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气重,从心理学上映射什么?

毛毛哥哥60173822


朋友你好。这里是心理咨询师老友手札,很高兴回答朋友你的问题。


对于怨气重的理解其实是很简单的。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的一点是,人都会有怨气,存在怨气是很正常的。

基于怨气,确实会产生一些不好的行为,甚至有一些伤害他人的行为。但这些行为的产生也是正常。

这里的正常,并不是指发生了不需要承担代价,而是指它在现实世界中会发生。


在它的背后确实存在一些东西。

在遇到被家庭伤害过的朋友时,你都会感觉到他们身上存在一些对父母的怨气。

他们都会产生“都怪他们”、“要不是他们曾经如何”、“他们小时候该对我好,却没对好我”等类似的想法。

那么,这里他们的怨气就是基于“我觉得你该怎么对我,但你没这么对我”、“我觉得我该得到的,但是没有得到”,而产生。


当然,也并不是只会因为这种情况而产生怨气。

因为在“我觉得我该获得什么,但我没得到”这个逻辑里,包括了这样几个重点;

1、我应该得到,但没得到;

2、我没得到,但我想要。

第一点对应的是,我不认可现在、不认可过去的事实,认为没得到就是自己有损失;第二点则是对应了,我不接受这个状况,我一定要得到,以及我自己改不了自己这些,所以需要你给我。

那么,这时候我们与他人的身份就变成了,你是伤害我的、你是亏欠我的。接着理所应当的,我们就会把自己的怨气发泄在对方身上,并想要通过这种行为让对方补偿我们。


补偿我们之后,我们的现状就改变了,我们就能变好了。

这是我们内心的想法。但很不幸,这只是我们过不好当下,所以才衍生出来的内心想法。

怨气,是我们给自己没能力过好现在,所以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的借口。

本质是,我们想过好现在,但没能力过好;没能力过好又不肯面对,所以找了个借口。

所以,当我们能过好现在、能接受有所失去的自己时,我们也就能放下,并且没有怨气了。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希望我的回答能协助朋友你看到世界真实的样子。祝好。


老友手札


有那么一段期间,我也是这样。看什么都来火,什么都不服输!看别人给的答案都是说人格不好,负能量重,可我不这么认为!

为什么会有怨气?

有时候真的是觉得老天的不公,有时候真的是累了,有时候真的好无奈!

一生下来,不管命运多不好,生活条件多艰苦,即便吃不饱,都没有关系,小时候无忧无虑,能在每天写完作业后玩会游戏,就是快乐和幸福!

长大了,早点出去工作,努力赚钱就是,年轻,不觉得苦!

成家了,小时候我走过的苦,又在我的孩子身上重复!还有更多无法言喻的苦痛!咱扛!

别人说,这是命不好,我不信。命,由我不由天!我定能主宰!

我一直是客观的人,可生活呀,还真的是难,怎么奋斗怎么努力,即便是最简单的为人处世,也是那种自古套路得人心!在工作上也好,生活中也好,我们这种性格直爽有啥说啥的人,往往都被人排挤!

受委屈和冤枉的时候,那我真的是像人家眼里那样的负能量的人,我每次大喊大叫诉说着自己的清白和道理的时候,别人都在对我指手画脚嘲笑我,即便是好朋友也会在背后我是个疯子!

其实我自己也很难过!我不想这样的,每次闹后自己都会回去一个人大哭一场!也很后悔!也不想被别人说成疯子!

其实,我真的只是觉得自己好无助,好无奈!那种呐喊,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个笑话!



恋恋小姐姐


前段时间北京民航总医院杨文医生不幸成了行凶者孙文斌宣泄怨气的对象。

杀人犯孙文斌做过印刷排字工人,后辞职,先后做过养牛、养猪等营生,但都赔本,后来还离了婚,目前属于无业人员,在外面租房子住。


跟他共事过的一位员工称,孙文斌:“不太爱说话,也不惹事”。

从孙文斌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事业一直都不怎么顺,表面不说话,也不惹事,但其实他内心的积怨已经越来越深,只等着一个宣泄口来发泄他全部怨气。

这时候他95岁的老母亲病了。

95岁的高龄,她身体的抵抗力、免疫力已经大大下降,但他们一家却要求医院无条件治好他们母亲,否则就是医生的失职,医生就该死。

结果治疗情况不乐观,于是斌就把屠刀割向了杨文的脖颈。

从头到尾,孙文斌本人就没有反省过自身的问题,工作不顺就抱怨社会,他妈治不好就抱怨医生,总觉着自己受到了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对待,周围人都欠他的。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受害者心态,他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客观环境,并将自己与整个世界对立了起来。

在他们的世界中,自己就是“受害者”,他人或是外界就是“加害者”,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受害者心态中,自身的怨气就会越来越重,进而变得自大、自私。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逃避自我责任的行为,然后走进了自欺欺人的死循环。

在美国亚宾泽协会所著的《别找替罪羊:如何跳出自欺欺人的思维盒子》一书中指出我们要跳出这个盒子,就要通过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自己和他人:

首先,要进行自我质疑。当我们产生愤怒的情绪,想将一团糟的责任归咎于他人时,就需要自我质疑,它可以帮自己更客观地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

其次,要改变自己的关注点。不要关注别人做的错事,关注你自己能做什么正确的事;不要担心别人是否会帮助你,而是要关心自己能否帮助别人。

最后,要学会进行责任转换。在一个团体中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所作所为,把关注点从自我转移到双方的共同目标上。

学着去做到这几点,可以避免自己把自己塑造成“怨妇”。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的生活一地鸡毛,并不是别人的原因,而是我们一手造成的。

而那些从不反省自己,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报复社会的人从来都不值得同情和怜悯。


决策心理猫


不知道如何请别人帮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就有怨气。

我有个亲戚,勤快是很勤快。但是非常爱抱怨。有一次十月一家里聚会,她念叨着元旦的时候女儿结婚那天太冷,手冻得冰凉。话说这都过去快一年了。还念呢。女儿没结婚抱怨没结婚,结了婚抱怨女婿不会关心人,把女儿接回家过一段又抱怨女儿一直跟父母住。

后来发现,因为老公强势,她想要得到关注又不会直接说,就开始抱怨。希望这样能引起别人注意,主动关心她。但是越这样别人越离她远远地,后来慢慢就得了抑郁症。

有时候我们看到这个人的情况,透过现象看看这个人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引导他把无法直接表达的需求说出来。或者给点认同,给点理解,让爱抱怨的人提升一下对自己的评价。很多怨气就慢慢平复了。



任何一种行为,背后所折射出来的,都是人格。怨气重的人,负能量满满,出口必是挑剔,指责或者抱怨,一般以下几类人格的人会比较容易出现这种行为。


1.自居受害的消极人格


这类人总感觉到无助和无望,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总是感叹,抱怨和懊悔当下的处境,并认为这种处境永远不会发生改变。


在人际关系中,当一个人在潜意识总将自己置于“受害者”或者“弱者”的地位时,就会经常产生被别人“迫害”的感觉,自然,也就产生了对他人的很多怨恨的情绪。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程度不同的自居受害人格,最典型的例子是:我们总是认为是别人“惹”了自己生气。换言之,是别人做了某事,做得不对,“伤害”了我们,所以我们才感觉到愤怒或者委屈。


当一个人这样想的时候,其实就将自己置身于受害者或者弱者的地位了,这种思维逻辑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逃避责任:我的情绪不由我自己来负责,而是由“你”来负责,因为“你”惹了我,所以,“你”必须道歉,否则我就会一直生气....



一个人不能也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买单,而将这种责任推卸到他人那里,本质上是一种依赖的心理,自然也算不上人格独立的人,这样的人,一般怨气十足,因为他们总是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毕竟,依靠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件事,实现起来太难了。


2. 完美型人格的人


在成长不够的完美型人格的人里面,会有很多挑剔的人,这些人,总是睁着一双雷达眼,时刻盯着自己和别人还不够好的地方。这样的人,常常因为追求“完美”而挑剔,又因为挑剔引发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里对方的不满,最后,又因为对方总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而怨气冲天。


没有人愿意和挑剔的完美主义者生活在一起,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这类人总是怨声载道,因为在他们的“完美”标准里,没有谁能经得起推敲。大多数完美型人格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强迫,当事情或他人没有按照他们潜意识里设计的轨道行走时,他们就会产生很多抱怨。


3. 妄加批判型人格的人


“贴标签”是这类人最常用的人际相处模式,他们特别爱从自己认定的角度衡量别人的好坏和对错,当然,大多数时候是错的。这类人往往比较固执,其思维模式僵化、固着,习惯自我中心,用单一的标准衡量世界。自然,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得到的都是挫败感,而这些挫败感则会激发他们的怨气,让他们抱怨连连 。


他们的很多方式和完美型人格的人类似,都是一样的挑剔,但是也有一些区别。完美型人格的人更关注不完美的部分,而妄加批判型的人则更加顽固和挑剔。


顺便说一下,之所以他们这么喜欢给别人贴标签,喜欢评判别人,其实本质上是因为他们内心需要“确定感”,这种确定感属于安全感的范畴,而确保确定感最好的方式,就是“掌控”别人,也可以说,控制他人,是最简单的提升掌控感的方式。而抱怨别人(其潜台词是通过抱怨,让别人改正),正是控制的手段之一。


所以,这类人往往也是天天怨气冲天的人,因为事实上,他们越想掌控,往往越无法掌控。


不管是哪一种人格类型,怨气大的人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消极的人格类型,他们有消极人格常用的消极性思维,内心缺少力量,潜意识里缺少真正的安全感和掌控感。所以,他们都是人格不够完整的人。


事实上,没有人格绝对完整的人,区别只是在于程度的不同,而作为一个人的成长,就是要从人格上不断完善,包括认知的迭代提升,思维方式的转换,行为的替代等等。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欢迎互动,欢迎点赞,欢迎打赏,欢迎关注....

有梦想的唐糖


一对新人在婚礼上,主持人荧幕上准备播放爱情成长记录,却是“新娘和新郎的姐夫出轨的视频”,而这一切是新郎的安排。

这是近日发生在一场婚礼上的事情,现场上新娘面对这个事情,和新郎大声争吵,甚至打在一起,好好的一场婚礼变成了闹剧。

而让新郎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之前就知道了这个事,掌握了视频,内心中对新娘充满了怨气,用这种方法来“报复”新娘。

那么,新娘真的是那个无理取闹的人吗?答案,并非如此。之后,新娘把新郎曾经与她的聊天记录公布,原来新郎经常对她家暴,导致她产生了抑郁。新郎的姐夫看到这个事情,多次安慰她。情感错乱中,出现了感情转移,就有了那个视频。

新郎的怨气中,看不到自己家暴新娘的痛苦,只看到了自己的委屈。当然,更看不到这个事情发生后,带给他姐姐、父母的伤害。

怨气,在心理学上映射的是什么?

怨气,是一个人面对自己无法得到满足或者遭遇到伤害时,没有得到化解时,内心逐渐积累的负面情绪。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作,行为-认知之间的联系感。意思是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着认知作为支撑。

怨气,也是如此。就像上面这个新闻中,新郎对新娘的报复行为,就是在他觉得“新娘不爱他,才会这样”的观念。于是,产生了怨气。

而真正产生的原因是,他之前对新娘的家暴,想要控制新娘的心理。现在得不到满足,就觉得对方背叛了自己。

很明显,怨气产生的时候,人已经是不理智的,他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只是一味地去追究对方的错,和给自己带来的伤害。

当然,他这个怨气只是来源的一种。生活中常见到的,还有以下几种:

1、被他人长期针对、责骂,而自我不敢反抗,内心产生怨气。

2、觉得自己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没有人能够看到自己的付出,心理巨大落差产生的怨气。

3、自己觉得应该得到的,但是他人没有满足自己的欲望,内心产生怨气。

生活中,家庭常见的怨气解读

相信,很多新手爸妈的情绪都是复杂的。家里多了一个小成员,这是开心的,占比不足3成。因为这个小成员而引起的纷争,这是痛苦的,占比超越7成。

这其中,最大的怨气就是产生自宝妈关于宝宝和家里人产生分歧,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心里产生了怨气。而因为这种怨气又和老公产生了争吵。

1、婆婆的老经验与宝妈的矛盾

我们都知道老人如果帮忙带孩子,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什么都不懂,这样容易把孩子伤着...”。老人总觉得自己经验丰富,而媳妇什么也不会,所以各种数落和指责,那些话,让媳妇的内心,怨气一天天加重。

2、老公的甩手掌柜

很多宝妈在生了孩子以后,都无奈地选择在家带孩子。那么老公变成了家里唯一工作的人,压力很大。每天下班回家,基本上对孩子“不管不顾”,起码宝妈心理觉得老公没有和自己平摊带孩子的重任。所以,对老公的埋怨也是一天天加重。

如何来面对自己内心的怨气

怨气,每个人都会有。只要能够及时得到缓解或者发泄出来,这种负面情绪不会长期积压,那就不会对一个人的心态造成很大的影响,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两分钟

当产生怨气的时候,不要着急的指责对方。先让自己深呼吸一分钟,然后什么都不去想,冷静一下。因为,人在怨恨的时候,做出的决定很大程度是错误的。

2、换位思考,事情的对与错

自己觉得自己受委屈了,对方不应该这样。那么,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对方,遭遇了这个事情,是不是也会如对方一样。把事情的对与错理清楚,而不是一味地纠结。

3、超越现在的自己

大象走在路上,不小心把蚂蚁踩到了,会和蚂蚁说对不起吗?我想不会的。但是,蚂蚁会有怨言吗?我想也不对的。理由很简单,两个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人的怨气,也是这样的。当你的能力和价值很高的时候,别人的言行,对于你来说,已经不足以影响你的心态了。


木林谈心理


怨气重,从心理学上映射什么?

人会产生怨气,归根结底都在映射内在的性格特征,那么什么样性格的人怨气重呢?

斤斤计较型性格

生活中总是有些人一旦动嘴了,就停不下来了,说话像射箭一样,射出去了,十头牛都是拉不回来的。

这类人是很容易与他人吵架的,也很容易产生隔阂,造成矛盾,最后滋生怨气。

滋生怨气还是源于内心极度好胜的心理,听不见反对的声音,什么都想胜人一筹,输不起任何事情。

斤斤计较的人一点小事情都会放在心里很久,记得很清楚,产生怨气的循环。

高傲自大型性格

高傲自大的人在心理上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在人际交往中通常比较被动,常常不受人喜欢。这类人很难在心理上去认同别人,常常喜欢自作主张,也很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不同的心理直接导致了不同的行为,高傲自大人的口头禅通常是:“我很你讲,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你不对,这都不会,你真不行”。听着会让人觉得不怎么舒服。

负面情绪往往是相通的,高傲自大的人打心底里会把别人的位置看低,一旦别人不服气就滋生怨气了。

默不作声型性格

这类人的性格教内向,不喜欢表达自己,也不善于表达自己,心里即使有痛苦和委屈也难以说出来,只能藏在心里,咽在嘴里。

这样即使有一点怨气在心里的话,不去排泄,怨气就会一直积累在心里,越来越多,到达一个临界点就彻底爆发,造成更大的后果。

但是,人也不是完全只拥有一种性格,有的人会结合多种相似的性格在一起,甚至有的更复杂,性格分裂,双重人格的都有


小远爱心理


1、家中说了算的人,一般来说事无巨细都掌控在自己手里,看不惯别人做事的方法,觉得都不如自己,因此都要自己来,当然是承担事情最多,也最辛苦。可往往这样的人,外表看起来强悍,内心极度渴望被认可,只是他(她)谋求被认可的方式就是拼命做事与操心,可往往事与愿违,越是这样越得不到认可,于是抱怨便成了一种不满足的常态。

2、是自我信念局限的人,就是那种自我条框很多,不能接受新的事物,自我选择很少,当他人去做了他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可居然还成了,还没被限制或惩罚的时候,对没有惩罚这样行为的人或机构会产生很深的怨气。

3、没有选择的自由,同时又没有改变的动力的人,怨气会比较重,由于没有选择的自由,或者说自我设限导致没有这份自由的时候,往往寄希望于他人的改变,比如说改变老公、孩子、领导或者周围的境遇,改变那些变成自己想要的那样,可同时发现无力改变的时候,就会升起那份怨气,你们怎么可以如此对我,我是一个受害者。

以上只是说了怨气重的人的三个常见形式,总结起来怨气重的人从心理上来说,内心是无力的,限制条框较多,受害者心态,不愿意改变,关键的重点在于自我还没有觉察,并不知道这样的状态的起因都在于自身,他们如同唐吉坷德那样,用坚持不懈的不断抱怨,妄图通过这样不断的向外释放怨念来得到自己想要的,然而这样充满怨念的人,往往使得周遭的人从同情到厌烦到远离,于是他们便又再次感受到自己付出得不到回报与认可,更加怨天尤人,陷入自己布下的痛苦深渊之中无法自拔!

作者:曹蕾,一转之念平台专职心理咨询师、心灵成长讲师,所授课程有:《幸福密码解析》,《生活与工作平衡》,《婚姻关系和谐之道》,《做孩子的好导师》《NLP智慧语言模式》,《做情绪的主人》等。

一转之念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由多位心理学家、企业高管组成的一个心理、管理咨询类平台,此平台致力于用最简单、直接、有效的管理、咨询方式,解决有关于个人(情绪、职场、婚恋、亲子、成长)、团体(学校、企业、组织、社团)的困扰。


一转之念


说到怨气,很多人会联系到家庭主妇,其实这么看待家庭主妇是不公平的。因为怨气重的人当中,有男人,也有女人,有在职的,也有待业的……怨气重不一定是哪个群体的特征。但如果一个人怨气重,就有那么几种可能。

第一,斤斤计较。生活中那些喜欢斤斤计较的人往往经常抱怨,而且不是一次两次,有时候可以连续抱怨几天,给人一种怨灵上身的感觉。

第二,强势并且控制欲极强。家里、单位上一切事情事无巨细的都掌控在这类人群里,他们控制欲很强,容不得别人有和自己不一样的想法,觉得谁做什么都不如自己,什么事都自己做菜放心得力,如此一来,他们往往成了最累的一群人。由于事情多,又不假手他人,于是难免抱怨,其实,他们内心极度渴望得到认可和肯定。

第三,长期被压制,没有选择权。与控制欲极强的人形成对比,这类人经常处于被动状态,长期被压制,自己有点什么想法立刻被打压,做什么都不自由,不能自己做主,长期压抑,内心极度郁闷。这种情况下,抱怨是一种情绪发泄,也是一种引起关注的方法。而那些没有抱怨的人,长期压抑可能得抑郁症。

第四,逃避心理。当一个人不愿意面对客观现实的时候,他可能会用抱怨的方式来逃避,转移注意力,以此获得内心暂时的轻松,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该面对的总要面对。

不过,有时候,有的人为了推卸责任,把锅甩给别人,也会抱怨。当一个人犯错,害怕承担责任,他会用抱怨的方式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以减轻内心的罪责感。这样的人要离他远点,因为他可能会出卖朋友。


里外雅堂


母亲离异多年,和她在一起相依为命了许久,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怨气深重的女人所折射出来的人格缺陷,于我于己都痛苦不堪。

自我认同的缺失

婚姻的失败直接导致母亲对所有男人的失望,将“天下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挂在嘴边,直接拒绝所有男人的示好,加之文化水平的低下,使得她对自身存在的价值没有任何概念。

她常说“妈没用,凡事自己决定吧”,而她的所作所为也印证了这句话,一个母亲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从不照看孙儿,从不过问儿女生活,从不主动和亲戚往来......

在她心里,住着一个不断蚕食她的灵魂的恶魔,慢慢的将她精神摧毁,对这个世界,对她的人生从满了敌意。

她不健全的心理完全体现在肉身,经常性的头疼,看得见的阴郁,药物和医生完全无用。

极度的自卑,脆弱,敏感

所有与她相处的人都非常累,越亲近越是如此。因为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必须谨小慎微,生怕哪一句话被她听了进去,伤害到她那敏感脆弱的神经。

从不会主动交流,直到小问题积累成大怨气,忍无可忍的时候,她便会像火山一般,不计任何后果的爆发;将所有她认为曾经伤害到她的事情和盘托出,而我们只能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因为她说的所有问题,我们要么忘记了,要么在我们心里根本就不是个什么大事。

发完火之后,会梨花带雨的质问我们:“我的一生这么惨,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 从不接触新鲜事物,也从不会进行自我表达,没有任何主人翁意识,不懂感恩,不记恩德,心中全都是负面想法;

  • 将所有没有发生的事情的后果想得极为恶劣并断定一定会发生,当她心中有了这个执念,墨菲定律便会发挥力量;

  • 事情的发展便会朝她最不想看到的方向进行,当结局已定,她便会痛苦却又有些得意地说:看吧,我就知道会这样。

对生活毫无热爱,对人生毫无期待

如今,母亲与兄弟姐妹反目,近20年不曾来往,路上偶遇也是见面不识,亲情淡漠至此令人唏嘘。

对今后的人生没有任何期待,和她在一起得不到一丝希望和正能量;她严重的精神内耗又反作用于她的人格,使得缺陷越来越明显,最可悲的是她从不自知,总是以“问心无愧”自居。

在她的心里,无论她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是没毛病的,有毛病的是你们,是你们不迁就我,不疼爱我,我一个离婚的女人,多么的悲惨,你们为何还要伤害我?

似乎整个世界都对不起她,作为亲人,我苦恼万分,我曾经尝试多次带她去见一次心理医生,以缓解她的精神内耗。

然而,就像醉酒之人从不会说自己醉了一样,她从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反倒将我骂了一通;你只能惯着她,被她一次又一次刺伤,还得笑脸相迎。

作为亲人的我们该如何与之相处

说实话,相处异常艰难。你关心的越多,受到的伤害越多;只能放平心态,做一个孩子该做的、让自己心安的事;适时的给自己做一些心理疏导,以使自己免受其害。

  • 适当的拉开距离,千万不能愚孝,尤其成家之后;

  • 这样的老人在自己的家庭中一定是个负面的存在,她伤害自己的孩子还好说,伤害自己的配偶和孙辈,就很有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了。

所以,做好自己身为孩子该做的事情,调整好心态,不要将过多的精力放在精神内耗极其严重的亲人身上,用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填补爱的空白。

我是@文以暖身,喜欢输出观点,更喜欢接纳新奇的思维,如果我们有思想的碰撞,记得留下你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