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丘》:在苍白绝望的青春里,保持人生的底色

《奇葩说》第六季的决赛,辩题是这样的,“终其一生不过是个平凡人,你后悔吗?”这道辩题表面上是在探讨我们是否甘于平凡,但在辩论时,双方辩手讨论最多的,却是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如何做到在生命的尽头,坦然接纳那个看上去碌碌无为的自己,做到了然而无憾。

小说《美丘》所写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太一本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却同时受到了两个特别的女生的青睐,一个是人见人爱家境优渥的“公主”麻理,一个是狂热奔放动不动就和人打架的的“野丫头”美丘,当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与麻理更配的时候,他却放开了麻理的手,转而深深被美丘所吸引。

几乎所有人都不能理解他的选择,但当一些发生在美丘身上的不为认知的事逐渐浮出水面,那些质疑的声音突然安静下来,转而变成了感叹,感叹这场在短暂的生命里演绎的奇迹。美丘的一生是短暂的,却也是炽热的,这份短暂与炽热给她的人生增添了许多魅力,以至于即使她犯过很多与伦理道德相悖的错,但在故事的最后,当真相揭露时,所有那些曾对她抱有成见的人,都无法对她再有一丁点的责怪……

《美丘》是石田衣良继《孤独小说家》之后的又一感人力作,在《孤独小说家》里,他诠释了什么是对于理想的热爱,而在《美丘》这部作品里,他显得同样热爱生命。

《美丘》:在苍白绝望的青春里,保持人生的底色

01

巴西作家卡罗·柯艾略有一部较为小众的作品,叫做《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这是一部相当吸引人的作品,从书的名字开始就展现了这样的魅力,它所探讨的正是我们每个人都面对的现实问题:日复一日的人生,到底值不值得去过。故事里的维罗妮卡,一生顺遂,事业家庭美满,却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不惜为此选择自杀。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周,她才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真正的健全,是保有内心的疯狂。”而没有疯狂过的她,似乎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活过。

这正是与《美丘》这部作品最大的契合之处。《美丘》所探讨的也是这样一个课题,如果你的生命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你会做些什么?这是一道见仁见智的人生问题,但对于美丘来说,她选择了其中最寻常也最不寻常的答案,那就是去放肆地拥抱爱。

太一最初认识美丘,是在二十二层的空中平台上,女生张开双臂,太一以为她要自杀,而她只是在欣赏高处的风景。“围栏外面能看到更美的天空。”那个时候太一并不知道,美丘的生活其实已经时日无多。

美丘原本只是一个寻常人家的寻常女孩,但在她很小的时候,发生了一场车祸,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不过改变她命运的,并不是车祸本身,而是医生在给她做手术的时候,使用了违规的可能感染有病毒的器械,那器械深深地植入在她的大脑里,同时植入的还有疯牛病的病毒和随时可能死去的恐惧。

正是因为这份恐惧,助长了美丘内心深处的疯狂,让她对于生活有一种分外的珍视感,想要倾尽全力让每一天过得无悔。所以她放肆地展现着她的魅力和生命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不在乎为此所付出的那些“人言可畏”的代价。她抢夺好朋友的男朋友,与喜欢的女性发生关系,但她的目的却一直很单纯,只是在想要爱的时候追逐爱,在想要性的时候追逐性。可以说在美丘为数不多的生命日子里,她都一直站在这“围栏”的外面,摒弃世俗伦理的约束,站在人生的高处去欣赏曼妙的风景。她是伦理道德中的“背叛者”,但却在义无反顾地追寻里,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这正是她用来热爱生命的方式。

《美丘》:在苍白绝望的青春里,保持人生的底色

02

对于一部小说来说,情节是最显而易见的部分,情节的好与坏,合理与否,深刻与否,往往是读者在第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但在情节的背后,更有魔力,更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便是它的人物设计。小说作品里的人物,就如同整部小说的灵魂,能够让读者在忘却一段故事的时候,依然记得一个名字,一个影子。

少年时读鲁迅,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形象,从祥林嫂到阿Q,再到孔乙己,当时间线延展到今天,我们可能已经忘却了每一个故事里的具体情节,但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特色,却是呼之欲出的,絮絮叨叨,悲悲戚戚,欺软怕硬,迂腐不堪,这些人物不仅让我们见证了小说的伟大,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那个时代的无奈,正是那样一个时代,才创造了这样一群人物。

所以说人物的力量是非常伟大的,就如同托尔斯泰在《文学的任务》中所说的,“当艺术的力量从一片混乱中雕出一副人的面貌时,这种力量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石田衣良就具备这样不可思议的力量。他的小说作品人物总是用鲜活的形象,鲜明的特色,留在读者的脑海里,无法替代。从《孤独小说家》里那个偏执的作家,到《美丘》里这个热烈的少女,都是石田衣良送给读者的最好的礼物。

《美丘》这部小说,最吸引人的部分之一,就在于它的人物形象设计。美丘性格热烈,敢爱敢恨,敢于突破常规的伦理道德的束缚,丝毫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无论是有伴侣还是没有伴侣,只要是她所爱的,她都会大胆而热烈的追求。

这样的人物形象对于今天的年轻读者来说是十分有吸引力的。如今的年轻人正处于一个新旧观念冲击矛盾的时代,一方面我们受着常规伦理的约束,另一方面又受着自由开放的蛊惑,在二者之间摇摆,找不到真实的自己。而《美丘》这本书,正是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选择的空间,你可以像美丘一样,做一些无伤大雅的热烈,也可以像麻理一样,守护着自己规矩本分的自尊,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是遵从于本心,都是新时代的年轻人美丽的样子。

《美丘》:在苍白绝望的青春里,保持人生的底色

03

《美丘》之所以如此打动人心,除了它隐藏在故事中间的爆发力以外,更重要的一点便是整本书的叙述手法。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古语其实就证明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当我们以情人的视角去看待一个人的时候,她身上的美会被无限的放大,她的坚强与勇敢,都会带上让人爱怜的色彩。而这正是这本书的成功原因之一,石田衣良用第一人称的旁观视角来叙述整个故事,为美丘这个人物形象加上了“爱人的眼光”这样的滤镜,从而导致整部小说的人物魅力大大提升。

这种写作手法自然不是石田衣良独创的,但它却时常能够将一部作品衬托得出众,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以一个女人的临终为契机,看似写了一封饱含热泪的“遗书”,实际上却写了这个女人整整一生的爱恨情仇,她是如何爱上那个男人,又是如何离开他,一字一句如泣如诉。而《美丘》也是如此,它通过男主角太一的视角,叙述了和美丘的相遇、相知、相恋,以一个爱人的角色,去夸大美丘身上那些动人的品质,释放美丘身上的激情以及她对于人世的眷恋,在小说的最后,犹如一个不肯读完作品的读者一样,不肯又不得不结束美丘的一生。这种结束故事的遗憾与读者读完故事的遗憾相互交织,产生了极强的共情。产生了很强的情感冲击。

《美丘》:在苍白绝望的青春里,保持人生的底色

《美丘》是一部非常适合年轻人阅读的作品,它的价值就在于为我们平凡的人生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它教会读者珍视自己的生活,同时教会读者去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一过。

奥斯特洛夫斯基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他说“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虽然我们不见得有能力投身于他笔下的“壮丽事业”,但至少在自我人生的这次革命中,我们可以适当地让自己活得潇洒一点。“你会后悔吗?”我想,当生命走向尽头时,爱过、恨过、勇敢过、努力过、像美丘一样绚烂过,想必就可以说是无悔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