闔卷尋舊夢,江村蠶事忙

疫情期間呆在家裡,閒得無聊整天就看電影電視,各種類型的,亂七八糟,到後來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在家裡亂翻,翻箱倒櫃,就跟小偷進了家一樣。別說,這一翻還真有些收穫,讓一些已經被遺忘的東西重現天日,也勾起了那些早已褪色的記憶,比如費孝通先生的這本名著《江村經濟》。

闔卷尋舊夢,江村蠶事忙

十幾年前,我跨專業考研,報考社會學專業,除了啃指定的考試教材外,為了更多的瞭解社會學這門學科,我一有空就往北京建國門內大街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書店跑,囊中羞澀,那些正版名作買不起,就在書店裡泡著,沒少挨店員的白眼,後來終於狠了狠心,借錢買了幾本書,其中就有《江村經濟》,一本關於開弦弓村調查的社會學經典。

事情起於一件令人悲傷的青春往事。

1935年冬,年輕的清華大學研究生費孝通攜新婚妻子前往廣西大瑤山,進行關於少數民族的人類學實地調查,不想誤入當地山民設下的捕捉野獸的陷阱。妻子連夜下山去找救援,結果掉下山崖而亡,費孝通也身受重傷。意想不到的悽慘變故給新婚不久的費孝通帶來了沉重打擊,他無法接受愛人離去的事實,一度情緒消沉。第二年,按照原先計劃,導師吳文藻(注:著名社會學家,冰心丈夫)安排費孝通遠赴英倫學習。在準備出國的這段時間內,聽從姐姐費達生的建議,費孝通回到家鄉江蘇吳江縣開弦弓村參觀現代制絲工業,《江村經濟》這本被公認為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之作就是根據在此期間的訪問調查而寫成的。

在序言中,費孝通先生動情地寫到:

請允許我以此書來紀念我的妻子。她的莊嚴犧牲使我別無選擇地永遠跟隨著她。

闔卷尋舊夢,江村蠶事忙

《江村經濟》是關於一本關於中國農村生產、消費、交易和分配體系的學術調查。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在姐姐費達生的聯繫下,在開弦弓村村民尤其是村長的全力配合下,費孝通走遍了開弦弓的角角落落,展開了詳細的訪問。開弦弓,位於長江下游的太湖東南地區,傳統上這裡的農民以種植水稻為主,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新工業的引進,這裡的農民加入到生蠶制絲的工業生產中,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村莊在現代工業的衝擊下,人們的觀念也發生著或大或小的變化。家庭關係上,作者從家庭的生育、兒童教育到家庭成員的分工,從婚姻對家庭關係的衝擊到婆媳關係的變化,再到男女性別觀察農村重兒輕女的傳統觀念,考察了家庭這一社群最基本的單元在變社會遷和傳統文化的雙重影響下方方面面的展現。

財產和繼承上,作者著重考察了農村所有權關係的變動和生活、生產資料的分配問題,進而詳細剖析了傳統農村的分家、繼嗣、贍養和繼承權問題,可以看出,人們的觀念是不可能獨立於社會的變遷而不移的,移風易俗可能是中國農村最現實的改變,農民也許是最能適應社會的變化的,因為他們是最務實的一個群體。

在經濟生活方面,作者從消費入手,考察了傳統文化對農民消費的控制,可以看到,農民的一切活動如:住房、衣著和禮儀等都有固定的軌跡,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

重點來了,在一個受現代工業影響的東部先發展地區,太湖岸邊的開弦弓以及周圍的村莊的農民的職業活動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基本職業到專門職業的發展,這一地區已經有了現代工業的印記,人們的方方面面也將受此影響。從水稻種植業到精絲製造業,由此引出土地的佔有問題、交易和資金的分配問題,作者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這一地區農民的生活收入中副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多。隨著收入的增加,農民的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但也有了新的煩惱。這是現代工業影響的結果,在社會變遷的大背景下,太湖邊上的這個村子所受到的影響是當時整個中國處在巨大變化的縮影。

在去英國的輪船上,費孝通用兩個星期寫成了這個一開始名為《開弦弓,一箇中國農村的經濟生活》的學術調查報告。在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習期間,在著名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的建議下,改名為《江村經濟》正式出版。這是“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是國際人類學的經典之作。

費孝通先生後來的經歷廣為人知,他除了是著名學者,還是國家領導人,但無論是哪種身份,實地調查是他一輩子的愛好和風格。他曾多次到開弦弓調查,寫成《行行重行行》等著作,提出了著名的“蘇南模式”。他還根據溫州民營經濟的發展做了多次實地調查,提出“溫州模式”,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做了系統的理論總結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無論是以蘇錫常為代表的蘇南模式還是以溫州為代表的溫州模式,經濟建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先生泉下有知,當不勝欣慰。

闔卷尋舊夢,江村蠶事忙

費孝通先生有個著名的說法:為百姓謀稻粱。從他一生中我們看出,無論是在順境還是逆境中,這一志向他終生不改。為了紀念費孝通先生的江村之行,江蘇吳江縣建立了費孝通江村紀念館。由此引起一個思考:學問的目的究竟是什麼?今天我們各種學習,所為者何,是為自己還是百姓謀稻粱?

闔卷尋舊夢,江村蠶事忙

費孝通江村紀念館

闔卷尋舊夢,江村蠶事忙

疫情發展至今,已經一月有餘,為了不給國家添麻煩,全國人民都在家裡閉關。這次疫情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在如此重大危機面前,科學知識是多麼的重要!正是由於以鍾南山、李蘭娟院士為首的科學家準確判斷、合理建議,才避免了疫情的肆意蔓延,也才有了國家層面的果斷決策,我們才得以看到情況的逐步好轉。知識就是力量,誠如斯言!

期盼疫情快點過去!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