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扣匈奴十九年,智救苏武平定西域,却被遗忘的扩疆功臣——常惠

导语

公元前51年(甘露三年),一队人马由西而来缓缓的来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长安。汉宣帝刘洵率领文武百官在城门翘首以望,他们要迎接一位尊贵的客人,一位为大汉帝国奉献一切并立下汗马功劳的女人——西汉外嫁公主刘解忧。

当解忧公主拜过皇帝,仰望雄伟的长安城,环视来迎接她的君臣百姓,感慨背井离乡五十载,不禁潸然泪下。

在皇帝的身侧有一个人与解忧公主四目相对,无语凝噎,竟忍不住老泪纵横,此人就是与解忧公主有着深厚情谊的大汉右将军——常惠。关于常惠和刘解忧有很多传说,有人说他们从青年时期就相识并且关系很好,甚至产生过爱慕之情,但这些都已无从查考。

惜字如金的史官当然舍不得去记录两个出身卑微之人年轻时的情感如何。但是,这二人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呕心沥血联手为大汉王朝平定西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甚至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那么这两个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他们的名字又为何淹没在了历史的黄沙故道之下,不为后人们所熟知呢?

被扣匈奴十九年,智救苏武平定西域,却被遗忘的扩疆功臣——常惠

坚贞不屈,与苏武一起忍辱负重,被扣匈奴一十九年

《汉书》对于常惠早年的记载非常简单:常惠,太原人也,少时家贫。

因此我们只知道他是平民出身,并且家中贫寒,其他的信息便不得而知,甚至我们也不知道他的生卒年月。常惠应该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根据推测,常惠自告奋勇随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应该只有二十多岁。这样的一个出身卑微的年轻人可以担当国家师团的副使,他的才华和勇气可见一斑。

当然,他还要感谢出生的那个时代,在当时的汉王朝尽管还没有科举制,但只要你有才华有勇气就可以有展示的舞台。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因为他们出使的是匈奴,就好比直入虎穴,生死难料。苏武师团副将张胜参与匈奴叛乱,连累苏武师团,结果全部被扣留在匈奴。

汉昭帝继位后派使入匈奴寻找苏武,单于谎称苏武已死。常惠此时秘密求见汉使,并献鸿雁传书之计,单于中计只得放回苏武等人。苏武临行前曾去见了李陵,李陵感慨道:

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的确如李陵所说,苏武从此名垂千古,成为了忠贞爱国的楷模,历史总是这样让人记住了英雄,却逐渐淡忘了随他一同忍辱负重十九年的那些师团成员以及献计救出苏武的常惠。

被扣匈奴十九年,智救苏武平定西域,却被遗忘的扩疆功臣——常惠

报国未晚,中年发光,余生为大汉平定西域

常惠随苏武回国之后,被封为光禄大夫,西汉外交开始了常惠时代。史书上并未记载常惠被扣留匈奴十九年间的经历,也没有提及他所处的位置。但从他最后能很快的见到汉使来推测,至少他当时应该在单于王庭附近,而没有被发配到贝加尔湖随苏武一同牧羊。

匈奴被卫青、霍去病击败后,势力范围主要在漠北和西域一带,因此在跟随王庭的常惠自然对西域的情况比较了解。当常惠展开汉王朝西部的地图,扫视散落在西域百万平方公里各处的西域数十国,一个名字被他紧紧地盯住——乌孙。

西域是汉朝连接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必经之路,丝绸之路的作用在当时已经极为重要。并且,匈奴对西域的野心也在不断的扩大,形成对汉王朝西部的巨大威胁。而乌孙是西域诸国当中最为强大的一个,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都有重要影响,并且本身也处于重要战略位置。

因此,常惠经略西域的重点目标就是拉拢乌孙,使其臣服大汉并与匈奴断绝。而西汉对于乌孙的经营也早已在进行之中,武帝时就派细君和解忧两位公主嫁给乌孙昆莫(相当于国王,也称昆弥)。

常惠在将乌孙作为重点目标的同时也积极与其他西域各国进行联络,加深他们与汉朝之间的关系,也正是这些日常琐碎的工作使得汉朝在西域的影响逐步扩大,各国纷纷向西汉称臣。历史上记载,常惠曾经六次出使西域诸国,在敦煌附近出土的悬泉置遗址中曾发掘出接待常惠师团的竹简残片。

与此同时,在解忧公主不断的努力之下,乌孙昆莫翁归靡也希望和汉朝拉近关系并疏远匈奴,也正因如此匈奴开始逐步威胁乌孙的安全。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匈奴联合车师国进攻乌孙,翁归靡和解忧公主上书汉朝请求援兵,但此时恰逢汉昭帝驾崩,汉军未能及时发兵。

被扣匈奴十九年,智救苏武平定西域,却被遗忘的扩疆功臣——常惠

元始二年(公元前72年),汉宣帝任命常惠为使者出使乌孙,常惠的到不仅仅是礼尚往来,还带来了联合出兵征伐匈奴的宏大作战计划,双方约定:乌孙出动五万精兵配合汉朝大军东西夹击匈奴。

常惠回国复命时,解忧公主和翁归靡也分别遣使与常惠一同赴长安请命。在解忧公主和常惠的努力下对匈奴的联合作战终于到来。元始三年,汉宣帝派出十五万精锐骑兵,兵分五路计划和乌孙联合攻击匈奴。此役常惠被任命为校尉,负责联络乌孙和汉军配合作战,常惠随翁归靡一道领兵由西向东偷袭匈奴。

由于信息传递迟滞,汉朝五路大军在茫茫戈壁上始终没有找到匈奴主力。而乌孙五万大军则偷袭了匈奴重要基地右谷蠡庭,匈奴人措手不及,损失惨重,乌孙大获全胜并得近四万俘虏,夺取数十万匹。此一战沉重打击了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和影响,迫使其向北撤退,汉朝逐步开始控制广大的西域地区。战后,常惠被汉宣帝封为长罗候,此时的常惠已经与苏武平级,在功绩上已经远远超过了苏武。

大破匈奴之后,汉宣帝派遣常惠再次出使乌孙,并赐金银以奖赏有战功的乌孙官兵。此时的常惠对西域诸国已经十分了解,尽管大破匈奴对各国有很大的震慑,并且汉朝也一再对诸国施恩,但一些小国仍旧心怀不轨不愿臣服,甚至私下和匈奴还有联络。因此常惠认为必须要恩威并施,才能使西域诸国真心归顺,此次他的目标是龟兹。

因为龟兹国曾经杀害过汉朝的校尉赖丹,由于种种原因汉朝并未惩罚龟兹。常惠认为此次出使可以出兵攻打龟兹,让西域诸国看到得罪大汉的后果。不过,汉宣帝认为刚刚击破匈奴,各国既然都已表示臣服,还是不要轻言战事为好,因此没有批准常惠的请求。

被扣匈奴十九年,智救苏武平定西域,却被遗忘的扩疆功臣——常惠

常惠的建议得到了霍光的支持,霍光明白西域诸国路途遥远,如果不对他们的罪行给予严厉打击,今后治理起来也会留下后患,必须让他们明白虽远必诛的道理。因此霍光告诉常惠可以相机行事,想办法惩罚龟兹。于是常惠在出使乌孙返程的路上开始自行谋划讨伐龟兹,常惠在乌孙借来七千兵马,然后联络龟兹东西两边二国,合计兵力近五万人三面合围龟兹。

龟兹王不敢应战,急忙献出杀害赖丹的主谋姑翼,并表示臣服汉朝。常惠本意只是惩罚龟兹,并非要灭国,见目的已达到便将姑翼斩首示众,随后退兵。后经常惠和解忧公主进行了多次工作,龟兹王迎娶刘解忧之女,和乌孙联姻,并多次入长安朝贡,龟兹正式臣服大汉。

合力平定乌孙内乱,威服西域为设立西域都护府奠定了基础

惩罚龟兹之后,西汉在西域的地位得到巩固,匈奴势力逐渐退出该区域,乌孙仍旧是汉朝在西域最重要的支持力量。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翁归靡请求汉朝立他的儿子元贵靡为王储,这也表明乌孙已经彻底承认汉朝宗主国地位,王位继承人需要得到中央政府的批准。

汉宣帝批准了翁归靡的请求,并将相夫公主下嫁元贵靡,任命常惠为特使,护送公主出嫁。然而,不久翁归靡逝世,乌孙国内政局变动,朝中大臣违背翁归靡遗旨,推举泥糜继位,号狂王。常惠得知这一变故后立即回报长安,常惠本想自己先去乌孙斡旋再做打算,汉宣帝下旨退婚,遂护送相夫公主回潮。


被扣匈奴十九年,智救苏武平定西域,却被遗忘的扩疆功臣——常惠

泥糜此人生性残暴,并且对汉朝并不友好,但是为了大局,解忧公主还是按照乌孙旧俗再嫁泥糜,后生一子:鸱靡。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刘解忧只能牺牲自己为挽回大局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果然,泥糜和刘解忧的关系非常差,也影响到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解忧公主准备除掉泥糜,于是联合西汉使者魏合意、任昌在酒宴上刺杀泥糜,结果行事不力,泥糜被砍伤逃走,刺杀失败。这次失败的刺杀导致乌孙政局突变,对于汉朝在西域的统治也极为不利。泥糜逃走后,他的儿子细沈瘦率兵围困王宫意图刺杀刘解忧,关键时刻西湖都护郑吉率兵赶到解除围困。

但是乌孙国内发生了严重内乱,泥糜由于性情狂暴不得人心,逃脱后势力渐弱,翁归靡左夫人之子乌就屠起兵杀死了泥糜。由于乌就屠是翁归靡之子且势力强大,郑吉派解忧公主侍女冯嫽劝降于他,乌就屠请求册封他为小昆弥,与元贵靡分而治之,自此局势逐渐稳定,但也导致了乌孙分裂。

当时西汉已在西域正式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正式管辖西域五十余国,这也标志着汉朝政府对这一区域正式行使主权。在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过程中,常惠不辞辛劳的奔走于西域各国之间,使各国逐步向汉朝称臣甚至可以应中央政府的命令出兵,解忧公主为稳定乌孙政局以及发展乌孙和汉朝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因此可以说,常惠和解忧公主为西域都护府的成立,为西汉版图的西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被扣匈奴十九年,智救苏武平定西域,却被遗忘的扩疆功臣——常惠

总结

常惠之所以值得被后人记住就是因为西域都护府实际上是在他之前所经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西域都护府意义非常重大。当时汉朝的政治中心远在长安,而西域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扼守丝绸之路,朝廷根本无法直接管辖。如果诸国不臣服,即使有官方机构也会形同虚设,也正是常惠等人不辞辛劳常年奔走联络各方,才为西域都护府的设立铺平了道路。

甘露三年,年逾古稀的解忧公主带着孙子、孙女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土,于黄龙元年逝世。三年后,常惠也与世长辞,谥号壮武候。当我们再次俯瞰西部广袤的大漠、山川时,应该记得曾经有一位公主和一位长罗候曾经为了这块领土所贡献的毕生心血!


参考文献:

1、《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下》

2、《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第六十四上》

3、《汉书•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4、《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

5、《新疆地方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