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8.5%,创下了15年来的最低值。

消费降级不是错觉,接下来的“苦日子”怎么过?

一边是消费增速创15年新低,另一边是房价还在上涨,大家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这点从一个经济指标就能看出来,那就是居民杠杆率。一般来说,居民杠杆率主要指居民债务和GDP之比,体现的是居民的债务负担和偿债能力。居民杠杆率越高,负担越重,偿还压力越大,也越容易出现金融风险。

统计显示:我国居民杠杆率从2008年时的18%,攀升到2018年一季度的50%,短短十年,翻了两倍。在居民贷款里,高达70%以上都是中长期的房贷。

然而,在居民负债不断增长的同时,收入的增速却远远没有跟上。2006年,负债收入比还只有18.5%,2018年已经高达77.1%。

因此一些媒体称“高房价之下,中底层人群已经不敢消费了”。尤其近期,大城市房租暴涨更是让大家惊呼“生存不易。”

消费降级不是错觉,接下来的“苦日子”怎么过?

在如此高压力的消费环境下,除了“尽可能地不花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琢磨如何“巧妙地少花钱”。最近网上流行用一句话来形容“消费降级”的生活,那就是“榨菜就着二锅头,骑着摩拜遛一遛”。

这些低端品牌大受欢迎,众所周知今年股票行情不大好,但是大众消费品类却表现突出:2018年上半年,食品饮料板块有5家涨幅50%以上,其中涨幅第一的是卖二锅头的顺鑫农业,涨幅达到167%;后边依次是涪陵榨菜、卖火锅丸子的安井食品、重庆啤酒和古井贡酒。这些也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大众消费走低的风向。

无论是消费升级,还是降级,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赚钱,巧妙花钱。那么我们怎么巧妙地少花钱,保护好钱包,过好“苦日子”呢?

—1—

避免过度的心理恐慌

现代人十分缺乏安全感,尤其是中产人群,经常和“焦虑”挂钩,中产对资产和未来缺乏安全感。尤其当市面上有太多“坏消息”时,人们就会真的不敢消费,这种情绪如果蔓延到全社会。

消费降级不是错觉,接下来的“苦日子”怎么过?

人们把钱都存起来,生产的东西都卖不出,这就是流动性陷阱,“萧条”就是这么产生的。所以,要克服这种恐慌情绪,需要大家做好准备。

—2—

保持理性消费观念

随着生活成本增大,我们要学会合理消费,巧妙地少花钱,要保证自己的现金或者理财账户上有一定的存款。因此,无论是在家电、汽车和服装等大件消费上,还是在吃喝等日常基本消费上都要学会“精打细算”,缩减消费支出。

消费降级不是错觉,接下来的“苦日子”怎么过?

这就是指旺君之前一直和大家说的“理性消费”,买东西只选那些最必需的、性价比高的,要抑制一切不合理的欲望,别被商家的营销手段牵着鼻子走。

在投资方面,要更加审慎,规避高风险高收益项目,选择更加稳健,安全的产品,不做贸然的投资,更多关注财产的安全性。

—3—

给生活做好保险措施

可能有人会说,我都没钱消费了,干嘛还花钱买保险。其实,越是经济条件不好的时候,一份合理的保险,能让你自己和家人在面对意外风险时,更加有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