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火车上就看到你威武的身躯。初冬的首山,一片金黄。车站有些欧式的色彩,这是一个现代的小镇,

早晨,每个城市都是一样的忙碌着。走过几条街,首山近在眼前了,小镇上没有太高的建筑,也没有太多的人流,我们一行三人,走得并不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山脚下。

抬眼望去,天空很蓝很蓝,山是石头山,有很多岩石裸露着,被雨水侵蚀后,形成各种姿态,走上去,并不滑。

山并不大,一眼就能看到顶,快走到山颠的时候,两只大鸟腾空飞起,我没有看清楚,比鸽子大,也许是野鸡吧。

山上的岩石更加独特,很有一种小黄山的感觉,我们摆出各种炮斯,任由同伴拍照。

抬眼望去,辽阳城在北面伫立,首山镇在西侧静静地,近处的农家平房看得很清楚,一条高架桥在山边横卧,这就是沈大高速公路。

沿着山脊,不一会就到了顶峰。在大姐的提议下,我们决定把沈阳周六暴走的旗帜插在首山的顶峰,活跃拿出一面旗帜,我爬上铁架,鲜红的旗帜很快就迎风飘扬了起来。

山成三角形,站在顶峰上看去,就象小时候妈妈做的糖三甲,三只脚向三个方向伸出。

山的北面,一道道积水,闪闪发光,大家决定去看看。活跃走在草丛深处,看到了一只野鸡,他说象孔雀一样,只是飞得太快,没有拍到。我还没见过真正的野鸡呢,只是在图片上看到过,不知飞腾时会是什么样子,想来一定很美吧。

这时树林里突然传来了美妙的鸟鸣,煞是动听,在这郊外的小山上,能听到如此动听的鸟鸣也是一种享受了。

山脚下,正大兴土木,庙宇己初露端倪,一座巍峨庙宇背对着我们,近前看,龙王庙三字豁然醒目,庙旁是一座放生的水池,四只鸭子踩着薄冰,闲静的在水面上渡着。

看时间还早,大家决定翻山奔清风寺,这段山路,让大姐和活跃都有了爬山的感觉,他们感觉很惊险刺激。

清风寺,始建于唐代,从山上向下看,青砖碧瓦,一座四方的院落古朴端庄。寺庙坐落在山的南边,背山向村。

正门两旁有一对石狮子,一副对联格外醒目,细一看为乾隆皇帝亲笔所题:上联是:驻毕山前时有清风吹浊世,下联为:青云台畔常将落日照迷津。

此时晓风佛面,阳光普照。我们的心情更是充满阳光。

进得庙宇,一尊铜制弥勒佛盘坐正中,笑容可掬,他的身后就是清风寺正殿。清秀的匾额清风寺三字,金光闪闪。两旁立柱上是清代大学士王尔烈亲笔撰写的对联,上联是:遵大路以仰瞻高山卓尔,下联为:叩禅关而徐步御风泠然。看来此处在清代就香火很盛了。

绕过清风寺,一尊古钟格外抢眼,我们迫不及待的走过去,轻轻的叩击一下,响声雄浑有力。如惊涛裂岸,似万马奔腾,又似一种从远处传来的喊声。回音久久不散。古人常把美妙的声音用金石之声来形容,这就是所谓的金石之声吧。

旁边一块铁牌上写着清风寺八宝之一,上面这样写道:题:古钟悠远,古钟铸铁质,悬挂在雕龙首钟柱之下,铸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高0.9米,钟口直径0.8米,由被毁的普竟寺移来。人们敲起大钟,声音洪亮、浑厚,响彻山原。

我惊叹我们的古人,他们能造出这种精美别致的东西,又能发出这种美妙的响声。于是我们就开始了清风寺寻宝。

再往前走,一座铁质香炉耸立在殿前,然而它并不算为一宝。

往东走,一棵古松斜倚在殿前,旁边的铁牌上这样写道:清风寺八宝之一,题:老松向佛,此松己愈百年,高约8米,径粗0.4米。身子欹斜,树冠遮在三圣殿之上,为西方三圣佛像遮风挡雨,以示忠诚。

细一看,古松斜欹着身子,就像一位姿态美丽的舞者,美妙之极,不胜言表。看来久站佛前,连这老松也有灵性了。

在向东去,一棵大槐树站立在墙脚边,身上绕满了红绳,旁边铁牌上这样写道:清风寺八宝之一,题:悟槐三老,此三棵老槐有500多年树龄,树干己中空,枝叶繁茂,挺拔云天。人们认为树心中空己悟佛性。信男善女,在树上系红布条,以祈求平安幸福。

是的,人们的心里充满了私心杂念,只有倒空了内心,才能一心向佛。这三棵老槐为我们演示了佛教的精深理论。看来此庙真是灵光普照啊。

往西去,院内并无什么特别,我们正寻找着,一位大姐走过来,和蔼的向我们讲述着寺中八宝的故事,并亲手指给我们看。

寺中是一棵白松,树干光滑,树皮很象现在人穿的迷彩服,铁牌藏在了红布条下面,上面这样写道:清风寺八宝之一,题:白松复活,白皮松,俗称虎皮松,原为施主百年前所植,1977年被扒皮枯死。1978年于后山发现两棵白皮松幼苗,将一株植于大殿之前。现高约10米,径粗0.5米,枝繁叶茂,形似菩提树,潜心向佛。

仔细一看,树长成一个圆圆的球形,枝叶茂盛。看来此庙中真是大有灵性啊。

绕到后院,一块铁牌立在石阶旁,上边这样写道:清风寺八宝之一,题:原始台阶,台阶花岗岩条石彻成,二十一级台阶,为明隆庆五年(1571年)建。与寺经历400多年,承载游人情依旧,历尽苍桑诉春秋。

走在这座台阶上,我感觉一步就垮进了历史,这二十一级台阶,走过多少位潜心向佛的人啊。

台阶之上,又是一座大殿,里边供奉着四面观音,在墙角处找到了铁牌,上面写道:清风寺八宝之一,镶壁石刻,此碑镶刻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张庆普撰书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辽阳首山明代清风寺寻八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