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巧姐一个小孩能位列12钗?

小楼听雨1817


看过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金陵十二钗各个都是聪明漂亮的青年女子,唯独巧姐是个例外。因为年纪尚小,在前八十回对于她的描写并不多。所以,人们对于这样一个小女孩能位列金陵十二钗存在很多的疑问。那么,为什么巧姐一个小孩能位列12钗?有书君给大家分析一下。

1.巧姐代表了金陵十二钗里12种不同人生的一种

在《红楼梦》第五回完整的写出了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十二位正册女性名单。

他们在曹雪芹的笔下,代表了12种不同的活法,比如林黛玉的天性率真,活出自我;薛宝钗的知书达理,成熟稳重;贾探春的胸怀大志,不甘平庸。

在作者所塑造的金陵十二钗中,因为每个人选择的活法不同,所以他们的人生也有所不同。除了巧姐,每个女人差不多都以悲剧收场。林黛玉泪尽而亡,薛宝钗独守空闺,不可一世的王熙凤也落了个凄凉景象,十二钗死的死,散的散。

只有巧姐最后过上了平凡而又安稳的乡村生活,虽比不上儿时的荣华富贵,倒也算有个安居之所,在小说的结局中,在金陵十二钗的结局里她算不错的。

2.巧姐是红楼梦的缩影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的反映了封建社会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在《红楼梦》中巧姐原是金尊玉贵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可在短短几天时间里,眼见贾府被抄,父亲入狱,母亲的惨死,自己也变成了没人疼的孤儿。可以说她的一生就是封建社会从盛到而衰的一个缩影,也是红楼梦的一个缩影。

3.符合金陵十二钗的入选标准

在书中,宝玉曾问过警幻什么是‘金陵十二钗正册’?

警幻道:“即金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宝玉道:“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警幻冷笑道:“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

从警幻的回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金陵十二钗选的都是小说金陵地区几大家族里比较重要的女子。

巧姐是王熙凤与贾琏的女儿,是贾府的重孙女,也是长孙女,必然和贾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自然符合金陵十二钗的入选标准。

所以,巧姐虽然只是一个孩子,但她的存在却寄托了作者对红楼梦大观园众女儿的出路和希望。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巧姐虽然是个小孩子,但是不是普通的孩子,是贾府当时最小的孩子。

作为王熙凤的心肝宝贝,从小虽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身体却不太好,风地里吃块糕就发热了!

出生的日子不好,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也称乞巧节!

传说乞巧节这天女子都通过各种形式向织女祈求,让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

我不知道王熙凤为什么认为这个日子不好。也许是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过于凄惨,也许是因为像巧姐这种豪门千金没有必要心灵手巧,反正又不靠纺织刺绣过日子!可惜王熙凤再聪明也没算到自己的女儿真的有一天要靠纺织过活

巧姐的册子是这样的:

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预示着巧姐在贾府败落后成为了乡野村妇,靠纺绩过活!

巧姐的名字还是刘姥姥给起的。用王熙凤的话来说刘姥姥是穷苦人,给孩子起名可以压的住,好养活!

刘姥姥说就叫巧姐吧!这是以毒攻毒的法子。将来可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说了半天,巧姐为什么能入册,原因很简单,《红楼梦》中所有的女子都是薄命之人,巧姐也不例外!所以她们都入了薄命司!


而巧姐作为贾府的最后一个贵族小姐,她的结局预示着贾府从此一败涂地,绝无东山再起的希望! 兰桂齐芳只不过是后续者的良好的愿望!


凡眼看红楼


巧姐,荣国府贾琏之女,在《红楼梦》里是贾府最小的一位主子小姐,自出场到第八十回,巧姐儿仅有几次出场,而且时间极短,更未曾发声。

可饶是如此,在太虚幻境的“薄命司”中,巧姐仍能位列正钗十二钗中,紧随其母,越过婶娘李纨,排在了第十位。

在金陵十二钗中,巧姐可以说是存在感极低的一位女子,因为年龄太小,故巧姐的才情尚是未知,比不得钗黛等人的才华横溢、博古通今,更因年龄太小,巧姐与众钗的交集有限,多数时候是被奶母抱在家中,唯一一次跟众钗同框的,便是刘姥姥逛大观园时,被抱进园子玩了一会子。所以,相对于众钗而言,巧姐的戏份实在有限。那么,这样一位小人儿,为何能位列十二钗内呢?真相可能很残忍。

首先,出身高贵

金陵十二钗里,多是四大家族中女子,余下的林黛玉和李纨出身书香世家,妙玉身份不明,但根据其所用茶具连贾府也拿不出来看,其出身还在贾府之上,秦可卿则是宁府长房长孙媳妇。

而根据副册和又副册的女子来看,这薄命司排名,出身尤为重要,譬如副册的香菱,出身虽不比四大家族富贵,但甄家也算一方贵族。而即便与宝玉情感深厚,晴雯和袭人也只能位列又副册。阶级性极其明显,就像警幻仙子所言:

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橱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

而在这些女子中,若论出身,巧姐的身份最为贵重,其母为王家千金,其父为荣国府长房长孙,将来的荣国公袭爵人,比姑姑元春出身还高。这样的巧姐,自然不会被遗漏在排名之外。当然,也因为出场有限,巧姐仍被排在三春之后。

其次,薄命指数

《红楼梦》开篇不久,作者便道出了全书的基调:千红一窟,万艳同悲!贾府这座大厦终将倾塌,将“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贾府众钗自然都难逃悲剧。

虽红楼未完,但根据前八十回给出的线索,很多人物的结局都比较明朗。关于巧姐的结局,其判词和《红楼梦曲》已给出了比较清晰的答案,在第五回,巧姐的判词写道: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判词中有一幅画,画中一个美人坐在荒村野店里纺绩。

判词的意思很明白,势败了别再谈论以前的富贵,家亡了就别讲什么亲情,幸好因为偶然接济过刘氏,才使得后来遇见了这个恩人。

而结合巧姐的《留余庆》就更明白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也就是贾家败落后,巧姐被“狠舅奸兄”算计,卖出了贾府,幸亏早年王熙凤曾经接济过刘姥姥,才得刘姥姥报恩,救出了巧姐。而根据巧姐判词中的画来看,其被救出后,最终成了乡野村妇。至于嫁给谁?在刘姥姥逛大观园时,巧姐和刘姥姥的外孙子板儿交换了柚子和佛手,博暗示两人有缘,又有第六回刘姥姥跟凤姐打秋风时,脂批:
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

可知刘姥姥救出巧姐后,让其成了自己外孙子的媳妇,而一个“忍耻”可知,巧姐被卖的地方绝非正常去处,而是烟花柳巷这等肮脏之地。

虽然比起惨死的姑姑元春迎春等人,巧姐是逢凶化吉了,但原本她是一位国公府千金小姐啊,如果贾府没有败落,巧姐应和以前的贾敏一般,在家金尊玉贵,出嫁时十里红妆,一生平平安安,无忧无虑,一辈子可以看得到头,人生一马平川,可是最终,这位出身名门的侯门绣户女,历经了烟花柳巷后,成了一名靠纺绩过活的村妇,这样的落差,又怎么不是薄命?

所以比起婶婶李纨,巧姐显然更要值得人同情。

最后,警醒世人“因果报应”

秦可卿停灵铁槛寺,王熙凤在馒头庵下榻,当夜老尼净虚便找到凤姐,要借贾府势力摆平一桩争婚案,谈话间凤姐放言:
“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

事实上凤姐也是如此,故经过张金哥一事后,凤姐亦曾设计害死贾瑞,巧借刀杀尤二姐,都毫不心软。可贾家败落后,自己也被休弃,身患绝症,放眼望去,亲戚众多,却无人可靠,最终抱恨而终。女儿深陷虎狼之地时,却因早年偶然做的一件善事得救。可见“阴司地狱报应”终归要信。

当然,根据前八十回的线索,可以推测八十回后巧姐会被侧重描写,也就不存在巧姐不重要之说了。而且,相对其他金钗而言,巧姐是贾府从鼎盛要败落的见证人,直到贾府“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后,巧姐仍能在乡村野店安然度日,这何尝不是作者对众女儿的一种寄托呢?故巧姐虽小,但其存在的意义,一点不亚于其他金钗,位列金陵十二钗,理所当然!


微影悼红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收入了12位女性,她们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等。在这十二位女性中,她们大部分都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女子,几乎全部都是成年女性,只有王熙凤的女儿巧姐是小孩,她与母亲一起入选金陵十二钗正册。

为什么巧姐一个小孩能够位列金陵十二钗呢?

很多人认为巧姐在《红楼梦》中戏份很少,并且还未成年,许多读者对其甚至还没有印象,觉得她好像不够资格入列十二钗。在十二钗中,有10位女子是平辈,只有秦可卿和巧姐是下一位。据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考证,曹雪芹可能是想加入一名辈分明显低于各钗的女子,让贾家青春女性的命运更加立体化,所以就加入了巧姐,这大概是巧姐名列十二钗的主要原因。

对于另外一个与巧姐同辈的秦可卿,刘心武在书中指出:“从表面上看,十二钗里的秦可卿跟巧姐一样,巧姐是贾母的重孙女,秦可卿是重孙媳妇。但是,我前面已经讲了那么多,秦可卿的表面身份后面,有太多的疑点,太多的秘密,而巧姐是贾琏凤姐的亲女儿,这是没有疑问的。”

所以,十二钗里加上了巧姐这个小丫头。


民国年间那些事


因为十二钗的排名,不是按个人的才能才华才干,而是另有标准。

如果要说才能才华才干,秦可卿既没有显示诗词水平,也没有展露管家才能,甚至在开卷不久,就已经结束生命、退出舞台了。她又凭什么位列“十二钗”?

而出色的宝琴,既有美貌,又有才华,连性格也十分讨喜,却不能位列“十二钗”,难道是不够优秀?

是因为她们的命运,与贾府联系是否紧密。与贾府命运紧密相关的,就是“十二钗”;而与贾府未来没什么关系的,即使是再优秀,也不会进入此列。

巧姐虽然年幼,虽然尚未展示性格,却是八十回之后重要的人物,她可以位列“十二钗”。


栖鸿看红楼


巧姐因为其薄命、身份尊贵并且和贾宝玉关系亲近而得以列入金陵十二钗。巧姐是贾宝玉唯一的侄女,是贾府最后一个千金,最后在荒村野店靠纺织过日子。





巧姐赶在贾府没落之前出生,是公侯之家最后一个有份量的千金,薄命而尊贵,因此列入了十二钗。金陵十二钗,不是据美貌才情而收录的,警幻仙子曾对贾宝玉解释过,收录的是金陵地区重要而薄命的女子,正册是最尊贵的,剩下两本副册身份地位递减,平凡普通人家女孩纵然命薄,也不会收录。巧姐是荣国府贾赦嫡长子贾链和王家嫡长女王熙凤的唯一千金,巧姐身份尊贵,如同清朝最后一个只做了几天皇帝的傅仪依然会收入皇帝史册一样,巧姐的尊贵身份依然会让她被收录入金陵十二钗。


宝玉系诸艳之贯,巧姐是贾宝玉侄女,是贾宝玉堂哥贾链和姑舅表姐王熙凤的女儿,金陵十二钗本质是与贾宝玉的亲疏关系排名的,因此巧姐列入其中。金陵十二钗中黛玉宝钗妙玉湘云是宝玉情感上依恋的女子;元迎叹惜四春是贾宝玉姐妹;王熙凤李纨是贾宝玉嫂子;秦可卿是侄媳妇里第一得意之人;巧姐是贾宝玉侄女,是贾宝玉最亲近、敬佩的管家嫂子王熙凤的唯一女儿,因此得以收录。



巧姐和贾兰一样,寄托了贾府或者说贾宝玉的希望,是女孩里唯一可能平稳归农度过一生的,必须进入金陵十二钗。红楼梦开篇到结尾,没有看到一个孩子出生,抱在怀里吃奶的唯有巧姐。巧姐何其有幸出生在钟鼎贵族之家,但其何其不幸,很快贾府没落了。她本人出生在七月初七,非常不巧的日子,从小体弱多病。她母亲王熙凤唯一一次真诚助人,帮助了刘姥姥一家,并诚心的让刘姥姥给巧姐取了这个图吉利、保平安、得健康的名字。巧姐在父母流放囚禁落魄期间被狼舅奸兄卖到青楼,刘姥姥感念王熙凤恩情,倾家荡产将其赎出,并在荒村野店的乡下将其抚养长大,最终贫困而安稳的度过一生。巧姐列入金陵十二钗,寄托了作者对红楼梦大观园众女儿最终的出路和希望。


巧姐很巧的入了金陵十二钗,很巧的得遇她母亲唯一施恩之人而逢凶化吉,很巧的实现了她母亲渴望她得到的庄稼人壮士的身体,最后很巧的过上了贾宝玉向往的粗茶布衣归农生活。


行走在加拿大的文青


巧姐虽然年纪小,但她是贾府的嫡孙女,属于正统,理应进入12正钗。她在前80回里面戏份不多,却是在为后面做铺垫!



首先,12正钗都是很有身份的人,是里面的主子。

我们看12正钗里面这些人,包括贾府的孙女(元迎探惜)、把(重)孙媳妇(凤纨可卿)等,黛玉宝钗湘云也都是跟贾府有血亲的正房女儿。她们和四大家族一样,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唯一例外的是妙玉,她是王夫人下帖子请过来的,后来也住进大观园,也成为他们这条线上的一员,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次,根据巧姐的判词可以推断后面将会重写 。

巧姐的判词是“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巧得遇恩人一句,感觉将是后面的重头戏!巧姐最后被刘姥姥所救,这个结局看起来不错,但毕竟是被经历了家破人亡,又被自己的亲舅舅所买,这些我认为足够入选薄命司了。



最后,巧姐没死,她获得平常百姓家的幸福,让呼啦啦似大厦将倾的贾家有了一些希望。

贾家被抄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但是巧姐,正是因为年幼且又是个女孩儿,才碰巧躲过一劫。在贾家败落之后,贾家的后人能侥幸生存,让人的心里又生出一点点希望。

我想,说不定正是基于这些,才让巧姐入选12正钗。万不可辜负了作者的一片苦心!


戴眼镜姑姑


曹雪芹把巧姐也列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这颇让人有些意外。

但是细想一下,巧姐能入册又很合情合理,原因主要有如两点。



第一,金陵十二钗是收录在警幻所掌太虚幻境的薄命司里的,也就是说金陵女子堪称薄命者以这册子中人为最。

巧姐因为年幼,在前八十回并无多少戏份,其性格,容貌也无从知晓,但根据她的判词与曲文,我们知道在贾府败落后,狠舅王仁不顾亲情将巧姐卖入烟花柳巷。一个曾经是侯府千金大小姐,沦为妓女,应该算很薄命吧!

第二,通过巧姐,形成一种对比。


巧姐被狠舅和奸兄卖入烟花柳巷,狠舅是王仁,奸兄也有人说是贾兰,也有说贾芹。不管这个奸兄是谁,可以肯定的是李纨和贾兰在得知巧姐落难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这又与李纨的判词对应上,落得“空有虚名”,让读者感受到冷暖炎凉。



而且通过写巧姐,更多地侧面写出了他人在面对贾府抄家后的各种反应和人情冷暖。比如刘姥姥,得知巧姐遇难,卖房卖地倾家荡产都要替巧姐赎身。

自己出身名门望族的亲人狼狈为奸,丧尽天良,而当年被嘲笑戏弄的刘姥姥却仗义救出巧姐,并且让板儿娶了巧姐。巧姐这样一个侯门千金,最后却于乡野终老。



一个命运沉浮,直接反映贾府衰败的女子,通过揭示她的命运,将众叛亲离的绝望和刘姥姥人性的光辉同时体现出来,这大概就是巧姐入金陵十二钗最好的理由吧!


小郭襄




对于巧姐着墨很少,又是小孩子,为什么能够入金陵十二钗正册呢?

想了一些原因:



1、因为巧姐是贾家和王家的结合的产物,也属嫡出的正经的大小姐,而且命运一样悲惨,属薄命司的,尽管描写不多,也是十二钗之一的。



2、巧姐因贾家衰落破败而家破人亡,才惨遭不幸,还有她那狠心的狼舅奸兄。

巧姐儿既是贾府嫡出的孙女,还是王府的外甥女,正宗的根正苗红。




树倒猢狲散后,巧姐一个名门闺秀,成为了一个乡野村妇,命运何其悲惨!

有关巧姐的结局:

巧姐被“狼舅奸兄”卖到妓院,后被姥姥赎出,嫁给板儿。



第四十回,刘姥姥在大观园玩,板儿和巧姐交换了佛手和柚子,脂批是【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暗示这两个孩子将来有姻缘之分。



根据以上线索可以推测,贾府败落后,巧姐被“狠舅奸兄”卖到青楼,是刘姥姥替她赎身,并且不嫌弃她曾经流落到烟花巷,安排她与板儿成亲,从此成为一家人。


悦言红楼


太虚幻境里有:“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哭司”、“春感司”、“秋悲司”和“薄命司”。每个司里都储存着各个省的有名的女子的命运。例如痴情司里记录着天下最痴情的女子,薄命司里记录着天下最薄命的女子。

黛玉和宝钗等金陵十二钗都是金陵省里最尊贵的女子中最薄命的女子。

能进薄命司的女子有两个条件,一是地位尊贵。二是红颜薄命。

金陵省里权势最大的有四大家族,无疑四大家族的年轻女子地位尊贵,他们家的女子都可以进入金陵十二钗。

巧姐是荣国府长房嫡女,是贾府第五代唯一的大小姐。她的地位极为尊贵,因此她符合金陵十二钗身份贵重,地位尊贵的条件。

巧姐一定非常美丽。

她的父亲风流倜傥,母亲犹如神妃仙子般美丽。她的狠舅奸兄也是因为她倾国倾城的美貌才把她卖到妓院的。

巧姐的命运非常悲惨。

小时候巧姐锦衣玉食,丫头婆子如众星捧月般的伺候着。少年时巧姐遭遇灭顶之灾,贾府被抄家夺爵,没收财产。巧姐瞬间从公侯小姐变成贫民丫头。雪上加霜的是父母身陷囹圄,她只能投奔舅舅王仁。

没想到,狠心的舅舅和同族的哥哥合谋要把她卖进烟花柳巷。巧姐听到消息后跑去找伯母李纨,求她救救自己。可是伯母把她拒之门外。她被舅舅抓回去,舅舅不顾她的哭泣哀求,也不管她拼命反抗,强行将她卖进烟花柳巷。

进入妓院后,巧姐拼命反抗,以死抗争。若不是刘姥姥救她,巧姐很可能,香消玉殒了。

巧姐被救出来后,嫁给了贫民板儿,过着纺线织布的村妇生活。

可怜巧姐出身尊贵,命却太薄。所以她进了薄命司金陵十二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