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孫中山爲何堅持定都南京?

宙憒4LTn3495


六朝古都的南京實際是一個出了名的短命王朝首都所在地

對於建都南京這個,縱橫實在有點理解不了,早在古代的時候,連續六個朝代,東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都建都於此。前後四百年,先後六個政權在這裡更迭,雖然是六朝古都,但都是短命王朝啊!

按照道理說,明朝時期的朱元璋從南京發跡,並且開創歷史上少數的由南及北建立全國統一政權的朝代,也算是出過真龍的地方了,但是隨後朱棣從北京打到南京,取代了朱允炆,說明一個問題,北京還是比南京更適合建都。

到太平天國時,也是打到南京就止步不前,形成和清朝南北對峙的局面,在南京待了十一年又被清朝打敗,可以說有一次南京和北京的對弈中被北京打敗。

辛亥革命爆發於武昌,最後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也是孫中山讓我們知道,什麼叫臨時,1月1日孫中山成為臨時大總統,2月13日就辭職,南京臨時政府的使命已經完成,在辛亥革命的南北對峙中,南京再次被北京打敗,袁世凱在北京成為民國大總統。

隨後,孫中山多次發起護國護法運動,但是大多以失敗告終,最後偏隅廣州的孫中山沒能來得及最後一次北伐就死在了北京(政權在廣州,到北京談事情期間去世)。

直到1927年老蔣完成北伐還都南京,僅僅十年,1937年的時候又被日本侵略者趕跑,甚至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經過八年全面抗戰,1945年國民政府終於取得勝利,再次還都南京。

僅僅四年之後,老蔣就帶著他的國民政府到臺灣去了。

為何孫中山堅持定都南京

當然縱橫不是有意黑南京,縱橫跟南京一點瓜葛也沒有,還十分想去一趟,只是錢包太憋,從未有機會去。

但是,說實話,南京的建都歷史確實不怎麼樣!

實際上,辛亥革命的時候,孫中山未必就堅持要定都南京,而是不希望定都北京,從後來的局勢發展,孫中山考慮的不無道理,就是因為北京是封建守舊勢力盤根錯節的地方,根本不適合建立是個資產階級民主的新政權。

最適合的地方,當然是武漢了,辛亥革命之所以爆發,完全是武昌起義所推動的,在當時,武漢的經濟水平並不比南京差多少,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漢應該都算是大都市了。

但是,在地緣上來說,武漢周邊輻射能力有限,交通也不像南京發展;南京背靠上海,四通發達,以淞滬作為出海口,比北京用天津做屏障要好很多。

而孫中山先生個人對南京應該也有一定的情懷,在孫中山幼年的時候很喜歡太平天國的故事,所以在他心裡,南京實際代表著推翻舊封建的象徵,從朱元璋到洪秀全,都是立足南京,進而爭霸中國。

孫中山先生必然也心心念念於此,也正是基於此,老蔣作為繼承孫中山先生衣缽的人,最後也一直堅持定都南京,孫中山先生去世的時候,也留下遺願要葬於南京,在1928年北伐徹底勝利的第二年,孫中山就被埋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

可以說,南京是一座偉大的城市,是一座見證中華民族跌宕起伏歷程的城市,是一座飽經戰亂最後又爬起的城市,是一座見證中華民族從屈辱到崛起的城市。

所以,孫中山先生才會如此看好南京,因為南京註定不是一個平凡的城市。


史論縱橫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

從海外風塵赴赴而歸的孫中山,在南京被17省代表以16票高票當選為臨時大總統。

還有1票投的是黃興,至今不知道是誰投的這1票,可是坑苦了黃興。

這是另一檔事,與本提問無涉,放一邊先不聊。

再多說一句:話說投票選總統前,孫中山和代表們說:這“臨時”二字能不能不要啊?

大家商量了一下說:清廷還有北京紫金城裡端坐著呢,“臨時”二字還是先保留著好。

但紫金城裡的清廷倒也沒坐多久,在袁世凱不動聲色的逼迫、與革命黨人的暴力暗殺之下。

也就個把月,隆裕太后和溥儀小皇帝,這一老一少終於頂不住了。

老太太哭著求袁世凱:我們這孤兒寡母的,如今就只能靠你了。

2月12日,隆裕率同宣統發佈退位詔書,中國數千年的帝制,就此終結。

同日,袁世凱給孫中山發了“真電”,明面兒表示贊成共和,但話背後的意思:

是要孫中山把事先答應好的大總統位子交出來。

誰來當總統,這是革命人和袁世凱事先就談好的:

——只要袁世凱能把清帝搞下臺來,孫中山就把總統讓給袁世凱。

但還有兩個更根本的問題,雙方事先或許並沒有在意,就更談不上達成共識:

其一:實行什麼樣的總統制?

其二:定都南京還是北京?

就先聊聊孫中山為什麼堅持要定都南京吧!

1、如從大局來考慮:應該定都北京

革命黨人中,宋教仁與章炳麟最力主定都北京,而非孫中山、黃興所堅持的南京。

宋、章的理由是:

定都北京,可以防止外敵染指滿蒙、而北方軍閥林立,更需要通過定都北京來加強控制。

而且清廷原本都北京,新政府繼續定都北京,有利於政權的過渡。

這樣的眼界與格局,完全是站在國家民族的高度之上來考慮的。

而從各省臨時代表投票的結果來看,定都北京也屬大多數人的共識。

2月13日,孫中山遞交總統辭呈後,參議院就開始討論定都問題,爭議極為激烈。

最後的投票結果是:定都北京20票贊稱8票反對。

投票結果出來後,參議院發佈諮文:

——今日南北既經統一,即應統籌全國,圖所以統一之道。

如果大家都按遊戲規則來玩,這事兒應該就這麼定了。

但問題就出在:是否遵守事先說好的規則,大家往往是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

2、參議院兩度投票表決定都何處

參議院定都北京的投票結果出來後,孫中山、黃興二怒不可遏,立刻召集參議院中的同盟會議員。

孫中山怒罵:你們投票同意定都北京,你們就是和袁世凱一夥的!給我重新投!

黃興更是放出狠話:要是還投出北京來,信不信我要帶憲兵進去把你們全抓起來!

2月14日,孫中山去紫金山祭拜明孝陵,讓秘書長鬍漢民把建都北京的諮文退還給參議院,責令重新投票。

此舉在參議院激起很大反響,因為這事做的確實有些過了。

會場一片譁然,有同盟會員甚至跳上前臺稱:你們要是還敢投出北京來,我就死給你們看!

最後孫中山想要的結果終於出來了:定都南京以19票同意8票反對通過。

與上一次相比,有1票無效,或棄權。

有意思的一個細節是:比對了一下兩次投票情況:

直隸、奉天、雲南、陝西、山西和江蘇這6省的議員,兩次都堅持投了北京。

江蘇代表分別叫袁希洛和陳陶儀,這兩個人的堅持選擇北京,而不是南京,這個比較有意思。

3、孫中山為何要堅持定都南京?

孫中山堅持定都南京,倒不是因為南京有多好,而只是擔心定都北京有諸多不好。

其實說白了,就是怕袁世凱

放眼當時政壇,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政治威望,袁都是不二之選。

北洋系視他為說一不二的家長,清廷視他為唯一可託的老臣,立憲改良派視他為避免暴力革命的絕對中堅。

在這種情形之下,手中無兵的革命黨人,唯一的選擇只能是和袁妥協合作,但又不甘心全部託付。

所以孫中山黃興堅決不肯定都北京,因為袁世凱已經在北京經營多年,軍隊也多在北方駐紮。

這種心態,與同為革命黨人的宋教仁、章炳麟的觀點相比,明顯就胸懷格局小了許多,黨派利益盤算的多了點。

而為了達成黨派目標,就公然以武力協迫代表投票,就更明顯做的過了。

在中國人嘗試著建立民主共和國剛邁開第一步時,就做出了這樣的事。

所以接下來無論發生些什麼,其實都用不著覺得意外了。

民國的亂世,從一開始就已經被註定了。


風談天下


開國定都,一向是中國曆朝歷代的傳統。大凡開國定都總要考慮當地的地理形勢和交通方便與否等因素。西漢定都長安,因為關中號稱天下膏壤,地勢險要,挾制東方郡縣好象按著別人的脊背。東漢定都的洛陽雖然不如長安,這是因為長安經西漢末年兵燹,殘破不堪。何況洛陽卻也是有山有水的好風光,亦算有險可憑,況且歷來就是古都。東晉的京都南京,號稱石頭城,虎踞龍盤,扼江而擋北方,自然是風水寶地。北宋的京都汴梁雖地處中原,但無險可守,金兵南下,一舉就把北宋滅亡了。明朝開國時定都南京,但是,後來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目的是為了對抗蒙古的兵馬,不得不如此。

說起來,首都是一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從中國的歷史看,歷朝歷代關於都城的選擇,多是人口密集、經濟發達、位置適中、交通便捷,而且地勢險要之地。統治者對都城的選擇均十分慎重,主要是從有利於鞏固統治和經濟發展的角度去考慮。孫中山要創建中華民國自然也必然有定都何地的選擇。但是,他開始選擇的並不是南京。

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1887 年,孫中山就對中國首都的選擇有過縝密的考慮,他曾主張“一都四京”,一都即武漢,四京即西京重慶、東京江寧、南京廣州、北京順天。可見,孫中山關於首都的第一選擇,應是武昌。1902 年,孫中山在與章太炎的一次談話中強調說,“金陵猶不可宅。”意思就是說,南京不可做一個國家的首都。他認為,武昌揚靈於大江,東趨寶山,四日而極,足以轉輸矣……北望襄樊以鎮撫河雄,鐵道既布,而行理及於長城,其斥侯至窮朔者,金陵之絀,武昌之贏也。除此,他還曾說過,“謀本部則武昌,謀藩服則西安,謀大洲則伊犁……”孫中山和章太炎首先考慮的定都武昌,其理由是關中、洛陽等地自然環境已經不如古代,而武昌揚靈於大江,東可控江浙,北望襄樊振撫河洛,靠著鐵路交通,而北達長城,南理兩粵,這是石頭城的南京所達不到的。他們還認為當年太平天國洪秀全建都南京,偏安一隅難以制遠,實為失策,也是滅亡的一大原因。由此不難看出,孫中山說來說去,最中意的首都是武昌。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建立一個統一的臨時政府已是迫在眉睫。由於武昌地處中原腹地,乃九省通衢,是辛亥革命諸次起義中第一個在省會城市取得成功的地方,況且又是孫中山的一貫主張,並得到章太炎的支持。因此,將首都設在武昌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多數省份都主張將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首都設在武昌,只有貴州軍政府提議設在廣州。已獨立的各省代表到武昌後,確定在臨時政府成立前,由湖北軍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職權,很明顯,這事實上是把中央政府定在了武昌。

11月7日,湖北都督府通電全國,呈請己脫離清王朝的省份派出全權代表赴武昌設立臨時政府。然而,其時清朝大軍屯兵江北,虎視江南,漢陽已經失守,武昌極度吃緊,湖北軍事形勢極為嚴峻。而當時革命黨人的政治基礎在東南沿海,江浙革命黨人就主張將新國家的政治中心放在上海。為此,江蘇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湯壽潛聯名致電滬軍都督陳其美,提議在上海設立“臨時會議總機關”。

但是,就在此時,傳來了江浙聯軍於12 月2 日攻克東南重鎮南京的消息。於是,各省代表精神為之一振,兩日後在武昌立即開會作出決定,將臨時政府設在南京,同時決定各省代表會議也遷至南京召開。看起來,南京就要成為中華民國的第一個首都。12月12日,各省代表會議在南京召開,籌組中華民國中央臨時政府。在以同盟會委員為主的參議院“國都”問題時,又出現了南京與北京之爭,主張建都北京的竟有有20人之多,而主張建都南京的只有8人。

12 月25 日孫中山從國外回來時,看到如此新形勢,就放棄了將首都設在武昌的考慮,反而支持定都南京的主張。在參議院多數人投票反對定都南京之後,經孫中山、黃興等人一再堅持和勸說,參議院複議時才確定在南京建都。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從此,南京成為中華民國政府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樣,在當時的中國,就出現了兩個中心並存的局面:一個是清王朝在北京的政治中心,一個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黨人在南京的政治中心。

一個月後,清帝退位、孫中山辭職,首都問題再次成為南北方爭論的焦點。孫中山不再堅持首都設在武昌,而堅定地支持首都設在南京的主張。其目的在於將袁世凱調出封建專制勢力強大的老巢北京,在南京可以將其控制在革命力量的監督和掌握之下。1912 年2 月13日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諮文,但附有三個條件。

原來,正當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之際,從天津小站訓練新軍起家的袁世凱己實際上控制了清王朝的軍政大權。孫中山表示,只要袁世凱擁護共和,迫使清帝退位,結束南北對峙的局面,他自己願意讓出總統之位,請袁世凱出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向袁世凱提出的三個條件,其中兩條與定都南京有關:一是臨時政府定都於南京,二是新總統必須到南京就職。這就是“臨時政府設於南京,這是各省代表會所議定,不能更改”,並強調“新總統親到南京受任之時,大總統及國務各員乃行辭職……”孫中山提出這些條件,其目的是把袁世凱置於南方革命派的監控之下,確保《臨時約法》的實現。

老奸巨滑的袁世凱一眼就看穿了孫中山的意圖,豈肯乖乖就範?同時,袁世凱的下屬北方軍人集團也不願意把中國的政治中心南移到南京。這便是當年孫中山一再要求袁世凱南下就職,而袁世凱堅決推諉、拒絕的根本原因。袁世凱不僅不願接受首都設在南京的決議,而且以種種卑劣的手段加以抵制。早在2 月11 日,袁世凱在致南京臨時政府的電報中,就一再表示“不能南下”。2 月15 日,袁世凱即致電孫中山表示難以接受南下的要求,竟以“退歸田園”這一以退為進的方法要挾。2 月21 日,臨時政府派出蔡元培、汪精衛、魏宸組、宋教仁等為代表的迎袁南下就職專使團赴北京。此時,袁世凱雖然公開表示願赴南京就職,但是,背後卻以北京各處發生的所謂兵變和各界人士紛紛反對為由,拒絕南下就職。

1912年4月2日,參議院召開會議,軟弱又不成熟的革命黨人作出重大讓步,決定臨時政府遷往北京。孫中山在南京建立政治中心的努力失敗。北京政治中心的地位從1912年一直維持到1927年。表面上仍然是強權政治,但在袁世凱死後己分裂成了皖、直、奉三大北洋軍閥派系割據的狀態,作為政治中心的北京己名存實亡了。

1927年,國民黨發動了推翻北方政權、掃除軍閥割據並統一全國的北伐戰爭。在什麼地方確立新的政治中心?作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蔣介石本想遷都武漢,以遏制國民黨左派力量和共產黨的影響。但是,北伐軍飲馬長江、駐軍武漢後,武漢及周邊地區“赤化”程度比廣州有過之而無不及,整天“打倒列強除軍閥”的歌聲和口號聲不絕於耳,工農革命情緒高漲,湖南農民運動蜚聲全國。所以,蔣介石突然改變了主意,決定把政治中心放在南京。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將自己的政權中心建在了南京。但以汪精衛等人為首的“國民黨中央黨部”和“中華中央政府”仍存在於武漢,當時還口誅筆伐蔣介石“背叛孫中山,背叛革命”。不久,西山會議派又在上海成立了另一個“國民黨中央黨部”。此外,以北京為中心的軍閥政權尚未滅亡,這樣,當時的中國就出現了多個政治中心並存的局面。

但是,這種局面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1927年7月,汪精衛倒向蔣介石,“寧漢合流”,第一次國內革命宣告失敗。這年9月,國民黨各派勢力達成妥協,“國民黨特別委員會”在南京成立。1928年2月2日,國民黨召開了二屆四中全會,徹底結束了寧、漢、滬三個中央的局面。

1928年6月,蔣介石領導、發動的第二次北伐戰爭中,國民革命軍直搗北京。後在蔣、馮、閻混戰的“中原大戰”的關健時刻,東北的張學良宣佈“易幟”並支持蔣介石,他的軍隊進入關內,馮玉祥、閻錫山腹背受敵,只好罷兵臣服。至此,全國得到形式上的統一。為了淡化北京傳統意義中的政治權力中心的地位,國民政府下令,將北京改稱為“北平”。


歐梨宜春


其實剛開始孫中山選了三個城市作為首都,南京並未在其中,最後選擇南京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銘蘇先生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一個國家的首都關係著國家的興亡,尤其在古代,帝王對於首都的選址非常重視。自從秦朝一統中原以後,關中地區成為中原王朝首都所在地,此後數千年,西安和洛陽長期佔據著中原王朝的首都位置,因此西安有著十三朝古都之稱。縱觀中國古代王朝變遷的歷史,有兩個重要的特點:

第一、古代首都分佈北多南少。

就以中國的八大古都為例,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鄭州,其中有6個位於北方,只有南京和杭州位於南方。

那麼,為什麼中國古代都城大都分佈在北方呢?

其實這與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關係,在古代最先開發的是長江以北地區,黃河流域作為華夏文明的起源地,長期是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中心,而長江以南在歷史上長期被視作蠻荒之地。其後,隨著北方人口的逐步南遷,南方得到開發,經濟中心開始向南轉移,南方首都才逐步增多。

第二、都城變遷有自西向東的趨勢。

在唐朝及以前,中國都城長期分佈在關中地區和河南的洛陽,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對交通條件的依賴,關中及中原地區難以支撐城市和人口的發展,長安和洛陽逐步衰落,而東部漕運的發展使交通條件大為改善,經濟重心逐步東移。而都城作為一國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中心,也隨著東移。

到了近代,隨著大清王朝的覆滅,中華民國建立,那麼對於中國將首都定在哪裡成為當時討論的熱門話題。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提出了自己的一套選都理論,根據中國謀略的不同,將武昌、西安、伊犁三個城市預設為中國可以遷都的地點。孫中山認為:“故以此三都者,謀本部則武昌,謀藩服則西安,謀大洲則伊犁,視其規摹遠近而已。”

第一、天下通衢之地——武昌

孫中山認為,武漢“揚靈於大江,東趨寶山,四日而極,足以轉輸矣。北望襄樊以鎮撫河雄,鐵道既布,而行理及於長城,其斥侯至窮朔者,金陵之絀,武昌之贏也。”武昌既是辛亥革命的發源地,又是當時的經濟重鎮,這裡交通便利,有長江連接東西航運,有鐵路連接南北運輸,因此武昌被孫中山認為是定都的首選之地。

第二、中國地圖的中心位置——西安。

西安是三個城市中最靠近中國中心的,以西安為都城,則便於加強對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區的統轄,而選擇武昌則距離這些地區較遠,不利於管轄。雖然關中地區經濟發展程度沒有武昌富庶,但是也有關中平原作為基礎,出於國家管理的政治角度考慮,把西安作為首都也未嘗不可。

第三、亞洲的中心——伊犁。

伊犁位於亞洲的腹地——中國新疆的西北部,孫中山認為定都西安有助於經營新疆、西藏、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但是要想稱霸亞洲,實現亞洲共主,那就要定都伊犁。在古代,中原王朝曾經中亞地區納入版圖,但是由於中亞地區距離都城較遠,往往不能長久統治,如果將都城設在伊犁,那麼中國就可以“謀大洲”,成為亞洲的共主。

雖然,孫中山的理論設想不錯,但是由於現實條件所限,伊犁經濟條件落後,其自然環境也難以承載過多的人口,難以支持起作為中國首都所需的經濟實力。況且伊犁深處西北內陸,對外、對內交通聯繫極為不便,難以擔負統領中國及亞洲的重任。

所以,孫中山雖然提出三個首都的設想,但是孫中山認為最佳選擇還是武昌。武昌起義以後,由湖北軍政府代行臨時軍政府職能,這也說明孫中山有意將定都武昌。然而當時武昌深受清軍威脅,而革命黨人的政治基礎在東南沿海,定都之爭懸而未決。但是,隨著江浙聯軍攻佔南京之後,臨時政府將首都遷往南京,於是南京就成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首都。

孫中山將武昌、西安和伊犁三個城市作為當時中國首都備選城市,更多地是從地理位置和管轄半徑的角度來考慮,但是作為一國之都需要綜合考慮的因素很多,包括經濟、政治、交通、地理位置、軍事、文化、歷史等,所以中國最終都沒有選擇以上三個城市,而是選了當時最為有利的南京。

後來,孫中山提出辭去大總統職務時向袁世凱提的其中一個條件就是袁世凱必須去南京就職,這樣袁世凱就脫離自己的老巢,也可以將袁世凱至於南京政府的監督之下,但是袁世凱比較狡猾,識破了孫中山的計劃,最後南京政府不得不讓步,遷都北京。


銘蘇先生


孫中山堅持定都南京,表面上看是因為明朝曾定都南京,而且革命政府也在南京,但從深層次說,很大程度上是出於私心。即想把袁世凱誘惑到南方,這樣袁世凱就可以受制於革命黨勢力而任其擺佈。可惜的是,非但袁世凱不可能會聽從南方的安排,即便是革命黨內部也不同意這種做法。章太炎即在報上撰文稱定都南京有五害,歷史上定都南京的王朝幾乎沒有好結果。另外,黎元洪等人也都通電反對定都南京。就連臨時參議院,在第一次投票中也否決了這一提議。孫中山得知後十分氣憤,曾召集同盟會議員要求內部一致,而黃興甚至威脅說,如果臨時參議院不重新投票並決議定都南京的話,就要把參議院大樓給推倒壓死參議員們(大意如此)。在這種情況下,臨時參議院才將決議修改為定都南京,而南京也僅比北京多一票而已。之後,因為擔心袁世凱不肯就範,孫中山有又派蔡元培等人組成迎袁專使團前往北京,迎接袁世凱南下就職。誰知專使團剛到北京第二天晚上,北洋第三鎮即發動兵變,專使團險些被害,北方局勢一片大亂,全國輿論紛紛指著孫中山等人不該任意妄為,外國公使也都前來抗議,最終,孫中山等人只得同意袁世凱在北京就職,定都南京之事遂不了了之。很明顯,孫中山等人的如此想法過於幼稚,不待智者而知之。


坑爹史冊


開國定都,一向是中國曆朝歷代的傳統。大凡開國定都總要考慮當地的地理形勢和交通方便與否等因素。西漢定都長安,因為關中號稱天下膏壤,地勢險要,挾制東方郡縣好象按著別人的脊背。東漢定都的洛陽雖然不如長安,這是因為長安經西漢末年兵燹,殘破不堪。何況洛陽卻也是有山有水的好風光,亦算有險可憑,況且歷來就是古都。東晉的京都南京,號稱石頭城,虎踞龍盤,扼江而擋北方,自然是風水寶地。北宋的京都汴梁雖地處中原,但無險可守,金兵南下,一舉就把北宋滅亡了。明朝開國時定都南京,但是,後來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目的是為了對抗蒙古的兵馬,不得不如此。

說起來,首都是一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從中國的歷史看,歷朝歷代關於都城的選擇,多是人口密集、經濟發達、位置適中、交通便捷,而且地勢險要之地。統治者對都城的選擇均十分慎重,主要是從有利於鞏固統治和經濟發展的角度去考慮。孫中山要創建中華民國自然也必然有定都何地的選擇。但是,他開始選擇的並不是南京。

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1887 年,孫中山就對中國首都的選擇有過縝密的考慮,他曾主張“一都四京”,一都即武漢,四京即西京重慶、東京江寧、南京廣州、北京順天。可見,孫中山關於首都的第一選擇,應是武昌。1902 年,孫中山在與章太炎的一次談話中強調說,“金陵猶不可宅。”意思就是說,南京不可做一個國家的首都。他認為,武昌揚靈於大江,東趨寶山,四日而極,足以轉輸矣……北望襄樊以鎮撫河雄,鐵道既布,而行理及於長城,其斥侯至窮朔者,金陵之絀,武昌之贏也。除此,他還曾說過,“謀本部則武昌,謀藩服則西安,謀大洲則伊犁……”孫中山和章太炎首先考慮的定都武昌,其理由是關中、洛陽等地自然環境已經不如古代,而 武昌揚靈於大江,東可控江浙,北望襄樊振撫河洛,靠著鐵路交通,而北達長城,南理兩粵,這是石頭城的南京所達不到的。他們還認為當年太平天國洪秀全建都南京,偏安一隅難以制遠,實為失策,也是滅亡的一大原因。由此不難看出,孫中山說來說去,最中意的首都是武昌。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建立一個統一的臨時政府已是迫在眉睫。由於武昌地處中原腹地,乃九省通衢,是辛亥革命諸次起義中第一個在省會城市取得成功的地方,況且又是孫中山的一貫主張,並得到章太炎的支持。因此,將首都設在武昌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多數省份都主張將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首都設在武昌,只有貴州軍政府提議設在廣州。已獨立的各省代表到武昌後,確定在臨時政府成立前,由湖北軍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職權,很明顯,這事實上是把中央政府定在了武昌。

11月7日,湖北都督府通電全國,呈請己脫離清王朝的省份派出全權代表赴武昌設立臨時政府。然而,其時清朝大軍屯兵江北,虎視江南,漢陽已經失守,武昌極度吃緊,湖北軍事形勢極為嚴峻。而當時革命黨人的政治基礎在東南沿海,江浙革命黨人就主張將新國家的政治中心放在上海。為此,江蘇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湯壽潛聯名致電滬軍都督陳其美,提議在上海設立“臨時會議總機關”。

但是,就在此時,傳來了江浙聯軍於12 月2 日攻克東南重鎮南京的消息。於是,各省代表精神為之一振,兩日後在武昌立即開會作出決定,將臨時政府設在南京,同時決定各省代表會議也遷至南京召開。看起來,南京就要成為中華民國的第一個首都。12月12日,各省代表會議在南京召開,籌組中華民國中央臨時政府。在以同盟會委員為主的參議院“國都”問題時,又出現了南京與北京之爭,主張建都北京的竟有有20人之多,而主張建都南京的只有8人。

12 月25 日孫中山從國外回來時,看到如此新形勢,就放棄了將首都設在武昌的考慮,反而支持定都南京的主張。在參議院多數人投票反對定都南京之後,經孫中山、黃興等人一再堅持和勸說,參議院複議時才確定在南京建都。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從此,南京成為中華民國政府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樣,在當時的中國,就出現了兩個中心並存的局面:一個是清王朝在北京的政治中心,一個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黨人在南京的政治中心。r> 一個月後,清帝退位、孫中山辭職,首都問題再次成為南北方爭論的焦點。孫中山不再堅持首都設在武昌,而堅定地支持首都設在南京的主張。其目的在於將袁世凱調出封建專制勢力強大的老巢北京,在南京可以將其控制在革命力量的監督和掌握之下。1912 年2 月13日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諮文,但附有三個條件。

原來,正當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之際,從天津小站訓練新軍起家的袁世凱己實際上控制了清王朝的軍政大權。孫中山表示,只要袁世凱擁護共和,迫使清帝退位,結束南北對峙的局面,他自己願意讓出總統之位,請袁世凱出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向袁世凱提出的三個條件,其中兩條與定都南京有關:一是臨時政府定都於南京,二是新總統必須到南京就職。這就是“臨時政府設於南京,這是各省代表會所議定,不能更改”,並強調“新總統親到南京受任之時,大總統及國務各員乃行辭職……”孫中山提出這些條件,其目的是把袁世凱置於南方革命派的監控之下,確保《臨時約法》的實現。

老奸巨滑的袁世凱一眼就看穿了孫中山的意圖,豈肯乖乖就範?同時,袁世凱的下屬北方軍人集團也不願意把中國的政治中心南移到南京。這便是當年孫中山一再要求袁世凱南下就職,而袁世凱堅決推諉、拒絕的根本原因。袁世凱不僅不願接受首都設在南京的決議,而且以種種卑劣的手段加以抵制。早在2 月11 日,袁世凱在致南京臨時政府的電報中,就一再表示“不能南下”。2 月15 日,袁世凱即致電孫中山表示難以接受南下的要求,竟以“退歸田園”這一以退為進的方法要挾。2 月21 日,臨時政府派出蔡元培、汪精衛、魏宸組、宋教仁等為代表的迎袁南下就職專使團赴北京。此時,袁世凱雖然公開表示願赴南京就職,但是,背後卻以北京各處發生的所謂兵變和各界人士紛紛反對為由,拒絕南下就職。

1912年4月2日,參議院召開會議,軟弱又不成熟的革命黨人作出重大讓步,決定臨時政府遷往北京。孫中山在南京建立政治中心的努力失敗。北京政治中心的地位從1912年一直維持到1927年。表面上仍然是強權政治,但在袁世凱死後己分裂成了皖、直、奉三大北洋軍閥派系割據的狀態,作為政治中心的北京己名存實亡了。

1927年,國民黨發動了推翻北方政權、掃除軍閥割據並統一全國的北伐戰爭。在什麼地方確立新的政治中心?作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蔣介石本想遷都武漢,以遏制國民黨左派力量和共產黨的影響。但是,北伐軍飲馬長江、駐軍武漢後,武漢及周邊地區“赤化”程度比廣州有過之而無不及,整天“打倒列強除軍閥”的歌聲和口號聲不絕於耳,工農革命情緒高漲,湖南農民運動蜚聲全國。所以,蔣介石突然改變了主意,決定把政治中心放在南京。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將自己的政權中心建在了南京。但以汪精衛等人為首的“國民黨中央黨部”和“中華中央政府”仍存在於武漢,當時還口誅筆伐蔣介石“背叛孫中山,背叛革命”。不久,西山會議派又在上海成立了另一個“國民黨中央黨部”。此外,以北京為中心的軍閥政權尚未滅亡,這樣,當時的中國就出現了多個政治中心並存的局面。

但是,這種局面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1927年7月,汪精衛倒向蔣介石,“寧漢合流”,第一次國內革命宣告失敗。這年9月,國民黨各派勢力達成妥協,“國民黨特別委員會”在南京成立。1928年2月2日,國民黨召開了二屆四中全會,徹底結束了寧、漢、滬三個中央的局面。

1928年6月,蔣介石領導、發動的第二次北伐戰爭中,國民革命軍直搗北京。後在蔣、馮、閻混戰的“中原大戰”的關健時刻,東北的張學良宣佈“易幟”並支持蔣介石,他的軍隊進入關內,馮玉祥、閻錫山腹背受敵,只好罷兵臣服。至此,全國得到形式上的統一。為了淡化北京傳統意義中的政治權力中心的地位,國民政府下令,將北京改稱為“北平”。


回憶還是要忘記


從中國的歷史傳統來看,都城的區位選擇更多的是考慮了對國內的政治輻射力和對外的防禦功能。一般來說,凡強盛的王朝多建於北方,即使遷都也不會很偏南。而孫中山把南京作為建都地,這種選擇主要取決於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

1、孫中山選定南京

孫中山和蔣介石選擇南京作為建都地,主要取決於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辛亥革命以後,確定新的政治中心成為革命黨人之首要,一時就有武昌與上海之爭。武昌是首義之地,鄂軍都督府於1921年11月7日就建立新政府問題通電各地,請各省派代表至武昌組織臨時政府。而江浙方面則主張將新的政治中心定在上海,江蘇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湯壽潛聯名致電滬軍都督陳其美,提出在上海“設立臨時會議總機關”。

隨著南京的光復,中國新的政治中心設在何處,在革命黨人內部達成初步共識。1911年12月12日,各省代表由武漢、上海齊聚南京, 29日召開代表會議,籌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革命派經過短暫的爭執,達成一致,南京成為臨時政治中心。

2、要求袁世凱南遷

當時中國的政治格局形成南北對峙的兩個中心:

清王朝身處北京,革命黨人立於南京。孫中山曾允諾,只要袁世凱擁護共和,促使末代皇帝遜位,自己願讓出總統一職。至於都城,他認為南京和北京都可以,但更傾向於南京。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孫中山在提出辭職的同時約法三章,其中有兩條與定都南京有關:一是臨時政府地點設於南京,二是新總統在南京就職。孫中山就想把袁世凱置於南方革命黨人的監控之下。此外,當時日本方面對孫中山的影響不容迴避。日本朝野多主張中國的政治中心置於南京,其出發點是否暗藏玄機,想借中國政治中心南移、對北方鞭長莫及,以利日本謀劃擴張則不得而知了。

但在參議院有關定都的表決中,竟有20票投給了北京,南京只獲得區區5票,還有2票為武昌,1票為天津。這樣的結果令人意想不到,革命陣營內發出不諧之音,章太炎發表《致南京參議院論建都書》,公開提出建都北京的主張;江蘇代理都督莊蘊寬亦通過同盟會機關報《民立報》通電全國,反對定都南京;安徽都督、順直諮議局等省和機構則表示響應。關鍵時刻,孫中山和黃興等人一再堅持,在他們的強烈要求下,複議時才最終確定南京為首都。

3、北洋軍人不同意

袁世凱是從北方起家,一旦離開經營多年的老巢落戶南方,猶如虎落平陽。至於北方的軍人集團,也不願將中國的政治中心南移,他們不僅在生理上,更有一種心理上的水土不服。隨著袁世凱於3月10日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形勢急轉直下,南京政治中心的地位遭到嚴峻挑戰。袁世凱及北洋勢力雄厚,革命黨人力所不及,參議院只能屈從強權,於4月2日開會決定將臨時政府遷往北京,孫中山在南京建立政治中心的努力一時夭折。

袁世凱力主維持北京政治中心的地位有其思謀,但據當時的現實情況,尚不足以“改弦更張”。選擇北京,代表了當時地方的意願:一則元明清三代都以北京為都城,繼續以此為政治中心,當有承繼之意;二則南京歷史上都為短命王朝,從政治風水的角度而觀也不適宜;而在日本帝國主義處心積慮圖謀東北的危局下,維持北京的地位,對制約日本、抑制復辟勢力有著一定的作用。

----------------------------------

歷史果然有趣、有料、有意思!

更多精彩歷史猛料,請加微信公眾號:「有料帝」(ID:youliaodi)


小哥歷史


北京——當時還是“大清國”的地盤,後來又成了“北洋”的大本營,所以根本無法列入考量範疇;

廣州——地理位置太過於南方,無法協調其他派系,調兵遣將也極其不方便;

武漢——本是入選城市,但近代以後,整個國家經濟中心全部轉移至東部沿海地區,湖北等中部省份自然不是南京所代表的江浙財團的對手,因此武漢以及更西部的西安只能棄選;

真正要對比的其實是南京與上海:近代以後,伴隨著英法等國建立租界,大上海就逐漸成為“長三角”絕對的領頭羊,該地區傳統兩強——南京和蘇州即被拋在了身後。但經濟實力超強,和建都是兩回事,特別是上海市中心的外國租界,不但會成為國民政府安全上的負擔,更會引發不少國人的“國恥觀”。而反觀南京城,退可拱衛“長三角”,進可北伐中原地,又是清國“兩江總督府”所在地,綜合考量在此建都也就順理成章了。

即便今天,南京都是大長三角的軍事中心,這絕不是偶然,熟悉地理的人必然深知其故。當然,歷史就是偶然中蘊含著必然:洪秀全和孫逸仙,這兩位南方大佬之理想理念完全不同,但建都選址卻不約而同,其中奧妙又顯頗為有趣了。


Blue_Team


定都北京當時簡直是天方夜譚,革命黨勢力均在南方,北方被北洋軍閥控制。到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前,國民黨也僅發展黨員到40萬人,北方的基層鄉也基本無黨組織控制。所以,孫中山去北京,如同漢獻帝主動跑董卓、曹操大本營受控制。為什麼不定都武漢,一是孫中山去武漢少,對武漢不熟。二是武漢的革命勢力是文學社、共進會,不是孫中山隸屬的同盟會,且武昌起義後,接受黃興領導。三是武昌起義後,湖北革命黨受其他地方的排擠,國民黨高層、國會議會幾乎沒有來自湖北的革命黨。


黑貓40994931


南京之所以為國民政府的愛戴。那是因為革命黨的勢力範圍,都在中國的南方地區。就只有那麼幾座城市可供選擇,實際上就只有兩座城市選擇而已,武漢和南京市。上海當時是外國冒險家的樂園,這裡的外國勢力太多了所以根本就不會考慮了。南京市距離上海市區?距離又比較近,因此而重點考慮了。但是,完全忽略不計南京的千古詛咒了。也就可能根本就無視這樣詛咒,因為革命黨人不推崇封建迷信活動嗎!事實證明這個流傳千古詛咒?還是存在著的。金陵王氣黯然消,南京無有長命朝。南京城就只能是註定了是短命王朝的國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