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止《三國演義》:劉備有多不靠譜?歷史同樣不靠譜


豈止《三國演義》:劉備有多不靠譜?歷史同樣不靠譜

劉備形象

很多人認為,歷史一定就是史實。其實,這是非常不靠譜的。所謂的“史學”,旨在構建一種邏輯史實,而不是客觀史實。如果邏輯史實是順暢的,沒有邏輯衝突,就會被當成客觀史實。當然,邏輯史實與客觀史實也可能是一致的,但二者絕對不是一個概念。

我們先看看這兩本地方誌:

明弘治三年版《桐城縣誌•沿革》:“桐城縣,本春秋時楚之桐國。漢置樅陽縣,屬廬江郡。”

黃山書社版《樅陽縣誌•建置沿革》:“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樅陽縣,屬廬江郡。”

明代的桐城縣,包括現在的桐城市、樅陽縣,以及安慶、銅陵市郊區的部分地區,但明桐城縣的主體在今桐城市、樅陽縣。換言之,今桐城市、樅陽縣總和,約等於明代的桐城縣。

以述兩部縣誌有什麼問題呢? 《桐城縣誌》認為:明桐城縣,源頭為“漢置樅陽縣”;《樅陽縣誌》認為:“漢置樅陽縣”的置縣時間,為“漢武帝元封五年”。這兩種說法,一個都不靠譜。

“漢武帝元封五年”,是漢武帝巡視樅陽的時間,來源於《漢書》。沒有任何史料記載,這是樅陽置縣的時間。從邏輯上說,樅陽置縣時間只能早“漢武帝元封五年”。

《桐城縣誌》將明桐城縣溯源“漢置樅陽縣”,同樣是不靠譜的。史料顯示,“漢置樅陽縣”只是明桐城縣的源頭之一,還有三分之二在“漢置樅陽縣”之外。

我們來看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豈止《三國演義》:劉備有多不靠譜?歷史同樣不靠譜

《中國歷史地圖集》西漢廬江郡

這張圖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明桐城縣(今桐城市、樅陽縣,下同)的地域上,存在三個漢縣:龍舒縣,居巢縣,樅陽縣。所以,明桐城縣的源頭,是三個漢縣,而不是一個漢縣。這個三個漢縣,同屬漢廬江郡。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會不有誤。沒有,看一下《漢書•地理志》就明白了。

《漢書•地理志》記載:“廬江郡,故淮南,文帝十六年別為國。金蘭西北有東陵鄉,淮水出。屬揚州。廬江出陵陽東南,北入江。戶十二萬四千三百八十三,口四十五萬七千三百三十三。有樓船官。縣十二:舒,故國。莽曰昆鄉。居巢,龍舒,臨湖,雩婁,決水北至蓼入淮,又有灌水,亦北至蓼入決,過郡二,行五百一十里。襄安,莽曰廬江亭也。樅陽,尋陽,《禹貢》九江在南,皆東合為大江。灊,天柱山在南。有祠。沘山,沘水所出,北至壽春入芍陂。睆,有鐵官。湖陵邑,北湖在南。松茲。侯國。莽曰誦善。”

《漢書•地理志》記載的這十二縣,雩婁縣在今河南,尋陽縣在今屬江西,襄安縣、臨湖縣在今安徽無為,舒縣在今安徽舒城,灊縣在今安徽霍山。剩下的六縣,均在今安徽省安慶市境內(其中樅陽縣2016年劃歸銅陵),分別是:

龍舒縣,今桐城市境內;

居巢縣,今桐城市、樅陽縣之間;

樅陽縣,今樅陽縣境內;

皖縣,今潛山縣境內;

湖陵邑,今太湖縣境內;

松茲縣,今宿松縣境內。


豈止《三國演義》:劉備有多不靠譜?歷史同樣不靠譜

西漢廬江郡

前人修志,為什麼要做不靠譜的事呢?因為大家都不靠譜。漢龍舒縣,被人弄成在舒城縣或廬江縣;漢居巢縣,被人弄到了巢湖市。

相對於文人的不靠譜,武夫的行為那就更缺德了。《宋書》載: “江淮為戰爭之地,其間不居者各數百里。此諸縣並在江北、淮南,虛其地,無復民戶。” 姚鼐《漢廬江郡縣沿革考》曰:“隋無舒。”由此我們大體可以看出,漢末至隋這段時間,漢龍舒、居巢、樅陽縣這塊地域上,幾乎是沒有人口的。

古代的戰爭非常殘酷,屠滅人口,拿屍體碼成牆嚇唬敵方,武夫們都能幹得出來。三國孫吳與曹魏的主戰場,長期於集中於廬江郡,平民或死或亡。


豈止《三國演義》:劉備有多不靠譜?歷史同樣不靠譜

劉備招親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劉備的做法:攻下一地,帶著老百姓跑。《三國演義》中是這樣寫的:赤壁大戰前,曹操南下,劉琮望風而降,劉備準備退出新野。這下,老百姓傻眼了:曹操的虎狼之師,還能留下一個活口嗎?

急老百姓之所急,劉備決定帶著老百姓一起撤離新野。這下,壞大事了:行軍帶著老百姓,速度緩慢,曹軍追了上來,劉備連老婆、孩子都顧不上了,幸虧趙子龍七進七出,救了劉備一命。

老百姓是負擔,劉備為何堅持帶著百姓一起逃呢?小說家的說法,劉備“愛民”,其實這也是不靠譜的說法。籠絡民心是必須的,拿老百姓作擋箭牌也是可能的。至少,劉備是拿百姓當財產用的,只是比張獻忠文明一點。張獻忠攻下一地,挑選一些有用的當兵,剩下的剁掉,意思與劉備差不多。

漢龍舒、居巢、樅陽三地合為一縣,應該是隋唐時期的事——這同樣是一種邏輯史實。漢樅陽縣,之所以保留到隋唐,是因為這塊地域地貌複雜,大兵團作戰無法展開,人口相對損失要少,這才有保留的必要,這跟莊子論“樹”的道理差不多。而明朝修志,桐城縣溯源是基於隋唐的。但隋唐時期的樅陽縣,絕對不是漢樅陽縣的概念。

隋開皇十八年(598),改樅陽縣為同安縣。同安縣名很重要,這是宋代“安慶府”的“安”字源頭,也是清代“安徽省”的“安”字源頭。

不過,到位唐至德二年(757),同安縣被改作了桐城縣。更名的原因,是安祿山謀反,“安”字太扎眼,整個大唐帶“安”字的郡縣名都改了。

《宋書》說得好:“境土屢分,或一郡一縣,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離合,千回百改,巧立不算,尋校推求,未易精悉。”——歷史本來就是不靠譜的,千萬不要大驚小怪!

豈止《三國演義》:劉備有多不靠譜?歷史同樣不靠譜

安祿山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