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1973年10月,中東石油輸出國組織,對美國開展石油禁運,制裁美國經濟。 之後,國際原油價格暴漲4倍,美國遭受重大損失,GDP降低4.7%。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1974年,一位神秘的美國特使抵達沙特,代表尼克松總統與沙特進行會談。出乎沙特意料的是,特使並沒有要求沙特提高石油的產量,反而要求沙特繼續縮減產量,以提高石油價格。這是為什麼呢?美國又能從中得到什麼呢?

這集,我將為你介紹,美國的石油美元戰略。分析它真正的成因,以及背後的戰略目的。

1971年,美國尼克松總統宣佈解除黃金與美元的掛鉤。公開違背,布林頓森林體中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的承諾。美元金本位結束。二戰後確立的佈雷頓森林體系也於同年瓦解。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節操碎了一地的美元,在舉世的憤怒中,霸權地位搖搖欲墜。

1973年,中東石油輸出國組織,對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實行石油禁運。中東石油危機爆發。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原油價格,暴漲4倍。從這張圖中可以看到。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由此整個世界意識到,石油比美元Cash更有價值這一事實。

美國GDP增長率也於同年下降4.7%,歐洲整體下降2.5%,日本下降7%。

失去公信力的美元,在這一年奄奄一息,幾乎垮掉。

但1974年,美國的戰略家們下了一手舉世好棋。轉危為機。美國說服沙特與自己合作。建立了延續至今的石油美元體系。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既無法以黃金背書的美元,為了維持其貨幣霸權,轉而採取以大宗商品-石油,為其貨幣背書的策略。沙特承諾在國際石油交易中,只採取美元,這一種貨幣進行貿易結算。同時解除對西方國家的石油禁運。美國則承諾,用其強大的武力,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沙特的安全。

雙方一拍即合,產生了跨越文化的堅定友誼。並延續至今。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那麼沙特為什麼需要美國的保護呢?

沙特石油儲量豐富,可以說是真正坐在金礦上的國家。但沙特在地緣上,卻被夾在埃及,伊拉克和伊朗之間。距離以色列也不遠。埃及,伊拉克,伊朗,甚至土耳其都想與沙特爭奪這一地區的主導權。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遜尼派的沙特跟什葉派的伊朗存在著教派矛盾。

這種背景下,地底的石油只會加劇沙特的不安全感。

同時,與實行共和制的埃及,伊拉克和土耳其等國不同。沙特實行的是君主制。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所以,沙特王室心中也有著很深的不安全感。

而美國的戰略家們正是看中了這一點。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任何一個現代國家都離不開石油。

石油不光在坐飛機和開車時會用到。

平時我們穿的衣服中的化學纖維,塑料製品中的聚乙烯。農業化肥中的成分,洗面奶,洗髮水,甚至口香糖裡的很多物質也都來自於石油。

所以石油又稱“工業的血液”。在替代能源出現之前,石油就是各個國家的必需品。沒有一個現代國家能離開它。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但並不是每一個國家都產石油。

這張圖是各國“已探明石油儲量”的排行榜: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排名前10的國家分別是:

委內瑞拉,沙特,伊朗,加拿大,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俄羅斯,利比亞和尼日利亞。

並且這些國家都不是工業強國,石油主要都是用來出口的。因此只要控制這些國家,就可以控制石油的產量。

石油儲備最豐富的地區是中東。沙特,伊朗,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以及卡塔爾都在這一地區。委內瑞拉的石油儲備雖是單個國家中儲量最多的,但也僅有中東地區總量的30%。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並且中東地區的石油更濃稠,雜質也更少。石油也都處於地表的淺層。因此開採和提煉的成本最低。 由此,某個國家只要控制了這一地區,就能控制全球的石油供應量,及相應的原油價格。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美國1973年之後的國際大戰略,就發源於此。

這些產油國,或者被美國控制,或者被堅決打壓。


讓我們再看一下這個表格吧。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排名第1的委內瑞拉,是南美英雄人物,“南美洲解放者”-西蒙玻利瓦爾的故鄉。委內瑞拉人心中一直有建立大南美洲國的夢想,想要擺脫美國的控制。不願對美國言聽計從,所以歷史上一直被打壓。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近些年來,在美國的經濟制裁下,石油儲量第1的委內瑞拉,石油出口量卻只排在全球第15位。僅相當於第2名,沙特的14%。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持續的經濟制裁之下,委內瑞拉自2015年以來爆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經濟幾乎崩潰。

排名第3位的伊朗,在巴列維王朝時期與美國的關係密切,整個國家的石油幾乎都由美國公司開採。後來,伊朗爆發了由霍梅尼領導的民族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電影《逃離德黑蘭》在一個側面,講述了這一階段的歷史。隨後巴列維國王逃亡美國。革命後的伊朗政權,立即趕走了美國的石油公司,並將油田收歸國有。隨後兩國一直處於劍拔弩張的局面。美國也一直在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排名第4的加拿大,與美國關係就不用多說了。世界領土面積第二大的國家,軍隊規模僅有6萬人。美加兩國的居民也可以自由流動,沒有海關,也不需要簽證。兩國的經濟和政治高度一體化。簡直像是一個國家。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排名第5位的伊拉克。曾於2000年11月,宣佈以歐元替換美元作為外貿結算貨幣。所有石油以歐元結算。薩達姆的下場大家都知道了。 美國出兵的理由是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直到今年也沒有找到證據。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排名第6位的阿聯酋第7位的科威特,以及第14位的卡塔爾,於沙特屬於統一陣營。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排名第8位的俄羅斯,曾在蘇聯解體前後,由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努力改善與美國的關係。然並卵,雙休克療法下的俄羅斯經濟一度崩潰。北約也一直在向歐洲東進。近些年,烏克蘭和格魯吉亞也在申請加入北約。美國為什麼就是不肯放過俄羅斯呢?

這張是2019年,世界前十大石油公司(以利潤計算):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其中排名第9和第10的,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主要開採俄羅斯境內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並且這兩家公司由俄羅斯政府控制過半的股份。這也是普金在葉利欽之後,與俄羅斯石油巨頭博弈多年後的結果。

雖然儲量是世界第8,但俄羅斯是世界第二石油出口國,僅次於沙特,對國際油價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這就成了美國石油寡頭的眼中釘,肉中刺。 同時俄羅斯經濟高度依賴能源產業,石油和天然氣是整個國家的經濟支柱。這就導致俄羅斯在能源問題上沒有任何向美國寡頭妥協的餘地。只能“力剛”到底。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排名第9位的利比亞,在北非地區。2009年,時任非洲聯盟主席的卡扎菲建議非洲大陸各國改用不依賴美元的新貨幣:黃金第納爾。由此取代美元進行石油交易。尼日利亞,安哥拉,突尼斯,埃及都表達了接受意向。

2011年2月,利比亞內戰爆發。3月,北約對利比亞進行軍事幹預。10月卡扎菲死亡。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這張是利比亞內戰爆發前後,街頭的對比。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這張是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戰前的照片。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這是她現在的樣子。利比亞內戰也一直延續至今天。祝願他們能夠早日安定下來。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接下來是,排名第10位的尼日利亞。原是英國殖民地,於1960年宣佈獨立,併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國家官方語言是英語。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尼日利亞最大的石油公司是殼牌石油公司(Shell Oil Company)。該公司總部在美國的休斯頓。在美國共有8萬名員工。在美國成立,向美國納稅,接收美國政府的管理。是一家地地道道的美國公司。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同時,該公司又是荷蘭皇家殼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的全資子公司。而荷蘭皇家殼牌由英國和荷蘭兩國共同持有。這裡面的意味,就不用多做解釋了。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同時,尼日利亞的第二大石油開採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和第三大石油開採公司雪佛龍(Chevron Corporation)。也是地地道道的美國公司。公司總部分別在德州和加州。

由此可以說,美國控制了尼日利亞的石油開採。

排名第11位的,就是美國自己了。

由此可見,在世界主要的產油國中,或者使用美元作為石油交易的唯一貨幣,或者被美國經濟制裁,從而無法大規模出口。或者,被美國軍事打擊,政權被顛覆。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那麼像日本,韓國,印度,德國,法國,墨西哥,巴西,南非,澳大利亞這些需要進口石油發展經濟的國家,就必須要要持有美元。否則,就買不到足夠的石油。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當全世界主要的經濟體都必須持有美元。

那麼美元就仍然是貨幣霸主。

美國就能繼續,開啟印鈔機,把自身的通貨膨脹轉嫁到全世界。讓所有持有美元的國家共同承受損失。

迴歸片頭的問題,為什麼1974年時,美國要求沙特縮減石油產量呢?

因為產量縮減,油價就會提升,其他國家就必須持有更多的美元,這樣才能買到足夠的石油!否則經濟立刻萎縮,甚至癱瘓。

這就逼著所有國家,明知美元一定會通貨膨脹,也必須囤積更多的美元,以應對未來石油價格暴漲的可能。

站在美國的角度,這確實是非常高明的戰略。

濫發的美元為何沒被踢下王位?解析美國霸權根基-石油大戰略

1974年,美國戰略們家佈下的大棋局,如今有可能被打破嗎?美元近些年遭遇過哪些挑戰?它的霸權還能持續嗎?

有興趣的朋友請繼續關注。下集我們繼續。

原創不易,你的評論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謝謝!

祝大家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