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嗇”邵逸夫:一生捐了三萬棟逸夫樓,為何有的“逸”字少一點

2008年,汶川地震爆發,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同度過這次難關。當時,

此人大手筆捐出一億港幣,支持汶川地區的重建工作。有人說他大方,也有說他吝嗇,要知道,他曾經以公司食堂所賣的饅頭一個才1毛錢為由拒絕劇組出去買20元100個的生煎包。他就是邵逸夫,中國近現代傳奇人物,一生捐贈三萬棟逸夫樓,為祖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在邵逸夫捐贈的眾多教學樓之中,很多“逸”字少了一點,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成功經歷

1907年,邵逸夫出生於生於中國浙江寧波鎮海。邵逸夫兄弟姐妹8人,邵逸夫排行老六,因此香港娛樂圈很多人尊稱邵逸夫一聲“六叔”。邵逸夫所在邵家也曾是江浙地區的名門望族,不過到了邵逸夫這一代,家道早已敗落。邵逸夫成年時,邵家只有一棟上海的老房子和一家名為“笑舞臺”的上海劇院。


“吝嗇”邵逸夫:一生捐了三萬棟逸夫樓,為何有的“逸”字少一點

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這也是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前身。此時的邵逸夫,正在讀中學。1926年,中學畢業的邵逸夫應應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協助開拓南洋電影市場。從此以後,邵逸夫便與電影事業有了不解之緣。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邵逸夫與三哥邵仁枚先後購入多間戲院。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邵逸夫赴美途中,遇到輪船沉沒的危險,但邵逸夫終究靠著頑強的毅力存活下來,並且成功帶回有聲電影器材。

1967年邵逸夫創建香港無線電視TVB,並於1971年開設了被譽為“港星搖籃”的訓練班。當時香港演藝圈的“黃金一代”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郭富城、劉嘉玲等眾多明星都畢業於這個訓練班。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天王”的人選和稱號也由邵逸夫一手操辦。所以說,邵逸夫對於香港電影事業乃至世界電影事業都有著巨大貢獻。


“吝嗇”邵逸夫:一生捐了三萬棟逸夫樓,為何有的“逸”字少一點

兼濟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邵逸夫一生的信條。客觀的說,邵逸夫並非香港最有錢的人,但他卻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數的大慈善家。邵逸夫麾下有他自己的影視王國,邵逸夫因影視王國躋身富豪行列,但要知道,真正打響邵氏電影的名聲的卻是邵逸夫所做的慈善事業。邵氏電影的美名,主要還是來源於邵逸夫始終如一的慈善事業。

據相關統計,邵逸夫歷年捐助社會公益、慈善事務超過100多億港幣。邵逸夫興建了6000多個教育和醫療項目,一生捐贈教學樓多達3萬餘座。香港多座專上院校的建設曾得邵逸夫捐助,如香港中文大學的逸夫書院、香港大學的邵逸夫樓、香港城市大學的邵逸夫圖書館等。可以說,邵逸夫捐贈的教育資金遍佈全中國,我國眾多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樓”。

邵逸夫一生執著於慈善事業

,我國的教育事業的巨大進步,離不開邵逸夫無私的捐贈。除了修建教學樓,邵逸夫也曾為災區重建捐款多次。2008年,汶川地震後,邵逸夫攜夫人方逸華為災區捐款一億港幣。2009年,臺灣遭受颱風侵襲,邵逸夫捐款一億港幣。2011年,青海玉樹大地震,邵逸夫再次捐款一億港幣。


“吝嗇”邵逸夫:一生捐了三萬棟逸夫樓,為何有的“逸”字少一點

邵逸夫的晚年之時,曾有人問到:邵氏公司製作的影片賺了多少利潤?而邵逸夫則笑著回答說:“賺了多少不是問題,捐了多少給國家才是重要的事情。”

邵逸夫無時無刻不再捐贈,他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災區重建都做出了巨大貢獻。毫不誇張的說,邵逸夫一生都在捐贈。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人詮釋何為真正的兼濟天下。所以說,邵逸夫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的“中華慈善獎終身榮譽獎",可謂是實至名歸。

謎團解惑

邵逸夫電影起家,一生都致力於電影事業的發展之中。邵逸夫帶領邵氏電影走向輝煌,獲得了了巨大的財富。獲得財富後的邵逸夫,並沒有成為利慾薰心的資本家,反而致力於慈善事業,成為一名慈善家。

如今,全國各地都有邵逸夫捐贈的“逸夫樓”,但是我們仔細瞭解後,可以驚奇的發現,有一些“逸夫樓”中的逸字少了一點。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一時間引起了

眾人好奇。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是有原因的。

邵逸夫通過電影行業獲取一定利潤後,逐漸開始投身於慈善事業。邵逸夫主動找到學校,希望可以為學校建造一座教學樓。隨著一座座逸夫樓的建立,也有學校主動找到邵逸夫,懇求邵逸夫為其學校建立一些教學類建築。


“吝嗇”邵逸夫:一生捐了三萬棟逸夫樓,為何有的“逸”字少一點

當時,邵逸夫在全國各地興建起了教學樓,主要通過固定數額資金捐贈的方式完成的。在這之中,不免經常出現這樣一種情況,邵逸夫捐贈金額不可能剛剛好,總會或多或少。如果捐贈的少,總會有當地政府和其他機構予以補充。所以說,在全國各地的逸夫樓中並不是所有教學樓都是由邵逸夫全額捐贈完成的。

隨著邵逸夫慈善事業的進行以及各地教學樓的逐漸興建,邵逸夫向各地學校提出一個要求。如果不是自己全資興建的教學樓,堅決不能冠名“逸夫樓”,那個逸字必須少一點。後來,邵逸夫捐贈的教學樓越來越多,這個要求也成為眾多學校心知肚明的明文規定。正是因為邵逸夫這個要求,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少一點的“逸夫樓”。

“吝嗇”邵逸夫:一生捐了三萬棟逸夫樓,為何有的“逸”字少一點

縱觀邵逸夫的一生,毋庸置疑的是他的成就。作為TVB的創始人,他對香港電影事業的發展有著巨大貢獻。在邵逸夫的身上,除了事業有成的企業家的稱號,還有兼濟天下的慈善家稱號。慈善事業幾乎貫穿邵逸夫的一生,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人詮釋何為真正的達則兼濟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