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體罰學生的家長,當孩子在家裡頑皮不聽話的時候會不會也體罰孩子?

T9913085


我認為不會,也許對於教師來講,一個學生可能只是我們教學生涯中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學生而已,但是對於每一個學生家長而言,每個孩子都是他們獨一無二的選擇,是他們要用一生去守護的對象。

就我個人而言,我特別反對體罰學生。一方面,體罰學生不僅讓學生身體上承受疼痛,而且很容易傷害孩子的心靈。都說身體的創傷好癒合,但是心裡的創傷始終是揮之不去的。老師體罰學生,很容易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濤濤是個特別愛動的,一個比較頑皮的男孩,有一次他上課,說話,數學老師生氣了,說他耽誤其他同學學習,讓他站在教室外邊,面壁思過。從那之後,濤濤變得沉默寡言,變得自卑起來,原來是因為老師讓他罰站,傷害了他的自尊心,他變得自卑起來,感覺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也許老師的初衷是好的,希望通過懲罰濤濤說話,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卻疏忽了,濤濤是個自尊心極強的孩子。因為這一件事,他開始變得膽小甚微,不敢隨意講話。

另一方面,教師只有勸導的權利,沒有權利體罰學生。將心比心,我們也是為人父母的,倘若我們老師自己的孩子被體罰了,是不是也會憤憤不平。我們希望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方法有很多種,跟學生好好溝通,瞭解學生搗亂的原因,是喜歡惡作劇,還是吸引注意力?作為老師我們要關注到每個學生的成長,要一視同仁,而不能搞特殊化待遇,給每個學生機會,要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正確的認識自己。

其次,對於頑皮的孩子,教師可以跟家長及時溝通,通過老師及學生家長的共同努力,對孩子進行疏導,確保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積極改正。


黎明前夕


反對體罰學生的家長,當孩子在家裡頑皮不聽話的時侯會不會也體罰孩子?

藉著這個提問,談一個自己親歷的事。82年我剛剛結婚,沒有自己的住房,那個年代時興租住,我經朋友介紹租了一家平房,房主人品很好,我和房主的父親和弟弟住對門屋,房主與妻兩個孩子住隔壁另一房,同住一個院落,天天見面。不久到了樹葉發黃,寒風瑟瑟的秋天!北方為了禦寒,窗外要用塑料薄膜貼上,我也按照他人指點把塑料薄膜貼上,房主的兩個孩子,男孩6.7歲,女孩4.5歲的樣子,剛剛貼好,兩個孩子就用小刀劃開幾處口子,我去找他的媽媽“告狀”孩子媽媽聽了我的述說後:是嗎?這兩個孩子,便不了了之!

孩子的爺爺是個商人,還會賺錢,平時總喜歡給孫子錢花,這天孫子又找他索要,趕巧沒有,孫子就追著爺爺在院子裡轉圈跑,嘴裡還不停的罵著:*你媽!*你媽!拿錢,也許爺爺太寵愛了!只是嘻嘻笑著,任孫子追打罵著,最可氣的是,當時孩子的爸爸(一個基層政府領導)依著房門,旁若無事的笑著!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隨口說:大哥,孩子太過分了!應該管一管,沒想到的是,他這樣回答我說:你不懂剛結婚沒孩子,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許多許多......!

在他家住了幾個月,我搬到了另一個居民區住了,一晃三十幾年過去了!這家的兒子,在他爸爸的幫助下,當了兩年兵,回來後在自家門市樓下開了個狗肉館,沒幾天就“黃了“他媽媽幫助他,不感激不算?出口不遜,指責媽媽像似指責兒女一樣!路人投來異樣的眼光!妻子看他是爛泥扶不上牆,搖頭嘆息離他而去!現在是今天辦這個,明天辦那個,四下騙錢,借錢不還。他有了自己的孩子,同樣也是走了他的道路,可惜的是沒有把握住機會,和他的爸爸一樣,放蕩不羈的孩子,當兵沒幾天就被部隊遣送回來,據說上了黑人榜。

房主的女兒,結婚後,待在家裡無所事事,每天出入麻將局,小的不玩,玩大的,離婚了!

由此可見,“子不教,父之過!”古人都注重教育,而我們現代人卻忽略了!孩子如一棵小樹,生長過程中,要有人扶持,讓他往直長,發現歪了,就要及時管理,不能任其發展,一但長歪,再扶晚矣!


清晨1706363


我也想知道,孩子太玩劣了,家長是如何對待他們的?有的家長確實打孩子打的挺狠,有的孩子本身就是戲精。一年級有個小孩,剛入學,他拿起筆來就難受,哭,哭,哭,老師,我不會畫呀![流淚][流淚][流淚],後來逐漸感興趣了不用催著畫了。到了這學期突然啥也不幹了,並且滿教室跑,老師只要一動他馬上跑!滿教室跑!故意搗亂了,在教室像逛菜市場一樣,連著兩三節課,泥鰍一樣教室裡鑽,完全是考驗老師的耐心和原則,你和他靠近了,他馬上捂著腦袋,蜷在牆角,驚恐的叫,老師別打我,好像老師把他真打了一樣樣的!還喊:老師別打我!這可把我氣死了!這如果是檢查的領導從教室門口過,老師是百口莫辯!你整體罰打學生呢![捂臉]氣得我把他拎起來,讓他回座位上,他就不走!突然轉念想,這孩子是不是家長打的打怕了,他不起來,我就蹲下問他,這一問,果然是啊,家長打的!尤其是他爸爸打的特狠,說拿皮帶抽他!看他的表演應該不是撒謊,打出來的熟練的防禦狀態,絕不是天生的戲精。他看老師好脾氣,放鬆了自己,釋放活潑好動的天性,他是完全挑戰老師的耐心呢!經過溝通,讓他放心,只要不亂跑,不下位,老師就不打,如果在亂跑,告家長讓家長抽他!老師絕不打他![捂臉]趕上下課,班主任來了,和班主任反應了他的表現,班主任說,他就和我呈臉呢,和別的老師根本不敢動!決不能給他臉![捂臉]。還挺好吧,以後真不在教室亂跑了。雖然有時候依然管不住自己,畢竟還是知道不亂下位了。這孩子若不懂事,在加上大人在不通情理,故意整事的,沒智慧你就鬥不過。你還真得提防著,學生給你下的套。


鋸沫老樹的粉絲


反對體罰學生的家長,是反對教師體罰他的孩子,認為孩子是他的,老師無權體罰。我也體罰過自己孩子,罵是體罰,打更是體罰,有從沒打罵過孩子的家長嗎?有,請站出來介紹您不打不罵教育孩子的經驗,我相信所有孩子的家長都會歡迎您。我也是老師,曾經接過一個紀律特亂的四年級,我去上課,有個特調皮的男生不進教室,還不時地用一根短竹竿插入窗戶左右搖擺,發出吱吱咔咔的聲音,做了就跑,過一會又來,如此循環往復,你怎上課?你們說這樣的學生不給點體罰行嗎?第二天,我瞧準一個時間節點,抓住了他,帶到辦公室,在他屁股上重重地打了幾巴掌,從此後,他再也不亂,認真聽課了。只要做到適可而止,傷皮不傷骨,迫使他改正錯誤,有什麼不好呢?現在這位學生已有自己的孩子,見到我很熱情地叫我老師。我想應把體罰改成懲戒為好。我也反對體罰學生,但必要的懲戒不能廢,否則老師怎能進行正常教學呢?其實說句心裡話,連懲戒老師都不願意,是不得已而為之。


用戶8886707191030


這跟個人有關吧,不一定就是體罰不體罰的效果。我自身就是例子,我爸從三歲以後就沒打過我,我媽從來不打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一直是慣著的,一句重話都沒說過,我照樣聽話啊。我覺得如果爸媽打我,我反而會有種逆反心理。互相尊重吧,畢竟動手的話孩子也容易有暴力傾向的,別用一句“我是為了你好”作為理由,對孩子隨意暴力。

還有說慣著孩子會學習成績下降的,實力說話,期末成績全校43名,可能跟頭條裡前十的學霸比不了,但還是滿意的,我自己也知道有進步的空間。別說我是什麼差學校裡的,通俗的說就是最好初中的尖子班

要說“初中的成績有什麼用,到了高中你就明白了”,這點我早在小升初就體會到了,不勞您費心


萪萪味


怎樣保證老師的公正?從常的事件中老師的留言就淋漓盡致的體現了這個群體的基本素質。趕盡殺絕,毫不留情 ,原來老師們也知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扯幾把蛋啊。教育部領導長點人心吧,管好你的學區房建設,改革好你的山東大學一個黑人配三個姑娘的陪伴項目別想著給孩子上手段了。在師德沒有提高到善良這個標準的時候 ,給老師懲戒權就是孩子的噩夢。



裝聾作啞裝好人


家長體罰孩子和老師體罰學生有著本質的區別,家長的體罰愛意重恨意輕,以教育為主,一般下手不會太重;老師的體罰恨意重愛意輕,以維護秩序簡單省事為主,遇到學生反抗往往情緒失控,難以把握好度。存在血緣關係的原因,家長的體罰,孩子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容易接受,因為父母生養他,他離不開父母;老師的體罰,孩子不容易接受,因為師生關係根本無法與父子母子關係相比,老師與學生是教與被教、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也是一對矛盾關係,老師對學生遠沒有父母對子女的付出、關心、愛護多,換句話說,學生離開老師照樣生存,離開父母將寸步難行,那些抱著“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思想的老師,是到了摒棄這種陳腐觀念的時候了。家暴容易上癮,體罰學生也會上癮,不到萬不得一,建議老師不要體罰,因為體罰一旦失度,就會給學生造成心靈創傷,畢竟現在的孩子自尊感強,敏感度高,與實行計劃生育前出生的一代人比,情感相對脆弱,傷害相對較大。


秋夜白月


1. 家長反對體罰本身沒有問題。就具體家長的孩子而言,免受體罰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不得侵犯他人。否則,不僅是要接受體罰,還會失去在學校學習的資格。如果不改變錯誤觀念和習慣,將來成為法盲巨嬰,失去生命,甚至禍害父母也不是小概率事件。

2. 學校、老師僅僅是盡職免責而已,把學校、老師的正常教育管理行為視為對自己合法權益的侵犯,進而恐嚇、辱罵、敲詐勒索學校、老師,最終毀掉孩子的還是家長自己。例如:一個高三男生,在課堂上不服從英語女老師管理,打罵老師,課後也不服班主任老師教育。這個學生贏了老師,贏了學校,在同學面前很有面子,因為別的同學都不敢像他這樣對待老師。接著,老師通知家長來學校把孩子接回家教育。男生回到家裡,面對父母,面子蕩然無存。男生回到學校,無顏面對同學老師,跑到教學樓頂,自殺身亡。這個男生和常某一樣,為了一點點虛榮心,用了極端錯誤的實現方式,最終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究其原因,是觀念、思路、格局出了問題。


用戶8507398028719


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各有千秋,責難、辱罵和體罰肯定不是好的教育方式方法,這會在心靈上影響也可以說是傷害一輩子。

罵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這是流行於社會的哲理。過來人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老師教育的過程中,絕大多數人可能都曾經經歷過責難、辱罵和體罰教育,現在回味一下看自己是什麼感受?假如自己做錯了事你願意接受責難、辱罵和體罰還是願意接受說理式的教育方式方法?這也是為什麼說教育是一門科學的原因吧,作為現代家長與老師如果還寄希望於過去那種粗暴的教育方式方法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或學生,可能真的會事與願違。

孩子教育必須要從呀呀學語時就培養其形成良好的習慣,家庭成員和師長更應言傳身教和以身作則。

這個社會,事實上最不講道理的是包括家長和老師在內的成年人,尤其是那些位高權重的成年人。

知書達禮,有樣學樣,講道理、懂規則、守規矩家庭中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會講道理、懂規則、守規矩,這就是為什麼社會和民眾羨慕書香門第的原因所在。


用戶山水海天jwq


先把體罰和打人區分開了,這個問題就根本不存在,學校裡出現調皮搗蛋,不好好學習,不遵守紀律的學生不足為奇,那個學校都會有的,可體罰≠打學生,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做為老師先學會止怒,管住自己的手腳是最關鍵的一環。至於學生犯錯,根據學規,班規依規懲戒。沒有任何毛病。可是一動手,性質就不一樣了,因為《未成年人保護法》有明文條規,嚴禁打罵,虐待未成年人。無論老師的在學校的權力和地位有多麼至高無上,可一動手就已經觸犯了法律。要知道法律凌架於各種單位企業和個人制定的各種規定之上。所以當老師首先要當一個知法守法依法行事的老師,而不能遇事就充當一個不冷靜的法盲。這樣會害人終歸害己的,陝西商洛的辱罵學生案就是個鮮明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