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省將迎來新高考,高一新生該如何選擇選考科目?

等是什麼


江蘇高考“3+1+2”模式選科精準指導

2021擬在江蘇招生高校本科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出爐。通過數據分析,再對比之前統計分析的河北數據,基本結論一致:首選科目方面,選考物理幾乎不受限,但選考歷史佔比高於傳統文理分科模式約20個百分點;再選科目方面,選擇化學基本不受限,但選考政治、地理、生物受限度也很低。也就是說,學生可以大面積選擇物理,但選擇歷史的錄取率會高於文理分科模式;再選學科中,除非僅限某科的專業要求(佔比很低)外,學生基本可以自由選擇,學生也會傾向於選擇學習投入度較低的學科。

下面是詳細數據分析。

一是首選科目。專業選科要求合計27751項,僅限歷史748項,佔比約2.7%;僅限物理13096項,佔比約47.2%;物理歷史均可13907項,佔比約50.1%。選擇歷史可以報考52.8%的專業項目,選擇物理可以報考97.3%的專業項目。與傳統文理分科比,選擇歷史的錄取比例提高約20個百分點。

二是再選科目。不限選科22830項,佔比約82.3%;限選地理66項;地理化學二選一216項;限選化學2259項,佔比約8.1%;化學生物二選一1783項;化學政治二選一6項;限選生物72項;生物地理二選一26項;生物政治二選一6項;限選政治336項;政治地理二選一151項。選擇地理可報考專業23289項,佔比83.4%;選擇政治可報考專業23329項,佔比約84.1%;選擇生物可報考專業24717項,佔比約89.7%;選擇化學可報考專業27094項,佔比約97.6%。

從浙江、上海的試點經驗看,選擇理化組合的生源質量較高,在等級賦分看排名以及學生選科兜底保障機制不明朗的情況下,生源質量較差的學校需要慎重對待學生選科問題,堅持用真實數據作為決策的前提。


王信豐高考政治服務區


18個省市正式啟動新高考方案。江蘇地區根據新高考方案,各學校高一基本已分班完畢。涉及到每個學科的選科比例雖還沒有官方統計數據,但這裡可以先簡單反映一點情況,讓大家瞭解一下。


就初步瞭解的情況,純理科(物化生)選報的學生有所減少。本校只配一個物化生。本地最好的學校(物化生)配備兩個班級,全部是本地尖子生(實驗班&精英班)。有時候化學老師就成了大家調侃的對象:老實點認真點教書,再不工作要沒啦!😃😃😃另外,新高考方案,學生選擇餘地明顯變大。在實際操作中,還體現在下面兩個方面。一、外語不再限於英語。有的學生理科等比較出色,可選擇日語班,然後參加高考。對英語“學困生”和英語“小白”來說可算是救命稻草。二、固定班級+走班形式結合。本校現在是一個班級部分科目實施走班形式。這樣操作,既有穩定性又有一定的靈活性。
大家談論選科最多兼顧的是升學率和就業率,這種考量確實無可厚非。但實際上,不少家長還是輸給了自己孩子,大人要選的類別有的孩子堅決不肯。所以,怎麼選科為何這麼選一定要和孩子有充分地溝通,要考慮孩子的優勢和興趣。家長切忌強勢介入,一意孤行,否則孩子GUA到底(本地方言,破罐子破摔之意),後果不堪設想。當然,孩子如果對學習不感興趣,也怕吃苦,那麼任何選科類別都是空談。


Scarett


新高考開始實施後,早已習慣文理分科的人們不知所措,其實這並不難,反而少了限制,給了我們自由選擇的權力,那究竟如何選擇科目組合呢?接下來就從就業和升學兩方面說明。

就業率好,選對物理很重要

相信很多人都希望在大學能過找到好專業,尤其是在就業形式嚴峻的當今社會。但什麼樣的專業才算得上是好專業?就目前的就業率來說,工科類專業的就業率最高,它涉及到各行各業,與我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像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通信工程,電氣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等一些熱門專業都是屬於工科的範疇。




物理是工科的基礎,缺了它就好比汽車沒有發動機,飛機沒有翅膀,人沒有了雙腿。高中選考科目選擇了物理那麼你整個人幾乎都已經踏入工科的大門了,要知道在三門選考的科目之中選擇了物理,大學專業之中幾乎所有的工科專業都可以選擇,如果選擇物理化學生物這傳統的理科組合,那麼可選擇的專業就進一步擴大了。

如果你想好了將來要從事的職業,例如,從事醫療工作,那麼最佳的科目選擇是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缺了物理化學生物這其中的任何一科都是對學醫非常不利的。其次對於涉及到化工類的專業來說,物理和化學這兩課是必不可少的其他的一科可以從生物、歷史、政治、地理中任選,但就我個人經歷來說生物是最簡單的吧,拿分也容易,當然這因人而異。但相同點就是都不能離開物理。



升學率高,選政治就對了

很多人進入大學並不滿足一個本科文憑,每年有大量的人選擇考取研究生和博士生,進行更深入的學習,高中三年選擇政治科目,可以為將來打下基礎,要知道考研的四門科目中有政治這一科,不管你學習什麼專業,都需要考政治的,相信高中時學習政治會對你考研考博升學會有很大的幫助。像我們這些沒有趕上新高考的傳統理科生就是非常害怕政治的,因為高中就沒有基礎。

選擇了政治之後,其他的另外兩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來,但儘量還是能過選擇自己能在考試中拿高分的科目,畢竟高考還是按照分數高低來錄取的,相信只要你對這方面有興趣,大學學習也會變得非常有趣,專業課考高分,加上自己紮實的政治基礎,考研得高分會比較容易,自然升學也會變得簡單。

高考改革的實施不是壞事,不要害怕,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完全能夠應對,希望自己將來找工作能夠簡單些,完全可以選擇以物理為基礎的工科類專業。同樣為了高考能過拿到高分,還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三門科目,這都是沒有問題的,選擇權在你自己手中,所有的選擇都是為了自己的將來,高中選擇選考科目完全可以為自己以後鋪橋搭路,就像學醫選擇化學生物,電氣及其自動化選擇物理,化工選擇化學,為了升學選擇政治,這些都是可以的。

新高考科目的選擇並不難,想清楚就對了!


Hello學長好


早在2014年,浙江、上海兩地已經最先開始實行新高考,成為我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今年是檢驗新高考成果的第二年,至於成果怎麼樣,大家各執一詞,有贊同有反對。但是不管怎麼樣,推行新高考勢在必行。

新高考的新在文理不分科,實行3+3的綜合科目,學生的選擇更多更大。而且不再是一考定終身,外語可以考兩次,選取最高分作為有效成績。並且從高一開始,學生們就要為自己以後的就業升學做打算,比以前提早了兩年,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來適應並做出調整。



因為文理不分科,學生可以選取自己的優勢科目作為高考科目,從而把自己的優勢進行擴大。對於科目的組合就出現了有二十種,而不同的組合所帶來的結果也是不同的。

以物理+化學+歷史的組合可以報考所有的專業,而傳統的文科組合,可以報考的專業比例只達到了一半之多。以物理科目為基礎的組合雖然可報考專業的比例大,但是難度也很大。本身物理這個科目就不簡單,學的好的人很少,而那些學的好的人又是拔尖的學生,之間的競爭就會擴大。


其實該如何選擇並不難,不要覺得選擇變多了就難以選擇。其實不然,在3+3的新高考中,我們更加容易發現自己的優勢,從而做出自己的選擇。理科基礎好的同學可以選擇兩門理科在加一門感興趣的文科,文科基礎好的同學可以選擇兩門文科外加一門理科這樣的選擇作為高考科目。

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全能,相反也都有自己的弱勢科目,所以在3+3的模式下,我們可以揚長避短。把自己的優勢科目儘可能的發揮出來,踢開弱勢科目,從而選擇一門自己感興趣的科目即可。


大三老學長


改革,創新是發展的新動力,新活力,新思維。如果幾十年對執行的制度與方法一成不變,沒有新意,也不接納人們的意見或建議,時間久了,會成為制約發展的阻力,不利於也不便於落實,人們也得不到好處與益處。比如說了很多年的教育,高考,醫療,退休等。但也有許多人盼著股市改革與創新,我就是其中之一吧。

一項新制度與舉措出臺,總有人會說好,有人會說不好,這就是實實在在的生活,不可能朝一邊倒,每個人對問題的看法不盡相同,這太正常了。新高考方式也是前進路上的改革吧。有的老師或友友們說出了很好的建議。但有些我不贊同,個人認為,新高考模式下選考科目關注以下幾點:

1.個人興趣。這個最重要的,有些家長可能會把以後大學期專業配套的選考科目先選擇,這並不好,考試充滿變數,先把目的定死了,不利於孩子的理想發揮。

2.科目特長。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共六門,在興趣為主的前提下,適合學什麼,根據個人的特長來決定。

3.學習能力。有的孩子喜歡讀、寫、背,有的孩子喜歡算、想、用。怎麼搭配,還是考慮未來三年中的學習能力,從實際出發吧。

4.不以覆蓋率為主,但考慮好以後就業的專業面寬廣的。

總之,選考科目要量體裁衣,不要憑想象。


彭斯斯


自2014年浙江、上海兩地入學高一新生開始不分文理科,拉開新高考序幕,2017年正式參加新高考;2018年又有18個省市(河南、河北、廣東、四川、黑龍江、吉林、江蘇等)的高一新生加入新高考陣營,面對新高考,高一新生如何選擇選考科目呢?我分析如下,僅供瞭解!

一是根據院校專業要求選,一般而言,在正式參加新高考的前一年,招考院校發佈報考專業基礎學科選考要求,比如2018年山東省考試院發佈了《2020年軍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

二是根據選考組合專業覆蓋率選,

從六科中選考三科,共有20種組合,那麼每種組合可以選報多少專業呢,目前,我們能借鑑的就是2017年上海,選考組合報考專業比率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物理+化學+歷史,可報考專業比例最高99.9%;政治+歷史+地理(純文)可報考專業比例最低52.9%。

從報考競爭壓力以及組合學習難度看,以下三種組合不建議選擇:

物理+化學+歷史(競爭太激烈)

政治+歷史+地理(專業選擇面窄)

地理+政治+生物(大學難以銜接)

三是根據考生愛好興趣選,專業不同,將來從事行業不同,要考慮到將來從事的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