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独生子女中,有人不肯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这是什么心态?

知耻567


赡养老人不是独生子女不独生子女的事情,关键问题是子女有没有孝心。

子女如果没有孝心,就是养了十个八个子女,老了照样没人赡养。

某地有位老人,养老五个儿子三个女儿,八个子女从小到家没有把谁饿死冻死或者病死。可是老人晚年,没有一个子女管。不说五个不孝子了,有个女儿住在同村,也不管老人。

政府给老人困难补贴,搭建的简易房补贴两千元,钱到老人手还没暖热乎,大儿子就把前要走了。儿子只要钱,不要老人。

今年春节前,老人死在简易房里几天没有知道,最后还是邻居把门撬开,看见老人已死,打电话才把老人大儿子叫到跟前。

如果子女有孝心了,一个人照样养老人。

某企业有对退休老夫妻,在儿子儿媳出事故去世后,两老人把孙子从五岁养到大学毕业。孙子毕业后在海南工作,要爷爷奶奶去海南跟自己一起生活。两位老人不愿意去。

孙子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孙子告诉爷爷奶奶,你们可以来海南旅游,我在这边工作,你们来了不用住酒店,也花不了多少钱。

爷爷奶奶一想,孙子说得对。过去旅游一次,看看海南的风景,有孙子在那边陪着也好。

二位老人把房子托付给关系最好的邻居,然后去了海南。到海南后才知道,孙子骗他们去旅游,实际是想让他们长期住海南,给他们养老。

孙子在海南已经买了房子,但是觉得老人住在高楼里不方便,就在当地给二位老人租了一个带院子的民房,可以住,还可以在院子里养花养种草的。

二位老人到海南半年后,给邻居打电话,让邻居帮忙把房子卖了,他们住海南不回来了。

凡是不肯承担赡养老人的,不管是多生子女还是独生子女,都是不孝之辈,他们的晚年也许和自己老人的晚年一样没人赡养,因为上行下效呗。


牵住夕阳的手


这个问题不奇怪、当年国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我们都不能拒绝因为它关乎自己的前程、也许连工作都会失去,一生就一个孩子风险很大却让我们这一辈承担了、我们認了也没有埋怨、把一切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刚一年级我可以陪他做作业到九、十点钟、他爸爸三十几年只要孩子在家每天早上都是一个蒸鸡蛋放点麻油,当年的孩子都是每家的宝贝很娇气、我曾经讲过这样下去社会风气都会变了、他们都是很自我、只许周围对他的爱、却没有学会爱别人,有件事改变了这个孩子、我的房子动迁需要找其它房子过度、我们希望他继续在市中心学校就读、这样每天我们要接送他、早上爸爸自行车送他、晚上我下班去接他、有一次我生病去接他在公交车上支撑不住了、后来孩子看我们这么辛苦、给我们说要自己去上学不让我们在接送、这个路线要两部公交中间换乘、他只有三年级、其实那时候这样走读的孩子挺多、我们虽然担心还是同意了、这样的状况维持了三年、每天斜穿半个上海路上来回三四个小时、不到十岁的孩子、在当今是无法做到的,这上学的路上拥挤的汽车各种的众相他都应付了、受了欺负很少给我们讲、我生活的大家庭非常和睦、虽然结婚我们是分出来住、孩子寒暑假都是在爷爷奶奶家度过、这样学会尊老爱幼、我们也会付生活费给老人,我很感谢公公婆婆当时的帮助、可能这一切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如今他在国外还会经常视频和爷爷聊聊、和叔叔阿姨我们这一代、还有下一代的弟弟妹妹都有微信群、他知道独生子女肩负的重任、夫妻两人早已和我们谈移民、是我们不愿拖累他们、我们国内生活习惯了不愿去国外、真到不能自理的时候就去养老院、也期待我们这些当年为国家做出牺牲的独生子女家长、在晚年国家能完善对我们的待遇。




奕奕559


娇生惯养的孩子不赡养老年父母,这种父母活该,我不同情。我的孩子是穷养的,几岁就干家务活了,自己的事都是自己做,从不给零花钱,读书生活费在同学里最低,长大成家也就懂得勤俭持家,特别是很孝顺。娇生惯养的孩子长大绝大多数是不孝的,孩子不孝不要一味怪孩子,祸根子在父母。


用户4221713749516


我们的孩子就独一代,现年近四十了,我们作为父母也都花甲之年了,幸亏我有养老保险,虽然少些但基本生活还是够的,若老弱病残指望孩子,怕是他承受不起。我想还是尽量不去扰他,自已照顾自已,但我还得照顾自已父母,他们都是向九十进军的人了,这些事还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努力去做,这还仅仅是人才付出,假如农民家庭,都沒退休金,那压力真是得压垮小辈,儿时万千宠爰集于一身,如今再难也无人与他们分担了!


芳静6


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活得太累了,从小父母的宠爱集于一身,等到父亲病重到去世,亲戚家各有各的忙事,家境不好,护工请不起,工作医院来回奔波,遇事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回想起真悲哀,遇事都要靠自己,连个可倾诉的兄弟姐妹都没有。


紫罗兰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政策实行之后卓有成效,在莫言的长篇小说《蛙》中也体现了当时计划生育的缩影。

对于子女而言,第一代的独生子女,应该也是专宠的一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很自然就会有所有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感觉,少部分独生子女缺乏感恩教育,对父母没有感恩之心。既想享受中国式父母的关怀呵护,又倡导国外的自由独立。说白了就是一种“巨婴”的心态作祟。

对于父母而言,对待唯一的骨肉恨不得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恨不得把所有的积蓄用来给孩子买房、买车,却很少想到自己马上将会面临养老的问题。

子女的自私与父母无休止的溺爱是因果循环、相辅相成的。长大后的独生子女有些做了父母之后能够逐渐感悟到父母曾经对自己的爱,善待父母。但是,也有一些子女只顾自己,不愿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

如何解决子女不愿意赡养父母的问题呢?法律上其实有明确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可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

  法律上虽说有明确规定,但是父母起诉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案例并不算太多。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根深蒂固的影响,认为与子女对簿公堂是一件伤面子的事情。另一方面,父母也会担心对子女产生不好的影响。一般情况,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撕破脸的。

   所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父母为子女着想的同时也要规划好自己的养老路径,保持好心态,锻炼好身体,让自己有安稳的晚年生活。子女要多体谅父母,避免巨婴心态,学会独立自主地解决各种生活难题。毕竟,子女也总有老的一天。





伊豆vian


独生子女家庭的弊端,很久以前早有预见,像两个年轻人面临四个老人要照顾,还有小孩要承担,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亲手照顾老人;他们就业压力大,挣得钱还不够自己消费,哪还能帮到老人呢?从小养尊处优,他们哪能照顾孩子,到时还不得父母帮忙;每当大家谈论这些时,都会随声附和,我以后就去养老院,才不用他们管呢!我的工资足够用了,不会连累他们......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永远是爱意满满,考虑周到。

可是人们没想到的是,自己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的宝贝,有一天会嫌弃自己,会怨恨你没有给他好工作,好住房,好学历,比不上同学朋友的条件,甚至会把你的住房,工资,时间,身体当做自己的东西,理直气壮地随意支配,在独生子女的优越环境下,他们认为一切得到是那么顺理成章,心疼和感恩我没有见到过,最令人感动的是子女的和颜悦色。最常见的是与大人冷战和不耐烦。

独生子女无论父母如何呵护溺爱,仍要经历与人相处,升学,就业的压力,仍要成家结婚,承受生活的磨炼,那么,这些压力和挫折在哪里能够释放才没有顾及?除了父母没有人会惯着他吧?从来没有替父母做过事的人,不是万不得已他会分担你的痛苦吗?

总的说来,这一代父母可能是最难的一代人,万事总有因果,结果总要承受吧。


138see


不论第几代独生子女生命都是父母给的,也是父母从生下来那一刻开始费尽全部心血养大成人,父母把独生子女养大供上学读书成家立业,把一切的一切都给了独生子女,就不愿意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怨政策,政策也不是父母制定的,恨别人更无道理,也不是哪个人造成的,没有任何理由不去赡养父母,从人道上讲全社会都不会答应,从法律上讲法律也不会允许,不论遇到任何烦心事都不是不赡养父母的理由。


遨游畅扬


第一代独生子女是时代的产物,如今二胎政策放开,他们面临的是四个老人,两个孩子,如果他们自身经济条件不过硬的话,生存压力会非常大。孩子的教育,房贷,都是很大的开支。

但是也不能说因此就完全不该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在能力范围内是要承担的。比如老人生病住院需要照料的时候,作为子女照顾老人是责无旁贷的。

至于经济方面,如果孩子有能力,会帮助老人提高生活水平的,如果孩子经济压力大,老人就不必强求什么了,靠自己的养老储备,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杜鹃7216


从有独生子女的那一代起,有些父母就没有好好的教育儿子,女儿该怎么孝顺老人该怎么分享幸福和快乐。所以说,在溺爱中成长的子女往往都是坐享其成,往往是什么事情以我独尊,往往什么事情都是以自己的利益合适为主。因此说这一代的独生子女从来不知道父母有的时候也需要吃好的。从来也不知道父母也需要儿女的爱,而是只知道父母应该给予自己的更多,所以说这也算是独生子女的一种贪婪和自私。因此现在有些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确实不愿意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而是总把自己当做一回事,而把父母的那种关怀给忽略了。

我记得有一天我给儿子在啥肉段,于是端上来以后我们三个人都在吃。可孩子先吃完了以后,指着桌上的肉段儿说,这肉段儿留着明天我再吃吧,转身人就走了,我要把他随即又叫了回来。我说这肉段儿是三个人共同吃的,你吃完了并不代表着别人就得留下给你明天再吃。做儿女的要懂得跟父母分享,不是你应该独自得到。孩子当时愣住了,他好像还真的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批评他,但是我心里想,即便是没给他留有尊严,但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还是有道理的。就当是给儿子的,礼貌礼节上上了一课吧。

对于独生子女,我们一定不要太多的溺爱,也一定不要太多付出应该让孩子们自己也懂得自己还有父母要养,还有责任要负,所以说孝顺老人的义务不能丢,要培养孩子的这种善良和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