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是被韩信打败的,那么是啥原因造成的呢?被韩信的假象迷惑了

自鸿门宴后,虽然项羽放了刘邦一条生路,但是对他仍然还是有所顾虑的。不然项羽怎么会将秦都,咸阳附近的土地分封给三个降将呢?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就是项羽帮助项羽监视刘邦的,因为汉中、巴蜀等地,交通十分不便,项羽目的就是防止刘邦的实力壮大,于是项羽紧盯汉中通往外界的栈道。

章邯是被韩信打败的,那么是啥原因造成的呢?被韩信的假象迷惑了

然而刘邦明白项羽的用意,这很明显就是在打压自己,生气的刘邦差点要跟项羽打起来,若没有张良的劝阻,估计这两人要触发一战了。刘邦考虑许久,仍然想不出办法来,唯有听取萧何与张良的建议了,于是刘邦就烧毁栈道,以消除项羽的戒心,接着刘邦根据萧何的举荐,任用军事奇才韩信。后来,章邯败给了韩信是有何缘故呢?他们两个人的胜败,其实就在于这一点。

章邯是被韩信打败的,那么是啥原因造成的呢?被韩信的假象迷惑了

章邯看轻汉王,毫无顾忌,败给韩信

在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就给三个秦将分封了领地,同时还叫他们监视着刘邦。雍王章邯的封地废丘离汉是非常的近的,为此章邯为了防止刘邦重新攻打过来,就时常地派人前往汉中打探消息,以防不测。

章邯是被韩信打败的,那么是啥原因造成的呢?被韩信的假象迷惑了

章邯根据手下探子的回报:“汉王刘邦日前提拔的大将军,韩信正命数百人修复栈道,像是要从此路出兵,进军关中。章邯对此反倒大笑,显然章邯是看不起刘邦手下的韩信,因为根据史料的记载:“区区一个无名之辈,谅他有什么本领,想修好栈道,没个三五年的时间是根本不可能的;等修成了,我就派兵守住关中的出口,就算他插翅也难飞过来”。

如此可见,章邯是完全不把韩信放在眼里,这就足以说明了章邯,是有一点自大的感觉。对于汉王刘邦的手下韩信,真的是彻底将他给贬低了,不仅是如此,章邯也只是继续让人去监视汉中,对韩信没有采取任何的防御措施。后来,章邯之所以会败给韩信,其实原因就在于他的高傲的表现。

章邯是被韩信打败的,那么是啥原因造成的呢?被韩信的假象迷惑了

韩信表面一套,背地一套,迷惑章邯

要知道韩信可是军事上的奇才,对于领兵作战,在当时几乎是没有几个人,能够与韩信抗衡的。同时韩信也是一个善于使用策略的人,因为我们当今看到众多的成语以及典故等,一饭千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都是来自于韩信的。

章邯是被韩信打败的,那么是啥原因造成的呢?被韩信的假象迷惑了

自大的章邯不把韩信放在眼里,就没有对韩信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以防备他在修建栈道中,搞出其他的行动。所以韩信能够战胜章邯,原因就是在于章邯的自大造成的,进而韩信还大张旗鼓地修建栈道,做给章邯看,以达到迷惑他的目的。如此可见,韩信表面是修建栈道,可暗地里又有谁知道韩信做了什么呢?

原来,韩信早就发现了汉中的西北部有一条捷径,这里是能够直通陈仓的。为了能够完成大军顺利通过该地,并且不让章邯发现,韩信这才明目张胆的修建栈道,为的就是利用假象迷惑章邯,以完成大军的前行,走原来的栈道是不可能。从中我们就不难看出,章邯败给韩信,是被表面的现象给迷惑了,就是一点缘故,这才使韩信有了机会顺利走出了汉中,走出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章邯是被韩信打败的,那么是啥原因造成的呢?被韩信的假象迷惑了

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败章邯

后来,八月期间,就有探子向章邯回报:“韩信已率领十余万汉军到达关中,并且汉军已经到达陈仓了,他们走的是西边的故道,根本没经过栈道。”可见韩信派人“明修栈道”,也就只是为了吸引章邯的注意力罢了,其目的就是为了迷惑到章邯。

章邯是被韩信打败的,那么是啥原因造成的呢?被韩信的假象迷惑了

如今韩信的大军已达陈仓,章邯在这时才反应过来,匆匆忙忙地派兵前去截击汉军。只可惜占据了有利地形的韩信,章邯想要攻打他,那根本就是往死里钻。韩信不仅占据了天时,人和也是非常的旺盛,当时的汉军气势,那真的是锐不可当,因为韩信得到了关中的百姓的支持,百姓们是自发性地接应汉军。

最后,韩信带领的汉军是节节胜利,最终韩信打败了章邯,并且收降了他,其中还包括了塞王司马欣以及翟王董翳两人,也同时被韩信给收降了。刘邦在韩信的帮助下,便重新占据了咸阳,再加上萧何的辅佐,用心经营关中,这不就为日后的“楚汉之争”奠定基础了吗?

章邯是被韩信打败的,那么是啥原因造成的呢?被韩信的假象迷惑了

总结: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到,韩信与章邯他们两人,谁胜谁负,就在于这两点原因,那便是自大和迷惑。如果章邯不小看韩信,说不定韩信并不能,成功地暗度陈仓,占据有利地势,从而先后打败了章邯以及司马欣董翳三人。韩信是利用了计谋,从中迷惑了章邯,导致了章邯看轻韩信,对此就没有进行防备,这才给了韩信机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终,这才使章邯败于韩信之手。总之,这两人能够决出的胜负,章邯是有一点原因的,韩信也是有一点原因的,分别便是自大与迷惑,但从全局来看,这两点可以归于一点,那便是假象,如果不是归咎于一点,那么你们又是如何地认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