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财,谁做主?



●本报记者 林芳芳

夫妻之间谁来掌管“财政大权”,可不像1+1=2这样有固定答案。谁管钱比较合理,其实本质就是:谁管钱,家庭幸福指数更高?这个问题自然没有标准模板,找到让双方都接受的方案,并在生活中不断磨合,就是最适合的选择。

“你负责赚钱养家,

我负责锦上添花”

陈敏是国企职员,丈夫是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两人月工资总额超过万元。

“婚前就说婚后银行卡都交给我,他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陈敏说。婚后,小两口和长辈一起住,每个月陈敏交给公婆3000元伙食费,余下的钱拿出一部分作为自己和老公的零花钱,这部分钱双方都不干涉用途。而余下的那部分钱,陈敏存在支付宝里。

“如果正好那个月的化妆品用完了,零花钱就会不够用,我就直接从公共账户里支取。”陈敏说,起初自己并不在意理财的事,差不多属于月光族,老公偶尔会开玩笑地说要夺回“财政大权”。在老公“威胁”下,陈敏开始在线上学习理财,并在一家银行对接了理财师。这五年来,连续基金定投赚了一笔,还给老公买了一份保险。

陈敏说,其实刚开始想掌握“财政大权”,是想展示家庭地位,但是真正掌权后,发现挺不容易的。她的体会是,想要真正获得家庭的财政大权还是要端正自己的消费观念,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自己对数字、财务的敏感度,学会合理分配家庭收入和支出,再拥有一些理财投资的知识并逐步实践。“现在我的口号是:‘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锦上添花’。”陈敏乐呵呵地说。

双方轮流“掌权”

“我们家半年换一个‘财政大臣’。”张琦说,这是“逼”出来的选择。

张琦和丈夫从事的都是金融工作,刚结婚时,两人各管各的工资,每月各拿出2000元用于家庭日常开销,当家里有大项支出时,由丈夫负担60%。两人都感觉这样挺自由。

三年前,他们买了一套房,孩子也出生了。“又是房贷又是养娃,生活没有那么单纯了,家庭支出也变得复杂。”张琦和丈夫商量由自己来管理财政大权,常言道:男主外、女主内。可丈夫认为,张琦带孩子琐事多,而且自己的理财能力更强,应该由自己管理家里的财政大权。最后,两人决定来个折中的办法:一人管理半年。

虽然是一人管理半年,但家里有统一的理财原则:设立三个账户。第一个账户是日常开销账户,也就是要花的钱,一般占两人工资的40%,这个账户保障家庭的短期开销,日常生活、买衣服、美容、旅游等都从这个账户中支出。第二个账户:杠杆账户,也就是保命的钱,一般占两人工资的30%,为的是解决突发的大额开支,因为用于保障突发大额开销,一定要专款专用。第三个账户是:投资收益账户,也就是生钱的钱。一般占两人工资的30%,为家庭创造收益,包括投资的股票、基金等。

“我觉得这样操作,既能让家庭的收支透明,又能互相体谅。”张琦说,在日常开销账户中,还有一个小账户,被两人称作“甜蜜账户”,每人每月可取200元,这部分钱款用于制造生活小惊喜。

理财师:谁有财技谁管钱

家里的财政大臣谁来当?与多家银行的理财师沟通,他们表示:每个家庭情况都不同,都在变化,总的原则应是谁更有经济头脑、谁更擅于理财,钱就交给谁来管。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女性掌握家庭财政大权不要刻意让自己的地位超过丈夫,而应该抱着经营家庭、为家庭资产增值的心态。

理财师们建议:理财中要遵循“4321”定律,有一个比较实用、科学的资产配置比例,对此,理财新人要特别关注,毕竟投资是以保障个人及家庭的正常生活为前提的。

按照“4321”定律,个人及家庭收入的40%用于理财,根据金额、收益期望、时间要求、风险承受能力可以选择性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基金、股票等产品。30%用于衣食住行等家庭日常支出,比如日常缴费、娱乐出行等。20%用于银行储蓄,作为个人及家庭的备用金,以备不时之需。10%用于家庭保险,这样既能为家庭提供基本的保险保障,还能通过适当的投资让家庭资产保值增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