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魚,野生魚的高仿山寨版,比上不足,比下卻綽綽有餘

常言道,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吃沒有腿的,魚肉的營養是比較好的。但現在的魚不好吃,肉質差,沒嚼勁,沒有以前的魚味。這些魚基本上都是飼料魚,養殖密度大,水質相對差,生長速度快,養殖時間短,與野生魚比起來,那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但如今的野生魚資源越來越少,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生態魚也因此慢慢進入大家的視線。

生態魚,野生魚的高仿山寨版,比上不足,比下卻綽綽有餘

滋補湯--魚頭豆腐湯


生態魚,將野生魚的生存環境模擬還原,是野生魚的高仿版。

生態魚養殖,首先要水好,其次塘要大,三要密度低,四要投餵天然飼料,五是不能施肥和用藥。這五點,使得生態魚的生長環境最大限度地向野生魚靠攏,唯一區別的在於食物比野生魚豐富很多,運動量稍小,生長速度稍快。

養殖生態魚的五點要求,看似毫不相干,實則卻是息息相關。在養殖過程中,為了保證魚塘水質,養殖密度必須要低。只有保持一定的水體載重量,飼料投入量才能相對較低,產出的糞便和食物殘渣才不至於超過水體自淨化能力,水質才能維持在一定的水平。水質良好,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魚少生病,才能保證魚肉的品質。水體空間大,保證了魚的活動量和運動量,體質和抵抗力才能得到加強,使得魚肉緊密,有韌性。而投餵天然飼料和不施肥、不用藥,則是從食品安全上做出了保障。

生態魚,野生魚的高仿山寨版,比上不足,比下卻綽綽有餘

草魚生態養殖塘

正兒八經的生態養殖,看似簡單,操作起來卻是有著相當大的難度。最難的,就是保證魚體不生病,魚池不用藥。雖然生態魚的體質一般較好,具有較強的抗病能力,但水質保持仍舊是生態養殖的重中之重,除了定期補水以外,花白鰱的淨化作用顯得尤為重要,這就需要利用到混養模式。

傳統水產養殖中,草魚飼料來源是相當廣泛的,這也是草魚生態養殖比較普遍的原因。為了保證良好的水質,草魚生態養殖採用混養模式,以草帶鰱,以鰱淨水。魚池主養草魚,配養一部分花白鰱、鯉魚、鯽魚、烏鱧等。草魚吃剩的青飼料被鯽魚和鯉魚利用,殘餌和糞便可作為浮游動植物的良好肥料,也可提供一定的碎屑供花白鰱直接濾食。而花白鰱濾食浮游動植物,使得肥水轉清,為草魚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草魚和花白鰱對水質的要求不一,草魚喜清瘦水,白鰱喜肥水,看似矛盾,實則完美,對於生態養殖來說,可謂是天作之合。而肉食性魚類的存在,則起到清除雜野和病體魚的作用,對鯉、鯽出塘規格以及防控病害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生態魚,野生魚的高仿山寨版,比上不足,比下卻綽綽有餘

混養模式,保證水質,亦能增產增收


生態魚,屬於野生魚和飼料魚的折中方案,產量較低,但品質和食品安全性卻是極高的,在野生魚資源銳減的今天,也許會成為水產養殖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

生態魚,野生魚的高仿山寨版,比上不足,比下卻綽綽有餘

正兒八經的生態草魚


學於農,致以農。我是農村仔學農業。很高興能和大家探討水產養殖上的那些事,如果大家對我的觀點感興趣或者有不同意見,可以在下方評論留言,留下您的足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