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人的兼职工作疯狂到了什么程度?就连当时皇太子都要兼职

宋代人的兼职工作疯狂到了什么程度?就连当时皇太子都要兼职

兼职这个词汇是古今共有的一个词语,在现代社会里兼职的意思是指在自己拥有正式工作或没有正式工作的时候,所临时参与的一项工作内容,比如很多小伙伴写头条都是兼职。古代兼职的意思与之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同时也具有很多差别,在古代,兼职这个词语只能用在官员身上,因为职位这个词最早的时候是给朝廷官员使用的词汇,因此兼职这个词在古代也是特制朝廷命官一官多职的词语。从对这个词语的解释上面就可以看出,古人的兼职和现代的坚持有很大的区别,虽然古代的官员也能够一官多兼职,但是他们的兼职却是特指其他的官职,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其他不同行业里的工作。

古代官员兼职的含义

宋代人的兼职工作疯狂到了什么程度?就连当时皇太子都要兼职

根据《古代官职及其注解》一文可以得知:“兼:职务较高的官职兼任较低职务职权。张安世车骑将军、光禄勋,又迁右将军、光禄勋;宣帝拜萧望之为前将军兼光禄勋;赵充国为后将军兼水衡都尉。常惠为右将军兼典属国。”也就是说古代所谓的兼职就是指一个官员同时担任两个职位,管理两个不同的部门处理两次不同的事务,一般情况下,古代官员进行兼职都是由朝廷指定派遣才能担任,这和现在自己去寻找兼职的方式有所不同。正常情况下古代的官员不可能做到兼职的状态,因为在一个官职确定之处,它所要担负的责任以及处理的事物就已经足够一个人的工作量了,除非是某一个工作岗位实在缺人或者是这个官员的工作能力极强,很得皇帝的重用或是自己上司的重用,否则,不会出现一个官员进行多个兼职的情况。

根据《古代官职升降的说法》一文可以得知,表达兼职的意思在古代有很多个:“1.假:临时的、代理的。2.兼:兼任,同时监管。3.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4.判:高位兼任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5.权:暂时代理官职。6.摄:暂代官职。7.署:暂任、代理官职。8.守:代理官职。9.行:代理官职。”

可以说在不同的朝代里,表达兼职意思的词语也有所不同,每一个时代对于某一个词汇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差别,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很多种官员兼职的情况。其中宋朝在这些朝代里是最为突出的一个,相比于其他朝代来说,宋朝的兼职情况更加的普遍,也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兼职只是个例,而对于宋朝来说兼职是普遍情况。

宋代的兼职情况

宋代人的兼职工作疯狂到了什么程度?就连当时皇太子都要兼职

按照正常逻辑观念一个官员的职责应该是明确在书面文件上的文字规定,同时官职的设定和官员的职务都是需要明确在书面上的文件,这样才能保证一个政治体系的运行和政治机构的完善,但是这样的情况在宋朝这个特殊的朝代里却是不存在的。宋朝的官员是没有具体定额的,也就是说很可能会出现一个职位上有多个人且职责混乱的情况。《宋史:职官志》对于宋朝的官僚体系是这样描述的:“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中书)、门下(省)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文武)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至于仆射、尚书、丞郎、(郎中) 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宋朝当官的话,你可能在上位之后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干什么的,以及自己是属于哪一方面的部门管理,自己又需要担负什么样的责任,处理什么样的事务,这些事情全部都是模模糊糊,没有明确落实下来成为明确规定的规矩。

宋代人的兼职工作疯狂到了什么程度?就连当时皇太子都要兼职

在宋朝时期很多时候本职官员并不去管理自己分内的事情,而是需要其他部门的官员进行兼职来管理具体的事务,这样职责不明且关系混乱的情况是宋朝官僚体系的主要特点。宋朝时期对于各级官员的任命情况都是比较随意的,甚至于一些看似重要的官职,实际上只是一种荣誉称号,他们并没有实权,却占据比较高的地位,一些曾经在唐朝时期出现的职务到了宋朝之后,都是需要许多官员进行兼职担任,许多皇帝认为无用,但在某些时候又需要有的一些官职都需要其他官员来兼职担任,具体操作情况,要看官员自身的能力把握以及对职位的了解情况。根据《文献通考》了解到:元丰官制后,“废翰林侍读、侍讲学士不置,但为兼官”。又有检校官兼官,也称”检校官兼宪衔”,南宋岳珂《愧郯录》即记云:“兼官则御史大夫、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

在宋朝时期除了真正的兼职干其他的工作之外,有许许多多官员会在自己原有的职位上边加上一个荣誉称号,这种情况下也被称之为兼职,但是只是兼任某一个职位称号而已,并不需要做其他额外的工作。加上这种荣誉称号会有什么好处呢?首先作为一个被众人认可的名誉称号,它代表的是这个官员能力被认可的级别,其次,加上这种兼职的职位之后就可以领取这个职位相应的薪水和补贴,也就是说可以在干一份活的基础上多领一份相应的工资和其他的补贴,这对于一部分官员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毕竟大部分没有家族支持的普通官员需要维持家中的基本开销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根据《文献通考》记载:“宋朝庶官之外,别加职名,所以厉行义、文学之士。高以备顾问,其次与论议,典校雠。得之为荣,选择尤精。元丰中,修三省、寺、监之制,其职并罢。满岁补外,然後加恩兼职。直龙图阁,省郎、寺监长贰补外,或领监司、帅臣,则除之。待制、杂学士,给、谏以上补外,则除之。”

宋代人的兼职工作疯狂到了什么程度?就连当时皇太子都要兼职

官员兼职的复杂情况——以宋朝为例

如果说其他朝代的兼职情况属于特批的个例的话,那么宋朝时期的兼职之多已经让兼职成为了一种正式的官僚制度,当时的皇帝甚至直接颁布了这样一项制度,差遣是进行兼职的一项手段,他们甚至把差遣作为一种单独的制度,独立在官僚制度之外进行。当然这种制度有利于当时宋朝的职位确定和权责的明确,只不过这种制度的施行,让宋朝的兼职情况变得更加的复杂了,原本比较简单的兼职开始变得正式化且开始出现许许多多复杂的现象。

首先因为兼职情况的制度化,所以宋朝的官员兼职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制度里边的兼职,另一类是制度外的兼职。根据岗位的重要性还分为重要部门以及重要岗位的兼职和闲散部门的兼职,一般情况下制度内的兼职都是看重职位的重要性以及这个职位的荣誉程度,而制度外的兼职看重的则是这份兼职的报酬以及这份兼职能为自身带来的好处。在许多有权有势的人看来,兼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名,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利益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能让自己的名字进一步的被众人所熟知并留下美名成为了都是许多官员梦寐以求的事情。

宋代人的兼职工作疯狂到了什么程度?就连当时皇太子都要兼职

宋代人的兼职疯狂到了什么程度呢?就连当时宋朝的皇太子都要进行兼职活动,真正的做到了升职皇太子夏之普通基层官员都要进行兼职的地步,一般情况下地位越高的人兼职的职位也越高,很多情况下这些地位高的人兼职的职位只是挂个名而已。根据《宋代兼职面面观》一文中提到的情况:“如太宗即位后,即令太祖次子德昭为京兆尹、兼侍中。这样的兼职自然是虚衔,但后来规定皇太子兼任开封府(南宋为临安府)长官“府尹”或“府牧”,则为实兼,称为“判南衙”,意在借以训练其治国理政能力,积累行政管理经验,也是皇帝考察皇储品德能力的一个机会。”

可以得知,大多数的贵族子弟在兼任这些职位的时候,都是怀着历练自己的能力和心性的目的去办事的,宋朝时期的兼职几乎覆盖到了除了皇帝之外的所有人的身上,他们的兼职可能不仅仅只是因为自身的意愿才获得的,很有可能是宋朝的皇帝进行的一种平衡权力的措施,在一人多职这个政策上面体现的是这个人的个人能力以及皇帝对他的信任程度和考察机会的给予。

宋代人的兼职工作疯狂到了什么程度?就连当时皇太子都要兼职

总结

在现代所存在的兼职情况其实早在古代就已经有了,古代的兼职一词仅用于官员的一官多职上面,这其中古代的兼职情况在宋朝发展最为突出。宋朝的兼职甚至发展成为了一项被明令规定的制度,上到皇太子下的普通基层官员都可以兼职,对于宋朝的大部分官员来说,他们进行兼职并不是为了利益,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大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以及他们对于与荣誉的欲望。

参考文献:《古代官职及其注解》、《古代官职升降的说法》、《宋史:职官志》、《文献通考》、《宋代兼职面面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