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死社稷”:何為社稷?

“社”,本意是指掌管土地的神。

《說文解字》對社的解釋為“地主也,從示土。”“地主”就是土地之主,即土地神。“從示土”意思是由“示”和“土”兩部分構成這個“社”字。

“君王死社稷”:何為社稷?


《孝經緯》也曰:“社,土地之主也。”中國古代是以農業為本的,而農業的根源在於土地,原始農業的產生和發展,使古代人們對土地的依賴性加強。《說文解字》曰:“ 地, 底也, 言其底下載萬物也”,“ 土, 吐也, 吐生萬物也。”即人們認為土地是穀物生長的基礎,於是就產生了對土地的膜拜。《孝經緯》“土地闊,不可盡祭,故封土為社,以報功也”,因此就形成了對土地之神的祭祀,這就是社祭。社祭的對象是社神。作為社神, 其神力是巨大的。

《禮記·郊特牲》曰:“ 社所以神地之道也” 。

又如《管子·水地》中說:“地者萬物之本原, 諸生之根苑也。”據《左傳· 昭公二十九年》載:“ 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為后土。” 又《國語·魯語上》載:“ 共工氏之霸九有也, 其子曰后土, 能平九土, 故祀以為社。”

“君王死社稷”:何為社稷?


《史記》也曰:共工氏之子為后土,能平水土,故祀以為社。句龍“ 能平水土”,於民有功,因此被尊為社神。

由“社”字本義而引申,凡祭祀土地神的場所也稱“社”,也叫“社宮”、“社廟”。《左傳·昭十七年》載“伐鼓於社。”意為在社廟中敲鼓。《尚書·甘誓》曰:“用命則賞於祖,不用命則戮於社。”因為“社主陰,陰主殺。”而作為祭祀場所的社也是有等級的。《禮記月令》曰:“王為群姓立社曰太社,王自立社曰皇社。諸侯為百姓立社曰國社,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立社曰置社。”從中可以看出社的名稱和規格與設立者的等級是相掛鉤的。

“君王死社稷”:何為社稷?


社祭的日子叫做“社日”。社日祭神始於周代以前,《禮記》中的《月令》、《郊特性》、《明堂位》諸篇中,就對這一習俗有所記載。《禮記·月令》曰:“二月之節,是月也,擇元日命人社。”漢以前只有春祭,漢以後才增加秋祭,這也就形成了“春社”、“秋社”之分。但其祭祀意義不同。《歲華紀麗》載“秋報春祈”。

這就是說, 春社是為了向社神祈求五穀豐登, 秋社是為了向社神報告收成,以示慶祝。社日的日期在周朝時以甲日為社日,《禮記·郊特性》雲:“社祭土而主陰氣。……日用甲”。甲為天干之首,故取春分前後之三甲日舉行社祭。漢朝之後,規定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春社節, 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為秋社節。《歲時廣記· 二社日》載“ 《統天萬年曆》曰立春後五戊為春社, 立秋後五戊為秋社。”

“君王死社稷”:何為社稷?


此後一直沿用至今。社日初在社樹下舉行祭祀,所以以特定的樹木作為社神的象徵,稱為社樹。《論語·八佾》曰:“魯哀公問社於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慄,曰使民戰慄。’”其記載了夏商周三代各自的神社,並以樹為名。“戰慄”的意思就是慄樹作為社樹,使人見了有敬畏之感,感到戰戰兢兢。

另外,古來“社”與“稷”又常連在一起。“稷”即穀子,乃五穀之首,“稷”又是五穀之神。《左傳·昭二十九年》“: 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棄亦為稷,自商以來祀之。”於是“稷”便成了五穀神。看來稷神產生於三代,稍後於社神。《白虎通義·社稷篇》載:“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廣博,不可遍敬也;五穀之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地;稷,五穀之長,故立稷而祭之也。“

“君王死社稷”:何為社稷?


古時的帝王、諸侯和地方百姓,在設置社壇祭祀土地神的同時,也設置稷壇祭祀五穀神,亦有將兩壇合為一罈的,稱“社稷壇”,簡稱“社稷”。歷代帝王、諸侯建立王朝、國家,必設立社稷壇;而摧滅他人之朝代、國家,也必摧毀其社稷。《史記·高祖本紀》載:劉邦“令除秦社稷,更立漢社稷”。可見在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的社稷總是隨國家的存亡而存亡。於是社稷也就成了國家的代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