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戰爭永遠都最為人們厭恨,因為它給人們造成的創傷是無法修復的。有戰爭,自然少不了傷亡和離別,多少成千上萬的家庭,都因為戰爭而支離破碎。

歷史上戰爭場面最大,波及範圍最廣的當屬於二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隸屬於反法西斯同盟國和法西斯軸心國之間的戰爭。最終以同盟國的勝利,結束了戰爭。不過今天筆者要給大家談論的話題是: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概況

二戰的起因,從大的方面是當時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從小的方面來說,筆者認為就是一戰的遺留原因。因為一戰對德國過度的壓榨,以及德國的政治體制,為二戰的發生埋下了火苗。

二戰還沒開始的時候,德國領袖也只是一點點地試探。奈何英法等國一度忍讓,時任英國首相的張伯倫,採取綏靖政策,對德國的軍事行動,採取了視而不見的態度,這也就縱容了德國。

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此外在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共同簽署的慕尼黑協議,更是德國的陰謀,從而麻痺了英法的首腦,這也是當時綏靖政策的頂峰。當時的德國已經表現出了它的野心,時任當時英國海軍大臣的丘吉爾,雖然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不是首相的他,總有些力不從心。後來在德國法西斯的野心完全暴露之後,張伯倫最終被迫下臺,丘吉爾開始了他輝煌的英國首相生涯。

“受傷”最深的英國

英國這個國家,大家都很清楚。二戰當中,就是因為它的頑強抵抗,艱難地阻擋了得意法西斯繼續肆虐的腳步,最終取得了勝利。但是不得不說是,在這場反法西斯戰爭中,英國完全是慘勝。

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英國之所以成為“日不落帝國”,就是源自於它的工業革命以及海外殖民的經濟版圖。曾經在海外的殖民地,也因為二戰的緣故,就此紛紛獨立開來。並且二戰當中,英國的大量商業船隻,很多都受到了德軍的干擾,甚至是毀壞,這樣就相當於在經濟上進一步封鎖住了英國的發展。

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英國在最開始與德軍的對戰中,完全處於劣勢。不僅是時機還是判斷力上面,顯然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以至於在後面的戰爭中,到處受癟。

一方面是英國的戰場開闢太多的緣故,一戰之後,英國可以說是最有錢的國家。然而戰線鋪得太過於長,這也造成了英國不僅是供給還是兵力,都很難繼續維持。在殖民地和本土與德國、日本的對抗作戰,直接導致英國的實力大大減弱。

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不管是工業革命還是殖民地掠奪,都讓英國有了資產積累的時間。雖然戰爭打的就是錢,但是就算你再有錢,也經不住戰爭的持續,更何況英國的所有貿易主要還是依靠海上運輸。當時英國的皇家艦隊,就是為了保證英國的海上霸權地位。但是二戰之後,海上幾乎沒有了英國的立足之地。

美國坐收漁翁之利

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想必各位都清楚,美國的參戰的直接導火索,就是日本轟炸了美軍的太平洋艦隊。美軍在中途島取得勝利,扭轉了太平洋戰局。

美國在二戰前期,一直都是扮演著後勤供給的角色,將自己國家建造的軍火以及後勤物資,賣給其他作戰國,這讓美國在二戰當中成為受益最大的國家。前文提到,英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霸主,就是因為他海上貿易的繁榮。然而在二戰中,英國海上航線受阻,物資損耗巨大。導致許多戰爭的必需品,都是由美國供給的。

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這也就變相地將自己的經濟大權拱手交到了美國,以至於英國首相在戰爭中期,一直作為一名說客,力求勸說美國能夠參加到這場反法西斯的戰爭中去。

總結

由於戰爭留下的千瘡百孔,導致了英國的經濟衰退,以及海上霸權的淪喪。曾經的老大哥英國再也不復當年輝煌和成就。再加上二戰之後,殖民地國家的獨立,便進一步加速了英國的衰落。不可謂不慘的英國,自然成為了二戰之後混得最差的國家。雖然戰爭獲得了勝利,但是戰爭的創傷,美國的崛起,以及蘇聯的戰後經濟復甦,徹底地讓“日不落帝國”淪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