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十八路諸侯誰的官職大?為什麼?

鄉野小董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是三國最著名的橋段之一,公元190年,關東各豪強地主集團彙集了十八支軍隊(史稱“關東聯軍”),推舉袁紹為盟主,分路逼攻洛陽。當然歷史上參戰的遠沒有十八路,我就結合演義兼顧歷史,說一下這著名的十八路諸侯吧!當然官職以當時舉兵時候的官職為準。

第一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袁術,字公路,東漢末年軍閥,大司空袁逢嫡次子,太僕袁基、冀州牧袁紹異母弟。舉孝廉出身,拜為河南尹、虎賁中郎將。董卓進京後,拜為後將軍,畏禍出奔南陽郡。初公元190年,聯合袁紹、曹操等關東諸侯,聯兵討伐董卓。

第二路:冀州刺史韓馥

韓馥,字文節,東漢末年的諸侯,冀州牧。韓馥擔任過東漢的御史中丞,之後被董卓派為冀州牧;在各諸侯起兵討伐董卓時,韓馥也是其中之一的參與者。

第三路:豫州刺史孔伷

孔伷字公緒,東漢末年諸侯,公元189年,孔伷被董卓任命為豫州刺史,之後成為起兵討董卓的地方勢力之一。

第四路,兗州刺史劉岱

劉岱,字公山,,漢室宗親劉輿之子,劉繇之兄,漢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兗州刺史,起兵討董卓的地方勢力之一。

第五路,河內郡太守王匡

王匡,字公節,東漢末年的地方軍閥。官至河內郡太守,起初,在大將軍何進底下,擔任大將軍府掾。何進被殺後,受拜為河內郡太守。董卓執政時,與各地群雄,同時起兵來討伐董卓。

第六路,陳留太守張邈

張邈,字孟卓,東漢末年陳留太守,漢末群雄之一,曾參與討伐董卓。

第七路,東郡太守喬瑁

橋瑁,字元偉,曾任兗州刺史,後為東郡太守。公元190年,假作京城三公書信,發檄文傳至各鎮諸侯,同袁術等起兵討董卓,推袁紹為盟主。

第八路,山陽太守袁遺

袁遺,字伯業。袁紹堂兄。任山陽太守,參與征討董卓聯盟。

第九路,濟北相鮑信

鮑信,字允誠,東漢末年濟北相,討伐董卓的諸路人馬之一。

第十路,北海太守孔融

孔融,字文舉。東漢末年北海太守,之後成為起兵討董卓的地方勢力之一。

第十一路, 廣陵太守張超

張超 ,字子並,東漢末年廣陵太守,之後成為起兵討董卓的地方勢力之一。

第十二路,徐州刺史陶謙

陶謙,字恭祖。漢末群雄之一,徐州黃巾變亂,陶謙被朝廷任為徐州刺史,後參與征討董卓聯盟。

第十三路,西涼太守馬騰

馬騰,字壽成。東漢末年割據涼州一帶的軍閥,時為西涼太守,後參與征討董卓聯盟。

第十四路,北平太守公孫瓚

公孫瓚,字伯圭,時任北平太守,討伐董卓時,公孫瓚也參予其中,並接納劉備成為部將,同往會盟。

第十五路,上黨太守張楊

張楊,字稚叔,漢末群雄之一,割據河內,時為上黨太守,後參與征討董卓聯盟。

第十六路,長沙太守孫堅

孫堅,字文臺,東漢軍閥,孫吳政權的奠基人之一,時任長沙太守,討伐董卓的諸路人馬之一。

第十七路,渤海太守袁紹

袁紹,字本初,東漢末年軍閥,漢末群雄之一。司空袁逢之子,袁紹時任渤海太守,袁紹官位不大,但是聲望很高,所以被推舉為討伐董卓的盟主。

第十八路,典軍校尉曹操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曹魏政權的奠基人。但是曹操是典軍校尉,參與了討伐董卓的戰爭。

十八路諸侯誰的官位最高?

十八路諸侯官位不一,當中有太守、有刺史、有校尉,也有“相”,首先把相和校尉可以先排除掉了,太守只掌管一郡之地所以再把太守排除了,官位最大的就是那些刺史了。

陶謙、劉岱、韓馥、孔伷這四個州刺史是這裡面最大的地方諸侯了,但是還有一個人我們不能忽略,就是南陽太守袁術,袁術雖然只是太守,但是還有後將軍這個封號,後將軍是四方將軍之一,位比九卿,位在刺史之上

所以這十八路諸侯官位最大的就是後將軍袁術,下來就是陶謙、劉岱、韓馥、孔伷這四個刺史了。


我家的貓叫皮蛋


十八路諸侯的說法來自於《三國演義》,正史上討伐董卓的時候肯定是沒有這麼多諸侯的。這些所謂的諸侯名義上是討伐國賊董卓,但更多的卻是各懷鬼胎,為了保存實力以及希望能從討伐董卓的戰爭中分一杯羹,大多都是出工不出力,真正打過董卓的也就孫堅和曹操(順便說一句,華雄就是孫堅斬的),最終討董也是草草收場。這裡小祁就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十八路諸侯!

(討伐董卓十八路諸侯)

第一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袁術(生年不詳-199),字公路,今河南商水人。袁術和袁紹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都是司空袁逢的親兒子,只是袁術是嫡出,袁紹是庶出,而且因為袁紹被過繼給了伯父袁成,因此史書多稱他們二人為堂兄弟。

袁術舉孝廉出身,歷任河南尹、虎賁中郎將,後來董卓入京以後為了拉攏“四世三公”的袁術,表袁術為後將軍。別看將軍帶個後字,就以為不咋地,其實這個董卓給的後將軍恰恰是十八路諸侯中的最高官職!後將軍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將軍,位列第六,秩中二千石,也就是月俸一百八十斛!


(袁術影視形象)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術率先僭越稱帝,這使得他成為了眾矢之的,先後被呂布和曹操擊敗。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眾叛親離、走投無路的袁術吐血而死!

第二路、冀州刺史韓馥

韓馥,字文節,今河南禹縣人。韓馥是袁氏門生,擔任過御史中丞,後來也是被董卓任命為冀州牧。後來韓馥在袁紹的進攻下投靠了張邈,最後因為害怕而自殺了!

第三路、豫州刺史孔伷

孔伷,字公緒,今河南開封人。他也是被董卓任命的官員,為豫州刺史!在反董之後病死。

第四路、兗州刺史劉岱

劉岱,字公山,今山東福山人。劉岱與其他諸侯不一樣,他是漢室宗親,先後擔任過侍中、兗州刺史。後來他在攻打黃巾軍時兵敗被殺。

第五路、河內太守王匡

王匡,字公節,今山東泰安人。王匡早年跟隨大將軍何進,何進死後,被朝廷任命為河內太守。

第六路、陳留太守張邈

張邈,字孟卓。年少時家裡比較富裕,且愛結交朋友。他初任騎都尉,後升為陳留太守。在討伐董卓失敗後先後跟隨曹操、呂布、劉備,最後在投奔袁術的路上被部下所殺。

(張邈漫畫形象)

第七路、東郡太守喬瑁

喬瑁,字元偉。初任兗州刺史,後遷為東郡太守。《三國演義》中說是曹操矯詔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但是實際上這個人是喬瑁(真實歷史上叫橋瑁)假借三公的名義要求各州郡出兵討伐董卓的!後為劉岱所殺。

第八路、山陽太守袁遺

袁遺,字伯業。他是袁紹的堂兄,當然也是出於汝南袁氏!初為長安令,後任山陽太守。最後被自己的士兵所殺。

第九路、濟北相鮑信

鮑信,字允誠。初任後軍校尉,後任濟北相。後在攻打黃巾軍時被黃巾軍所殺。

第十路、北海太守孔融

孔融,字文舉,從小就學習的孔融讓梨的故事中的孔融就是他。他年輕時多次辭官不仕,後來曾先後出任過中軍候、虎賁中郎將、議郎,最後逃到北海郡為相。後因為觸怒曹操而在55歲時被曹操所殺。


(孔融影視形象)

真實歷史上此時的孔融此時擔任的應該是北海相,當時北海國境內黃巾軍猖獗,而孔融作為北海相也一直疲於應付黃巾軍,根本無暇前去討伐董卓!

第十一路、廣陵太守張超

張超字孟高,是陳留太守張邈的弟弟。最終被曹操所殺。

第十二路、徐州刺史陶謙

陶謙,字恭祖。他舉孝廉入仕,歷任舒、盧二縣的縣令,後升遷為幽州刺史、議郎,黃巾之亂後,被任命為徐州刺史。公元194年,六十三歲的陶謙病死。


(陶謙影視形象)

真實歷史上陶謙非但沒有舉兵討伐董卓,反而還派遣使者去給朝廷進貢。陶謙和其他地方勢力對待朝廷截然不同的態度因此贏得了董卓的好感,陶謙因此被朝廷加封為安東將軍、徐州牧,而且還封了侯爵-溧陽侯!

第十三路、西涼太守馬騰

馬騰,字壽成,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馬騰初任軍從事,逐漸升遷到偏將軍。但是後來馬騰聯合韓遂等人佔據涼州,反抗朝廷。直到公元192年才和韓遂一起進長安,被朝廷任命為徵西將軍。公元212年,馬騰和兩個兒子均被曹操殺死,並被夷滅三族!

因為當時的馬騰屬於叛軍,所以也不可能舉兵伐董!

第十四路、北平太守公孫瓚

公孫瓚,字伯圭。公孫瓚也是舉孝廉出身,初任遼東屬國長史,歷任涿縣縣令、騎都尉、中郎將降虜校尉。

公元189年,公孫瓚被朝廷封為奮武將軍、薊侯。之後公孫瓚因為打破黃巾軍而名聲大噪,後來公孫瓚因為和袁紹爭鬥中失敗而引火自焚。



(公孫瓚漫畫形象)

在歷史上,公孫瓚當時因為以奮武將軍的身份防守北方少數民族,因此也沒有參加伐董之戰。

第十五路、上黨太守張楊

張楊,字稚叔。張楊雖然參加了伐董聯盟,但是他當時並不是上黨太守,而是在伐董聯盟解散以後才被董卓封為河內太守。而且此時的張楊漂泊不定,手下也僅有數千人,是否能夠作為一路諸侯還需商榷!

第十六路、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孫堅,字文臺,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後代。孫堅是真正的猛將,諸侯之中唯有孫堅斬殺華雄、大破董卓,親率大軍攻破洛陽。在所有討伐董卓的諸侯中,孫堅所率領的軍隊也是唯一一支多次與董卓軍隊正面交鋒且能取得大勝的!但是當時其他諸侯只為爭奪地盤,無暇攻打董卓,浪費了孫堅的一番努力!


(孫堅影視形象)

雖然孫堅作戰勇猛,但是孫堅是否作為一路諸侯也有待商榷。因為當時孫堅是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附於袁術的。但是無論如何,孫堅都是這些諸侯中最為勇猛之人!


第十七路、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袁紹,字本初。雖然出身名門,但是因為是庶出,所以年少的袁紹過的並不容易,而且就因為這也一直被嫡出的袁術所看不起。袁紹在二十歲前就做到了濮陽縣令,後來依附大將軍何進。公元188年,袁紹被任命為中軍校尉。

(袁紹影視形象)

董卓入京以後,面對董卓的專橫跋扈,袁紹極為憤怒,為此曾當面指責董卓。後袁紹因不肯與董卓合作,不得已逃出京城。而董卓為了安撫袁紹,就任命袁紹為渤海太守、邟鄉侯。討董聯盟解散以後,袁紹就致力於擴張地盤,他先佔領冀州,又先後佔領青州、幷州和幽州,成為了漢末勢力最大的諸侯。然而後來在與曹操爭雄北方的時候失敗,於公元202年病死。

第十八路、典軍校尉曹操

曹操,字孟德。同樣是舉孝廉入仕。在曹操名聲大噪之前,曹操的官場生涯也是比較坎坷,數次被罷官降職,又數次被啟用。公元188年,曹操被任命為“西園八校尉”之一的典軍校尉。在董卓入京後,曹操同樣不與董卓合作從而逃出京城。

袁紹討伐董卓時,曹操以代理奮武將軍參加了聯軍。諸侯聯軍懼怕董卓而不敢出兵,唯有曹操獨自率兵和董卓決戰,最後因為實力懸殊而大敗而歸。

此後曹操擊敗黃巾軍,獲降兵三十萬人,他收編這些人的精銳,組成青州兵,而這成了之後曹操縱橫天下的根本力量!他先後擊敗袁術、呂布、張繡、袁紹、劉表、張魯、馬騰等人,統一了北方,成為了當時最大的勢力。只是在他想擊敗孫權、進而統一中國時在赤壁一敗塗地,從此失去了統一全國的力量與機會。


(曹操影視形象)

公元220年,六十六歲的曹操病逝。

在這所謂的十八路諸侯中,出現了刺史、太守和相三種主要官職,下面分別介紹一下這三個官職並加以比較。

東漢時期的官員等級稱秩,以“石”區分,而另以斛計算各級的俸祿米穀!東漢將官員等級共分為秩萬石、秩中二千石、秩二千石、秩比二千石、秩千石、秩比千石、秩六百石、秩比六百石、秩四百石、秩比四百石、秩三百石、秩比三百石、秩二百石、秩比二百石、秩一百石共十六級!

東漢將全國除京師以外的地區劃分為十二個州,每個州的長官即為刺史(或州牧),秩二千石,也即月奉一百五十斛。刺史和州牧經過多次更改,但都是一州的最高長官,只是州牧兼領軍政、因此權力更大!

在州以下又設郡國(東漢是郡縣和封國並存制),郡的最高長官即為太守,秩二千石,和刺史一樣!封國的最高長官名義上是國王,而相則是封國實際主持政務的人,秩二千石,類似於郡的太守!

因此這三個官職在等級上是一致的,都是秩二千石,只是在管轄範圍上有所區別。而袁術的後將軍則位比九卿,秩中二千石,是這十八路諸侯中最大的官職!


小祁說歷史


東漢末年參與討伐董卓的諸侯,並沒有十八路之多。根據《三國志》和《後漢書》的相關記載,當時參與討伐董卓的州郡長官應該只有十一家。分別是:

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

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

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

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

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

廣陵太守張超(陳留太守張邈之弟);

在正式名單中,沒有曹操和孫堅。


曹操因為當時被通緝,職務被擼了,只能是附屬在陳留太守張邈名下參加會盟。

孫堅因為當時也被通緝了(因殺荊州刺史王叡而被通緝),長沙太守一職被擼,而且他參加討董的時間也晚,所以正式會盟名單當中也沒他。(孫堅參加討董戰爭時,酸棗盟軍已經解散了。他整整晚去了九個月)

當然,加上曹操、孫堅也無妨。

曹操會盟時,袁紹表舉他為“行奮武將軍”。

孫堅會盟時,袁術表舉他為“行破虜將軍”。

兩人都有臨時代理職務,而且兩人也都有兵馬助戰,事實上是一路諸侯。加上他倆,就是十三家。

PS:“行”的意思是代理,曹操和孫堅當時的奮武將軍和破虜將軍都屬於諸侯自封,並不是朝廷正式任命的。

至於所謂的十八路諸侯,這只是演義小說杜撰的產物。羅貫中在以上十三家之外,額外又加上了五路: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馬騰、北平太守公孫瓚以及上黨太守張楊。


在這幾個人中,陶謙沒參加任何行動,公孫瓚在幽州打匈奴人,馬騰在造反,孔融在鎮壓黃巾軍。這四位都沒參加會盟。

當時只有上黨太守張揚真正參加了討伐董卓這一事件,但是張揚也沒有參加十三路反董諸侯的會盟。因為他跟袁紹搶地盤失利,與聯軍鬧掰,後來又轉而投靠了董卓。

值得一提的是,張揚還是當時第一個站出來號召群雄討伐董卓的人。結果他前腳號召大家反董,後腳就投靠了董卓。從他的行事作風便可看出,聯軍其實都是稀爛貨。

另外還有一點要說清楚的是,歷史上的群雄會盟,並不如《三國演義》中的那樣,關東十八路諸侯合兵於洛陽城外,共同出兵討董卓。真實歷史上,討董聯軍是各自起兵,比如袁紹在河內,袁術、孫堅在荊州南陽郡的魯陽縣,曹操、張邈等人在酸棗,韓馥和孔伷分別在鄴城和潁川。

他們並沒有會合於一處。

沒有會合,也就意味這些諸侯,打起旗號反董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出兵跟董卓開戰的人並不多。大家都在觀望,想讓別人跟董卓打個兩敗俱傷了,他們再去撿便宜。

至於這些人誰的官職最高,其實在《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陳壽對此已經有排序了。

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眾各數萬,推紹為盟主。太祖行奮武將軍。《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袁術因為是後將軍,所以陳壽把他排到了聯軍的第一位;韓馥因為是州牧,所以被排到了第二位;孔伷、劉岱二位因為是刺史,所以被排到了三四位;剩下的王匡、張邈等人都是太守或國相(相當於太守),所以排序就靠後了。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有兩個疑問。

①,袁術的後將軍職務有這麼高級嗎?甚至比州牧都要高?

②,既然袁術職務這麼高,為何大家都擁立袁紹做盟主呢?

這兩個問題,逐一來說。


東漢官員的等級,從高到底,分別是:

萬石、中二千石、真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比千石、六百石、四百石、比四百石、三百石、比三百石、二百石、百石以及斗食和佐史。

其中,袁術的後將軍屬於“中二千石”,也就是工資級別的第二級,每個月領180斛糧食的工資。而韓馥的州牧屬於“二千石”,也就是第四級,每個月領120斛糧食。

所以這一對比,差距就出來了。雖然,州牧的實際權力要大於後將軍,但實際權力是實際權力,政治地位是政治地位,這是兩碼子事,不能混為一談了。

後將軍和州牧若在站在一起,一定是後將軍站在高位。這是規矩。

袁紹估計也懂這個規矩,也知道自己渤海太守級別太低了,擔任盟主不太合適。所以他就自封為車騎將軍,壓了袁術一頭,以方便自己統領諸侯。(車騎將軍比前後左右四方將軍高一級)

紹自號車騎將軍,主盟。——《三國志·袁紹傳》

PS:所謂“二千石”、“真二千石”、“中二千石”的區別,就在於工資打不打折。“二千石”雖然名義上稱為兩千石,但是發工資的時候要打七二折,朝廷僅實發1440石俸祿。而“中兩千石”是不用打折的,可實領2160石。後將軍與九卿一樣,都是“中兩千石”。州牧與郡守一樣,都是“兩千石”。




再說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大家都捧袁紹,卻不捧袁術。

這其中的緣由,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袁紹早年通過對自己的炒作,已是名滿天下之人。董卓進京後,他又適時得跟董卓死磕,橫刀長揖而去,鬧得天下人皆知。

董卓呼紹,議欲廢帝,立陳留王。是時紹叔父隗為太傅,紹偽許之,曰:"此大事,出當與太傅議。"卓曰:"劉氏種不足復遺。"紹不應,橫刀長揖而去。——《三國志·袁紹傳》



再加上他四世三公的出身,威望巨大。所以東郡太守橋瑁發佈矯詔,通知各州郡搞事情後,袁紹自然而然就被推舉為了盟主。

他做盟主,也算是世人對他實力和威望的一種認可。

相比於袁紹,袁術跟他最大的差距就是威望不夠,炒作不夠,天下認識他的人遠沒有認識袁紹的多。

當然,袁術並不這麼認為,他認為袁紹當盟主是對自己最大的侮辱。所以討董戰爭開始後,他與孫堅單獨行動,並未與袁紹和酸棗盟軍有任何互動。後來更是因為這件事,跟袁紹鬧了很長一段時間矛盾。

第二,袁紹的盟主是酸棗盟軍抬舉的。袁術距離棗盟軍太遠,袁紹較近,所以大家就順勢推舉了袁紹。

討董聯軍中,勢力最大的一撥是曹操等人組成的酸棗盟軍。這幫人地位都不高,最高的人也只是兗州刺史劉岱。剩下的人都只是太守、國相一級的地方中級官員。這些人討伐董卓,聲望不夠,必須要有袁紹或袁術這樣的人撐場面才行。

當時袁術在荊州魯陽,袁紹在河內,盟軍在兗州酸棗。看地圖就知道了,酸棗盟軍與袁紹形成互動,明顯比袁術要方便。

事實上,當時也確實是如此。酸棗盟軍舉旗會盟後,袁紹很快就有了反應,而袁術那邊則晚了很多。他在魯陽待了九個月,一直都沒有行動,直到孫堅率軍抵達南陽後,兩人才一拍即合,開始討伐董卓。但這個時候已經第二年的事情了。


Mer86


後將軍袁術最高。

袁術因為嫡子身份,得到叔叔袁隗重視,之前已經擔任過河南尹,虎賁中郎將這樣的重要職務。董卓進京之後,為了拉攏袁家,正式以朝廷名義任命袁術為後將軍。



後將軍,中二千石,待遇最高。同時,後將軍也是天下第五軍職,僅次於車騎、驃騎、衛將軍、前將軍(大將軍非常設將軍)。



至於袁紹,正式的官職只有渤海太守。諸侯會盟推薦為行車騎將軍,也就是自封的大漢朝代理陸軍總司令。


四川達州


自然是袁術,當時是後將軍,袁術曾做過河南尹,這個官職很大,還做過虎賁中郎將。至於袁紹和曹操都曾是校尉,西園校尉。儘管袁紹做了祁鄉侯渤海太守,還是沒有袁術的官職大。至於其他人大都是州牧或者刺史。

後將軍屬於名號將軍。很大。位置在大將軍、驃騎將軍之後,屬於左右前後之列。


李治亞文史博客


討董十八路諸侯是《演義》的說法,歷史上根本沒有十八路。總體說來,演義出於抬高劉備的想法,把根本沒有參加過討董的劉備,以及和劉備關係好的諸侯們都抬進了討董中。

一、首先說明以下幾個問題

1、陶謙、馬騰、公孫瓚、孔融等人都沒有討董,那時還在公孫瓚帳下的劉備就更不可能討董了。陶謙、馬騰不但不討董,甚至還和董卓掌控的朝廷保持的良好關係,陶謙向董卓的朝廷進貢,馬騰和董卓結盟。公孫瓚沒有參加盟會,表面揚言討董,實則南下和冀州韓馥爭奪地盤。孔融被黃巾餘部圍著,自顧還不暇,根本無力討董。至於劉備,此時在公孫瓚手下混日子,談何討董?

2、為什麼演義裡上面這些人都討董了?因為《三國演義》核心思想是尊劉的,於是但凡和劉備關係好的諸侯,都給上了榮譽榜。

3、其餘的諸侯,應該大多參加過討董,主體是兗州的官員。譬如劉岱、張邈、橋瑁、袁遺、鮑信等人,都是兗州的官員,張邈之弟張超、張邈好友曹操等人,此時也都在兗州。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討董原本就是兗州官員發起的。

4、討董真的是曹操最先發起的嗎?這點恐怕連貶曹的《三國演義》都給搞錯了,因為做為勝利者的曹魏政權很可能連最初歷史事實也給掩蓋了。星火辰認為,討董最先是張邈、張超兄弟號召的,發端者是張超的僚佐臧洪。曹操行奮武將軍這個官號,根本不是朝廷的任命,而是他自稱的,他甚至連盟書都沒有上。當時的曹操,應該是附屬張邈麾下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後來曹操在袁紹推薦下當了兗州刺史,張邈會如此不服氣,還接受了陳宮引呂布入兗州反曹的建議。

5、盟主袁紹此時在河內郡,他弟弟袁術此時在南陽,孫堅和袁術結盟著,他們很可能都沒有到過盟會現場。盟會現場在哪裡?在兗州地界內,而後來被曹操痛罵的每日飲酒高會、無心討董的列位諸侯,正是駐紮在酸棗的兗州諸將,他們甚至討董沒出州界。曹操被徐榮打敗後,便跑到河內郡去投奔袁紹。因此,演義中演曹操在盟帳中罵袁紹,這是很成問題的。

6、真正討董的只有孫堅、曹操嗎?和董卓軍直接交鋒的,按照演義中表述的,只有孫堅和曹操,三國志中還有王匡。事實上,王匡是袁家故吏,相當於袁軍。由此可見,三國原本的事實,已經在後來曹魏的歷史記載中被掩蓋過一次了。

二、說明了以上問題,再說十八路諸侯誰的官職大

因為三國的歷史在原本的歷史記載中被遮掩過一次,《三國演義》再刻意改動一次,失實就更遠了。朋友們需要知道,三國演義中的有些官爵,原本就有問題,對證不了歷史,因此此處只是大概言之。

1、演義中袁術、馬騰、公孫瓚、張楊的官職都大有問題。袁術只是佔據南陽,根本沒有當過什麼南陽太守。馬騰這個西涼太守是怎麼來的?東漢有西涼郡嗎?漢末的馬騰最初是東漢朝廷的造反者,即便他和董卓結盟獲得朝廷的任命,也不該是這麼一個不倫不類的官職。對照公孫瓚的傳記,北平太守也屬於演義生造的。至於張楊,只是在上黨活動過,此時還到了河內活動,被袁紹招撫,上黨太守也是強加上去的。

2、總體來說,曹操的行奮武將軍,是個自稱的官號,又是雜牌將軍,可以忽略不計。馬騰、公孫瓚、張楊的官職生造得大多不妥,可以不比。然而,需要說明的是,雖然那時候馬騰、公孫瓚、張楊等人官職不大明確,但是他們確實是有實力的諸侯,因為手下都兵力強大,在一方有很大影響。至於當時的曹操,雖然有一點兵,但真是寄人籬下。

3、剩下的諸侯,應該以袁術的後將軍、韓馥的冀州牧官職為大,但剩下那些人的官職也比他們小不了多少。袁術的後將軍,排位只是在九卿之後,應該是中二千石的高官。韓馥的冀州牧,本來來源於冀州刺史,但是漢靈帝實行州牧制後,把州牧也抬到了中二千石。因此,袁術、韓馥二人的官職應該是相當的。從實力上論,袁術、韓馥也差不多,韓馥雖然是冀州一州之主,看起來比袁術一個南陽牛逼得多,但是袁術的南陽那是帝鄉,在東漢應該有特區的性質,而且人口極為繁盛,比韓馥不差。至於剩下的刺史、太守、國相(諸侯國)之類的,都是二千石的官員,比他們官職只小一點點。只是吧,漢末的刺史,似乎已經有一州之長的意思,看似比只管理郡國的太守、國相要大。最初,刺史只是漢廷臨時派往地方的監察官,只是個六百石的小官,但是到了漢末,這種情況已經不一樣了。


星火辰


所謂的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只不過是三國演義中的小說家言。


在三國演義當中,這十八路諸侯聚盟曹操是主要牽頭者。劇情是曹操先假傳聖旨,討伐董卓,然後袁紹袁術等人紛紛響應。等十八路諸侯聚齊之後,在一起開會商量,共同推舉袁紹為盟主,由此開始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大戲。這個情節大家都很熟悉了。

如果說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曹操是牽頭者,袁紹是盟主,是不是曹操或者袁紹就是官職最大?

其實三國演義裡也說了不是,三國演義把十八路諸侯全列在了一起,並且以第一、第二、第三一直到第十八等順序排序。

排名第一位的是後將軍袁術。

操發檄文去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三國演義》


通過這個情節,我們可以看出,羅貫中對於歷史還原還是很清楚的。

因為在《三國志》裡記載,當時並沒有十八路諸侯,而是十一路諸侯。這十一路諸侯之中,曹操也是以奮武將軍的職位勉強名列諸侯。

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fù)、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眾各數萬,推紹為盟主。太祖行奮武將軍。

其實三國志裡面的這個順序,已經非常明顯的是按照官職高低排序。


後將軍是朝廷中央重臣,官職最大,所以後將軍袁術排名第一。

然後是冀州牧韓馥(fù)、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漢代的官職是一州負責人叫州牧或者刺史,州牧在黃巾之亂後權力稍高於刺史。但無論州牧還是州刺史,都是一州軍政負責人,擔得起諸侯二字了。

州牧刺史之後才算是各地的太守,這又低一級了。

可以看到三國志裡面討伐董卓的十一路諸侯,四世三公的袁家就佔了三路,分別是:後將軍袁術,渤海太守袁紹,山陽太守袁遺。

這個時候的袁家真是盡顯豪門本色啊,可惜,可惜。


以史為鑑


東漢末年,各路諸侯逐鹿中原,與其說是盡最後一點臣子之心,倒不如說各懷鬼胎來的貼切,那麼在這些諸侯中誰的官職大些,今天不妨一起分析下。

先弄清楚(討伐董卓)諸侯的數量

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一]豫州刺史孔伷、[二]兗州刺史劉岱、[三]河內太守王匡、[四]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五]山陽太守袁遺、[六]濟北相鮑信[七]同時俱起兵,觽各數萬,推紹為盟主。太祖行奮武將軍。

這是《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關於諸侯的概述,可以清楚的數得出不是所謂的十八路諸侯,加上曹操也才十一路而已,至於十八路諸侯的由來,是《三國演義》裡面的說法,演義裡面的陶謙,公孫瓚等,在三國志中算得上是一方諸侯,只是並沒有題主所的提及的名單當中,因為此二人不在討伐董卓之列,所以真正參與討伐董卓的諸侯應該在十三家(包括長沙太守孫堅)。

東漢諸侯的官職有哪些?

來看看參加討伐董卓的這些諸侯都是什麼身份?後將軍、冀州牧、豫州刺史、兗州刺史、河內太守、濟北相、奮武將軍等,聽上去個個都是牛人,那麼他們究竟誰更牛些?(見下圖),可見刺史與州牧應該是相當的,而郡下面有太守,而相呢,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丞相,只是分封諸侯國的相,只不過相較於其他的級別,這裡的相級別已經很高了,他的俸祿2千石,與州牧相當。由此可見這些諸侯當中官職最大是後將軍袁術。


農夫說歷史


“十八路諸侯討董”是《三國演義》中虛構的故事,在小說中的第五回出現。話說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為了不讓董卓清算,他趕緊逃出洛陽,前往陳留。到達陳留後,曹操立即假傳皇帝詔書於各州郡,號召各州郡官員起兵勤王,共同討伐奸臣董卓。很快,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等十八路諸侯紛紛起兵響應,率領著麾下將士雲集洛陽附近。



“各自安營下寨,連接二百餘里”可謂是聲勢浩大,一時間洛陽郊外喊聲遍地,旌旗招展,好不熱鬧。當然這場看似聲勢浩大的戰役,因諸侯之間互相明爭暗鬥,相互之間都想置對方於死地,因此結局就是草草收場,毫無所獲,反而是讓洛陽這座天子之都在熊熊大火中付之一炬。當然這場戰役雖然最終是以虎頭蛇尾的結局而告終,但它卻是《三國演義》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環,有了這個戰役,三國的故事才能接著寫下去。

在這場戰役中關羽、張飛、劉備、孫堅、曹操、袁紹、袁術等日後非常重要的人物紛紛亮相,其中“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等精彩情節,更是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然與真正的歷史相比,《三國演義》中“十八路諸侯討董”的這一情節是半真半假,真實與虛構同時存在。

  1. 真正歷史上號召諸侯討董的不是曹操,而是橋瑁,《英雄記》載:“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陳(董)卓罪惡,雲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國患難”。
  2. 華雄不是關羽所殺,而是孫堅,《資治通鑑.卷第六十》載:“軫與布不相得,堅出擊,大破之,梟其都督華雄”。
  3. “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虛構的一個情節,為民間創作,史無所載。
  4. 歷史上參與討伐董卓的諸侯,並無“十八路”之多。據《三國志.武帝紀》所載,除曹操率先響應橋瑁的號召外,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等10家諸侯都相繼響應起兵。同時據《後漢書.袁紹傳》、《三國志.孫破虜傳》所載,當時除以上十一家諸侯,還有廣陵太守張超、長沙太守孫堅也相繼起兵,因此當時討伐董卓的諸侯實際上只有十三家,而非十八家。
  5. 此次諸侯討伐董卓一戰,盟主非袁紹,而是廣陵功曹臧洪。
  6. 諸侯討董時,各路諸侯並不是在洛陽外圍匯合,而是駐紮在不同的地方。袁紹、王匡屯兵河內,孔伷屯兵潁川,韓馥屯兵鄴縣,袁術屯兵南陽,張邈、劉岱、橋瑁、袁遺屯兵酸棗。
因此諸侯討董一事雖然在歷史上真正發生過,但卻不是“十八路諸侯”,而是“十三路諸侯”。不過題主問的既然是“十八路諸侯誰的官職大”,那我這裡就完全根據《三國演義》中所提及的十八路諸侯來進行比較吧!



《三國演義》中的十八路諸侯分別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驍騎校尉曹操、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

首先我們要知道東漢末年,地位上權力最大的官員就是一州之州牧,它掌控了一州的軍政大權,而刺史雖也是一州長官,但地位顯然要略低於州牧,因為在當時,初期能當州牧的都是資歷較深的刺史。比如徐州刺史陶謙曾因“遣使間行致貢獻”,所以得以“遷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試想如果刺史地位要高於州牧,會將其用於獎賞嗎?所以州牧的地位確是要高於刺史的。



同時東漢末年實行的是州郡制,州轄郡,而郡的最高長官就是太守,因此作為一州的最高官員刺史、州牧,他們地位顯然是高於太守的。如此,在十八路諸侯中我們就可以先排除那些為刺史、太守的官員,因此剩下的就只有冀州牧韓馥。但是其實冀州牧韓馥還不是最大的,而是南陽太守袁術最大,因為袁術還有個官職,那就是後將軍。


後將軍,金印紫綬,位次於上卿,秩中二千石,掌典京師兵衛,或屯兵邊境。而州牧卻只是秩二千石的官員,因此袁術的官職顯然是要大於韓馥的。如此十八路諸侯中官職最大的無疑是袁術的後將軍。


澳古說歷史


東漢末年,董卓恣意妄為,擅行廢立,橫行跋扈,各地官僚士大夫因此憤恨,最後形成反董卓聯盟,關東各州郡共推袁紹為盟主,領車騎將軍,討伐董卓,主要包括兗州、豫州兩路人馬組成的酸棗聯軍,冀州河內聯軍,以及荊州魯陽聯軍。

按《三國演義》的說法,有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其中包括: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馬騰、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以及作檄文討伐的曹操,另外,平原縣令劉備雖不算十八路諸侯之一,卻也跟隨公孫瓚參與了討伐行動。

在《後漢書·袁紹劉表列傳上》中,則是如此描述反董卓聯盟:

初平元年,紹遂以勃海起兵,與從弟後將軍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孔伷、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河內太守王匡、山陽太守袁遺、東郡太守喬瑁、濟北相鮑信等同時俱起,眾各數萬,以討卓為名。紹與王匡屯河內,伷屯潁川,馥屯鄴,餘軍鹹屯酸棗,約盟,遙推紹為盟主。紹自號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

在這其中並無提到孔融、張超、陶謙、馬騰、公孫瓚、張楊、孫堅和劉備,但《後漢書·劉焉袁術呂布列傳術》曾提到孫堅也參與討伐董卓:“術又表堅領豫州刺史,使率荊、豫之卒,擊破董卓於陽人”,而《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則記載了曹操也加入了反董卓聯盟,當時“太祖行奮武將軍”,在《英雄記》中則提到劉備也有參與討伐董卓:“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

另外,《三國志·張楊傳》有提及張楊也參與:“袁紹至河內,楊與紹合”。《三國志·魏書·呂布張邈臧洪傳》則提及張超參與會盟,當時臧洪設壇宣誓時提到劉岱、孔伷、張邈、喬瑁、張超五人。

至於陶謙、馬騰、公孫瓚、孔融四人,並無史書提及是否參與反董卓聯盟,因此暫且認為他們當時只是旁觀者,那麼,討伐董卓的各路諸侯中,究竟誰的官職最大?

從俸祿而言,車騎將軍和前後左右將軍都是秩中二千石,州牧、郡太守和雜號將軍都是秩二千石,所以後將軍袁術應可算最高,而袁紹雖自號車騎將軍,但並未得到正式承認。而就爵位而言,當時孫堅是烏程侯,屬於縣侯,而袁紹是邟鄉侯(並非演義所說的祁鄉侯),只是鄉侯,孫堅爵位最高。

以上是東漢末年討伐董卓十八路諸侯官職分析,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六甲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