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出使时与匈奴关系良好,原本无需牧羊,一场变故颠覆人生

苏武出使匈奴之前,汉朝与匈奴双方的使节都兼有“侦察”的目的,相当于“细作”,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间谍”。一旦被敌对方发现,毫无疑问是要扣留的,大汉王朝当然也不会轻易放过匈奴的使节。

汉武帝继位后,双方的“间谍战”日渐升温,一直持续了四十余年。在苏武出使之前,被匈奴扣留的汉朝使节就多达十几批。


苏武出使时与匈奴关系良好,原本无需牧羊,一场变故颠覆人生


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且鞮侯单于继位。这位新单于的曾祖父是恶毒残忍的冒顿单于,他的父亲是嗜杀成性的伊稚斜单于。且鞮侯似乎少了些匈奴人的血性,但对于大汉朝来说,却是值得庆幸的。

且鞮侯单于自称“不敢直视大汉天子,大汉天子是我的长辈”,送回了全部被扣留的大汉使节,欲与大汉朝修好。

正是由于且鞮侯单于的态度,汉武帝才派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这次出使有两个目的,一是送还全部扣留的匈奴使节,以表示对归还大汉使节的回敬;二是借机赠送礼物,试探且鞮侯单于欲与大汉朝修好的诚意。可以说,苏武此次出使有着非常好的“政治环境”基础。

苏武出使时与匈奴关系良好,原本无需牧羊,一场变故颠覆人生


苏武一行一百余人,顺利到达匈奴,除且鞮侯单于表现傲慢之外,一切都很正常。可就在苏武等人准备返程时,一场突发的变故,改变了苏武的人生。而这场变故又并非由苏武引起,事情的原由要从这三个人说起——缑王、卫律和虞常。

缑王原为匈奴人,是昆邪王的亲外甥。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缑王随昆邪王一起降汉。昆邪王封为漯阴侯,缑王在骠骑将军司马赵破奴手下。汉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赵破奴部西征,被匈奴左贤王围困,全军覆没,缑王被俘后沦落于匈奴。

卫律原为胡人,原居于长安长水附近,后随父亲归顺大汉朝。卫律当年与协律都尉李延年交情甚好,李延年曾向汉武皇帝举荐过卫律。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延年的弟弟李季以“奸”乱后宫,皇帝大怒,下令诏诛灭李氏兄弟宗族。卫律怕受李延年株连,逃往匈奴,后多次对抗汉朝军队,汉武帝十分痛恨。

虞常原为汉朝长水校尉,因何事、何时到了匈奴史料中未见记载。在去匈奴之前,虞常与苏武随行的副中郎将张胜颇为熟悉。

缑王、虞常不同于卫律,并没有真正以大汉朝为敌,时常有回归大汉之意。他俩暗中联络有意归顺汉朝的人,曾策划劫持单于的母亲投奔汉朝,但苦于没有门路与大汉朝取得联络。适逢苏武率队出使匈奴,虞常便私下会见老友张胜,试探回到汉朝的可能性。他对张胜说:“我知道汉武皇帝非常痛恨卫律,如果我在匈奴把他除掉,算不算为皇帝效力,我在大汉朝的母亲和弟弟能得到朝廷保护和赏赐吗?”张胜非常赞同虞常的做法,并资助虞常一些银两。


苏武出使时与匈奴关系良好,原本无需牧羊,一场变故颠覆人生


一个多月后,且鞮侯单于外出狩猎,大营中只有单于的母亲阏氏和宗亲子弟。虞常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组织了七十多人,准备劫营绑人。可没想到,被胆小之人逃脱告密,单于宗室子弟将计就计,设下埋伏。结果缑王战死,虞常被俘,一场精心策划的救赎行动就这样被诛灭了。

且鞮侯单于闻讯回营,命卫律审问虞常,彻查此事。张胜并未参与这次行动,也不知情,但万一虞常供出两人之前的谈话,他肯定脱不了干系。张胜越想越怕,连忙找到苏武,把前因后果讲了一遍。

苏武也感到事情的严重,他说:“整个事件虽然我们并不知情也未参与,但毕竟虞常要通过我们联络朝廷,我们一定会收到牵连的。侮辱我事小,可我是代表大汉朝而来,侮辱我就等于侮辱朝廷。”

不出所料,虞常果然供出了与张胜之间的密谈,且鞮侯单于一怒之下要杀死所有汉使,但被身边的谋臣拦住了。谋臣劝阻单于说,杀他们太容易了,道不如将他们全部招降,得到了单于的应允。

且鞮侯单于仍派卫律审讯苏武,苏武对副使常惠等人说:“丧失气节,侮辱使命,即使我能活下来,可将来有什么脸面回到大汉朝,有什么脸面去见皇帝。”说罢拔剑自戕,卫律大吃一惊,急忙抱住苏武,命人速速找来医生。

苏武命不该绝,本已奄奄一息,硬是给救活了。且鞮侯单于得知此事,暗自佩服苏武的气节和品行,早晚派人问候苏武。


苏武出使时与匈奴关系良好,原本无需牧羊,一场变故颠覆人生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此后,苏武开始了漫长的“牧羊”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