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之狼,高盛的‘中國胃口’永不滿足

高盛相信,從“爛尾樓”到各種經營不善的商業物業和酒店,中國不良地產帶給高盛的回報將遠遠超過日本。以全國各地的“爛尾樓”為例,高盛在中國各大城市投資收購地產項目,一般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整合及管理使物業升值,可謂將‘不良資產’玩得巔峰造極。


成立於1869年的高盛集團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最有權勢的投資銀行。從當年的馬伕門面店到今天的華爾街大佬,從一間地下室一個僱員到如今上萬億美元資產的影子操控者,高盛經歷了無數次風雨沉浮,走過一個多世紀灑滿鮮血的征途,終於登上全球金融的巔峰。


從1929年起,世界上任何一次大蕭條和對美國之外的國家進行的狙擊,高盛都在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從高科技股到高油價,高盛主導了大蕭條後的每一次市場操作。


在跨國巨頭密集穿梭的中國投資市場中,與那些在中國大張旗鼓、高歌猛進的外國投資機構相比,高盛進入中國投資市場則顯得不露山水、穩打穩紮輕鬆完成了自己在中國市場的投資佈局。


華爾街之狼,高盛的‘中國胃口’永不滿足


泡沫製造專家


趁著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契機,高盛於1994年在北京和上海分設代表處,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此後,高盛在中國逐步建立起了強大的國際投資銀行業務分支機構,並通過入股中資大型企業、擔當承銷商等途徑向中國市場全面滲透。


著名經濟學家郎鹹平表示,高盛是泡沫製造專家,沒有誰比它更會製造泡沫,也沒有誰比它更會引爆金融核彈。


高盛主要有兩個手法:一個手法就是所謂的信息披露或者製造概念,還有一個手法就是所謂的影子操縱。


高盛最喜歡創造一些針對新興市場的概念。如“金磚四國”“新鑽十一國”。它就是這樣經常給這些國家鑲鑽貼金。


給出這樣一個概念的時候,就是要人們把泡沫給炒起來。比如說越南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越南一貼上“新鑽十一國”標籤,經濟馬上就崩潰了。當高盛走的時候,整個越南的通貨膨脹率高達25%。


郎鹹平指出,高盛這家公司太可怕了,將來它會造成多大的危險都很難預料。


自2007年中國農產品價格出現上漲後,“在中國最有投資價值的就是農產品”(金融大鱷羅傑斯語),因此高盛斥資數億美元,在中國生豬養殖的重點地區湖南、福建一帶一口氣全資收購了十餘家專業養豬廠。


一個產品的價格通常都是由最低成本者所決定的。所以它不需要控制全中國的豬,只要控制這一條從福建到湖南到江蘇到河南的豬肉產業鏈,通過高效整合,變得非常有效率之後,它就能夠掌控全中國的豬肉。


高盛的中國“胃口”


其實,高盛的中國“胃口”數年前就已表現無遺。金融業、房地產業、電器行業……高盛不停地更換著所瞄準的目標中國企業所涉及的領域。


美國大型投資銀行都有自己的情報部門,研究能力驚人,信息採集、處理、分析的能力超乎想象。一家大型投資銀行對於經濟信息的處理能力遠遠超過一個普通國家的水平。在高盛等境外機構的遊說下,中國大型骨幹企業紛紛於海外上市、引進戰略投資或海外併購。


而企業海外融資必須請外資中介服務機構(包括投資諮詢、審計、評級等)進行全面、徹底的“家底盤查”。凡是經過外資中介機構“周密服務”的,都近乎無秘密可言。


高盛因為在全球金融市場的突出地位,在中國大型骨幹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一直扮演關鍵角色。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與中化等中國石油巨頭,在股份配售承銷、賬簿管理、海外併購等各方面都得到高盛等相關美國金融機構的“周密服務”。


如此不難發覺為什麼美國對中國石油企業的海外佈局瞭如指掌,為什麼國際金融炒家總能輕易利用“中國因素”進行成功炒作。當然高盛介入的中國戰略行業遠不止石油。


電信業直接涉及中國信息安全,在日益走向一體化的歐洲,英法德之間的電信業都是明顯的禁區。1997年,高盛擔任中國移動40億美元首次公開上市的主承銷商,這是當年除日本外亞洲地區最大的民營化項目之一,也是中國電信行業第一個民營化項目。


1999年高盛擔任中國移動價值20億美元二次股票發行項目的主承銷商。2000年,高盛擔任中國移動創紀錄的價值72億美元后續/可轉債發行項目的聯席全球協調人。


2001年,高盛收購了中國三大綜合固線電信服務公司中國網通價值6000萬美元(合2.4%)的股份。其他如金融、汽車、大眾傳媒、醫藥等行業高盛早就染指,而且無一例外都是龍頭骨幹企業。


更值得關注的是,高盛還擔任一些省政府的財務顧問,多次在中國政府的大型全球債務發售交易中擔任顧問及主承銷商。而高盛與德勤等會計師事務所都有著緊密的業務合作,因此美國機構對我國中央及重要地方的財政運行狀況相當清楚。


近年來,高盛對中國經濟的預測與國家統計局等相關部門事後發表的報告數據,經常出現驚人的一致,有時連小數點後數字都分毫不差!


很多人評論高盛說,就像在整個經濟版圖上的一隻餓鷹,它的視角特別敏銳,不放過任何一個捕捉利潤的機會。整個世界版圖哪裡有機會,它馬上就飛奔向哪裡,去狙擊這個國家或者這個行業。


華爾街之狼,高盛的‘中國胃口’永不滿足


“長遠的貪婪”


中國銀行業的改革是誰在推動的?高盛。


高盛說,中國建設銀行要把壞賬全部撇清,撇給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然後拿一個乾淨的殼給我,我用低價買你的殼,比如說用一塊錢買建行的一股股票。最後的結果是高盛的好朋友美國銀行當了大股東。


因此,在2007年年底的時候,美國銀行發表聲明說,由於次貸危機的影響,它們受到巨大的損失。但是建行的上市,讓它們賺了1300億。這相當於每一個老百姓都為美國銀行付出100塊。


郎鹹平分析稱,高盛的宗旨叫“長遠的貪婪”。它們說短期交易的損失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它們最終追求的是長遠的貪婪。它們要幹掉一切對手,贏下整個世界。


高盛佈局中國房地產由來已久,1994年高盛就叩關進入中國。西安的長安城堡大酒店,上海的虹橋公寓、高騰大廈,都是高盛的產權。


國外投行投資中國房地產業主要是通過直接設立房地產開發企業和直接收購國內房地產物業的渠道進行。但與這些海外基金的直接交易方式不同,高盛在中國的地產玩法更具有美國特點。


在美國,金融機構一般不直接涉足地產開發,而是通過投資機構或資產管理機構,以資產或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來操控地產開發。高盛在中國的地產模式就繼承了這一傳統。


高盛通過日本財團進入中國房地產的。但是,事實上你把日本人的衣服扒開,裡面藏著的就是高盛。


華爾街之狼,高盛的‘中國胃口’永不滿足


當時,由於信用體制不健全,中國金融機構中出現了大量以土地和房產為抵押貸款而造成的不良資產。據悉,在高盛與華融資產和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簽署的近百億元不良資產處置協議中,其中約50%屬於地產不良資產,而僅憑這些資源,高盛就可以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出舉足輕重的聲音。


實際上,高盛對中國不良地產的出牌方式並不新鮮。當年,高盛投資75億美元,在日本收購了150多項資產組合,共擁有3000多項日本公司不良信貸,涉及大量房地產行業。由此,高盛成為日本房地產規模最大的外國投資者。


不過,高盛相信,從“爛尾樓”到各種經營不善的商業物業和酒店,中國不良地產帶給高盛的回報將遠遠超過日本。以全國各地的“爛尾樓”為例,高盛在中國各大城市投資收購地產項目,一般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整合及管理使物業升值。


白廳基金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房地產投資者,也是高盛國際下屬的一個子公司,超過一半的股份屬於高盛。


高盛通過該基金在全球範圍內共計收購26000多項房地產相關的資產,交易成本約為600億美元。


為了與摩根斯坦利在中國房地產市場一決高低,白廳毅然出手,以1.076億美元的價格一口吃下了上海百騰大廈,成為上海迄今為止成交價格最高的地產買賣。這也是高盛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展開的第一次公開性收購。


參股到國內許多大型企業之中是高盛進入中國取得的戰略性成果。如高盛出資3500萬美元購買了中國平安保險公司6.8%的股份;出資6000萬美元收購了中國網通2.4%的股份;出資5000萬美元收購了中芯國際4.0%的股份;斥資37.8億美元認購164.76億股工行股份等。


在債務融資方面,高盛在中國牽頭經辦了40多項大型的債務發售交易。高盛多次在中國政府的大型全球債務發售交易中擔任顧問及主承銷商,分別於1998年、 2001年、2003年和2004年10 月完成了10億美元以上的大型交易。高盛是唯一一家作為主承銷商全程參與中國政府每次主權美元債務海外發售項目的國際投行。


充當多家中國公司IPO(首次公開募股)的承銷商並從中收穫巨利是令高盛最心動的交易。過去的十多年中,由高盛主導的中資公司海外股票發售有中國移動通信、中國石油、中國銀行(香港)、平安保險、中興通訊等。而另一單IPO承銷項目——中國農業銀行H股IPO也在前不久被高盛收入囊中。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高盛作為金融顧問多次參與在中國的重大併購案,如日產向東風汽車投資10億美元;戴姆勒-克萊斯勒向北汽投資11億美元;TCL與湯姆遜成立中國合資企業;匯豐銀行收購中國交通銀行20%股權;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部;中國石油收購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以及中海油收購在尼日利亞的石油資產;吉利成功收購沃爾沃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