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古代皇室贡品,但挖2两就要糟蹋10亩地,如今成“禁菜”

自古以来,吃野菜就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文化”,每当春季来临以后,农村野外各种野生植物开始生长之后,很多“吃货”们就会去野外挖野菜。

不可否认野菜是种好食材,在古代的时候,有些野菜因为味道极为鲜美,比种植的蔬菜都好吃,却因此难以采摘,还被列为了皇室贡品,专供皇室贵族食用。而这类野菜即便是放到现代,也同样如此,但是有时候却因为人们的贪吃,让它们遭到打击。

下面笔者就给大家分享一种野菜,它就曾是古代皇室贡品,30年前一斤卖80元,如今却成“禁菜”,挖2两就要糟蹋10亩地。

曾是古代皇室贡品,但挖2两就要糟蹋10亩地,如今成“禁菜”

在我国广东地区,以前每当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总会准备一道叫做“发财”的菜,寓意十分的好,那就是吃了它来年就会“发财”,这道菜看起来像是黑色的粉丝一样,味道也是极为的鲜美。

很多人都以为这道菜是广东产的,其实并不是,它是产自两千多里外的高原地区。那么这道菜是原材料叫什么名字呢?它的名字叫做“发菜”,谐音“发财”,寓意“发财”,而发菜也因其名字,在民间备受推崇。

其实发菜原本的意思不是发财,它是一种藻类,学名叫做“发菜念珠藻”,和农村里另外一种野菜“地木耳”(也称地皮菜)一样,都是蓝藻门念珠藻目的一种藻类,只不过和地木耳长的不一样,发菜呈黑色,又细又长,如同人的头发丝一样,故得名“发菜”,其原本的意思是如同头发丝一样的野菜,被人们误解后成了寓意“发财”的菜。

曾是古代皇室贡品,但挖2两就要糟蹋10亩地,如今成“禁菜”

发菜的历史。

食用发财并非广东地区最先开始的,而是早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历史资料中,最早食用发菜的记载,是李渔的《闲情偶寄》:“菜有色相最奇,则西秦所产生之头发菜是也。浸以滚水,拌以姜醋,其可口倍于藕丝、鹿角菜。”这里所说的头发菜就是发菜,这里的西秦指的是如今的陕西、甘肃、青海一带,也就是发菜的产地,。

由于非常的产量一直十分稀少,因此自汉代以后,发菜就成了一种名贵的野菜,也成了皇室贡品,专供皇室贵族食用。有资料记载,在清代的时候,慈禧太后的日常菜单中,就有“拌发菜”。

曾是古代皇室贡品,但挖2两就要糟蹋10亩地,如今成“禁菜”

挖发菜致使环境恶化。

发菜是我国高原地区的特有野菜,主要生长在高原的草地了,在我国除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的草原有生长之外,其他地区基本没有。而发菜除了可以作为野菜食用之外,本身的环保价值其实比食用价值更高。

发财能把空气中的氮气吸收,还原成能供土壤吸收的氮元素,能有效的改善荒漠土质,帮助其他植物生长,所以发菜也被高原地区的农民朋友们称作“保护神”。

所以挖发菜,就会使土壤失去肥力,寸草不生,从而致使环境恶化,毁了草原。

曾是古代皇室贡品,但挖2两就要糟蹋10亩地,如今成“禁菜”

野生发菜成“禁菜”。

曾有农业专家说过,每挖2两发菜,就会破坏掉10亩的草原,但是由于发菜稀少,价格一直很贵。笔者记得在30多年前的时候,一斤发菜就要卖80多元,因此有不少人冒着风险去大肆挖发菜,这也就导致高原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在90年代末的时候,国家就将发菜列为了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并且明令禁止采集、收购、销售野生发菜,于是发菜也就成了“禁菜”。

笔者个人认为,野菜是好食材,但是在挖野菜吃野菜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啊,环境破坏了以后就无法生存了。因此笔者也倡导大家不要采集野生发菜,要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复制“发财的功效与作用”到今日头条APP搜索框,立刻获取更多关于发菜的相关信息!

曾是古代皇室贡品,但挖2两就要糟蹋10亩地,如今成“禁菜”

各位朋友,你们见过发菜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