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重新認識“風險”

導讀:用正確的姿勢來認識“風險”這件事。

讓我重新認識“風險”

百度百科上說“風險”一詞的由來,最為普遍的一種說法是,在遠古時期,以打魚捕撈為生的漁民們,每次出海前都要祈禱,祈求神靈保佑自己能夠平安歸來,其中主要的祈禱內容就是讓神靈保佑自己在出海時能夠風平浪靜、滿載而歸;他們在長期的捕撈實踐中,深深的體會到“風”給他們帶來的無法預測無法確定的危險,他們認識到,在出海捕撈打魚的生活中,“風”即意味著“險”,因此有了“風險”一詞的由來。

通俗一點將,“風險”就是發生不幸事件的概率以及帶來的損失,它具備客觀性、不確定性、必然性以及可控性等特點。

進化到現代社會,風險有了新的演化形態,不同的風險所造成的影響千差萬別,當然,我們也擁有了多種多樣有效的風險管控工具來幫助我們自己應對未知和已知風險的發生。

你們聽說過“風險地圖”麼?

這是我從一位精算師朋友那裡學習到的關於風險分類的方法,他告訴我們風險存在兩個維度,分別是發生概率和潛在損失,根據這兩個維度進行排列組合,我們得到這樣一個四象限:

讓我重新認識“風險”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風險”被分為低頻低損、低頻高損、高頻高損和高頻低損四種類型,根據常識我們會有一個基本的判斷,高頻高損是沒有保險公司願意承保的,最好就別碰。低頻低損也沒有必要承保,損失不大,對個人來講影響太小。而低頻高損和高頻低損的風險,是需要我們重點做好防範和管理。

簡單羅列,風險的解決有幾種方案:

風險規避---預判風險的所在,P2P風險高,我不買不碰就好。

風險預防---風險來臨前,鍛鍊身體,養成良好習慣,打疫苗等幫助我降低患病風險。

風險抑制---風險已經來到,安裝消防器材,當火災發生時,及時撲滅以降低損失。

風險自留---自己承擔風險損失,小感冒小發燒,自己買藥吃了就好,不耽誤。

風險分散---買基金,買房產,買美元,買債券,買保險,做到資產性質和位置的分散。

風險轉移---保險的真實意義所在。

所以,今天我們來談談保險這種金融工具,如何幫助我們重新認識風險。

我現在花一筆錢買保險,一旦有了風險,保險公司就賠給我一筆錢,但如果我把買保險的錢用來自己做其他投資,就有可能獲得一個更高的收益率,一樣會有一筆錢給我應對風險。而且如果風險沒發生,我還能省不少錢呢。

很多人都是這麼考慮的,如果你也有上面這種想法,沒關係,因為你還沒有能夠真正理解“風險”背後究竟意味著什麼。“風險”的種類千千萬,不同的風險需要由不同的解決方案去防範和轉移,很多時候,光有錢是遠遠不夠滴。

這是為何呢?

來,我們一起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究竟我們都面臨著哪些風險?

簡單來說,我們一定會面臨兩大類風險,一是健康風險,也就是生老病死;二是財產風險,比如大額支出、財產損害等等。最常見的,很多人覺得,只要有錢,生病了拿錢去治不就好了麼。其實真的不一定,你想想,如果不幸患上的是像癌症這樣的重大疾病,那有可能意味著很多年都不能工作,需要全身心和病魔做抗爭,家裡人老老小小都得為你的病情擔憂操心,甚至需要也跟著全身心陪伴和照顧一個人。而這可就意味著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一下就中斷了。

所以,保險公司為了讓病人不會因為重大疾病而失去收入,造成全家人的生活品質大幅下降,進而設計了重疾險。而最早發明重疾險這種產品形態的人是一位醫生。

讓我重新認識“風險”

再來,一定還有人會覺得,人都死了,賠錢有什麼用?

有用,因為責任!每一個人都有作為父母、作為子女、作為伴侶的責任,父母需要贍養,子女需要撫養和教育,所以伴侶不得不繼續為這個家承擔更多的責任,工作、賺錢、還房貸、贍養老人、教育孩子等等等等。

也許你還會說,我已經給他們留下了足夠的錢了。

很棒,你已經超過全世界XX%的人了!但是未來瞬息萬變,通貨膨脹、家庭結構變化、孩子拿錢亂花、又或者遇到什麼新的風險和問題,錢花光了怎麼辦?

純壽險、年金險、分紅型終身壽險就是保險公司在預估了各種情況之後提供的解決方案,它可以像信託一樣,確保你的錢以你期望的方式和頻率,給到你指定想給的人,給多少全都由你定。

說到這裡,你一定明白了,這才是保險作為一種金融工具的真實價值,並非簡簡單單賠一筆錢給你,而是保險公司在綜合考慮了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之後,幫助我們精算出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

當“風險”來臨的時候,往往夾雜著許多複雜的情況,我們需要的,是保險這樣的金融工具來幫我們解決後顧之憂。

那如何有計劃的搭建一套完整的風險防範體系,以便解決未來可能或一定會出現的問題?

下回聊,回頭見...


感謝部分資料來源:李璞 《給忙碌者的個人保險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