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搶了寧王8萬軍隊,承諾事成後平分天下,最後寧王下場如何?

朱權是朱元璋第十七個兒子,出生於洪武十年,自幼聰明伶俐。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將年僅十三歲的朱權敕封為寧王,並於兩年後前往藩地“大寧”就任此地藩王。大寧地處喜峰口外,在古代屬於會州之地。大寧東面連接著遼左,西面連接著宣府,具有很高的戰略價值。

朱權鎮守此地,麾下兵馬有八萬之多,所屬的朵顏三衛騎兵非常驍勇善戰。當時朱權曾跟隨自己的幾個皇兄出塞外作戰,因善於謀略,立下了很多戰功。朱元璋之所以要設立藩王,主要還是讓這些兒子們相互制約和幫助,從而永保大明江山。但是這一切將在洪武三十一年發生改變,朱權的命運也隨之改變。

朱棣搶了寧王8萬軍隊,承諾事成後平分天下,最後寧王下場如何?

朱元璋——劇照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由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史稱建文帝。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後不久,就開始大刀闊斧地實行改革,並急不可耐地開展了削藩運動。建文元年,燕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欲將建文帝朱允炆趕下臺。

而在靖難之變發生之前,朱棣曾與手下的將領商議道:

以往我巡察塞上時,見大寧諸軍十分剽悍。如果我能獲得大寧,截斷遼東,採用邊騎助戰,便大事可成啊!

朱允炆也深知如果朱權投靠了朱棣,那麼局面則很難掌控,於是他趕緊派人將朱權召回京城。但朱權並沒有來。

同年九月的時候,江陰侯吳高進攻永平,朱棣率領大軍前去營救。吳高在退兵之後,朱棣便直接趕往了大寧,被謊稱自己是來向寧王朱權求救的。

朱棣搶了寧王8萬軍隊,承諾事成後平分天下,最後寧王下場如何?

朱棣——劇照

朱權邀請朱棣進城之後,朱棣便兩手緊握住朱權的手哭訴到,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造反的,希望這個大侄子不要怪罪自己,還請求朱權為他寫奏摺向建文帝謝罪。朱棣在大寧住了幾天,這幾天裡,朱棣表現很好,朱權也漸漸對他放鬆了警惕。但這個時候,燕王的部隊已經埋伏在了城外,有些官兵也已經悄悄進城,並在暗中勾結三衛部長。

朱棣從大寧離開時,朱權便到郊外去送自己的這位兄長,可沒想到剛一出城就被伏兵給抓了。隨後,朱棣便將寧王朱權的八萬大軍搶來納入到自己麾下,並給朱權許諾說,事成之後,與你平分天下!

那麼,等到朱棣真正坐擁天下的時候,真的與寧王朱權平分天下了嗎?

朱棣搶了寧王8萬軍隊,承諾事成後平分天下,最後寧王下場如何?

寧王——劇照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朱棣稱帝之後,並沒有給朱權說要和他平分天下,只是讓他自己選擇一個封地。朱權想了片刻,便說:“我想去蘇州”。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此時已經飽經戰火洗禮的朱權也想去南方享享福了。但是這一要求並沒有被朱棣允許,朱棣說道:“蘇州屬於畿內”。簡言之就是,這蘇州屬於京畿之地,是不能封給你的,但是那時候的朱棣已經想遷都北京了,所以這蘇州之地也不算京畿。

隨後朱權又說道:“那封錢塘吧”!錢塘並不在所謂的京畿之內,按理說應該可以封。但是朱棣也依然沒有封給他,甚至還冠冕堂皇地說道:“先父將它賜給五弟,終無結果。建文帝無道,在錢塘封其弟為王,也未能享受。建寧、重慶、荊州、東昌都是好地,你隨意選擇吧。”

可笑的是,最後朱棣將他封在南昌,但朱權也不敢說什麼,只能前去就任。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南昌之地是朱權的封地,名為是以王的身份就藩,但實際上只是一個被流放軟禁的人而已,所享受到的待遇並不高。就連他的府邸,也不過是當地布政司的官邸而已。


朱棣搶了寧王8萬軍隊,承諾事成後平分天下,最後寧王下場如何?

朱棣——劇照

不久之後,朱權遭到舉報,說他用巫術害人,並且還經常誹謗別人,於是朱棣便開始派人前來調查,但此事本身就是虛構的,所以自然也沒有查出什麼結果來。此事過後,朱權變得十分“乖巧”,整日沉醉於琴棋書畫之中,不問外事。所以在朱棣時期,朱權一直沒有受到朱棣的打擊。

到了宣德三年,朱權請求明宣宗朱瞻基將靠近南長城的灌城鄉土田賜給他。次年的時候,又一輪說皇家宗室裡面應該不確定品級。明宣宗對此十分生氣,便下旨指責朱權。不過,因為朱權年事已高,朱瞻基也沒有對他怎樣。

正統十三年(1448年),朱權去世,享年70歲!

參考文獻:《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