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業餘幫人拍照,記錄樂山老百姓的故事,願把一生獻給這座城


#自拍我的故事# 我叫胡東進,今年52歲,就職於四川省樂山師範學院,是一名土生土長的的樂山人。我自幼生活在這座古老的城市裡,對腳下的這片土地以及同樣生活在這裡的老百姓有著深厚的情感。這些年來我走街探巷,希望通過自己的鏡頭,把這座城的人和物記錄下來。

促使我走向攝影的,是我高中時代的語文老師範錫福。有一年範老師帶著我們去整理其好友首漂長江英雄堯茂書生前留下的作品,在整理其拍攝長江源頭的圖片時我深受其感染,並漸漸地對攝影產生濃厚的興趣。

我後來當過空軍,去過很多城市,但每次在外一久就分外想念樂山這座城。我想念蘇稽古鎮的蹺腳牛肉、想念老城古鎮的街坊,想念這座城的一切,恨不得與所有人分享這座城最美好、最真實的一面。

我把鏡頭對準了樂山的每一個角落,希望通過圖片敘述每一位平凡百姓的背後故事,把遺留在樂山民間的傳統文化,還有那些已經消失或面臨消失的景和物,都儘可能地記錄下來。

蘇稽古鎮是我過去多年最常去的一座千年古鎮,除了因為古鎮藏有大量的人文、歷史外,鎮上的艾婆婆也令我十分牽掛。這位95歲高齡的老人,過去在古鎮上靠出攤賣刷把為生,生活雖然有些艱難,但老人家一直十分樂觀。

今年再來古鎮的時候,卻不見艾婆婆趕場的身影,我上門之後才知道老人家摔斷了腿。由於腿腳不便再加上獨自生活,這些日子以來老人家顯得十分孤獨,她見我來看她顯得十分高興,拉著我說了很長的一陣話。

在我報道之後,身邊的朋友、網友紛紛對艾婆婆慷慨解囊。孤獨的老人家,也有了更多熱心人的看望。這位與這座古鎮相伴了近一個世紀的老人,也有了更多的溫暖圍繞在身邊。

甘江鎮的李婆婆,20年前因病鋸掉一條腿,但幾十年來她依然靠自己獨自照顧患病的老伴。我初次見到她的時候,老人家正吃力地照顧著自己的老伴。

我每逢去甘江鎮採風時,總是會看到老人家坐在門前,靜靜地看著老街上走來走去的行人。見到我走來,李婆婆也總是會向我招招手,說著就跟我講起她與老伴的故事來。

樂山這座城,最寶貴的莫過於流傳在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手藝人幾代傳承下來的財富,也是這座文化古城的精髓所在。我常年拍攝非遺文化時,最感同身受的就是手藝人內心的焦慮,所以創作時我都要儘可能地去了解手藝人背後的故事。圖,樂山永青閣“汪毛筆”

這是老手藝人畢生的的心血,特別是家傳式的手藝,往往能夠追溯好幾代之前。傳承到今天,不止是一門討生活的手工藝,也是一個家族驕傲的榮耀。而我能夠做的,就是把這份榮耀記錄下來,並讓更多的人去關注。


出門拍攝,有時一走就是好些天,在拍攝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各種忽然出現的意外。這個過程是十分艱苦的,身邊的人也曾勸我別太執著,但軍人練就的意志,讓我一直堅持下來。

而在走訪拍攝的過程中,最困難的往往是交流和信任。面對鏡頭,許多老鄉也不一定能夠理解,但只要交談下來便會主動配合我的拍攝。往往一組作品下來,大家就成為了無話不談的老友。

幸運的是,這些作品獲得了廣泛的關注,許多人感嘆那是兒時的記憶,也讓許多樂山年輕人對自己家鄉的文化有著更深刻的瞭解,更讓外面的人對樂山有著更真實的認識。每次看到網友的留言,我都會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對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