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徐志摩拋棄,她怕兒子隨爹成渣男,一個決定把兒媳綁在兒子心上

遭徐志摩拋棄,她怕兒子隨爹成渣男,一個決定把兒媳綁在兒子心上

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為驅趕吸血的蚊子,當蚊子咬傷月亮之時,主人把扇子撕碎了。——張幼儀

她是一朵美麗的花,即使無人欣賞也能自由綻放。她舒展的花枝上,體現了她的堅韌,她的優雅。她從一個被封建思想束縛的女子,逐漸變成一個懂得管理經營、高貴優雅的企業家。她在一段失敗婚姻之後,羽化成蝶,她就是——張幼儀。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1915年,在十四歲的張幼儀在未結業之際被家人接回,其目的是將張幼儀嫁給徐志摩。當時張家家大業大,有著龐大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能和張家聯姻對徐志摩的父親來說是大好的機會。徐志摩對於這件事也並未表露出任何不滿。

遭徐志摩拋棄,她怕兒子隨爹成渣男,一個決定把兒媳綁在兒子心上

徐張兩家聯姻實乃幸事,但對與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張幼儀來說,卻並非如此。新婚初期,張幼儀滿心歡喜,因為婚前哥哥們曾告訴她自己的丈夫是個溫文爾雅的人,她對這段婚姻充滿期待。然而,受新文化薰陶的徐志摩並未對張幼儀產生任何好感,甚至充滿鄙夷。

秀外慧中的張幼儀很快就察覺到了丈夫對自己的冷淡,但由於母親的教導,她並未露出任何不滿的情緒,而是默默忍受。她開始學習,充實自己,以彌補自己和丈夫之間的差距,做好徐家的兒媳。可任憑張幼儀百般忍讓,甚至為徐志摩誕下了長子徐積鍇,也並未得到任何來自丈夫的溫情。事實證明,徐志摩只不過是在外溫潤如玉,在家對髮妻橫眉冷對的壞男人罷了。

遭徐志摩拋棄,她怕兒子隨爹成渣男,一個決定把兒媳綁在兒子心上

奔赴歐洲,慘遭拋棄

在張幼儀生下徐積鍇後不久,徐志摩便獲得了出國留學的機會。當時張幼儀剛剛產子,無法陪同徐志摩一同出國。第二年,徐志摩轉去倫敦讀書。此次,張幼儀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得以去往徐志摩身邊陪同,希望能夠縮小與丈夫之間的差距,緩和關係。那時的她已有了兩個月的身孕。

可是她沒有想到,這次的倫敦之行給她帶來了無限傷痛。張幼儀到達倫敦之前,徐志摩早已遇到林徽因,並與其相戀。在林徽因的襯托之下,張幼儀在徐志摩心中便越發低俗,心中對其厭惡也更甚。

遭徐志摩拋棄,她怕兒子隨爹成渣男,一個決定把兒媳綁在兒子心上

張幼儀到達倫敦,滿心歡喜的將自己懷孕之事告訴徐志摩,卻沒想到只換來丈夫冷冰冰的一句“把孩子打掉,這個孩子不能要。”隨後,徐志摩便丟下張幼儀一人在這異國他鄉。張幼儀的心中感到十分冰涼,絕望至極,她想到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想到自己肚子裡的小生命,便放棄了這個念頭。

萬般無奈之下,張幼儀只好寫信向二哥張君勵求助前往柏林。1922年,孤身一人的張幼儀在柏林生下第二個孩子徐彼得。在張幼儀生下孩子後不久,徐志摩竟追到柏林要求張幼儀簽下離婚協議書。那時的張幼儀心力憔悴,便欣然同意。簽好離婚協議後,徐志摩跟隨張幼儀一同前往醫院看小彼得,徐志摩專注的看著孩子,眼裡全是父愛。可就是這樣的一位父親,卻在與妻子離婚後全然未提過如何照看他,而是匆匆離去,尋找自己心中的女神。

痛失愛子,女子當自強

離婚後,張幼儀在哥哥們的幫助下前往德國學習。她在獨自撫養兒子的同時,刻苦學習德文,拒絕來自異性的示好,並且在裴斯塔洛齊學院學習幼兒教育。可是,傷痛再次來襲。1925年,彼得夭折,這位身處異鄉的單親母親,含著淚水離開了這個傷心之地,回到故鄉。

在德國的五年,張幼儀能夠依靠的只有她自己。她在這五年裡磨鍊了自己的意志,獲得了許多知識。她將生活中的傷痛轉化成了財富的來源。

遭徐志摩拋棄,她怕兒子隨爹成渣男,一個決定把兒媳綁在兒子心上

回國以後的張幼儀有著一口流利的德語,她在東吳大學出任德語老師,後來在哥哥的支持下成為上海女子商業銀行的副總裁。與此同時,她還出任了一家雲裳服裝公司的總經理。這段經歷,使她的經營管理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1934年,張幼儀的二哥主持成立了國家社會黨,她受邀擔任財物管理,極盡職責,一時風頭無二。

長子娶妻,勿蹈覆轍

1935年,張幼儀的第一個孩子徐積鍇,到了適婚的年齡,張幼儀按照兒子的要求,為他找尋到一個美麗的姑娘。這位姑娘是張幼儀朋友的女兒,名叫張粹文

徐積鍇對張粹文的第一印象十分的好,二人互生情愫,不久便結了婚。婚後,張幼儀時常告誡兒媳不斷提升自己,才能不失去生活的主動權。為了不讓兒媳如過去的自己那般,張幼儀為兒媳找了老師,讓兒媳

學習外語和各種知識,提升她內在的素養。在張幼儀的不懈努力下,張粹文成為了一個美麗優雅的女人,深深的得到了丈夫的心。哪怕張粹文為徐積鍇生育了四個孩子以後,他們仍然恩愛如初。

遭徐志摩拋棄,她怕兒子隨爹成渣男,一個決定把兒媳綁在兒子心上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張粹文生下小兒子後不久,徐積鍇獲得了前往美國學習的機會。知道這個消息的張幼儀沉默了好久,不由得想起了當年的自己,就是因為如此,自己的婚姻才以悲劇收場。若兒子出國讀書,留兒媳在家照顧孩子,那麼當年自己所經歷的痛苦,必然會

再次重現

張幼儀思考良久,終於對徐積鍇夫妻說出了自己的決定,她說:讓張粹文陪你一起去美國留學,四個孩子留在這裡,我來照顧。那時最大的孩子不過六歲,最小的孩子才剛剛一歲。得知母親的這個決定徐積鍇夫妻二人都感到震驚,兒媳張粹文更是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出國後張粹文憑藉自己的努力進入了特拉法根學院學習時裝設計。後來,更是在設計的圈子裡打出了自己的名聲。

遭徐志摩拋棄,她怕兒子隨爹成渣男,一個決定把兒媳綁在兒子心上

世人均為被丈夫拋棄的張幼儀感到可悲,但張幼儀卻不那麼認為,在她看來正是因為徐志摩的拋棄,才使她開始改變。正是因為經歷過如此多的痛苦與折磨,她才能在破繭羽化之時變得耀眼奪目。徐志摩用離婚結束了她的過去,她自己用堅韌的性格開啟了新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