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封建時代水稻耕種和絲麻生產過程的圖畫——《耕織圖》

《耕織圖》是描寫封建時代水稻耕種和絲麻生產過程的圖畫,是古代一種比較固定的繪畫形式,它將食與衣兩大生產系統的詳細生產過程按步驟一圖繪並闡述。中國歷史上《耕織圖》見於著錄的,當以南宋樓儔所作為最早。樓儔,字壽玉,又字國器,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據其侄樓鑰《攻魄集》記載,南宋紹興年間,樓璟“時為臨安於潛令,篤意民事,慨念農夫蠶婦之作苦,究訪始末,為耕織二圖。耕,自浸種以至人倉,凡二十一事;織,自浴蠶以至剪帛,凡二十四事。事為之圖,系以五言詩一章,章八句,農桑之務曲盡情形。雖四方習俗間有不同,其大略不外於此。”可見樓儔作圖,不只是為了形象地表現“桑蠶之事始末”,更重要的是要讓統治者知道“稼穡之艱難”。樓鑄這幅《耕織圖》後來進獻給了宋高宗。由於受到高宗欣賞,樓琫及其圖被“蒙玉音嘉獎,宣示後宮書姓名屏間”。

描寫封建時代水稻耕種和絲麻生產過程的圖畫——《耕織圖》

南宋嘉定三年(1210),樓儔的後人刻圖於石,以期永遠保存。可惜樓儔的《耕織圖》還是亡失了。這幅最早的《耕織圖》成了後世眾多此類題材作品的濫觴和範例。繼樓琦《耕織圖》之後,排第二位的可能是南宋劉松年《耕織圖》本子了。劉松年,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畫壇四大家(另三位是李唐、馬遠和夏圭)之一,紹熙年間(1190一1194)任西院待詔,擅長山水、人物。寧宗時,他獻所作《耕織圖》於皇帝,受“賜金帶”殊榮。劉松年《耕織圖》獻給寧宗後如石沉大海,鮮有人知道其下落,也少有人記載。清乾隆年間,蔣溥進獻朝廷一卷落款“劉松年“的《蠶織圖》,劉氏《耕織圖》一事才被提了出來。從蔣氏所進看,此《蠶織圖》的構圖形式與《耕織圖》相似,圖上共繪二十四事,在每一事空白處,有小篆體樓儔之詩,圖尾落款“松年筆”,其後有元.明諸家題跋。

描寫封建時代水稻耕種和絲麻生產過程的圖畫——《耕織圖》

其中元趙子俊的跋語中,有“《耕織圖》二卷乃程氏舊藏,每節小篆皆隨齋(即程榮)手題”的記錄,由此可知此圖來龍去脈。由於此卷落款是“松年”,蔣溥推測此圖是劉松年真跡而呈獻朝廷了。這就引出一個問題,眾所周知,程榮曾臨摹過《耕織圖》,歷來都認為他所臨摹的是樓檮本,可見程家收藏的應該是樓氏《耕織圖》。這裡怎麼會變成劉松年的了呢?總不至於樓、劉二本都經程柴所藏吧。對此問題,尚需考察確定。清高宗(乾隆皇帝)得到蔣溥所獻《蠶織圖》後,深信為劉松年筆跡,藏於御書房,並收錄在《石渠寶笈》中。可到了乾隆三十四年(1769),又有人進呈一卷“耕圖”,與蔣溥《蠶織圖》相比,“紙幅長短畫篆體格悉無弗臺”。卷後有元人姚式題跋,稱:“《耕織圖》二卷,文簡程公(即南宋著名學者程大昌)曾孫儀甫繪而篆之。”這就明白地告訴人們,此圖是程柴繪的。

描寫封建時代水稻耕種和絲麻生產過程的圖畫——《耕織圖》

乾隆將兩幅圖放在一起認真觀察考證後,最終得出結論,兩幅應是元代程柴按樓儔本臨摹的一套《耕織圖》。圖上的劉松年署款和紹興印記當是後人所加。這一觀點已經乾隆皇帝錄人題跋中。雖然如此,此套元人《耕織圖》依然受到重視。乾隆在“耕圖”.上題跋後,將兩卷放置一盒,一併收藏於圓明園貴織山堂,並命畫院雙鉤臨摹刻石,陳列於多稼軒。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名園文物同遭浩劫,程榮摹本《耕織圖》卷被掠奪,現藏美國華盛頓佛利爾美術館。1973年該館出版托馬斯,勞頓所編《中國人物畫》一書的記事畫篇,就收錄了程氏此圖,還附耕圖、織圖各兩幅,並說明其為“水墨設色的紙本卷軸畫,尺寸分別是32.6x 1034釐米和31.9x 1249.3釐米,耕圖二十一幅,織圖二十四幅,各有標題及五言詩一首;詩用篆書,旁配較小的楷書“。這為我們研究古代的《耕織圖》提供了一些資料。

描寫封建時代水稻耕種和絲麻生產過程的圖畫——《耕織圖》

依據程本摹刻的刻石一部分被毀,倖存下來的部分在民國初年被徐世昌攫為已有,鑲嵌在私宅花園牆壁上。1960 年,殘存下來的這部分《耕織圖》刻石人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可惜只有“耕圖“部分的“浸種”、“耕“、“耙“、“播秧“等十三圖和“織圖“部分的“下蠶、“採桑”等七圖。按照圖.上題跋,收進清宮的《耕織圖》是程榮仿樓瑞的摹本沒什麼疑問了。那末,劉松年的本子哪裡去了呢?是乾隆皇帝認定的已經亡失,還是依然有存在的可能呢?很多人堅持認為劉本尚存。因為清初人吳其貞在所著(書畫記》中記載,他本人曾見過三種被認為是劉松年畫的《耕織圖》,一卷在屯溪程隱之肆中,一卷在其堂兄仲堅處,另一卷則在休寧縣榆村程怡之家中。在程怡之家中看到的這本,被他評為“色信法健,不工不簡.草草而成,多有筆趣”,“識四字日劉松年筆”,認為是劉松年的真跡。

描寫封建時代水稻耕種和絲麻生產過程的圖畫——《耕織圖》

其次,《東圖玄覽》一書也載“餘杭方相卿家藏有劉本《耕織圖》”。況且清宮收藏的《蠶織圖》本.上有劉松年筆款的。沒有見到原跡,怎麼能認定清高宗的判斷是正確的(乾隆皇帝誤斷書畫真偽之事多有)?還有一個可以說明劉本傳世的現象:皖浙一帶流傳的劉氏本或劉氏摹本很多。如果沒有劉氏真跡傳世,僅僅為了偽作,假託更有影響、更有價值的樓儔祖本不是更好麼?劉松年《耕織圖》是否傳世,傳於何處,哪一本為真至今仍然是個謎案。《耕織圖》的歷代摹本,刻本總計不下幾十種,其中樓瑞一幅由於最早,選材和表現手法很有長處,對後世影響最大,臨摹、翻刻的也最多。見於著錄的有前述元代程柴摹本;明萬曆《便本圖纂》刊本;日本延寶四年(1676)狩野永納翻刻的天順刻本;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焦秉貞奉聖祖之命,據樓琦圖改繪《耕織圖》。

描寫封建時代水稻耕種和絲麻生產過程的圖畫——《耕織圖》

焦氏圖中,“耕圖”部分增加了“初秧”、“祭神”二圖,“織圖”部分刪去“下蠶”、“喂蠶”和“一眠”三圖,而增加了“染色”、“成衣”二圖,圖的順序與樓圖也不同。這幅《耕織圖》被收錄於《石渠寶笈》,並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刻石,影響很大。《耕織圖》在其他藝術廣]類中都有所移植,如故宮藏“康熙五彩耕織圖”紋瓶、御製“耕織圖墨、“青花耕織圖大碗”皆摹自焦秉貞《耕織圖》。此外,乾隆時冷枚陳枚等繪過《耕織圖》。而今《耕織圖》實物已經極為少見,尤其完整的《耕織圖》幾乎沒有了。這不僅令畫史研究者遺憾,更令研究古代農業的學者遺憾。

我是“娟兒666”,執筆走天涯,與大家一起分享、瞭解中國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