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家》發現:中年人焦慮的根源


從《安家》發現:中年人焦慮的根源

《安家》是一部話題度很高的電視劇,雖然翻拍自2016年的熱門日劇《賣房子的女人》,但《安家》本土化後,又加入了很多當下國人買房的各種熱門現象,透過金牌中介賣房子的故事來展現掙扎在高房價下的芸芸眾生相,以及各階層家庭內部隱藏的各種看不見的需求。

比如,父母全款買房要不要加兒媳的名字?為了買二套房,夫妻假離婚靠譜嗎?如何提供一套同時滿足三代人所需的房子?劇情很接中國地氣,我從中更是看出了當下中年人的普遍焦慮

從《安家》發現:中年人焦慮的根源

孫儷娘娘飾演的房似錦,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安家天下中介公司的金牌銷售,上司翟雲霄授意她空降至靜宜門店,與門店原店長徐文昌共同擔任雙店長。

幹練高效的房似錦到任後立馬施展雷霆手段堅壁清野,對內冷血整肅,對外辣手反擊。她上班第一天就被手下拋來了一根難啃的硬骨頭——

從《安家》發現:中年人焦慮的根源

海清扮演的宮醫生和丈夫,是兩個博士畢業的高級知識分子,一家五口蝸居在60多平的一居室裡,螺螄殼裡做道場。眼見著二寶即將落地,大寶面臨幼升小,夫妻倆

想換一套面積更大、戶型更好、有儲物間、還得是好學區、且性價比優的房子,要滿足諸多要求,何其難哉,他們看了一年的房也沒遇到合適的。房產中介嘲笑他們錢少事多要求高。

然而,這難不倒孫儷,每個金牌銷售都是洞悉人心的專家,孫儷親自登門,實地瞭解了海清的困境,一眼就看穿了海清真實的內心需求,並想到了如何一箭三雕地解決難題

  • 首先,孫儷根據海清的需要,量身定做,將店裡的一套10年都沒賣出去的頂層閣樓房重新裝修。
  • 然後,孫儷堅持讓海清獨自看看房,因為女客戶比較感性,看重裝修,這套雞肋房,在孫儷的精心佈置下,成了功能分區舒適合理的LOFT,那條原本浪費空間的走廊,掛上海清兒子塗鴉後,立馬變身成藝術長廊,狹窄逼仄的閣樓也被孫儷打造成可以仰望星空的書房,海清一下子就被打動了,孫儷一舉拿下了這個難搞的客戶。
  • 最後,為了解決海清資金有限的難題,孫儷親自找到了願意付全款買下海清現有房子的老嚴夫婦。

經過她的一系列操作,不僅同時賣出了兩套房,解決了兩個老大難問題(雞肋房和難搞客戶),還讓兩個家庭都買到了滿意的房,讓人不得不佩服金牌銷售統籌全局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安家》發現:中年人焦慮的根源

海清的經歷在北上深非常普遍,我很理解她,不是她挑剔龜毛,而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換改善房本來就是最難的,需求太多但資金有限——

既要考慮生活便利,又要方便大人上班、孩子上學,面積要夠三代同堂,戶型佈局要合理,要朝陽,要買得起,要有儲物間……

要滿足這諸多需求,難!難!難!

尤其難上加難的是——學區要好,這是所有條件中的先決條件,好學區是1,其他附加的條件是0,沒有這個1,其他條件再好,也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想當年,我為孩子換學區房時,也是千挑萬選了近一年,看遍了東西海名校附近的房,不是房子太老太舊,就是戶型千奇百怪,好容易有套能看上眼的,銀子又實在差得太多。最後,終於在落戶倒計時的前幾天,咬牙拿下了一套老破小。

哎,說起學區房,永遠是中國老母親心中的痛。

我們砸鍋賣鐵、傾其所有買到的是狹窄逼仄的老破小,而同等價位,在其他區位卻能住上高大上的嶄新公寓。

我們養的不是娃,是四腳吞金獸;我們買的不是房,而是“學位”。

從《安家》發現:中年人焦慮的根源


學區房的價格=居住價值+學位價值。

從一套房的總價中刨除掉房子本身的居住價值後,剩下的就是學位價值。

• 北京西城區對應的金融街某套學區房,學位溢價約300萬。

• 上海浦東新區對應的碧雲某個小區的學區房,學位溢價約400萬。

北京、上海的這兩處學區房都是頂級學區,但學位溢價並不是全國最高的,因為北京、上海的優質教育資源還算比較充足,真正讓人吐血的是深圳學區房。

深圳福田區的百花片區是老牌名校聚集地,被稱作“深圳最貴學位房”。從2009年到2019年,百花片區房價每平米從2.1萬元漲到10.6萬元以上,漲幅超過400%,這段時間深圳全市的平均房價漲幅大約是150%。

從《安家》發現:中年人焦慮的根源

我買學區房的原則是:在經濟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儘量買小戶型,先上車再說。雖然小戶型的單價遠大於大戶型。

因為我們買的不是房,而是“學位”。一套房子,不分大小,都只佔一個學位。

從《安家》發現:中年人焦慮的根源

比如百花片區有一個小區共有三種房型,面積分別是43.5平米、103平米和128平米,總價分別是1000萬、1500萬和1750萬。小戶型每平米單價23萬,而大戶型僅13.7萬。

百花片區的學位溢價是613萬。

一套100平米的房,每平米佔1%個學位,而一套50平米的房子,每平米能佔2%的學位——小房子的單價當然比大房子高。

由此可見,低總價的小戶型,同樣解決了上學難題,所以要儘量買面積小的學區房。

有人會說,小房子住不下老少三代。

我身邊的朋友是這麼操作的:將自己的小房子出租,在學校附近租套大戶型自住。將買房和租房區分開,買房是投資,租房是消費,這樣既滿足了孩子上學的需求,也不用委屈一家老小蝸居在斗室裡。

從《安家》發現:中年人焦慮的根源

其實,學區房現象在全球都很普遍。美國好學區和差學區的房價差別甚至比中國還要厲害。

硅谷中心的帕羅阿圖市的獨棟房房價在300萬美元以上,而和它只隔一條馬路的東帕羅阿圖的房價只有60-80萬美元。

這兩個區有多大差別呢?

一邊住著拉里·佩奇、扎克伯格,以及很多斯坦福的教授,過去喬布斯也住那裡;而另一邊住著中低收入的墨西哥裔居民以及非法移民。

久而久之,形成了清晰的階層區分——學區好的地方聚集著體面、富有的家庭,學區差的地方,從地理環境到人文環境全方位的差。

從《安家》發現:中年人焦慮的根源

反觀國內,由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不同學校之間的差距很大。

以北京為例,考上清華北大的高中生絕大多數都來自西城和海淀,郊區的很多區縣清北考生為0,這就是為什麼西城區11.4平米的學區房,賣出530萬天價的原因。

因為每個熊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對懼怕階層滑落的焦慮的老父親和老母親。

中國的階層流動性還算好的,歐美“階級固化”的社會問題更加嚴峻。

從《安家》發現:中年人焦慮的根源

英國BBC有個很扎心的紀錄片《人生七年》,從1964年開始,跟蹤記錄了14個來自不同階層的7歲英國孩子的生活。劇組每隔7年拍攝一次,從7歲一直拍攝到2012年,他們56歲。14個人中,只有一人幸運地考上名校,從底層進階到精英中產階層,其他人不是在原來的階層打轉,就是下滑到更低的階層。

這個結論很殘酷地撕開了歐洲社會的真相:你的出身會決定你的未來。

歐洲的階層固化和美國夢的破滅,讓中國父母心有餘悸,大家不由自主地為自己的孩子擔憂。

而想要實現階層跨越(避免階層下滑),小孩子靠教育,年輕人靠勤奮,中年人靠運氣,由於捉摸不定的運氣靠不住,所以,中年人才會轉頭不惜一切代價投入到子女教育中。

在我們看來,教育是“貴人”,知識是上帝。高考是“教育”這個上帝的對國人的一次救贖。

  • 回望80、90年代,大學生是社會公認的“天之驕子”,考上大學是貧寒子弟實現階層躍遷的最快捷途徑。
  • 1999年大學擴招後,大學生應聲貶值,此時需要211、985、常青藤,才有機會改變命運。
  • 近年來,中小學開始提倡素質教育,越是這種非應試教育,越需要對下一代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所以,學區房儘管高昂得令人乍舌,但還是一房難求,只為了讓孩子能進一所好學校;海淀父母每年花20萬給孩子報補習班,日夜陪孩子挑燈苦讀,只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從《安家》發現:中年人焦慮的根源

然而,弔詭的是,國外有項研究表明:很多好學生認為學校不起作用,純屬浪費時間,但他們的成績就是那麼好;很多差生認為學校很有用,充滿了感恩之情,可他們的成績還是那麼差。

你愛,或者不愛它,學校就在那裡……而你還是你。

那買學區房還有意義嗎?也許有意義。

我家孩子說:相比於好學校的名師而言,其實,同學間的氛圍才更重要。好學校只是提供了一個好一點的學習環境,學校對社交的作用可能比學習本身的作用還要大,至於“學習”,那是學生自己的事兒。

由此可見,任何學習的本質都是自學,老師再厲害也不能代替學生去思考。

學區房重要,但也沒有那麼重要。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卻非要為下一代借債四方,大額投注學區房,把沉甸甸的期望壓在孩子身上,對孩子並不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