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的病史採集有利於診斷

  眩暈症的病因紛繁複雜,涉及到臨床多個科室,要做到有效治療,避免“病急亂投醫“的情況出現,明確眩暈疾病診斷就是非常關鍵的。

  眩暈患者在就診時,有經驗的醫生通常會問您很多問題,患者通過醫生的問診也可以推斷您就診的醫生是否專業。因為專業醫生會對您的病史不停的追問,但是患者在發病時會有劇烈的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對於其他伴隨症狀記憶不清,這樣會給疾病的診斷帶來困難。所以患者就診時應該配合醫生儘可能準確的回憶發病時相關誘因和發病特點。

眩暈的病史採集有利於診斷

  作為患者陳述病史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眩暈發作的誘因:眩暈發作的前一天或數天內有無上呼吸道感染、情緒波動、勞累、菸酒過度、失眠等因素;眩暈是自然狀態下出現還是在某些動作過程中出現;是在左右翻身還是起坐、低頭、仰頭時出現;是否在噪聲或氣壓變化時候出現。

  2.眩暈發作的形式:包括運動錯覺(景物旋轉、晃動、漂移),平衡障礙(姿勢、步態不穩,行走時蹣跚或向一側傾倒),頭昏(頭部昏沉感、頭重腳輕、頭部沉重壓迫感)。

  3.眩暈發作的時間:是發作性還是遷徙性,持續時間,起病速度,首次發病還是反覆發病。

  4.眩暈持續的時間:

  數秒,見於耳石症、前庭陣發症。

  數分鐘,見於前庭性偏頭痛,TIA。

  數小時,見於前庭性偏頭痛、梅尼埃病、遲發性膜迷路積水,良性複發性眩暈。

  數天至數週,見於前庭神經炎。

  5.眩暈的伴發症狀:是否伴有耳蝸症狀或神經系統症狀。如耳聾、耳鳴、耳脹悶感,畏光、畏聲、頭痛、意識障礙、面部麻木疼痛、喝水嗆咳、言語不清。

  眩暈症涉及多學科多系統疾病。對眩暈醫生來說,不僅富有挑戰性,而且對多學科的知識儲備非常重要。如果知識準備不夠,盲目、侷限,分不清輕重緩急,就會造成誤診漏診現象。

眩暈的病史採集有利於診斷

  中醫藥治療不應被作為噱頭,要切實發揮優勢。這需要每個中醫生提升技術水平,真正表現中藥治療急症和針灸簡便驗廉、立竿見影的效果。我院在臨證中辯證使用中藥(中草藥或製劑號,如三眩定暈湯、眩暈靈膠囊等,非市售中成藥)治療眩暈症療效確切,複發率低,值得進一步探討其治療機理。梅尼埃緩解期中藥治療,控制發作效果非常好,達到了控制發作,保存聽力的目的。

  治療眩暈病,更要重視以預防為主。改變體質,陰陽和諧是其根本。運用中醫辨識體質,治未病,可減少眩暈發病率、複發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