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春秋戰國—趙國(四) 埋骨何須桑梓地 卻總被雨打風吹露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永錄鄉永祿村村民,在自家的田地裡,修整田地,竟然在鋤地的過程中挖出了許多的白骨,村名通過村委會報告上級,於是派來了考古隊,考古隊考察之後確定這些白骨年限屬於戰國時期,再結合高平地理位置及史料確定此處為歷史上長平之戰古戰場!

不禁使人聯想到在高平谷口村的一些歷史遺蹟骷髏廟、骷髏山.....

春秋春秋戰國—趙國(四)  埋骨何須桑梓地 卻總被雨打風吹露

谷口村位於高平市治西2公里處,隸屬南城辦事處,村子四面環山,地處山谷地帶,只有一個山口與外界相通,山谷狹長,綿延數里,最早的名字叫殺谷。後改為省冤谷,而後又叫哭頭。村裡現有白起臺、頭顱山、骷髏山、骷髏廟等遺址。

骷髏廟位於谷口村正中,建於數丈高的土臺之上,廟宇坐北向南,只有一進院落,現為清代建築。廟裡大殿三間,懸山頂,琉璃脊,筒板布瓦屋面,前出廊結構,枋上施斗栱,明間槅扇門,次間為窗,大殿內供奉男女塑像各一尊,據說為骷髏大王夫婦。也有一說為趙括夫婦,所以骷髏廟又叫趙王廟。此外廟裡建有東西廂房,保存碑刻十餘通。

春秋春秋戰國—趙國(四)  埋骨何須桑梓地 卻總被雨打風吹露

長平之戰雙方是秦國和趙國。秦國在關中地區經過商鞅變法後,已日益強盛,而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制之後,軍力也盛極一時。兩國開戰的原因也很簡單:公元前261年,秦國大舉攻韓,在攻克野王(今河南沁陽)後,秦軍將韓國攔腰截為二段。孤懸於外的韓國上黨郡(今山西長治、晉城地區)軍民,在上黨太守馮亭的帶領下投靠趙國,趙國欣然將上黨郡併入自己的版圖。這一舉動無異於虎口奪食,引起秦國的極大不滿,秦趙矛盾全面激化。秦王乘機出兵攻趙,趙軍在大將廉頗的率領下,在長平一線扼險而守,擺開陣勢期待與秦軍決戰……

春秋春秋戰國—趙國(四)  埋骨何須桑梓地 卻總被雨打風吹露


從長平的地形來看,當地東,西、北三面環山,境內山巒綿亙,丹河從境內縱貫而過,又有五大支流呈網狀遍佈全境。其地理環境在戰爭中極具價值——不僅守軍在山地作戰中有險可憑,在西、北方面又有高平關(今高平、沁水界),長平關(今高平、長子界)、故關(今高平、長治界)等諸多要塞可以防守;當年廉頗進駐長平,可見是一位諳熟軍事的戰略家的精準選擇。

山西多山,古來交通運輸、軍隊行軍容易受地形條件制約,廉頗充分利用了長平的地理優勢,依次在這裡構築三道防線:即空倉嶺防線、丹河防線和百里石長城防線——其中,空倉嶺防線南北長達40公里,與高平古寨和秦城三者呈椅角之勢,構成防衛集群;丹河防線東南長達亦40公里,並擁有高平關和韓王山兩大制高點,登高而望,可使整個戰場敵我態勢瞭如指掌;而百里石長城防線西起丹朱嶺,逶迤向東經南公山至羊頭山,再經金泉山至陵川與壺關交界的馬鞍壑,因沿山亙嶺而構築有簡易的石長城而得名,它擔當起了邯鄲安危的最後一道防線。

就這樣,在公元前262年春夏間,長平之戰打響,廉頗在空倉嶺一線佈防,秦軍主將王齕率領秦軍於沁河沿線突擊。初戰,秦軍銳不可當,一舉便攻破了空倉嶺,趙軍企圖作出加固南北兩翼以鉗制深入之敵的努力,結果沒有成功,空倉嶺南北幾十裡防線數日後完全陷落。

但秦軍的進攻,並沒有讓廉頗失去信心,相反,廉頗在初戰失利後,反而摸透了秦軍的底細,他明白不可與其正面硬拼,於是,這位身經百戰、老成持重的將軍,沒有再出擊收復空倉嶺,而是選擇撤回丹河東岸,以河險為依託,固守第二道防線的有利地形,以不變應萬變。


春秋春秋戰國—趙國(四)  埋骨何須桑梓地 卻總被雨打風吹露


把這場戰爭變成了相持戰,《史記》中也有記載:“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雙方僵持,竟然耗了3年時間,急於求戰的秦軍主將王齕一籌莫展,卻始終不能跨越丹河一步。再加上秦軍遠道而來,補給維艱,又被冠上好戰嗜殺之名,當地居民見了秦軍就跑,趙軍則以逸待勞,補給源源而來,更有上黨吏民全力支持與合作,很快,優勢倒向了趙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