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專家說說“清腸”這回事!


消化科專家說說“清腸”這回事!

過去30年中,中國居民的膳食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出現了高脂肪、高蛋白質的傾向,我們的腸道也在面臨不同的健康挑戰。近年來,老百姓對腸道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調節腸道菌群”“促進腸道蠕動”等概念成為不少商家推廣產的“殺手”。如何保持腸道菌群平衡?如何飲食有利於腸道健康?市面上打著“清腸毒”旗號的食品和保健品到底有沒有作用?對此,本刊記者專門採訪了浙江醫院消化內科的朱琴副主任醫師。

一 抗生素使用不當

破壞腸道菌群平衡近年來醫學界發現,腸道菌群

和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有關聯。對老百姓來說,“腸道菌群平衡”似乎耳熟但又一知半解。朱醫師解釋說,人體的腸道內大約寄生著100萬億個細菌,種類約有1000餘種。正常生理情況下,腸道內的各種細菌有一定比例,不同菌種之間互相

制約,互相依存,相互利用,形成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這種平衡對於維持人體消化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所腸道菌群失調就是指年齡飲食、環境及抗生素的使用等原因導致腸道菌群之間的平衡被破壞,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和條件

消化科專家說說“清腸”這回事!


致病菌增加,“這個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症狀,比如腹瀉、便秘、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等等。目前也有一些研究結果顯示,肥胖、高血壓和糖尿病等代謝疾病,抑鬱、焦慮和認知功能下降等精神心理疾病都跟腸道菌群失調有關。”朱醫師說道。“判斷腸道菌群情況,最簡單

有效的辦法就是觀察平時的大便情況。因為大便在除去水分之後的幹物質裡面,30%-50%是由腸道里的細菌和其屍體構成的,其他才是食物殘渣以及人體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還有少量的脫落腸黏膜細胞。”朱醫生說,腸道菌群失調最直接和常見的表現就是腹瀉或者使秘。正常人排便的頻率是每天不超過3次,每週不少於3次,如

果每週排便的次數少於3次,且出現了排便困難,可能就是便秘;而如果每天超過3次,大便稀爛,就

是腹瀉。這些情況都可能和腸道菌群失調有關,還有部分人會有消化不良、有口氣等表現。要保持腸道菌群平衡,該怎麼做呢?朱醫師說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多吃新鮮蔬菜瓜果,蔬菜瓜果往往富含膳食纖維,其中的可溶性膳食纖維是很好的益生元,有助於有益菌的生長,能幫助維持腸道菌群平衡。酸奶等一些含有益生菌的食品也可以幫助調節腸道菌群。其次,不能濫用抗生素,“不少老百姓有個誤區,普通感冒也要用抗生素,實際上抗生素會導致腸道菌群平衡被破壞,長時間使用廣譜抗生素還會造成偽膜性腸炎等一些併發症。朱醫師說道。因此使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循醫囑,不能自行用藥。最後,部分本身腸道菌群失調的人群,建議補充益生菌比如乳桿菌、雙歧桿菌,以抑制有害菌。主要包括有腹瀉或便秘的患者,因為疾病治療需要、過多使用抗生素的人,體質較弱的新生兒比如早產兒等。另外,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腸道菌群的結構也在發生改變,有益菌比例減少,因此體質較弱的老年人也可以適當補充益生菌。而對於腸胃功能正常的人群來說,一般不需要額外

補充。

二 當心清腸保健品誘發腸病

消化科專家說說“清腸”這回事!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識也在增強,但知識儲備更新不及時,就很容易被廣告吸引,購買一些不適合自己或誇大功效的食品和保健品。促進腸道蠕動”是近年來為人熟知的概念,“但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腸道動力不足的發病率有明顯的上升,可能由於大家對健康的關注增加了,腸道動力不足、便秘的就診比率也升高了。“朱醫師說道。胃腸道動力與年齡、飲食、生活習慣還是密切相關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便秘發病率在上升,據報道,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便秘的患病率可以高達20%以上。因為在生理上,隨著年紀的增長,胃腸道消化液的分泌減少,腸管蠕動減弱,排便需要依靠的盆底肌肉也會

缺乏力量。另外,老年人牙齒鬆動,咀嚼功能減退,食物往往吃得比較精細,少渣,不能很好的刺激腸道的蠕動。而且老年人往往運動減少,甚至有一些臥病在床的,這對腸道的動力都有不利影響腸道蠕動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相關。飲食上,當下很多人都有的問題是飲食過於精細,例如只吃

白米白麵的主食,缺少膳食纖維的攝入不利於腸道的蠕動,不能幫助增加大便的量,就容易產生便秘。“因此飲食要葷素搭配,還要注意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新鮮的蔬菜水果和穀物往往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朱醫師說,運動太少也不行,適量運動能增加胃腸蠕動功能,促進排便。“最後要強調的是,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便秘跟排便習慣非常有關係。建議每天都要定時去排排便,形成條件反射,建立起良好的排便規律。現在市面上的清腸茶、清腸果,都打著清腸毒、美容養顏的旗號,讓不少人頗為心動。其實這背後潛藏著健康威脅。據媒體報道,50多歲的李阿姨一直有便秘的苦惱,偶然看到廣告中的清腸片有神奇效果,頗為心動,於是前前後後花了十多萬元購買保健品,可便秘反而越來越嚴重了,這才不得不去醫院就診。朱醫師說,很多所謂排腸毒的藥物都是不安全的。“和許多人的印象相反,許多號稱中醫藥配方的產品其實並不安全,其中常常含有大黃、蘆薈、番瀉葉等刺激性成分,其中的蒽醒類物質會讓人在排便的時候感覺很通暢,但是長期濫用這類刺激腸道的瀉藥,可能導致結腸黑變病,結腸黑變病不及時治療會增加腸道息肉的險。

因此,出現便秘等問題,首先要做的是到正規醫院找消化科的醫生診斷,先找到便秘的原因,再遵

醫囑服藥或改變生活方式,切不可自行大量服用保健品。最後,作為消化內科醫生,朱醫師特別提醒大家:“人們都知道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其實太燙的食物對我們胃腸道的影響更大,對食道、胃粘膜都有直接的損傷,尤其是我們中國人喜歡喝熱茶吃熱的食物。還有不少人認為只吃素可以

清腸,這也是不對的,因為這會導致蛋白質、脂肪及一些微量元素的攝入不足,讓人營養不良,也不利於消化道的健康,所以飲食一定要葷素搭配。現在有一些年輕人,不愛運動,其實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加入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最後就是排便習慣不好,好多人喜歡在排便

時看手機、看報紙,這些行為都是不利於排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