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过上口,下联更妙,想不到是婚庆联

说起对联,真可谓源远流长,号称中国史上最早的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诞生于五代后蜀时期,少说也有上千年的历史。历经唐宋元明清,对联的发展种类越来越丰富,从内容上看,有

节令联、喜庆联、哀挽联、名胜联、行业联、题赠联、杂感联、学术联、趣巧联等,从而让对联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过上口,下联更妙,想不到是婚庆联

有些对联,荣登大雅之堂,如“日丽丹山,云绕旌旗辉凤羽;祥开紫禁,人从阊阖觐龙光”,便是出现在故宫太和殿左门之上。有些对联,也可贴于平常百姓家,如“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更有些对联,也可贴于如厕之地,如“大开方便之门,解决后股之忧”,虽有点不雅,却也概括到位。

这次要和大家说的是民间关于喜庆联的故事。在清代的四川巴县,有一位秀才,参加科考屡次不第,就只能以私塾教师的身份混口饭吃。但此人,天性刚直,看不惯世间一些不良现象。虽手里无权,但他很会写对联。于是,他常常以对联为武器,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进行辛辣的讽刺。

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过上口,下联更妙,想不到是婚庆联

话说秀才所在的巴县有一个衙吏,经常利用手里的权力,搜刮民脂民膏,对老百姓进行敲诈勒索,用这些民脂民膏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大楼。大楼落成的时候,大肆庆贺,远近乡绅、名流都来祝贺。秀才平时就看不惯这个衙吏的所作所为。于是,想借机嘲讽下这位衙吏。便写了一副对联:邑悬起敬,口心己文。并亲自送上门去。送到衙吏家便离开了。来宾们摇头晃脑地读了对联,却不知所云,但都不好意思说看不懂,都假装说这对联写得很好。

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过上口,下联更妙,想不到是婚庆联

​期间,唯有一个老儒生,平时就爱研究对联。撸着胡须走来走去,突然一拍大腿,说这副对联同时也是一个谜语,太有意思了。看这副对联,一定要联系上下联才有意思。下联恰恰是上联的4个字的部首,去掉“口心己文”,岂不就成了“巴县走苟(狗)”了吗?听完老者的解读,众宾客不禁哈哈大笑。就这样,这位贪得无厌的衙吏就有了“巴县走狗”的绰号,且伴随其一生,成了被取笑的对象。

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过上口,下联更妙,想不到是婚庆联

这位秀才对贪官笔下不留情,同样对社会上那些品行不端者也是不放过。话说这个地方,有一年有一大户人家办喜事。这位新郎,姓徐,是个横行乡里,品行恶劣,四处沾花惹草的浪荡公子。而新娘呢,姓吕,居然也是大户人家,只是婚前就传出与多名男子有不正当来往。那时候呢,女子的贞洁还是看得很重的。正因如此,这姑娘呢,正经人家也不敢娶她。这不,徐家和吕家结亲,正可谓“门当户对”呀。这次呢,秀才又出手了,送来一副对联,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于上口;下联:徐家公子,邪人多过正人。

此人妙在何处呢?“吕”字由两个“口”组成,上报小,下边大,这不就是下口大于上口嘛!而“徐”字中含有几个“人”,斜(谐音为“邪”)的“彳”(为两个“人”)多,正的少。不就是邪人多于正人嘛!这对联妙就妙在不仅用了拆字法,还同时使用了谐音法,而且一语双关,可谓构思巧妙,骂人而不露脏字,堪称妙绝!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