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嘎爾尼訪華中,中英之間的“跪拜之爭”只是禮儀之爭嗎,你是如何看待此次訪華活動的?

籃球飯圈


對中國來說,中國喪失了一次與近代工業文明接觸,認識世界,改變封閉狀態的良好機遇。

對於英國、歐洲來說,主要是其改變了對中國的態度。通過馬嘎爾尼使團回英國後的回憶及記述,他們向英國人乃至歐洲人展示了一個不一樣的中國。也像歐洲展示了一個愚昧落後的大清,也就是毛主席說的紙老虎。

所以,1793年9月14日,當乾隆83歲生日慶祝大典隆重舉行時,其他國家(清朝的朝貢屬國)的使臣在祝壽時,都會匍匐在地,三拜九叩,虔誠程度與中國臣子一般無二。馬戛爾尼看到了當時“百國來朝”的盛況。

而當時的英國,自由資本主義正處於上升時期,急切需要的是海外市場。而且,英國的堅船利炮已在非洲和亞洲轟開了許多殖民地的市場。在這種情況下,英國試圖依靠條約建立的國際貿易體系,自然與中國推行的朝貢貿易體系格格不入。



忠武校尉


當時的情況是英國和清朝沒有正式的官方往來,就更談不上官方的貿易往來了!但是中國的絲稠、陶瓷、茶葉在英國卻是大受歡迎(可能都是海盜船走私過去的)。公元1792年,英國政府派馬嘎爾尼為團長、副使喬治.斯當東的使團出使大清帝國,名義上是給乾隆皇帝慶祝壽辰。實際上來試探清朝政府的態度和蒐集情報,為打開這個幾億人口的東方大國的市場做準備!

馬嘎爾尼使團來到了這個神密的國家,可是英國使團和清朝接待的大臣因為禮義發生了分歧。清朝的大臣要求馬嘎爾尼使團的成員要三叩九拜、雙膝跪拜禮,雙方爭論的最後結果是,各讓一步。

馬嘎爾尼在勤見乾隆皇帝時,可以單膝跪地。馬嘎爾尼把精心準備的禮物:手槍、步槍、火炮、戰艦的模型和有一個類似指南針的禮物恭敬的獻了出來。沒有想到的是乾隆皇帝對這些產自蠻夷之地的不知名的東西,不屑一顧。由於大清國找不到會英語的人,只能由英國使團副使的兒子托馬斯.斯當東,一個十幾歲的小孩用手連比劃帶半生不熟的漢語來翻譯(臨時學了幾個月漢語)。還由於緊張是詞不達意,聽得乾隆皇帝懵懵懂懂。

馬嘎爾尼後來在京城裡看到的一切,使他對大清帝國印象大打折扣。大清朝的文武大臣都是紅光滿面,都穿綾羅綢緞;而大街小巷的老百姓都穿的是破爛不堪的衣服,面黃肌瘦,沒有精氣神。為了展示大清國威,軍隊採著鼓點手持大刀長矛表演武術。馬嘎爾尼怎麼了也想不明白,一個最早發明火藥的文明古國,怎麼還使用大刀弓箭等原始人類的武器。

後來,英國使團回國後,如實的彙報了在大清帝國的所見所聞。四十年後,英國的堅船利炮終於轟開了腐朽的大清閉關鎖國的大門。當年,如果乾隆皇帝開始學習和借鑑英國的工業革命的技術經驗,恐怕大清帝國也是世界上霸主了。


隱者康司馬


乾隆58年,一艘艘大船,從廣州北上到天津口。每艘船上的禮品都是由使者們精心挑選的,一群人浩浩蕩蕩的來到北京,來朝見當時的大皇帝乾隆,來為乾隆皇帝賀80大壽。那接下來又發生什麼事呢?

第一部分,馬嘎爾尼訪華的經過是什麼?

  1. 當時的歐洲湧現一股中國熱,當時的歐洲人崇拜中國,覺得中國太神秘,在他們的心中充滿著嚮往,當時的英國對於東方這個古老的國度也充滿著著好奇,從馬嘎爾尼的態度來看,他是一箇中國迷,他一輩子最嚮往的事就是去中國。所以英國對這次訪華可是做了很充分的準備,特意的徵求過在意大利學習的兩位中國教徒,做了充分的準備。
  2. 在給乾隆皇帝的貢品中,有代表著當時第一次工業革命,最先進的產品,蒸汽機和棉紡機等。代表著當時天文界最先進的七政儀等等。可謂是把自己的家底都給搬出來了。所以說英國人帶著一種交朋友的態度來了,就像現在你去一位有錢人家去做客,好像是說你很有錢,我現在也不錯,但是中國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3. 當時按慣例,外國進貢一般是由廣州上岸,但是英國人請求在天津上岸,這對於當時的中國是破天荒的,但是乾隆皇帝同意了,可見當時清朝對於英國的進貢是很重視的。
  4. 當時乾隆皇帝下旨,讓英吉利國貢使入境不動聲色,排列隊伍,妥為照料。這是當時乾隆皇帝的態度。咱們再看看當時地方官的態度,有史料記載,總兵馬瑀和知縣張雨田擺席招待英國人,還派遣人送豬,羊,米,面等物品。從中可以看到,清朝人對於對待英國人是以國賓相待,放到現代好像也沒有如此貴重的禮儀。這本來是兩國相處的好好的,那為什麼出現了兩國不歡而散的結果。

第二部分,馬嘎爾尼的禮儀之爭

  1. 從馬嘎爾尼使團北上到天津,一直到朝見乾隆皇帝,這其中並沒有出現差錯,那哪一部出現錯了呢?這還得說兩國的外交禮儀不一樣,馬戛爾尼拒絕下跪開始,那我們就還原一下當時的情況,當時乾隆皇帝認為這些英吉利人是來朝貢中國自先秦到清中葉後期都認為中原是天下共主,四邊的國家和民族,都是番邦和夷,你來中國朝貢,你就得按中國的禮法來進行三跪九叩之禮,這在當時的中國人潛意識裡,這是理所應當的。
  2. 而當時的英國人確認為我們是兩個主權國家,不存在你高我低的情況,這是因為英國人經過思想啟蒙,宗教改革和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人已經形成了民族主義,民權主義,而當時的中國處於封建王朝頂峰時期,中央皇權集中達到了頂峰,中國依然遵循著儒家倫理觀。由於文化的衝突,禮儀的不一樣,最後的結果,大家可想而知,就是兩波人鬧得不開心,乾隆皇帝大怒,下令驅逐。

第三方面,我認為英國人提出的要求太過於過分,才導致了皇帝禁止英國人。

  1. 馬戛爾尼訪華是一場東西文明碰撞的結果,歐洲經過大航海和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了全球的經濟貿易一體化,馬戛爾尼訪華是當時經濟貿易的一種產物。
  2. 為什麼要這樣說呢?馬嘎爾尼訪華是帶著目的性的,隨著全球經濟貿易的大發展,英國人的目光自然被吸到到東方,當時的中國擁有巨大的人口,人口達到四億,擁有著如此巨大的市場,英國人想和中國做生意,他們想要賺錢
  • 當時馬嘎爾尼向清政府提出了六項要求,其中第一條,第二條還算正常,允許英國商人到寧波,舟山,天津貿易,並且在北京設立商館,這其實並不過分。但是接下來的幾條就比較過分了,馬嘎爾尼要求清政府將舟山附近一處海島,讓給英國商人居住和存放貨物。在廣州劃出一塊地方,允許英國商人自由來往,中國政府不加禁止,你想一想,這是不是很離譜?中國當時是一個主權國家。


  • 這幾項要求嚴重的侵犯了清朝的主權,那乾隆皇帝是當然不幹,要將英國人趕走,因為馬戛爾尼訪華的失敗,他回到歐洲便大肆抹黑中國,說中國人無知,中國政府腐朽,中國的社會落後等等。

總結

馬嘎爾尼訪問中國,當時的清朝是以貴賓相待,卻因為文化衝突和維護主權等問題而導致兩國不歡而散,正是因為有了這一次的契機,從而為之後的鴉片戰爭埋下了禍端。


經濟戰略


自古以來,中國人便認為自己居於天下中央,四周小國只有俯首稱臣,傾心向化的份兒。中國與鄰國之間是如君臣、父子一般的藩屬關係,而不是平等的國家關係。

  “萬國來朝”“四夷賓服”是中央帝國興盛的標誌,屬國越多證明帝國越強大。大清王朝進入乾隆一朝,國力已達到鼎盛,東亞、東南亞,乃至中亞的屬國很多,現在連遠在西洋的英吉利國都傾心向化,乾隆皇帝怎能不喜?他很快下旨表示,既然英吉利國如此恭順誠懇,就准許他們前來朝貢,成全他們“航海向化”的熱忱之心。考慮到英吉利“貢使”攜帶許多“貢品”,走陸路容易損壞,乾隆皇帝特批他們從天津登陸。

  其實,在乾隆皇帝批准英國“貢使”來朝貢之前,一支由700人組成的龐大使節團已經乘著“獅子”號戰艦、“印度斯坦”號三桅船和“豺狼”號小型護衛艦從英國樸次茅茨斯港啟航了。

  兩百年來,葡萄牙、荷蘭、俄羅斯等國已經先後派遣過15個使節團出使中國,但由於“龐大的帝國過分相信自己的智力資源,不願和歐洲各國建立關係”,這些使團都無功而返。

  不過,英國並不把自己當成第16個使節團。此時的英國,早已擊敗西班牙和荷蘭成為海上霸主。剛剛完成的工業革命,又使它生產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英國迫切為自己生產出來的工業產品找到銷路,人口眾多,疆域遼闊的中國,無疑是一個尚未打開的潛在市場。

  然而,英國發現除了鴉片,能賣到中國的東西寥寥無幾,中國人似乎什麼都不需要。當時,清政府只允許廣州一口對外通商,所有的對外貿易都被清政府特許經營的商行——廣州十三行壟斷。

  英國商人認為,一定是十三行從中作梗,讓他們無法深入中國市場,瞭解中國老百姓的喜好,才屢屢商品滯銷。如果能繞過十三行,直接面對中國百姓,英國貨絕不會賣不出去。

  其實,他們忽略了關鍵的一點。當時中國處於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社會,迥異的生活方式,使得中國人不需要英國的產品。即便沒有貿易壁壘,英國商品也很難在中國打開銷路。其實在代表團出使之前就有他的“任務在身”。

一、開闢新的通商口岸;二、獲得一塊租借地或小島,讓英國商人常年居住,並由英國行使司法權;三、廢除廣州現有體制中的濫用權力;四、在中國特別是北京開闢新市場;五、通過雙邊條約為英國貿易打開遠東市場;六、向北京派常駐使節;七、在不引起中國人懷疑的條件下,在中國多走走看看,對中國的實力做出評估。

考慮到英國的當時的環境,英國是想找殖民地的,所以馬戛爾尼訪華,是假,真正是探明虛實,是否能被英作為殖民地,能否傾銷商品,才是重點。





沉墨的可人兒


讀了四則答題,惟“沉默的可人兒”有些靠譜,其餘皆嚼舌根兒,仍舊厲害啊乾隆盛世之逼仄思維氾濫,愚蠢透頂!

1919年,青年志士陳天華蹈海殉國,留下了“靈根盡去,痼疾久成”八字遺言,已經失望至極 —— 中國落後世界,並非“禮儀”之爭,實乃“文明”之敗。

題作者何其渾噩!答題者又何其懵懂!

路見不平,附言幾句。


聞魯生


中國失去一次與近代工業機會


愛好民俗老物件超哥


讓英國徹底明白誰是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