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在海灣戰爭中為什麼將科威特的油井點燃,還將汽油倒入海中,為什麼?

武經總要


老薩幹不過美國人,只好窮圖匕見,整一些上不了檯面的手段。

薩達姆這麼一搞,把小國科威特變成了人間地獄,在波斯灣乃至更大的範圍內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生態災難,在珠穆朗瑪峰都飄起了黑色的雪花。

1991年1月,面對聯軍凌厲的攻勢,薩達姆的軍隊有點撐不住了,老薩忍不住了。

從1月下旬開始,薩達姆的軍隊往波斯灣裡不斷傾倒石油,前前後後倒了上百萬桶原油,在科威特沿海地區形成了十幾公里長的石油汙染。

薩達姆的目的很陰險:這些倒入大海的石油,可以惡化海水的質量,影響沙特東部海水淡化工廠的生產,影響沙特、美軍等的淡水供應。

此外,漫長的石油帶也是保護帶,或者說是伊拉克人的心理安慰帶,只要美軍軍艦靠近,伊拉克人可以放火,在海面形成熊熊烈火帶,阻礙美軍的海上攻勢。

另一方面,薩達姆準備撤軍之前,他下令軍隊點燃科威特境內的所有油井,在伊拉克軍隊完全撤出科威特之前,他們一共點燃了科威特境內的700多個油井。

一時間,1萬多平方公里的小國科威特頓時變成人間地獄,科威特所有的油田都陷於大火之中,每天被燒掉的石油相當於當時全世界日消費石油量的十分之一。

除了熊熊燃燒的油井,油井中噴出的原油還在廣闊的地面形成了動輒深一兩米、縱橫幾公里的石油湖泊,人在其中,難以前行,而這些石油湖泊的下面,有許多伊拉克軍隊埋設的地雷。

無數油井燃燒產生的濃煙一直蔓延到6千米的高空,整個科威特全境、波斯灣部分、周邊鄰國部分地區,白晝也變成了黑夜。即使戰鬥機飛越科威特上空,飛行員也籠罩在灰色的大氣裡,

老薩這麼搞,給波斯灣地區帶來空前的災難,這裡的生態幾十年都無法恢復正常。

無數的海鳥因為翅膀沾滿了油汙而無法飛翔,最終活活餓死,無數的海洋魚類死亡,波斯灣北部成了徹徹底底的“死亡之海”。

濃煙籠罩了波斯灣八個多月,八個月之後,來自世界各地的消防員才撲滅了這些油井大火,而海洋上的石油汙染,清理花費了更長的時間。

這些消防員在極其艱鉅的條件下,在地獄般的環境裡,花了8個月的時間,終於撲滅了700多口油井的大火。這些消防員是令人尊敬的,他們隨時面臨死亡,但還是夜以繼日,一口一口的撲滅了油井大火,最終讓科威特恢復了往日的美麗。


雲中史記


兩伊戰爭持續打了八年,薩達姆不僅沒撈到一點好處,反而讓伊拉克經濟倒退了二三十年,並因此欠下一屁股外債,其中僅科威特一家就高達140億美元。


薩達姆本想依靠石油賺點銀子,然而由於沙特、科威特等國家的持續增產,導致國際油價一跌再跌。伊拉克連外債利息都還不起,更別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了。

人被逼急了啥事都幹得出來,兩伊戰爭雖然打得很慘,但擁有了美式、蘇式裝備的伊拉克軍隊倒是強大了不少。

囊中羞澀但拳頭硬的薩達姆,打起了周邊富裕鄰居們的主意。最後經過一番篩選,科威特這個“倒黴蛋”中了標。

薩達姆的盤算打得很好,佔了科威特,不僅140億不用還了,還能白得一大片油田,關鍵是特威特那點兵力,在伊拉克百萬雄獅面前,簡直不堪一擊。


在得到美國“不干涉阿拉伯兄弟內部事”的承諾後,薩達姆悍然發動了科威特戰爭。

然而令薩達姆沒想到的是,這邊槍聲剛響,美國的兩支航母戰鬥群就開進了波斯灣。

薩達姆這才明白中了圈套,不過為時已晚,於是伊拉克軍隊就成了美國新式戰機、新式制導導彈的“實驗品”。

在美軍的精準打擊下,薩達姆的革命衛隊潰不成軍,在敗局已定後,伊拉克軍隊點燃了科威特的油田,並向波斯灣海域傾倒了大量石油。

薩達姆之所以這麼做,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為了報復科威特,同時威嚇其他親美中東國家。


二、打擊伊拉克的美軍大多駐紮在沙特,而沙特的用水主要通過海水淨化,向海裡傾倒石油可以給美軍的生活製造麻煩。

三、薩達姆認為燃燒油田的滾滾濃煙,可以延緩美軍強大的空中打擊,從而為伊拉克軍隊撤離科威特贏得時間。

但事實上霧霾對衛星制導武器的影響非常有限,這是薩達姆沒想到的。結果伊拉克軍隊的坦克、裝甲車,還是被美軍炸的七零八落。

薩達姆的魯莽行為,讓科威特白白損失了600多億美元,同時也給波斯灣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災難,而伊拉克也迎來了國際社會的制裁。



花木童說史


第1點,這是薩達姆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一種體現。因為薩達姆並不想灰溜溜的撤出科威特,所以說,死撐著,一定要當好漢,薩達姆有豐富的沙漠戰爭經驗,而美國軍隊並不適合沙漠作戰。蘇聯也在幫助薩達姆,所以說薩達姆還是有一戰的能力的。正因此薩達姆在美國的威脅之下,還要做困獸猶鬥。於是他把科威特境內的全部油田點燃,又把石油倒入海中,這讓整個科威特濃煙滾滾。

第2點,薩達姆得不到的不到的東西美國人也得不到,於是他做出了這種燒燬油田的行為,他的意思是即使美國人來到科威特也賺不到半毛錢好處。

第3點就是美國的空軍力量非常的強大,打擊薩達姆的軍隊基本上是依靠美軍的空軍,而濃煙滾滾,可以讓美軍的空軍找不到轟炸的路線。並且在海邊的時候也阻撓的美軍登陸,這些想法雖然好,但是也嚴重的破壞了環境,而西方人特別在意環境的影響,所以說,薩達姆的所作所為是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一旦被西方的媒體報道出去之後,群情激奮之下,薩達姆離完蛋也就不遠了。

最終薩達姆非常的悽慘,很快就被美國人打敗了,這些做法都成為了笑柄。


奇葩歷史大觀


海灣戰爭,是指由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為恢復科威特朱權、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並恢復其合法政權而對伊拉克進行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中,作為中東強國的伊拉克,雖然是主場作戰,且佔有兵力優勢,但卻遭遇慘敗,而薩達姆更是下令向海中傾倒原油,並點燃了科威特油井。

伊拉克VS多國部隊,雖然兵力佔優但卻處在絕對劣勢

兩伊戰爭結束之後,伊拉克由於欠了大量外債,於是便希望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降低石油產量,上漲石油價格,從而使自己獲利後償還債務,但科威特卻提高了產量,導致油價下跌,並希望由此迫使伊拉克在兩國邊境爭端問題上讓步。

於是,薩達姆便又起了吞併科威特之心,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賴掉大量債務(140億美元),而且還可以掌握大量石油資源,從而挽回在兩伊戰爭中的損失。1990年8月2日,在與科威特圍繞石油問題宣告破裂後,伊拉克悍然發動了對科威特的入侵,迅速攻佔科威特首都,繼而佔領科威特全境,並將科威特稱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稱它“永遠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日,聯合國安理會以14票贊成,0票反對的結果,先後通過了11個譴責和制裁伊拉克的決議,並通過了授權對伊拉克動武的決議(678號)。次日,美蘇達成共識,要求伊拉克撤軍,同時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開始向海灣地區增兵。

到戰爭打響之前,先後有40個國家加入非約束性反伊聯盟(自願聯盟),而參加反伊聯盟併為解放科威特做出貢獻的就達到了34個國家。1991年1月17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進行轟炸,海灣戰爭正式打響。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到1991年2月15日,伊軍已經陷入了全面被動,伊拉克被迫宣佈願意接受聯合國安理會第660號決議,有條件的撤軍。2月19日,蘇聯提出四條和平建議,薩達姆表示同意。

2月22日,蘇聯進一步提出伊軍撤軍方案,但卻被美國拒絕,持續向伊拉克境內進行轟炸,並於24日發動地面進攻,多國部隊攻入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內,伊軍迅速崩潰、節節敗退。1991年2月26日,薩達姆宣佈接受挺火,多國部隊則於28日宣佈停止進攻,歷時100小時的地面戰役至此結束。1991年2月28日,雙方達成停戰協議,海灣戰爭結束。

伊軍為何傾倒原油、點燃油井?

從海灣戰爭的經過來看,伊軍雖然是主場作戰,且佔有兵力優勢(伊軍120萬,多國部隊69萬),但面對多國部隊空天一體的全面進攻和精準打擊,伊軍卻處在絕對下風,而伊軍破壞產油、煉油設施,傾倒石油、點燃油井等“焦土政策”,為的就是阻斷多國部隊的進攻。

1、扭轉空中劣勢。縱觀為期四十多天的海灣戰爭,地面進攻持續了不過短短的100小時,更多采取的是空襲和精確打擊,這使得以地面武裝為主的伊軍痛苦不已。於是,伊拉克領導人便認為石油燃燒產生的煙霧和顆粒可以阻擋多國部隊的空中打擊,並影響多國部隊精確打擊的精度和衛星的偵查效果,從而扭轉己方的不利局面。在大火之中,每天都有600萬桶原油(95萬立方米)被燃燒,此外還有70至10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

2、構築臨時防線。伊拉克工兵在科威特南部邊境構築了數道一公里長,3米寬、3米深的壕溝。不過,壕溝顯然無法抵擋現代的機械化部隊,於是他們又直接將大量石油傾倒在了低窪的地面和壕溝之中,以此作為抵擋聯軍機械化部隊的防禦工事,一旦多國部隊地面軍隊發動進攻,伊軍只需將石油點燃,便可構築難以逾越的防線。

3、防止兩棲登陸。由於無法與多國部隊爭奪制海權,為了避免多國部隊從海上發動登陸作戰,伊軍將多達400萬加侖(150萬立方米)的原油倒入了波斯灣。此舉直接導致沙特有800公里的海岸線全是粘糊糊的原油,大量原油在波斯灣中形成了長160公里、寬68公里、厚13釐米的油汙帶,對海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汙染。直到十多年後,環境保護人士還在當地發現了100萬立方米的原油沉積物。

4、破壞產油設備。除了以上軍事用途之外,伊軍的破壞還抱著一種“我得不到的你也休想得到”的心態,在這種心態下,伊拉克軍隊先後點燃了700多口科威特境內的油井,而為了增加滅火的難度,伊軍還在油井周圍埋下了大量的地雷。1991年2月底,當聯軍地面部隊發動進攻後,被點燃的油井數量更是猛增到了一個巔峰。當聯軍重新奪回科威特後,私人承包商總共花費了約15億美元來撲滅油井大火,直到1991年11月,最後一口燃燒的油井才熄滅。

伊軍的這種“焦土政策”雖然對多國部隊的進攻造成了一定阻礙,但實際效果極為有限,根本無法扭轉伊軍戰敗的結果,卻造成了歷史上最為嚴重的原油汙染,使得海灣地區國家深受影響。


香茗史館


薩達姆在海灣戰爭中為什麼將科威特的油井點燃,還將氣油倒入海中,為什麼?

這個問題涉及幾個方面,還得從薩達姆本身的性格說起。

薩達姆從1979年開始擔任伊拉克總統。在他任職期間,強力發展石油生意,伊拉克的財政迅速發展起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那時,伊拉克學生上學不用交書學費,看病住院也不用私人交錢。每家每戶都有房有車,因為,薩達姆確實有組織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伊拉克處於中東的地理優勢,就是石油豐富。

伊拉克富裕了,而性格剛硬的薩達姆當然要強軍!在他的組織下,伊拉克軍隊達到一百多萬。號稱世界上第四強國。

薩達姆本人性格是強硬型的,什麼都是他說了就算,雖然也很有組織能力,但也聽不進別人一點建議,我行我素。

正因為薩達姆獨裁的性格,才造成了後來一系列的悲劇。

薩達姆本來就是霸權主義者,在上任一年後,就找藉口向伊朗發起戰爭,在1980年主動進攻伊朗,這就是兩伊戰爭正式開始拉開序幕!這場戰爭持續打了8年。到1988年停戰。但已造成雙方消耗盡6000億美元的損失,雙方傷亡人數達150萬左右。伊拉克欠下了鉅額債務。

正是因為兩伊戰爭欠下的債務,導致海灣戰爭暴發!

由於兩伊戰爭消耗,伊拉克欠下鉅額債務,獨裁專橫性格的薩達姆,競然想用石油大幅漲價來還清債務!

科威特石油豐富,薩達姆強硬要求科威特大幅減少石油生產量,以達到漲價的目的。科威特當然不答應。於是,薩達姆就起了滅掉科威特,把海灣油田控制在自己手裡的心思。但他擔心美國會從中干涉,就問美國:如果自己向科威特開戰,美國的態度是什麼?而美國回答:那是你中東的事情,美國不會干涉。

而事情真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美國作為一個大國,野心歷來就是最大的,從來就把自己標榜為“世界警察”,而石油在工業大國是命脈,他會不把科鹹特放在控制之內嗎?

其實,薩達姆當初上臺,也是在美國人的幫助支持下,美國當初的意思是用一個聽話的傀儡總統,好間接控制石油。沒想到薩達姆根本不聽他的話。這也是可以想到的,以薩達姆專制獨裁的性格,也不可能甘心受美國擺佈。這時,美國已經是下決心要滅掉薩達姆了,正愁找不到藉口,而薩達姆自己送上來了,當然高興的假裝答應“不干涉你中東的事情”。

於是,在1991年2月,薩達姆突然進攻科威特,僅用了一天多的時間,就控制了科威特。正等著機會的美國藉口維護科威特領土完整,向伊拉克軍隊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出動了5千多輛裝甲車,3千多輛坦克,九個航母戰鬥聯隊。1500架戰鬥機。值得一提的是:1500架戰鬥機輪翻轟炸伊拉克38天。才開始出動地面部隊。

而伊拉克雖然有100萬軍隊,但對信息化戰爭幾乎是白板,更主要的是對空戰防禦也是無可奈何。美國的電波干擾,伊拉克的飛機等於瞎子,伊拉克對反電波干擾也是一片空白。

在戰爭後期,伊拉克由於無空中優勢,薩達姆又強硬專橫,於是有了火燒油田的想法,因為在他看來:油田燃燒起來後,以美國為首的戰鬥機會因為視線不清而起不到作用,航母就成為了擺設。再則,如果不燒燬油田,美國空中戰力他根本對付不了,油田也是守不住,自己得不到,也不讓美國得到。

就這樣,薩達姆命令軍隊點燃及炸燬了6000多個油井,將6000萬桶石油倒入海中,炸燬的油井管道破裂,又洩入了至少8000桶石油入海,造成的汙染難以計算。

薩達姆點燃石油,雖然對美軍造成了一定阻擾,但終究是不頂用,反而對海面及海中生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公憤。也使他自己的威信在伊拉克人民的心裡降到極低點。為後來美國勸說伊拉克人民全體起來反抗他,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海灣戰爭,薩達姆以失敗告終,以他百萬軍隊,僅僅抵擋了四十幾天,就逃離了海灣。

我們假設:伊拉克軍隊對空防禦也很強,防電波干擾也先進,那麼薩達姆的戰鬥機就會派上用場,起到關鍵的作用。戰爭的結果會是什麼?也許不會有火燒油田,也不會有後來的伊拉克戰爭。伊拉克人民也許不會背叛他。他也就不會被上絞刑架。

大家會說:沒有如果!錯了!正是海灣戰爭,讓世界各國吸收了太珍貴的現代戰爭經驗。每個國家都會想這個“如果”。自己該怎麼面對。海灣戰爭,讓世界各國看到了美國大部分新式武器,連開始準備藏著的壓箱底武器也用了一些出來,讓其他國家有了思想準備。並且,從海灣戰爭開始,到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十多年時間,美國集中精力在中東,而在這十多年裡,我國軍事大力前進,使世界各國對我國也是刮目相看。

而美國在伊拉克十多年得到了什麼?戰爭是打勝了,但得到的可能跟他當初想象的差十萬八千里。

伊拉克戰爭跟本話題無關,就不詳述了,最後,值得說的是:薩達姆統治時期,雖然獨裁,但人民生活富裕,而後來在美國的“幫助”下,伊拉克人民生活怎麼樣?大家都知道的,就不一一列舉了,反正,用飢寒交迫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


重慶李凌雲


伊拉克軍隊點燃炸燬了科威特大量的油井、輸油管道、煉油廠。事後統計有650多口油井被點燃,6000多萬桶原油被白白燃燒浪費掉。因為沿海的輸油管道被破壞,還導致800多萬桶原油流入波斯灣,造成嚴重的海洋汙染問題。

伊拉克軍隊做出這種喪心病狂的行動並不是一時興起,沒有目的的。在整場戰爭中,號稱海灣地區“頭號軍事力量”的伊拉克軍隊面對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時,根本沒有佔據任何優勢,無法發動有效還擊。為了扭轉局面,獲得喘息的機會,伊拉克軍隊做出很多瘋狂的舉動就不那麼令人意外了。

除了點燃油井,向海中傾倒原油,伊拉克還做出向以色列、沙特發射“飛毛腿”導彈、突然發動對海夫吉城市的攻擊等舉動,無非是為了試圖挽回敗局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