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六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段少科:疫情之下,家庭课外活动“四部曲”

渭南市临渭区教学研究室 段少科

省第六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段少科:疫情之下,家庭课外活动“四部曲”

段少科,中共党员,一级教师。陕西省第六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陕西省教学能手,渭南市临渭区教学研究室初中化学教研员。近年来,在全区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多个省、市、区级课题,发表论文多篇。

2020年初的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新学年伊始,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对学生有计划地进行网络授课。离开了教师面对面的指导,落实每天的教学任务,培养孩子自律的习惯就需要家庭教育的不断跟进。父母除了督促孩子网络学习外,每天还有课外时间。这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该怎样度过有意义呢?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尽量做到让有趣的、使儿童感到惊奇的东西,同时成为儿童的智慧、情感和全面发展所需的、必不可少的东西。”因此,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好家庭课外活动“四部曲”,助力孩子成长。

一、环球“旅行”——爱国与担当同育

目前情况下,父母带领孩子外出走进大自然不提倡,带领孩子去环球旅行更不可能。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当前的疫情变化,和孩子一起在家中环球“旅行”。

1.观察疫情图,培养家国情怀

父母根据每天的疫情统计图,让孩子了解自己家乡所在的区县、市、省和全国各地以及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变化情况,感受大数据背后折射出的信息。教育孩子要学会自律、有担当意识;要珍爱生命、敬畏自然、保护野生动物;要保护环境、爱护家园,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数以万计的白衣天使、人民警察、党员干部、志愿者等普通“战士”,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要立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

2.做环球“旅行”,增长见识

父母结合陕西地图、中国地图,引导孩子有计划地搜集家乡、全国各省市的田野、河流、乡村和城市的分布情况,了解各地区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建筑特点、历史名人等,观看相关的故事和纪录片,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也可以了解其他国家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

二、亲子共读——阅读与思考同行

一个人的精神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书像一缕阳光,照亮孩子的心田;书是一道风景,开阔孩子的眼界。书可以提高孩子的生活情趣,书可以让孩子的思想丰富多彩。父母可以根据老师推荐的书目,和孩子一起阅读。有童话、寓言的陪伴,孩子的童年会欢笑不断;有小说、游记的滋养,孩子的成长会与众不同;有科普、科幻的启迪,孩子的想象力会大放异彩。父母可以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读完后,引导孩子讲述、缩写、扩写、续写、改编书中的故事或分角色朗读、表演书中的故事给家里人,既可以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提高写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三、数学趣题——激趣与益智同在

除了亲子阅读,父母还可以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正如古希腊人所说,人类知识殿堂是由两根柱子支撑的,一根是文学,一根是数学。教育的目的是教人智慧,数学令人“智”,文学使人“慧”;“智”是逻辑推理,“慧”是直觉顿悟。

因此,在孩子进行网络课程学习之余,父母可以结合孩子的年龄特征,搜集适合相应年龄学生的趣味数学题,每天让孩子完成一道题,不但不会增加孩子的负担,反而会激发孩子对美好数学学习的向往。如这样一道小学趣味题:“一个农夫带着一只狼,一只羊,一颗白菜过河,由于船太小,只能装下农夫和另一样东西,无人看管时,狼吃羊,羊吃菜,问,怎样才能平安过河?”还有“鸡兔同笼”、“物不知数”、“九宫格”等等。这些数学趣味题,涉及算术、代数、几何、组合、数论、图论、概率、分割、逻辑等各个领域。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有儿歌、故事、童话、游戏、寓言、成语、神话等,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可以在课外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四、室内活动——互动与成长同存

为了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每天课外时间,父母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亲子游戏、家庭实验、手工制作、厨艺比拼、才艺比拼、整理内务比赛等室内活动,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让孩子在与父母的互动中慢慢成长。

生活无小事,处处都育人。影响孩子最有效的方式,是与他一起成长,为他做一个榜样。孩子网络学习时,父母要自律,做好榜样。课外时间,父母也要自律,做好表率。在这段特殊时期,宅在家中的父母,通过以上“四部曲”,多和孩子活动交流,助力孩子快乐成长。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