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的粉絲“撕番位”,說到底還是骨子裡沒有“安全感”

“明爭暗鬥”歷來是娛樂圈中的常見戲碼。

今日情同姐妹,明日互相開撕;昔日為好兄弟兩肋插刀,明天插兄弟兩刀的事情,比比皆是。

年輕藝人,拼命往上爬;資深前輩,辛苦守住勞苦打下的事業江山。你不讓我,我不避你。

於是,就有了“番位”之爭。

所謂“番位”原指演員在海報或電影中的排位順序。在普通人眼裡,排位如何本是無關緊要的事情。

可這“番位”放到明星身上,就成了人氣、流量、名望等諸多方面的“爭鬥”。

蔡徐坤的粉絲“撕番位”,說到底還是骨子裡沒有“安全感”

前有“芭莎慈善夜”張韶涵誤站C位,被噴成“篩子”;後有《小小的心願》電影海報,彭昱暢排位不符,引粉絲狂懟劇組。

所以,千萬別小看了站位的問題,搞不好就會引起軒然大波。

隨著綜藝節目《青春有你2》的亮相,前有網紅選手參選引爭議,後又曝出蔡徐坤粉絲懟節目組蹭蔡徐坤人氣和流量。

蔡徐坤以頂流之姿問鼎“青春製作人”,海報C位卻保不住,與Lisa平番,粉絲們這哪能受得了。

ikun(蔡徐坤粉絲團名稱)強勢維權,勢要為偶像討回公道,呼籲節目組修改海報。

蔡徐坤的粉絲“撕番位”,說到底還是骨子裡沒有“安全感”

娛樂圈有一條隱形規律:誰越紅,誰越招黑。

說到現在娛樂圈裡的“招黑體”,蔡徐坤一定榜上有名。

“黑紅”並存,招黑無數。自出道伊始,蔡徐坤的演藝道路,始終夾雜著非議。

蔡徐坤的粉絲“撕番位”,說到底還是骨子裡沒有“安全感”

“海報C位”的維權鬥爭,已經不是ikun們第一次“護犢”行為了。

此前蔡徐坤發博稱“染個黑髮當700萬福利怎麼樣”。

蔡徐坤的粉絲“撕番位”,說到底還是骨子裡沒有“安全感”

對於粉絲來說是相當幸福的事情,但當路人發出不同聲音後,得到的結果是什麼?

蔡徐坤的粉絲“撕番位”,說到底還是骨子裡沒有“安全感”

瘋狂的粉絲不但人肉網友的個人信息,還質問學校為何會有如此素質的學生。

人肉、辱罵、質問……這就是瘋狂粉絲們的“素質”。

蔡徐坤的粉絲“撕番位”,說到底還是骨子裡沒有“安全感”

殊不知,粉絲們對偶像的激烈的愛,除了為偶像招黑,讓偶像被粉絲的不理智行為背鍋外,絲毫沒有任何積極作用。

看看被推上風口浪尖的肖戰,如今的狀況,不可說是拜粉絲瘋狂而不理智的愛所連累。分明與自己無關,可是仍要為粉絲的行為買單。

“溺愛式寵偶像”已經倒下了一個頂流肖戰,粉絲們就千萬別再讓蔡徐坤重蹈覆轍了。

蔡徐坤的粉絲“撕番位”,說到底還是骨子裡沒有“安全感”

為何明明一件小事,在粉絲的催化下卻成了蔡徐坤的又一個“黑點”。這源於粉絲沒有“不安全感”。

常言道:“一個人越缺乏什麼,就越要彰顯什麼”。

在海報番位的爭議中,ikun高喊維權,用聲嘶力竭的動作,掩飾心虛。

蔡徐坤的粉絲“撕番位”,說到底還是骨子裡沒有“安全感”

沒有出色的作品是原罪。

世間萬物都是相互聯繫,互有牽連。在錯綜複雜的娛樂圈中,更是如此。

蔡徐坤自出道以來,確無亮眼的出圈代表作。之前憑藉一首全英文歌,獲得“華語金曲獎”也引來極大爭議。

蔡徐坤的粉絲“撕番位”,說到底還是骨子裡沒有“安全感”

他的作品無論從傳唱度,還是歌曲內涵來講,都是“粉絲專屬”的定製作品。過多電音修飾的live表演,更是為人詬病。

粉絲追捧,路人無人知曉,口碑兩極分化。這些既定事實,蔡徐坤和ikun難道不自知?

ikun們自然也是清楚但凡與蔡徐坤扯上的新聞,這些“黑點”會被重複提及。倒不如“先下手為強”,佔得先機,搶佔輿論制高點,反客為主。

蔡徐坤的粉絲“撕番位”,說到底還是骨子裡沒有“安全感”

只是這波“神操作”,殊不知,只是再一次刷低了蔡徐坤的路人緣。

所以說,過硬的作品,才是蔡徐坤維持頂流位置的核心競爭力。

一群沒有紮實基礎和優秀實力的明星,佔據著熱搜。簇擁者們不允許旁人有絲毫詆譭,對的是對的,錯的也得是對的。

“洗腦式”崇拜,讓人失去分辨事物對錯、真偽的能力。

嚴重的說,現在的輿論風向已然是變了,甚至向著病態的方向發展。

所有言論發展方向受粉絲情緒左右,偶像們“神”一樣的地位,不容有失。

在這種“溺愛式”的粉絲關愛下,明星失了分寸和方向,粉絲們倒是多了干涉輿論的能力。

蔡徐坤的粉絲“撕番位”,說到底還是骨子裡沒有“安全感”

在這個相對封閉的“娛樂圈”裡,凡是貼上“偶像”標籤的明星,都積攢了一定的粉絲基礎,出圈也只是早晚問題。

也正是因為新老頂流的更迭交替速度,遠超從前。是做恆星還是流星,由不得偶像自己說了算,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粉絲們的愛就像是六月的天氣——說變就變。頂流們千萬別高估了自己的魅力,也別低估了粉絲“移情別戀”的速度。

因公開戀情掉粉80萬的鹿晗為例,2017年商業價值名列前茅,到了2018年已經跌出前五,排名第十。

蔡徐坤的粉絲“撕番位”,說到底還是骨子裡沒有“安全感”

從以李易峰、楊洋、鹿晗、吳亦凡的“流量四大天王”,再到後來的鄧倫、朱一龍,直至現如今的頂流肖戰、李現、王一博。

一個藝人的話題持久度越來越低,粉絲“跳臺”頻率反而越來越高。因為一部劇、一個節目爆紅的明星數不勝數,奈何曇花一現的態勢卻比比皆是。

這幾年,我們見證了頂流的堅挺,也目睹了轉瞬即逝的隕落。

明星們在擔心自己隨時被取代,粉絲們同樣如履薄冰。雙方內心的“不安全感”被無限放大。

有人漸漸糊掉,就有人日益升起,繼續繼承“頂流”的title。

正因如此,ikun對《青春有你2》節目組發起的“攻擊”,將蔡徐坤海報C位事件推上熱搜,卻恰恰印證了他們心中的不安。

為了穩固蔡徐坤的頂流地位,必須時刻製造話題熱點和看點。要把大眾的視線牢牢綁定在蔡徐坤身上,即便是負面的,至少還有討論度。

這倒讓人想起一句話:被人利用並不可怕,至少證明了你還有可被利用的價值。

現在想來,聯繫到ikun們的種種作為,與這句話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蔡徐坤的粉絲“撕番位”,說到底還是骨子裡沒有“安全感”

娛樂圈本就是瞬息萬變,前一秒萬人追捧,後一秒消失殆盡。這不是玩笑,而是事實真相。

雖說輿論走向總是為粉絲左右,但大體來看,娛樂大環境風向變更已成定局。

偶像明星再不如從前那般吃香,危機四伏的環境中,粉絲們更是膽戰心驚。生怕一個不小心,“戰火”就會燒到自家偶像身上。

在雙面夾擊的境況下,粉絲更是要不遺餘力的抓住機會,捍衛偶像權益,不容有失。

節目組欲藉助蔡徐坤名氣,先聲奪人,給《青春有你2》再添一把柴火,炒熱話題,帶波熱搜。

ikun們自認以蔡徐坤時至今日的娛樂圈地位,受到如此不公平待遇,實屬不能接受。

蔡徐坤的粉絲“撕番位”,說到底還是骨子裡沒有“安全感”

不過要論到在娛樂圈的地位、資歷和影響力,一旁已出道將近20年的Ella,似乎更有話語權。

難怪《青春有你2》導演朋友圈曝光後,暗指粉絲手撕節目組純屬“無理取鬧”。

蔡徐坤的粉絲“撕番位”,說到底還是骨子裡沒有“安全感”

當然更多的ikun們憤怒的聚焦點在於,同樣作為“全民製作人”,在之前的節目中,為何張藝興穩穩佔據海報C位。到了蔡徐坤這裡,就被區別對待?

如此顯而易見的不公平,難道不應當為蔡徐坤討要說法嗎?

蔡徐坤的粉絲“撕番位”,說到底還是骨子裡沒有“安全感”

誠實的講,無論從娛樂圈經歷,還是音樂、影視作品,亦或是個人實力、外界風評。蔡徐坤跟張藝興之間的差距,大家心知肚明。

如若非要強行對比,恐最後只能落得讓蔡徐坤更加難堪。

頂流需要曝光度,但凡事要量力而行,過猶不及。過度營銷之下,只會遭人反感。

“理智追星”從來不是一句空口號,頂流每分每秒本就如履薄冰,粉絲們不能成為助力,至少不要扯偶像的後腿。

“溺愛式”的支持,頂流真的承受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