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救灾记》为例,看老祖宗们在"天灾"之后的,“智慧”救灾妙法


以《救灾记》为例,看老祖宗们在

引言:


当人类大致"驯服"了动、植物之后,开始从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社会,基本生存"口粮"得到保障,但也同时开启了漫长的与"天灾"争斗的"历史"。


是的,纵观大到整个世界范围,小到我国广大的土地,从古至今,不论何时"天灾"总在不经意的情况下,给以"盛世"当头棒喝,或者让"战乱"之灾火上浇油。


时至今日,之所以依旧为人类"统治"世界,就是因为我们在面对"天灾"之时,永不放弃,不论古人,还是今人在面对"灾祸"的来临之时,即使过程"黑暗",但结果都是一场众志成城的"胜利"。


但是,历史的进程永不停息,许是如今的我们于"盛世"承平日久,那些年记忆中的"天灾"似乎遥远地在"天边",所以最初的开始,懵懂无知,但许是"幸运",每每此刻总有有志之士挺身而出,救国救民于水火,而国家更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天灾"还在继续,我们的"战役"还在坚持,不过,此时的我们或许可以从古人已发生的成功范例,去看一看我们"老祖宗"们对"天灾"后的应对,观其救灾之法,或可古为今用,给予今时一点启示。


以《救灾记》为例,看老祖宗们在

日月同辉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


"天灾"已成,而"人祸"难料,治之为"重"

都说古代"落后",而今时"先进",是的,时代随着时间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历史"的角度看,现在是比古代要"先进"得多。

但有两点却是亘古不变的,一为"人性",二为"自然"。

所谓"人性",其实从古至今,此"物"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局者迷",历史的局限性,基本"永远"限制着"人心"的范围,于是比较而言,是为"不变";

而"自然"则更是如此,诚然从古至今,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相处发生了由无知到敬畏,由共存到"驯服",由驾驭到"颠覆"的过程,看起来是"争斗"不休的。


但实际上,从本质而言,几乎没有一次"争斗",是由"预知"开始的,也就是说,于人类而言,"天灾"就是"自然"的"进攻",而"救灾"就是我们的应对。

若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如"大禹治水"般,尚可"成功"消除灾祸,但若遇上"人祸"的利益纠纷,战乱等,则"结果"一目了然。

所以,其实应对"天灾"的最佳"救灾"之法就是防止(控制)"人祸"的产生,可以说"救人"就是"救灾","救灾"即是"救人"。


以《救灾记》为例,看老祖宗们在

《越州赵公救灾记》为例,这篇曾巩的名篇,就很好地为我们还原了一场在宋熙宁八年时,卓有成效的成功"救灾"纪事。如曾巩对此的评价:

"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

其实就是用尽量精炼与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描述一场"救灾"措施的条陈与具体"实况",以此成功的范例去为后世"地方官"们用作"灵活"地参考之文。


尤其以这两条措施的灵活施行,为当时,乃至后世的典范之举:

"1.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2.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

以上,不管是"前瞻性"的建设病坊,还是"预备"僧、医等人,相应药物饮食等的提前防疫措施,都可见古人极高的"智慧",更别提还有"大爱"的延续"救穷"之举,更是一种大善与爱民的品质。


以《救灾记》为例,看老祖宗们在

如曾巩般,宋时文人的书法都是极好的。

说起宋朝,最大的印象或许就是"书生治国",而"书生"历来被视为"死读书"的刻板印象,至于后世"八股文"之害,更是几乎把科举"选"出来的官,打入"不堪重用"的一派,认为其只会之乎者也,根本没有"治世"之能。

是此文一出,或许可以颠覆一番大众的认识,这一段时期,是经历了庆历变法与熙丰变法的时期,前后两次"改革",即使失败,任就留下来了被磨灭的"印记"。


以《救灾记》为例,看老祖宗们在

铁面御史——赵抃

而此文实施救灾之法的"主人公"赵抃,正是人称"铁面御史"的赵清献公,中举之后,从地方知县做起,辗转历经多地,为其累积了丰富治理"地方"的经验,加之其人正直,好学,忧国忧民,才促使于"天灾"降临之时,临危受命拯救黎民于水火。



从"统计"到因地制宜,"书生"的经世致用的"神操作"

当然,既为"天灾","救人"就是重中之重,但如何"救"?怎么"救"?怎么才算是"救"好了?以及"救"到何种"地步"才完?

如此种种,具体"救灾"措施的"有效"且"平顺"地施行,才是真正应对"天灾"之法。


正如近年来我国历经的"天灾"一般,小到几乎每年、每几年都会经历的旱灾、水灾,大到十数年一遇的冰灾、地震等,虽每每一遇皆是"呜呼哀哉",但其实也从"侧面"为我们累计了不少"经验"。

既然"天灾"难以预料,那么我们该做的就是一旦遇到,就经济"行动"起来,不求"无损",但至少力求"最低"才对。

所以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救灾"就是古往今来,我们都需要思考并不断"改进"积累的"经验"所在。


一般来说,遇"天灾"之时的"救灾"之法,不外乎"救人"与"恢复"两者,前为根本,后为"成功"的衡量标准。

而细分到具体而言,则以"专项专地"、"专人专事"的"标准"救灾措施为主。


以《救灾记》为例,看老祖宗们在

旱灾惨状

正如《越州赵公救灾记》一文记载的具体措施一般:

"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首先第一步就是"专项专地":

针对"旱灾"的特点,与当地的地域,运用"统计学"提前调查实际受灾情况,诸如受灾地域具体范围,各地方百姓受灾具体"深、浅",该大致准备多少钱粮,房屋、建筑等受损情况,以及可以从哪几种渠道募集,除朝廷以外的"物质"等等,好有个模糊而具体的"大局"观。

再来,就是因地制宜,采用"专人专事"的方式,根据当地受灾的实际的情况去制定相应的"救灾"措施,以保证最小的损失和最大的"救援"。


以《救灾记》为例,看老祖宗们在

灾民图


如十分具有远见及"先知"般的"神操作":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其实或许就是有见于过去的经验所得的教训,(此时的赵抃已辗转为官四十余载,可见"必定"经验丰富。)所以有"远见"地把幼子和女子都纳入"现场"受食的范围,如此做的原因,或有以下几点:

1. 古时"天灾"多为水、旱两灾,以大多农耕为生的百姓,面对"天灾"的抗灾能力都不足,每每因为得不到救助,或者救助不及时,不止饿殍遍野,通常因为传统"男权"社会的观念,还伴随易子而食,买卖妻、女换钱粮的普遍现象。

有见于此,于是才会把领粮的"现场"发放人员,扩大到孩子和女人的范围,一来在大程度上保证孩子和女人的存活率,二来减少卖儿卖女卖妻的"惨剧"。


2. 而创新地"发明"男女分开领粮和一人一日领二日粮的措施,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领粮时的"治安",(安全,男女混排,一是不符合宋时礼教的男女大防,二是减少出现欺负弱小女子的情况。)以及"保全"家庭的完整。(要是男女混领,很容易出现一家只余女子或者男子的情况,稍有不轨之徒,易出现偷盗、抢夺事件的发生。)


以《救灾记》为例,看老祖宗们在

领粮施粥图

当然,所谓救急不救穷,即使朝廷牵头救灾,也不能完全依靠朝廷永远"免费"发放粮食,以上举措,只为一时之需,等到保障了民众基本"生存口粮"之后。

就是第二步"恢复"举措了,如此,赵公的又一四项"神操作"就此诞生:

"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也就是一为以相对合理的方法收集粮食,然后平价卖给有余钱的百姓;

二为以工代赈,既是为百姓"自己"修葺房屋、建筑、防护工程

等,也是用劳力"正当"换取工钱与粮食,自救;

三为以官府做保和"偿债人",让百姓以低廉的利息,借贷钱粮,好以之后的耕种,而宽限连来年收获之时,再还之;

四是让流离失所的幼子、无依无靠的女子由官府出面,供人收养。


如此四项举措,可谓是把灾后可能的"遗留"问题,给降到最低限度,基本在方方面面中,保证了"所有"百姓在灾后的恢复问题,即使放在今时,也是极全面和了不起的举措,何况古时。


以《救灾记》为例,看老祖宗们在

近代差不多的“施粥”举措

当然还有更"神"的前瞻举措,就是所谓"分而救之"如:

"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其实就是有恐于"流民"和可能引发的发放不均而引起的"暴乱",所以采用"当地当领"之法,划分相对均匀的五十七处领粮点,然后使百姓在"自己"的地方领粮,如此,既减少流民的出现,又保证粮食发放的"有效"。


而除此之外,所体现的"高明"之处在于:

一则,由本地人发放本地人粮,可以避免"贪墨"过甚,虽然不能完全避免隐匿,但至少"同乡"们日常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会不好意思太过区别对待;

二则,可以很好地分割、缩小管控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的调整,毕竟各地受灾实况不同,而由大分小之后,结合当地"之长",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冲突和暴乱的产生,毕竟同乡大多知根知底。


如此种种举措,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

而其影响,被曾巩誉为:"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可见其效果。



古为今用,关于"救灾"的启示与教训

虽《越州赵公救灾记》是以越州旱灾为蓝本所撰写的标准"救灾工作手册",但是从其中种种极有前瞻性、预见性和全面性的措施看来,就算放在今时今日,任有可借鉴的部分。

当然,笔者之所以以此文为例,主要想谈的还是一种在"天灾"之时,我们可以借鉴、得到的一些启示,或者说由此文透露出的"思想高度"去映射今时的应对"天灾"之法。

看到的是其施行的种种方法的"有效性",也是其因地制宜,专项专治的经验与观点。


以《救灾记》为例,看老祖宗们在

发放物资示意图

正如"神操作"般的把幼子和女子纳入领粮的范围,又用男女分开领粮的措施,足以看出其伟大的远见,或许就宋时,就赵公本人的传统想法,只是单纯对"人命"的珍惜与爱护,但是就今时的眼光看来,却是一种在"人人平等"的理念上的"高见"。


由此不得不夸一下我国"神"一般的"救灾"效率,从前当做傲娇调侃的"基建狂魔"之称,真正到需要之时,却成为国人最为骄傲之处,而后的"封城"也是因地制宜之举。

我辈普通人,除了遵循国家的意见老实宅家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不轻易听信、散布谣言,乖乖听从官方公布的举措,并严格执行,更加要积极配合当地的"管控"。

正如赵公对越州大旱时的种种举措一般,事实证明,如此看似"不人性化"、"不合理"的为你好举措,(想必关于幼子领粮和女子领粮,当时的很多百姓都不能理解,单纯去权衡一次性"卖"所得多,还是多次领粮所得多。)是真的,为你好。

不理解不要紧,但是一定要"听话",诸如听信非官方的,一些没有"资质"做保证的民间大众的"偏方"或者什么"特效药"等等,实属害人害己之举。



结束语:

其实在学生时期就在课外阅读过《越州赵公救灾记》,只是当时只觉无聊,如今偶然又看到此文,结合现状,深有感悟。

不止感叹千年前的"老祖宗"们的高智慧,更是感叹于此文透露出来的远见及前瞻性、科学性,时代在不断变化,但其实千年前与千年后的"救灾"举措之人性与人心,大致上还是"没变"。

只不过现在的我们"听取"外界的声音,吸收外界的信息更为宽广,但正是如此也更为庞大而复杂,如何在"危难"时期不偏不倚地保持本心,即使帮不上忙,也不要帮倒忙,最终众志成城"胜利",才是需要我们去想和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