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屋王纪事


长屋王纪事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绣袈裟衣缘》


据传,这是日本长屋王所作,收录在日本现存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中。

长屋王纪事

一般认为长屋王创作这首汉诗,是为题写日本赠予大唐僧人的袈裟,


随着最近日本向中国捐赠口罩的友好举动,这首尘封千年的和风汉诗,火爆华人圈。


长屋王其诗如此,其人如何?


史料有限,我们只好从他生活的年代入手,做做文章,挖挖生平。


长屋王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


关于长屋王的出生年份,一说是公元676年,一说是公元684年


两者相差8年,前者中国处在唐高宗统治时期,后者正值武则天操控废黜唐中宗、扶立唐睿宗登基的李唐乱局,


此时日本由天武天皇掌握政权

长屋王纪事

说来唏嘘,这位日本第40代天皇陛下,自42岁登基以来,一直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习阶段,


天皇家世世代代从事治理国家这一崇高职业,皇子们理论上打出生起就站在权力巅峰,一继位,不说马上达成最强王者段位,也该是个超凡大师段位,


但日本的天皇家门不幸,子孙们往往徒有名号,并不能掌握实际权力,


大权旁落、豪族弄权是常态,天皇们眼巴巴看着,好气哟,但无能为力。


天武天皇这一代,情况有了改观,


舅舅孝德天皇经过一番厮杀,进行了大化改新,使得天皇家族从政权傀儡,变成了政权主人。

长屋王纪事

乙巳之变暗杀苏我入鹿图

到天武天皇执政时,天皇家族刚刚掌握实权不足30年,


所以天武天皇实在没办法具备丰富的弄权经验,从他颁布的各种政策就能看得出来:


比如颁布肉食禁止令,规定日本子民不能吃五畜(牛、马、狗、猴、鸡)之肉,只能吃点鱼肉和海产品,直到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后,被禁了1000多年的五畜肉才重新回到日本人的餐桌上,吃货们由衷感谢明治天皇,感谢寿喜锅、感谢肥牛饭。。。。。。


天武天皇还主导了另一个迷惑事件:为跟羸弱的新罗建立外交关系,断绝与强盛大唐的外交关系,


丢了西瓜拣芝麻,可以作为天武天皇的座右铭兼墓志铭,


要知道他舅舅孝德天皇就是眼热唐朝皇帝实权在握,才搞起了大化改新,学来了君主集权,到了侄子这,居然切断了面向天朝的官方学习通道。


总之,长屋王出生时,不与唐朝交好的日本,正由天武天皇领导着,向君主集权、繁荣昌盛大踏步前进着。


长屋王有怎样的显贵出身?


长屋王是天武天皇的孙子,他的父亲高市皇子是天武天皇的长子,母亲是天武天皇的侄女。

长屋王纪事


所以说,长屋王属于近亲结婚的结晶,


但这也说明,长屋王的皇族血统极度纯净,父系和母系都出身于皇族,


天武天皇在位时,长屋王的父亲高市皇子深受宠信,其本人德才兼备,但因为高市皇子的母亲不是皇族,所以不能享有皇位继承权,


没错,不具备亲近结婚先决条件的皇族子孙,就不能拥有皇位继承权,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天武天皇去世前属意自己的另一个孙子轻皇子继承皇位,但轻皇子彼时年幼,贸然继位,主少国疑,必有灾祸。


所以天武天皇的皇后当仁不让,担起了掌权的重任,成为日本第41代天皇——持统天皇

长屋王纪事

皇后继位,在日本属于常规操作,


因为皇后必须拥有皇族血统,所以无论从血统上还是法统上论,皇后都有资格成为天皇。


持统天皇是天武天皇的侄女,嫁给天武天皇时年仅13岁,


这位女天皇的上位史,跟武则天非常雷同。


天武天皇身体素质一般,常年卧病,皇后陪伴在侧,帮助天皇处理朝政,


一来二去的,皇后磨炼出了过硬的治国基本功,


所以天武天皇去世前,坚定地对皇后表示:你办事我放心,孙子还小,你这当奶奶的,应该把他扶上马,送一程,拜托了!

长屋王纪事

持统女天皇在位11年,很显然,她不留恋权力,所以主动让位给孙子,


15岁的文武天皇踩着奶奶的肩膀,成为了日本第42代天皇,持统女天皇晋升为持统上皇,为孙子坐镇。

长屋王纪事

跟文武天皇一起长大的,还有我们的主角长屋王,他是文武天皇的堂兄弟,


长屋王的父亲在持统天皇执政时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父子俩在皇族地位超然,


长屋王因此得以迎娶了文武天皇的同母嫡亲妹妹吉备内亲王,当然,她也是长屋王的堂妹,


如此这般的一顿亲上加亲,长屋王坐拥了天皇血亲和天皇外戚的双重身份,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长屋王为何写汉诗赠唐朝和尚袈裟?


先天优势,外加后天鸿运,长屋王的出身与运气,堪称顶配,


但能量是守恒的,牛比哄哄的高手总是结伴出现,


回到大化改新的时刻,孝德天皇能够从权臣手中成功夺取政权,当然不可能单枪匹马势单力薄的抢,


天皇也是借助了臣子的力量,集弱小成强大,战胜了恶势力,


这些帮助天皇的弱小势力,在赢得战役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新势力,


所有的新兴势力,在吃到了权力红利后,难免会迷失自我,进而追求更大的权力红利。

长屋王纪事

藤原氏,就是这样一支新兴势力,他们帮助孝德天皇完成了大化改新,天皇投桃报李,赋予了他们无上的荣光。

长屋王纪事

藤原氏族徽


藤原是天皇所赐的姓氏,以前他们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藤原氏将成为天皇家族最倚重的势力,


做建功立业的权臣,需要运气与勇气,做扶立有功的权臣,需要眼光与决断,藤原氏兼顾运气勇气眼光决断,


长屋王的堂兄弟文武天皇能够顺利登基,有赖于藤原氏的支持,


所以文武天皇娶了藤原氏家的女子,藤原氏开始向皇族血脉渗透,


但文武天皇命短,年纪轻轻就死翘翘,


文武和藤原生的首皇子年幼,天皇之位由文武天皇的母亲继承,


她就是日本第43代天皇元明天皇。

长屋王纪事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逻辑,母亲继承儿子的皇位,


但捋一下元明天皇的出身,就明白其中的弯弯绕了

元明天皇是文武天皇奶奶持统天皇的妹妹,并且嫁给了持统天皇的儿子草壁皇子,这两位女性,既是姐妹,也是婆媳,


够乱乎的。

长屋王纪事

跟姐姐兼婆婆持统天皇一样,元明天皇也是替早逝的儿子和年幼的孙子暂时执掌帝权,


权力来的太突然,元明天皇不像姐姐兼婆婆持统天皇,没有实习机会,业务能力一般,


所以她选择当一个尊重臣下意见的开明天皇,


因此,她重用新兴势力藤原氏,


为了制衡藤原氏,皇族内部推举长屋王担任皇族代表,跟藤原氏平分权柄。


此时年轻的长屋王与藤原氏的族长藤原不比等还处在相对友好的关系中,


长屋王甚至娶了藤原不比等的二女儿藤原长娥子为妃。

长屋王纪事


两人都向往唐朝文化,对于日本未来的发展方向,两人目标一致——向大唐致敬!


面对天武天皇留下的外交困局,长屋王与藤原氏达成了共识,必须跟大唐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所以在元明女天皇在位的8年中,日本最大的两股政治势力通力合作,一心向唐,日本的政局走向清明。


也许是皇族近亲结婚太严重,皇族的男男女女们都不太长寿,所以元明女皇去世时,首皇子也才十几岁,


各方势力出于多角度考量,让元明天皇的女儿继任了天皇之位,


元正女天皇,是日本第44代天皇,代替母亲,为自己的侄子守护着天皇之位。

长屋王纪事

这位女天皇很好的继承了母亲开明包容的心态,接受了长屋王与藤原氏亲近唐朝的建议,并将都城迁至奈良,仿照长安规制,建造了日本的皇城,


日本历史从此进入奈良时代。


终于,在奶奶和姑姑的护佑下,首皇子成长为可以独立掌握政权的继承人,


公元724年,首皇子成为日本第45代天皇圣武天皇。

长屋王纪事

传到圣武天皇手中的日本,是一个崇尚唐风的日本,


这是自己的外公藤原不比等和叔叔长屋王送给自己的礼物,


这份礼物弥足珍贵,因为如果按照天武天皇的意志发展,日本无疑将会走向封闭与没落,


只有承认大唐的强盛,日本才有可能俯身学习先进的制度与文化,


圣武天皇深谙其道,他欣然接受了外公与叔叔的礼物,并发挥才智,进一步放开了与唐朝的文化交流,日本走上了兼容发展之路,


长屋王提汉诗赠唐朝和尚袈裟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长屋王纪事

这首汉诗,承载了日本与大唐从冷漠到热烈的外交关系转变,


也寄托了日本人对大唐文化的崇尚与信仰,


整首诗16个字浅显易懂,但其中包含了几代人的思索与取舍,


我们今天读它,朗朗上口,也因着随诗跨海而来的援助口罩,心生感激,


所以说,历史总是不断轮回的,


故事情节可能会更新,但感动与情谊总是原汁原味的。


为什么身份尊贵的长屋王会死于权力斗争?


前面提到,日本皇位继承权有严格的血统限制,但有藤原氏血统的首皇子能够继承皇位,其实已经证明了皇室继承规范早已不是铁板一块,


或者说,证明了藤原氏已经从建功立业阶段,转入了全面参政阶段,


作为被赐姓的贵族,能够走到这一步,换做别家,早就心满意足了,


但藤原氏对更高权力的向往是无穷无尽的,毕竟涉及权力顶层的斗争,成则光耀万古,败则只能去卖豆腐!

长屋王纪事

如何让藤原氏的后代从偶发性继承天皇变为常规性继承天皇,是藤原不比等临终前留给藤原子孙的任务。


长屋王跟藤原不比等短暂的合作关系,随着藤原不比等的离世和遗愿内容,逐渐走向了对立,


藤原不比等在外孙圣武天皇继位前,把自己的女儿藤原光明子嫁给了外孙,


因为藤原氏不是皇族,所以圣武天皇继位后,藤原光明子既不能被立为皇后,也不能被立为妃,只能以夫人的身份灰暗的站立于天皇身侧。

长屋王纪事

藤原光明子乳名藤三娘

如果藤原不比等还活着,可能会选择温和的方式将光明子推上后位,


但藤原氏的子孙没有老族长的智慧,在地位上也不能跟皇族长屋王对抗,


维持了多年的权力制衡,终于被打破了,


长屋王代表皇族势力,坚决反对藤原光明子成为皇后,也就是反对藤原氏的孩子成为下一任天皇,


藤原氏的子孙背负着故去族长的托付与对至高权力的向往,势必要与长屋决一死战了!

长屋王纪事

长屋王的出身大家都很清楚了,要扳倒这样的人,堂堂正正出招是不可能的,


所以藤原氏炮制了一套长屋王欲颠覆国家谋反的罪名,


圣武天皇震怒,发动了长屋王之变,逼叔叔长屋王和婶婶兼姑姑吉备内亲王自尽,


现在听起来有点可笑,圣武天皇怕不是个傻子吧,都不调查下真相就逼死叔叔一家?

长屋王纪事

其实不难理解,长屋王的身份,血统足够纯正、身份足够尊贵、权力足够巨大,


他又是推动日本学习先进文化与制度的功臣,在臣民心中有超然的地位,


身边有这样一位德行兼备的长辈,换谁做天皇都会睡不安稳,


合理猜测,圣武天皇对于藤原氏的行为是乐见其成的,


毕竟圣武天皇的母亲就是藤原氏,且他也曾因母亲死后的封号问题,跟长屋王产生过龃龉,


在儿子心中,母亲的重要性当然是超过叔叔的,


而且圣武天皇拥有藤原氏血统,跟其他皇室成员对藤原氏的态度有着质的差异,


扶立藤原光明子成为自己的皇后,册立藤原光明子的儿子成为下一代天皇,不仅仅是对母族的关照,也是对自己身份的扶正,


藤原光明子,终于在血腥政变后,成为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位臣庶出生的皇后,


令人欣慰的是,光明皇后才德出众,能辅佐身体孱弱的丈夫,治理日本,


圣武天皇去世后,光明皇后所生的女儿阿倍内亲王即位为孝谦天皇,成为第46代女天皇。

长屋王纪事

长屋王遇害之后,皇族再无人能出面牵制藤原氏,从此藤原氏成为日本四大姓之一,


关于日本四大姓氏,我曾经在於大之方的故事中做过梳理——

日本天皇嫡系家族是没有姓氏的,我们可以理解为世间没有哪个姓氏配的上天皇,索性就不要姓氏了。但围绕着天皇家族,有四大氏:平、源、藤、橘。其中平、源、橘这三大氏族属于天皇家的支系,大都是天皇的叔叔和叔祖父等。而藤原氏,是外戚家族,长期稳坐天皇的舅舅、姥爷、舅老爷等长辈席位。这四大氏是除天皇外,最尊贵的群体,有时天皇没有生下继承人,那么新任天皇,就会从这四大氏族中选择。平氏和源氏属于武家,代表武官力量,藤原氏和橘氏,代表文官力量。但日本有个很死板的习俗,就是只有嫡长子能继承父亲的氏和姓,而其他的儿子,需要由长辈赐一个新的姓,从此成为家族的分支,因此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四大氏下面直接或间接衍生出了日本的众多姓。但只有由这四大氏直接分化而来的姓,才是尊贵无比的。


藤原氏的发迹,就是以斗倒长屋王作为标志的。


说是长屋王纪事,其实只把长屋王时代的日本历史记录了一遭,不要吐槽咯~~下期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