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修中的性与命

性命学说是古代道家上千年来追求长生久视、安身立命的重要养生理论。性命双修是道家修士世代厉炼生命内证之健康长寿奥秘。

一、性与修性

性有原性、质性之别。原性是先天固有的"天赋之性",又称"元神"。质性是后天获得的"气质之性",又称"识神",性命学说中的性主要指天赋之性,因为天赋之性是气质之性的根本。道家认为修性以炼神为主,因为"神全而后性现"。

二、命与修命

命是气的本质,指肾中元精所化之元气。命常潜藏于脐。古人认为,胎儿在母腹中时,靠肚脐与母体相连,随母体呼吸而呼吸,因此脐部为命之根蒂。下丹田在脐中,是元气潜藏之所,修命以"炼精化气"为主!


双修中的性与命

三、性命双修

性与命相互关联,不能截然分开。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宋元以后的内丹术开始主张性命双修,成为我国传统静功的主流。性命双修的思想建筑于形神统一、身心一体的生命观上,认为:无形则神无以化,无神则形无以生。因此,凡言修命必曰修性,两者须夷不离。

四、性与命支撑人类存活

性与命是支撑人类存活的两大支柱,人之所以能活着,全仰赖有性命支撑!若想要永葆青春、延年益寿、长生久视,就必须在性、命二字上下功夫。性指"天赋之性",即元神;命是气的本原,指肾中元精所化之元气,常潜藏于脐,因此修命以炼精炼气为主。丹道宗师陆西星说:"人之所以生也,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双修中的性与命

佛道可双修,宗门需专持。

这里说的修,是修学的修,学习诸家圣贤经典。提升自己的视野的高度,博学多闻是一种积累。

道家说:未有神仙不读书。佛家说:高高山上立。儒家说:三人行必有吾师。

当你明心见性、明悟根蒂、穷理尽性后你会贯通所学。

我认识的道家佛家的几个朋友,无论在家还是出家。都是通读经史。是没有门户之见的。

当然对于拜师之后的功课是必须专持。


双修中的性与命

我认识的一位知青年代的中医爷爷说过,佛道修行者无非就是专注二字。

所以无论题主拜入何门,都应该专一而行。久久纯熟必然能够早日明清静无为自然妙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