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緩解抑鬱的心情,你知道嗎?

尹路人


疫情期間出不了家門,那就在家做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嘗試去做一些自己還沒有熟悉做的東西,比如研究做菜,研究去做一些點心美食,既可以滿足味蕾,也可以獲得足夠大的成就感,所以我覺得去做一些新的領域的東西從而收穫一些意外的驚喜,壓抑的心情可以得到緩解。



小麥的麥



智慧姐日記


我兒子在武漢工作,記得是在武漢封城的頭一天,即元月28日下午他回到湖南永州老家了。兒子能夠在封城前幸運地“逃離”武漢,我們全家都很高興。可是第二天早晨我就接到了當地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電話,要求我們全家不能外出,必須居家隔離,每天兩次準時上報體溫。至此我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當天下午就有工作人員上門,瞭解我兒子的回家路線、接觸人群,填表寫保證書。這一波人剛走,我們學校又打來電話,詳詢我家情況:你兒子什麼時候回來的啦,與外人有沒有接觸,體溫正不正常,有沒有新肺炎的症狀等等。說實話,年夜飯我們都沒有吃好。經這麼一宣染,我們老是擔心兒子會不會感染新肺炎。想想看,老是過這樣擔驚受怕的日子,你會不抑鬱嗎?但過了一段時間,我們全家就把抑鬱的心情慢慢調節過來了,恢復了正常的心態。那麼面對疫情,我們是如何緩解抑鬱的心情的呢?

一、從官網渠道瞭解疫情信息,不信謠,不傳謠,以積極快樂的心情迎接每一天。

“解鈴還須繫鈴人”。我想要緩解抑鬱的心情,只有靠我們自己,我們不能這樣被動地生活下去。不是說這種病要靠自身免疫力強就能抑制嗎?對,我們都要提高自身免疫力。於是把好久不用的乒乓球拍、氣排球、繩子……都找出來玩玩,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玩累了就看電視、耍手機,或者就睡覺。就連平時不愛運動的妻子,也把“酒醉的蝴蝶”踩點舞也跳熟練了。

我們不僅關心自己,也把這些方法向親戚朋友推薦,經常打電話、微信待方式與他們溝通聯繫,相互鼓勵,不串門、不聚會、測體溫、常鍛鍊,共渡難關。

二、變被動為主動,利用延續的春節長假充電,進行知識更新。

那樣過了幾天後,我們明顯感覺到疫情更嚴重了,看來防控疫情不是幾天能解決問題可能要打持久戰。再說先前的那種生活方式,其實有點被動,為什麼不變被動為主動,利用延續的春節長假充電,進行知識更新呢?經全家商量後,兒子決定學習炒股,本身平時喜歡閱讀“今日頭條”,何不趁現在時間充足進行頭條號創作!說幹就幹,但寫什麼主題好呢?

我想,當前的風口就是防疫抗疫,我們學校好多同志每天都在做防疫抗疫工作,我們這樣的“小人物”難得有被報道的機會,何不寫點小新聞之類的,對他們進行點贊、鼓勵,也算是為防疫抗疫作貢獻了。另外上級要求學生、教職工每天上報體溫,好多班主任都是學生報一個,自己登一個,這樣很不方便而且容易出錯。我利用自己這方面有點點特長,利用WPS OFFICE設計出一個在線協作體溫統計表供學校和各班使用,受到了大家的稱讚。為了方便更多的人,我寫了《你還在為每日兩次統計學生體溫煩腦嗎?想不想全班一分鐘搞定》文章,發表到“今日頭條”,閱讀量在800多以上,看來真的有好多人需要,我的選擇是對的。這更加堅定了我寫作的價值。學校線上開課後,教育局要求學校、班主任每天把任課教師線上引導學生學習、佈置作業、批改作業、答疑交流、學生體溫等情況分別截圖1~3張圖片,按班級、年級、科目歸類,然後打包上報教育局,並且要隨時準備迎檢、抽檢。這可難壞了教務處的年輕領導。他每天被這樣累得焦頭爛額、頭暈目眩。那麼,對桌面圖片的整理有沒有快速批量歸類的辦法呢?據此我寫了一篇《桌面圖標如何快速歸類》文章並進行發佈,大大提高了統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從2月8日開始創作,已在“今日頭條”上發表文章18篇,其中有9篇新聞類作品發表在“永州新聞網”、“今日永州”、永州市教育局等網站。

除進行創作外,自學開展網上視頻會議(授課)、文件在線協作編輯、表單統計防控信息等遠程教學技能。

三、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工作中,把朝氣、正能量傳替給學生。

我是初二班主任,早在線上開課之前,我們就積極向學生及家長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組織學生寫手抄報、拍小視頻、給最美逆行者的寫信等活動,傳播正能量。正月十七,我校正式組織學生進行線上學習,那每天就忙得不可開交了。組織學生簽到,示範登錄“作業幫”聽課,截圖提問與老師交流,統計上報學生體溫,組織學生及家長觀看視頻節目、參與新冠肺炎防控知識網上學習考試等多種活動……一天是從早忙到晚,哪裡還有心情抑鬱?心中有學生有事業,有付出了,有收穫了,生活就變得充實了。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四、週末登山,盡享陽光沐浴,豐衣足食。

宅家一月有餘,無聊至極。兒子說:“今天好天氣,何不去爬山?”說去就去,戴上口罩,穿過小橋,就來到了山腳下。啊!小草早就綠了,有些樹長出了新枝,好多鳥兒唧唧喳喳,在林中穿過來,飛過去。空氣新鮮得就不用說了,好象有人在山裡撒了許多氧分子似的,用鼻子深吸兩口,真舒服呀!

小山距家雖然很近,但今天卻是第一次來爬山。也許是天氣好,也許是在家憋久了,心情特別好。不但能欣賞春光美景、奇花異樹,更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山中珍品蕨菜長出來啦!

最後,再告訴全永州市人民一個好消息:3月5日,永州市中心醫院最後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治癒出院。截至3月5日,永州市共有44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永州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實現清零。我相信,你聽到這個好消息,你再抑鬱的心情也肯定全部釋放了。瞧!永州的春天已變成了“花花世界”!


林中傑傑


如果說是因終日無可事事而產生的焦慮,情緒抑鬱,或許能幫得上一點點忙。

1、運動

跳繩跟跑步之類的有氧運動,儘可能地在自己身體可承受範圍內,延長自己的運動時間,至少半個鍾吧。這個時間足夠讓你因為運動而大口喘氣跟出汗,大口喘氣會讓你在不經意間,將一直堵在你心口處或者喉嚨裡的那口鬱結之氣給吐出來,出汗能夠加速這個過程,也會讓你因精神產生的身體疲憊得到緩解

2、做點沒做過的事情

這個的效果可能比較短,可能會需要你每天都做,才能每天都減輕你的抑鬱情緒

學畫畫或者簡單的樂器,我在這個這個假期學了點尤克里裡,算是幫我度過了好幾天,不至於覺得每天都十分難熬;

做點不一樣的吃的,參見朋友圈美食;

拍短視頻,剪輯等等

總之找能分散你注意力的事情,最好這件事情能弄出點聲響來

3、追劇

找你看過的或者沒看過的

以前追到一半停下來的

一天看個四五集

劇情要是能跌宕起伏,懸疑重重,複雜難懂,就更好了

那樣多想想劇情,分散點抑鬱情緒,也能幫助緩解


肥豬愛旅行


焦慮的時候,深呼吸,腹式呼吸,可以有效緩減焦慮。

1)儘量不要讓自己處在無所事事的真空狀態;

2)找一種適合自己的鍛鍊身體的方法;

3)梳理一下自己想讀的書,找到她,陪你共克時艱!

4)如果有另一半陪你,傾訴你所焦慮的事,焦慮可能會在不經意間煙消雲散;

5)計劃一下隨後的生活和工作,做必要的準備,不是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嗎;

6)注意飲食營養、規律休息,同樣也非常重要!



KingOrange


眾所周知,新冠狀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因此只要我們主要防範這兩種傳播方式,就不必慌張了。

2

首先,出門戴口罩,避免不必要的出門,假如出門,在外面時,避免人多的地方,和他人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在外面不要隨便把口罩摘下來,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捂住口鼻,用完的紙巾不要隨便亂丟,回來時,先把口罩處理最好用塑料袋包裹,投入有害垃圾的垃圾桶。然後洗手,如果不放心可以用消毒水和75%酒精消毒房間。注意,酒精易燃,使用時要注意安全。

3

如果在家不出門,大可不必總是消毒房間,保持乾淨整潔經常通風即可。經常洗手,適當的做做運動,不熬夜,注意營養均衡,增強免疫力。

4

疫情期間,不要隨意走動,即使是多年未見的朋友,或是親戚,也不要隨意走動,遵守各地的規定,理解體諒防疫人員。相信,疫情很快就會結束,到時再出門。



lwq大鼻子


儘管是關於“抑鬱”的問題,

我還是很高興來回答,因為至少有人提出來了,遇到問題咱們就解決問題呀。

相信不管是心態多麼好的人都難過“疫情關”,是焦慮、失神、亦或是莫名的恐慌……

其實,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如果此時我說一句:“一定都會好起來的”、“去充實自己的生活啊”……你一定會覺得這是些廢話,誰都知道忙起來就沒時間胡思亂想……

所以呢,長篇大論的“廢話”我也就不說了,提兩個比較實際的方法,至少對於我是奏效的。

1.心理暗示

有焦慮的心情是正常的,不要強行把自己歸類到“抑鬱症”的行列。你只需要瞭解到自己的焦慮來源於哪方面:是來自無聊的生活?還是來自疫情過後的職業生涯?亦或是比較現實的生存問題……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是比較現實的職業生存問題,那你要慶幸自己擁有那麼長的時間來思考,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你要告訴自己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諸如此類……

2.冥想法

冥想對於人調整焦慮的情緒十分有用,盤腿坐或者躺著,腦海裡默唸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語錄!這時可以聽一些減壓的音樂,憧憬未來回憶過去。

推薦一款叫做叫做“Now冥想”的軟件。

3.制定每日計劃並記錄完成情況

建議包含:讀書+音樂+運動+任何你喜歡的項目

此處再推薦給大家一個軟件《印象筆記》,可以清晰的記錄我每天都完成了哪些事情。大家別誤會,我可不是個軟件托兒[不看]

4.找一個信任的對象吐槽發洩

你的發洩語言可以不用管文明不文明,

此處省略一萬字……

最後再推薦一本書:威爾.鮑溫的《你可以幸福》,希望你可以從中找到是自己幸福的方式,也希望你能意識到你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





左岸木槿


你好 ,由於疫情嚴重造成了很多人都超出了自己預算範圍。有些人預算回家就那幾天現在造成了回家一兩個月,而且一律不許外出,這種痛苦生活把全國人民逼成宅男宅女。話說一宅久了也是一種痛苦,那如何緩解這些心情呢? 由於我在鄉下這就比較好解決了。叫上家人打打牌打打羽毛球、乒乓球,以前老是沒時間弄的自己祖屋修修,話說鄉下還是比較好解決的。可在城市裡這就比較麻煩了,在自己家裡面對這幾百平方地還真不知道幹嘛呢。只能打遊戲、看視頻、看新聞、盼著疫情過去。其實吧還有一個就是學廚,都說疫情成就了很多廚師,自己在家沒事就學學。這也是比較簡單的對吧。也比較實用的技巧。


輝夜風


面對疫情我們要做到重視疫情但不恐慌,同時,我們還要學會識別自己生理和情緒上的不適,避免恐慌,控制恐懼,積極調整心態。無任何不適或可疑症狀時,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與規律,多休息,多喝水,給自己準備好營養每一餐。列一份讓自己感到開心的“要做” 清單,並執行它。 出現不適症狀時,做好個人防護,居家觀察並做好隔離,還要通過自我心理調整或在家人的鼓勵和幫助下恢復身體和心理健康。症狀嚴重時要及時就醫。


一、面對大量疫情信息感到疲勞和沮喪怎麼辦? 儘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相關信息的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在睡前不宜過分關注相關信息。做一個“靠譜”的信息獲取工具包,每天僅在固定時段內看 幾個正規傳播平臺發佈的權威消息。利用權威的闢謠平臺有助於提高你甄別信息真偽的能力。與自我對話,自我鼓勵。做適當的運動。

二、擔心自己和家人感染時心理壓力大怎麼辦? 首先做到自我激勵。其次可以提醒我的親人,保持個人和家庭衛生,戴口罩以及認真洗手和消毒。還要加倍留意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 。


三、出現比較嚴重的心理症狀時怎麼辦? 比較嚴重的心理症狀一般是指:恐懼,無法感覺安全;對自己或其他任何人失去信心;自尊喪失、感覺羞恥、痛恨自己;感覺無助;感覺空虛;感受變得遲鈍及麻木;變得退縮或孤立;睡眠狀況惡化。 應對辦法包括:自我激勵;獲得家人的關懷與幫助;做一些愉快的事情轉移注意力,進行適當運動;可以撥打相關熱線電話尋求心理支持與幫助,與專業人士聊天,讓他們幫助到你。

四、什麼樣的心理狀況屬於壓力應激反應? 當你身處於一個壓力性環境,如此次疫情流行期,會在大腦中不由自主地把疫區的一些嚴重現象假設成自己即將面對的問題,身體也就出現諸如失眠、作息異常、記憶力下降、頭暈胸悶、甚至情緒崩潰等反應。這是一種荷爾蒙導致的情緒反應,是人類正常的應激表現,可以通過很多簡單易行的心理解壓手段緩解。

五、聽說情緒性療法可以緩解疫情帶給我們的壓力,是這樣嗎? 情緒性療法指的是結合勸導、鼓勵、同情、安慰、支持以及理解的方法進行的心理干預,可以讓公眾較好地消除因為疫情流行造成的不良情緒。無論是在自我健康的防護階段還是在患者接受隔離治療時,都能起到穩定情緒、保持較好心理狀態的作用


劉家銘新


1、瞭解疫情

通過國家、省、市等權威信息平臺,獲取疫情信息,充分認知疾病,做到心裡有數。但不要總是盯著疫情信息,會加重負面情緒累積,無謂地增加焦慮和擔心。

2、做做家務

做家務是很好的體力活動形式,既可以鍛鍊身體,放鬆心情,還會愉悅家人,增進家人感情,促進家庭和睦。

3、聽聽音樂

優美舒緩的音樂節奏、律動會對人體的腦波、心跳、腸胃蠕動等產生積極刺激作用,有利於身心健康,是放鬆心情不錯的選擇。

4、看看書

閱讀可以充實內心,開闊視野,增長學識,陶冶情操。在家看看書,欣賞欣賞美文,給自己充充電,也是難得的機會。

5、和家人朋友聊聊天

和家人說說心裡話,通過電話、網絡視頻等,和朋友聊聊天,都是放鬆心情的好方法。

6、做做室內運動

很多運動都可以在室內開展,比如瑜伽、太極拳、八段錦、平板支撐等;有條件的,還可藉助體育器材鍛鍊身體,如舉啞鈴,拉彈力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