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備禮遇諸葛亮但是後來卻不言聽計從?

武新旺


劉備非常禮遇諸葛亮,對他的建議也有沒有采納的。其實這與兩人對共同商定的戰略決策《隆中對》實現途徑的把握存在分歧有關。但這並不妨礙兩人一生肝膽相照,如魚得水,演繹出被認為是千百年來最完美和諧的君臣關係。

一、隆中決策

1、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曹操擊敗了劉備,又使計挖牆腳誆走劉備手下著名謀士徐庶,徐庶臨走時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庶曰:“若得此人,無異周得呂望、漢得張良也。”劉備非常的心動,求賢若渴。

劉備帶著關羽和張飛,三顧茅廬,誠懇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成就一番事業。諸葛亮感恩劉備知遇之恩,深憂天下黎民疾苦,懷著治國安邦的雄心,在隆中與劉備暢談天下形勢,與劉備商定《隆中對》國策,出山輔佐劉備成就事業。

2、劉備與諸葛亮茅廬定《國策》

諸葛亮和劉備在茅廬暢談天下形勢,分析各方勢力及走向,為劉備謀劃制定戰略方案: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基本上分三部分,就是取荊州,謀益州,圖霸業。戰略思路清晰,實施路徑明確,劉備聽後大喜,產生強烈的共鳴。玄德聞言,避席拱手謝曰:“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

劉備感動涕零,淚沾袍袖,衣襟盡溼。自從與關羽、張飛桃園結義以來,抱定“上報國家,下安黎庶”雄心,東拼西殺,年過半百,竟無立錐之地,更無實施抱負的方向和路徑,諸葛亮一席話,使他倍感遇到知音。備拜請孔明曰:“備雖名微德薄,願先生不棄鄙賤,出山相助。備當拱聽明誨。”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因為《隆中對》讓他們的政治綱領有了落實的路徑。

縱觀劉備和諸葛亮的一生,他們的合作實踐都是圍繞著實現《隆中對》戰略目標展開的,劉備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諸葛亮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安邦定國,救民於水火人生理想。因為《隆中對》讓他們的政治綱領有了落實的路徑。

二、兩人對《隆中對》的把握

劉備與諸葛亮對國策的總體目標是一致的,但在具體實現路徑的把握上是有分歧的。這可以從劉備沒有采納諸葛亮的兩次建議上可以看出。

1、劉備不忍趁亂取荊州

曹操率領大軍南征,荊州牧劉琮攝於曹操威勢,投降曹操。劉備從新野撤到襄陽之時,諸葛亮勸說劉備趁亂劉琮佔據襄陽,取荊州。然而劉備卻感恩劉表收留,並且是宗親不忍心恩將仇報進攻他的幼子,奪取他的基業,因此,劉備拒絕了諸葛亮的建議。

”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聞之,遂將其眾去。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 吾不忍也。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 ——《三國志·先主傳》


卻收攏了大量從城中逃出的民眾。在逃跑的途中,有人建議捨棄百姓,他卻堅決反對。

《先主傳》“……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劉備以仁義著天下,踐行“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政治綱領,從桃園結義起,就廣施仁義,取信於民,他對城池的得與失並不是很放在心上,他對戰略力量的積聚,更看重得民心者得天下。落實到國策上,劉備內心首先關注的是人心,是道德凝聚戰略力量,更注重道德軟實力的培植和增長,再才是城池。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存人失地,人地兩存。國策固然重要,但不能動搖他的政治綱領“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這從他和龐統討論取益州的一段對話也可以看出來。

龐統進言說:“荊州荒蕪殘敗,人物流失殆盡。且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有大的發展。益州戶口百萬,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如果真能奪取此地,以為根基,當可成就大業。”劉備仍然擔心:“如今與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寬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詐,我便忠誠。凡事與他相反,就有可能得民心、有成就。如今為得益州,失信於天下,能行嗎?”

諸葛亮嚴格按照國策方針行事,他的建議被拒絕了。這次沒有被採納事實證明劉備是正確的。


2、劉備決意東征伐吳國

公元222年,劉備稱帝第二年,決定東征東吳,一是為給關羽報仇,二是為了奪回荊州。在開始醞釀時諸葛亮可能勸阻了,而且還是有效的。怎奈傳來張飛被兩位部下殺了,並投奔東吳了。一下子前仇舊恨齊聚心頭,決然而然決定伐吳。後來夷陵兵敗,軍事精銳損失殆盡。這次決策涉及國家外交戰略,聯吳抗曹是《隆中對》既定的必須毫不動搖的戰略決策,東吳和蜀國出現決策執行搖擺,東吳是因為魯肅去世,孫權執行的是實用主義外交策略,劉備雖是贊成聯吳抗曹,但後來也逐漸走上實用主義。

正史裡面沒有記載諸葛亮勸諫的記載。但根據《三國志·蜀書·法正傳》記載,劉備大敗而歸,在白帝城諸葛亮面見劉備。諸葛亮嘆息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諸葛一生唯謹慎,看來諸葛亮是勸了,但沒有在關鍵時候據理力爭,最後導致了蜀國重大決策失誤,自己《隆中對》戰略構想的實施計劃也打亂了。

後來,諸葛亮主政,又及時修復了外交策略,堅定實施,從來就沒有改變過。

綜上所述,劉備對諸葛亮的建議時很尊重的,也始終圍繞兩個人商量的既定路線和方針實施,雖然在實力積聚理念和外交執行上有一些分歧,也付出了慘痛代價,但從二人的整體關係上看,他們是肝膽相照君臣關係。從白帝城託孤,君臣二人的對話就更可以看出彼此的赤誠和忠誠了。諸葛亮輔佐劉備十七年,輔佐劉禪十年,整整二十七年以謀略與忠誠譜寫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千古英名!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事業做決策時一定要圍繞戰略決策去開展,既要以德凝聚軟實力,更要重視硬實力的培樹和增長,處理好事業環境對事業發展的關係,切不可意氣用事,盲目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