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三藩之亂”背後真正的“罪魁禍首”——清聖祖康熙

前言:

提及“三藩之亂”,相信大多數讀者都會將平西王吳三桂視為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的確如此,從理性的角度來考量,“三藩之亂”所波及的地域範圍之廣、持續的時間之長以及給當時黎民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生產力所帶來的破壞程度之深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的。而作為挑起這場戰亂的首要人物,吳三桂自然而然是要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遭人唾棄。反過來,作為這場戰亂的另一位主角,清聖祖康熙皇帝也自然是要被世人所歌功頌德的。從這一角度來看,好像並沒有什麼不妥,更何況歷史對吳三桂已有如前所述的“蓋棺定論”,對聖祖康熙的讚譽更是不用筆者去過多贅述。但仔細鉤沉這段歷史的原委,筆者發現這裡邊仍存在著諸多被誤解的方面。舉個最明顯的例子,自清康熙時期以來,吳三桂就一直被視為“三藩之亂”的崔魁禍首,之所以如此,人們往往會基於其“叛明投順、叛順投清”以及再次叛清的角度去評價他,甚至將挑起“三藩之亂”這一主要因素都拋在了腦後,顯然,以這一態度去學習或研究這段歷史是有失公允的。

談談“三藩之亂”背後真正的“罪魁禍首”——清聖祖康熙

有鑑於此,在本篇文章當中筆者就從人文道德的視角出發,配合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同時結合部分史料文獻的輔助,來對清初“三藩之亂”的主要責任對象進行一個全新的探討。

本文的研究內容:

01、進一步分析“三藩”與滿清統治者之間的關係

眾所周知,“三藩”皆乃前明降將。公元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明朝滅亡,身為明山海關總兵的吳三桂在走投無路之下毅然投身於大清攝政王多爾袞帳下。在此之前,其餘“二藩”因為種種原因也都相繼降了清。清軍入關之後,統治者迅速著手於穩固自身在中原地區的政權地位,在此過程中“三藩”為清廷披肝瀝膽,立下了汗馬功勞。此後,中原局勢逐步穩定,為了表彰這些漢將,清廷分別對他們封王賜爵並實行了原始而又卓有成效的“分封制”,即著平西王吳三桂鎮守雲南、平南王尚可喜鎮守廣東、靖南王耿精忠鎮守福建,所謂“三藩”便是肇始於此。

談談“三藩之亂”背後真正的“罪魁禍首”——清聖祖康熙

由上述事實可見滿清統治者對“三藩”的信任還算是“天地可鑑”的,畢竟“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謀臣亡”的悲慘場面沒有在吳三桂等人與滿清統治者之間上演。那麼,真實情況真的是如此嗎?滿清統治者當真能信得過身為漢人的“三藩”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以下這段史料記載便是最好的佐證:

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清廷令吳三桂駐鎮雲南時明確指出:

當茲地方初定之時,凡該省文武官賢否甄別舉劾。民間利病、因革興除及兵馬錢糧一切事務。俱暫著該藩總管,奏請施行。

這“暫管”二字足以反映得出清政府對吳三桂的戒備心理。除此以外,吳三桂的長子吳應熊、尚可喜的第三子尚之隆以及耿繼茂的次子昭忠、三子聚忠也都被當做“人質”留在京師。這亦是滿清統治者對“三藩”不信任的直接體現。反過來,“三藩”對朝廷也並不是抱著全然信任的態度。以吳三桂為例,其之所以要常年厲兵秣馬、私募兵員無非就是想通過提升自身的軍事實力這一手段以達到“統治”雲貴的目的,順便給自己留一張震懾朝廷的底牌。

談談“三藩之亂”背後真正的“罪魁禍首”——清聖祖康熙

尚可喜

由此可見,“三藩”與清政府之間自始至終就不存在什麼所謂的相互信任。對於清廷來說,“三藩”之所以存在,無非是其自身仍存在可被利用的價值以及當年所立下的功勳基礎。而站在“三藩”的立場上來看,他們認為憑藉其顯赫的戰功換取現在的利益和地位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所謂“一分錢換一分貨”的道理便是如此,倘若有朝一日一旦他們用鮮血換來的這些利益被剝奪了的話,以死相拼、孤注一擲便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因此,從這一角度上來分析的話,滿清統治者與“三藩”之間從某種意義上講只存在“利益互換”的關係,而無所謂的友好君臣關係。

談談“三藩之亂”背後真正的“罪魁禍首”——清聖祖康熙

耿繼茂

02、從道德的視角來探析“三藩之亂”的主要責任對象

正如文章前面所說,吳三桂之所以要發動叛亂,其最終目的無非是想以此維護自身的既得利益,即世守滇黔。著名清史學家李治亭在其著作《吳三桂大傳》中也曾發表過類似的看法:“吳三桂自受命世守雲貴,就有一個長遠打算:他要世世代代以雲貴為家,把這一廣大的肥土沃野作為他及其子孫的世守藩地。他一心要仿效明朝的黔國公沐氏,做清朝的“黔國公”,與清朝相互始終。”此舉也正符合清朝入關初期統治者向他許下的承諾,即裂土封賞。其具體史料記載如下:

及伯遣使致書,深為喜悅,遂統兵前進。夫伯思報主恩,與流賊不共戴天,誠忠臣之義也。伯雖向與我為敵,今亦勿因前故懷疑。昔管仲射桓公中鉤,後為仲父以成霸業。今伯若率眾來,必封以故土,晉為藩王,一則國仇得報,一則身家可報,世世子孫,長享富貴,當如帶礪河山,永永無極。——多爾袞給吳三桂的回信

談談“三藩之亂”背後真正的“罪魁禍首”——清聖祖康熙

所謂“君使臣以禮”的道理莫過於此,不可否認前期清政府的確做到了這一點,不管是不是出於真心,但至少在表面上做到了這一點。而另一方面,“裂土封賞”這也是吳三桂等其餘藩王誓死效忠於清政府的先決條件。眾所周知,康熙親政之後一直以“三藩,河務及漕運”為三大事,懸於宮中柱上,且將其中的“三藩”事務作為頭等大事。說白了,“三藩”這一利益集團在康熙帝的眼中自始至終都是處於“眼中釘”的地位,至於什麼時候拔這顆釘子,那是遲早的事。因此,從這一點上來看康熙帝在“三藩”方面的所作所為既違反了當初滿清統治者對吳三桂等人的“協議”,又違背了“君使臣以禮”的道德前提,從而將原本二者對等的君臣關係置於不平等的地位,致使“三藩之亂”最終爆發。因此,客觀上講康熙帝在“三藩之亂”中也是難辭其咎的。

談談“三藩之亂”背後真正的“罪魁禍首”——清聖祖康熙

聲明一下,筆者以上所述並不是想要為吳三桂等所謂的“逆臣賊子”翻案,只是想通過對這段歷史原委的鉤沉,讓讀者朋友們瞭解到清初“三藩之亂”中一直被人們所忽略的一面。因此,倘若對以上觀點執不同意見的讀者朋友還望看看就好,不必當真,口下留情,筆者在此叩謝、致敬。

參考文獻:

​李治亭:《吳三桂大傳》

​《清聖祖實錄》

羅進:《“三藩之亂”新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